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

2007年9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7〕50號印發《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該《規劃》分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與實施步驟;建立健全社會信用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大力推進行業信用建設;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聯合徵信系統;培育和發展信用服務產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監管體系;大力推進社會信用文化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保障措施9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7〕50號
  • 印發時間:2007年9月20日
通知,規劃,

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的通知
陝政發〔2007〕50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今後十年,是我省推動科學發展,建設西部強省的關鍵時期。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以信用服務體系為基礎、以信用監管體系為保障、以信用文化為支撐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對於提高我省經濟競爭能力、規範市場競爭秩序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現將《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印發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九月二十日

規劃

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07—2016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推進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方針和基本要求,結合陝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編制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年規劃。
一、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以信用服務體系為基礎、以信用監管體系為保障、以信用文化為支撐的陝西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對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規範經濟秩序,構建和諧社會,樹立誠信形象,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西部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省信用體系建設有了良好開端。黨的十六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度重視,把打造“信用陝西”作為增強我省綜合競爭力的一項戰略舉措。省政府發布了《陝西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為社會共享公共信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社會信用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陝西省公共信用數據交換中心”網路平台搭建完成,由20多個部門參與聯建共享的“信用陝西”網站開通運行。先後成立了陝西省信用協會和陝西省信用建設促進會,開展了創建誠信社區、誠信行業和信用鄉鎮、信用企業、信用農戶活動。全省信貸徵信系統率先起步,個人信貸徵信系統已採集全省1087萬個自然人的基礎信息、結算賬戶信息和貸款、信用卡信息;企業信貸徵信系統採集了11.43萬戶企業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和信貸信息,促進了金融生態環境改善。行業信用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公安系統以換髮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為契機,建成了全省人口信息系統;工商、稅務、質監、海關、勞動保障等部門,初步建立了企業信用檔案及行業內部信用評價和分類管理制度;其他部門在行業信用制度建設和信用信息採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這些,為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目前,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與國家的基本要求和國內發達省市信用體系建設進展程度以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信用體系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和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相關的法規制度尚不完備,法制環境尚不完善,嚴重製約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二是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政府公信力亟待增強,缺乏統一有力的領導,難以整合和最佳化各方面的信用資源。三是行業信用建設進度參差不齊,信用信息標準不盡統一,公共信息開放度低,信用信息未能實現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四是高效的監管體系和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缺乏激勵和懲戒的有效手段。五是市場主體防範信用風險的意識不強,全社會信用意識還相當淡薄,信用文化普及任務艱巨。六是信用市場需求不足,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緩慢,信用服務機構經營舉步維艱。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惡意拖欠和逃廢銀行債務、逃騙偷稅、商業欺詐、制假售假、非法集資等現象屢禁不止。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難得的機遇。今後十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陝西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建設西部強省的關鍵時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省國民經濟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帶動社會信用需求不斷增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分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這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最重要、最現實的機遇。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全面推進,特色優勢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加速成長及風險防範對信用制度的依賴將逐步加深,有利於不斷完善和健全信用法規體系。隨著市場化、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信用交易方式將更加廣泛,有利於加快發展信用服務體系。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個人信用消費將較快增長,有利於信用服務產業規模擴張和信用文化普及。國家標準委將我省列為全國信用建設標準化試點省份,有利於加快推進信用標準體系建設。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套用,為信用管理和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守信受益、失信懲戒放大效應將更加明顯。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戰略性基礎工程,事關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西部強省的全局。必須充分認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和複雜性,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加強協調,全力推進,開創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局面。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與實施步驟
(一)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統領,緊緊圍繞建設西部強省的總目標,按照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方向,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信用立法進程,著力推進信用服務體系、信用監管體系和信用文化體系建設,逐步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樹立“信用陝西”的新形象,促進陝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從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範作用,切實履行制定法規、整合資源、培育和監管市場的職能,促進守信受益與失信懲戒聯動機制的形成。同時,切實發揮市場對信用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堅持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鼓勵和支持具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務機構依法獨立、公正、自主經營,規範有序地推進市場化運作。
——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規劃,全面部署,協調推進,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力。同時,以健全公安、司法、信貸、納稅、契約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努力在行業信用建設、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設和信用服務業培育三個關鍵領域率先實現突破。
——堅持完善法規與嚴格監管相結合。嚴格執行依法建設的要求,把法規制度建設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全過程,確保信用信息的採集、披露、使用和監管依法進行。理順監管體制,明確監管責任,嚴格市場準入,依法規範信用服務行為和市場秩序,促進信用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堅持有序開放和維護安全相結合。明確規定信用信息開放的對象、程式和範圍,依法逐步有序開放。同時,妥善處理好信息公開與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和國家信息安全的關係,做到既有利於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又切實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堅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發展目標。
今後十年,陝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總的目標是:在西部率先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具有陝西特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信用法規規章比較完善,信用信息記錄共享機制比較健全,信用服務體系形成完整業態,信用監管基本到位,個人信用素養、企業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顯著提高,社會信用環境明顯改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社會風尚基本形成。
信用法規規章比較完善。以信用信息採集整合、信用產品使用、失信懲戒三個環節為重點,形成支撐社會信用體系發展的基本制度框架。充分利用信用建設標準化試點的機遇,率先形成完整、科學的徵信技術標準體系及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標準體系。
信用信息記錄共享機制比較健全。在完善行業信用記錄的基礎上,基本建成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形成社會信用信息的共享機制。
信用服務體系形成完整業態。到2016年,全省具有較大規模的行業信用資料庫達到20個,聯合徵信系統企業入庫率達到90%,擁有較為完整信用記錄的個人入庫人數達到2000萬人,查詢網點達到3000個左右。全省各類具有一定規模的信用服務機構達到20家左右,其中在全國有影響的信用服務機構2—3家。信用服務業年營業收入達到2億元左右。
守信受益,失信懲戒聯動機制發揮有效作用。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個人的社會信譽度上升,獲得較多的政策優惠和服務便利,商務交易成本不斷下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和個人的社會信譽度明顯下降,受到政府監管力度明顯增強,失信經濟成本明顯增大。
信用文化深入人心。覆蓋政府、企事業、個人的誠信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誠實守信成為社會普遍接受的道德準則和市場規範。公務員和企事業幹部信用培訓累計達到10萬人次,其中企業信用管理崗位培訓2萬人次;培養高層次信用專業人才1000人。
(三)實施步驟。
——重點建設階段(2007—2009年)。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抓好關鍵領域的重點工作,初步形成陝西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成立省級信用管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建立信用監管體系。制定信用體系基本法規規章,建立信用標準體系。完善公安、工商、稅務、質監、海關、勞動保障等重點行業信用管理系統,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務資源,啟動企業聯合徵信和個人聯合徵信。培育信用服務市場,扶持信用服務機構發展。開展信用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大力營造社會信用文化氛圍。
——全面推進階段(2010—2012年)。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加強各領域的工作,完善和強化信用體系運行機制。進一步推進信用制度建設,完善信用配套法規規章。全面拓展行業信用建設,完善和健全企業、個人兩大聯合徵信系統。著力發展信用服務產業,壯大信用服務產業規模。加強信用監管體系,完善守信受益和失信懲戒聯動機制。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初步形成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會氛圍。
——鞏固提升階段(2013—2016年)。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薄弱環節,進一步理順關係,形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繼續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形成比較完備的信用法規體系。大力發展信用服務市場,提高信用服務的質量和效益。強化信用監管,創新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加強社會各個徵信系統的協調配合,實現各系統的互聯互通。
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
信用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是社會信用制度確立的基礎,也是社會信用行業健康發展的保障。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從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際需要和進程出發,按照信息共享,公平競爭,有利於公共服務與監管,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要求,逐步健全由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組成的結構協調的信用法規體系,建立完整、科學的信用標準體系,為促進信用信息開放,規範信用服務市場秩序,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制度性安排和依據。
(一)抓緊制定重點法規規章。著眼於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當前需要和長遠發展,首先要在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與使用、企業和個人徵信管理、信用服務機構監管方面,抓緊制定相關政府規章,並逐步上升到法規層面。一是制定《陝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與使用管理辦法》,明確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方式、共享範圍、查詢程式、安全保密和監管責任,規範數據指標和技術標準;二是制定《陝西省企業徵信管理辦法》和《陝西省個人徵信管理辦法》,明確信用信息的採集途徑、主體資格、披露方式、使用範圍、監督管理及相關法律責任,規範徵信行為,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三是制定《陝西省信用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明確信用服務機構的市場準入、退出條件和運營規則、從業人員資格,以及信息失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規範信用服務機構的經營行為,促進信用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二)不斷完善社會信用法規體系。緊跟國家信用法制化建設進程,借鑑發達省市的有益經驗,根據全省社會信用體系的實際,及時補充、修訂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相適應的管理條款和規定,同時逐步研究制定市場主體信用監管、信用評級、失信懲戒等相關方面的配套法規和規章,不斷完善信用法規體系,加快推進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
(三)加快信用標準體系建設。以國家信用體系建設標準化試點為契機,依據實用性、通用性、兼容性和開放性的原則,以主體標識、指標內容、數據格式、信息分類、技術編碼和安全保密等為主要內容,在全國率先建立徵信技術標準體系。同時,根據商業市場和資本市場對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的需要,制訂全省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估規程及信用報告的內容和格式,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標準體系。
四、大力推進行業信用建設
行業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企業和個人自律,形成有效市場約束的關鍵環節。針對市場經濟秩序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以完善公共安全、信貸、納稅、契約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全面推進行業信用建設。
(一)明確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是本行業信用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根據職責分工,按照規範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在履行行政執法、市場準入、資質認證、專項審批、年度審驗、人事備案等監管職能中,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實行內部信用分類管理,健全負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勵制度,提高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水平。
(二)穩步推進金融業信用體系建設。在信貸徵信系統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證券業、保險業及外匯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統,加強協調與合作,逐步建立金融業統一徵信平台,促進金融業信用信息的整合與共享,推動金融安全區建設。信貸徵信機構要依法採集企業和個人信息,依法向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徵信服務。
(三)完善納稅信用體系。國稅、地稅、海關等部門要依託“金稅”、“秦稅”、“金關”管理系統,以企業和個人偷逃騙稅記錄為重點,完善納稅人信用資料庫,健全納稅信用信息收集、評價、獎懲、公示體系,促進企業和個人依法納稅,誠信納稅。條件成熟時,建立納稅統一徵信平台。
(四)提高契約履約信用管理水平。政府有關部門和法務部門要建立契約管理的組織網路,依法加強對契約履約的監督,提高履約率。要實行契約履約備案和重大契約鑑證制度,建立契約履約信用記錄,依法打擊契約欺詐行為。
(五)加強產品質量信用管理體系。質監部門要依託“金質”管理系統,推動企業產品質量記錄電子化,完善產品質量信用記錄。加強企業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管理,定期發布產品質量信息,加大對不合格產品銷售的懲戒和曝光力度。組織企業開展創名牌活動,推動企業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六)強化公安和工商等基本信用信息管理。公安部門要在完善公民身份證和戶籍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健全全省個人基本信息資料庫;結合經濟案件偵查,建立企業和個人相關信用記錄。工商部門要結合登記註冊、年度審驗和日常監管工作,完善企業基本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加大對違規經營及契約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健全企業信用記錄。
五、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聯合徵信系統
企業和個人信用聯合徵信系統是信用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根據信用信息共享和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設立陝西省聯合徵信中心,與陝西省信息中心合署辦公,依法開展全省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的歸集、整合、加工、處理、查詢及相關服務。聯合徵信中心要重點建設“一個平台、兩大系統”,逐步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和開發利用。
(一)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換平台。充分利用我省公共信用數據交換中心的現代化信息網路優勢,按照安全、高效、可靠的信用信息交換標準和規範,建立以信用信息採集、提取、分類、存儲、傳輸、共享為主要內容的徵信數據平台,聯接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實現各部門與數據交換中心,各部門之間信用信息動態交換和開放共享。依託徵信數據平台,組成由各相關部門參加的聯合徵信理事會。
(二)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和企業基本信息為基礎的企業徵信系統。依法歸集、整合全省公安、工商、稅務、質監、藥監、勞動保障、財政、海關、商檢、商務、物價、環保、國資、民政、安監、信息產業、建設、交通、司法、旅遊、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科技、文化、出版、廣電等部門及各行業組織資料庫擁有的企業信用信息,以組織機構代碼和企業基本信息為基礎建設和完善企業徵信系統。
(三)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個人徵信系統。以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在職職工等人群為重點,依法歸集、整合全省公安、人事、勞動保障、工商、稅務、建設、民政、司法、教育、房管及各類公共事業部門資料庫擁有的個人信用信息,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建設和完善個人徵信系統。
(四)強化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和開發利用機制。省市各行政管理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和行業組織要將相關信用信息納入全省聯合徵信系統,指定專人負責,按照全省統一的徵信技術標準,在規定時間依法向聯合徵信系統提供和更新有關信息。聯合徵信中心要做好系統管理和維護,運用數字安全認證技術,依法向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及有關組織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同時,進一步辦好“信用陝西”網站,及時向社會提供和披露相關信用信息。根據市場需要和發展狀況,聯合徵信系統的增值服務可通過國有單位投資和特許經營,適時轉為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逐步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
六、培育和發展信用服務產業
信用服務產業的發展程度是衡量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的重要標誌。適應市場化、國際化加速推進的新形勢,必須大力培育信用服務市場需求,積極發展信用服務機構,鼓勵開發和創新信用產品,促進信用服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一)大力培育信用服務市場需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要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信用產品的使用作出制度性安排,在登記註冊、行政許可、資質認定、政府採購、財政支持、項目審批、項目招投標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點環節,率先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並逐步擴大信用產品的使用範圍。金融機構要在信貸審批、信用擔保、信用工具投放等方面,主動使用外部評級等信用產品和徵信服務。引導和鼓勵企事業單位在商品採購、產品銷售、簽訂契約、項目承包、對外投資合作、招投標等商業活動及高管人員招聘中,積極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以降低交易風險。加快推行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擔保、貸款一體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二)積極發展信用服務機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培育和發展種類齊全、功能互補、依法經營、有市場公信力的信用服務機構,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信用信息,提供信用產品。支持具有較高執業資質和道德水準的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徵信調查、信用評級、信用擔保、信用管理諮詢、商賬追收、信用保險和國際保理等綜合業務,打造信用服務品牌。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信用服務機構,帶動我省信用服務產業最佳化升級。
(三)推進信用產品開發和創新。引入競爭機制,鼓勵信用服務機構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增加研發投入,建立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增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能力,對信用信息進行深度開發,提供有特色、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的信用產品。信用服務機構要建立企業內控制度,確保信用產品的客觀性、公正性和準確性。
七、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監管體系
有效的監管是社會信用體系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統一領導、綜合監管的原則,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強化對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逐步形成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和企業內控“四位一體”的社會信用監管體系。
(一)強化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政府要塑“誠信政府”形象,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依法行政。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依據監管對象的信用狀況,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對信用好的企業和個人,在市場管理、專項審批和公共服務中,給予政策優惠和便利;對信用差的企業和個人列入“黑名單”,進行重點監管,嚴格稽查審核,實施行政懲戒。同時,將失信企業“黑名單”及對市場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結果,向社會依法披露,使失信者對一方的失信轉化為對全社會的失信,實施市場懲戒。對觸犯法律的行為,要依法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責任,實施司法懲戒。建立企業失信行為投訴制度,政府部門要依法應訴處理失信行為,並將處理結果記入該企業信用信息。政府各有關部門、各類授信機構,要通過信用信息的交換共享,形成互聯互動的監管網路和對失信者的社會聯防,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制。
(二)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守信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商會、協會的作用,深入開展誠信承諾活動,制訂從業規範和行業自律公約,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和道德教育,促進行業守信自律。
(三)加強企業信用建設,建立內控機制。推動各類企業完善內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自身及交易方信用檔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增強防範與控制信用風險的能力。引導企業主動、準確向社會提供自身信用信息,鼓勵企業在採購、銷售、招投標、投資合作中使用信用產品,提升企業的社會信用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獨立、客觀、公正是信用服務行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依法嚴格市場準入,實行從業資格認證和年審制度,規範經營行為。完善市場退出機制,維護市場秩序,防止非法採集和濫用信用信息。
八、大力推進社會信用文化建設
信用文化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著眼於提高公民誠實守信的道德素養,以宣傳、教育、培訓、信用創建活動為抓手,推進社會信用文化建設,確立“明禮誠信、恪守信用”的現代信用理念,努力營造誠信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大力開展信用文化的宣傳和普及活動。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路等各類媒體,廣泛深入地進行以誠實守信為內容的主題宣傳。有關部門要制訂計畫,定期開展信用文化宣傳活動。“信用陝西”網站要開設專欄,全面、系統地宣傳信用政策,傳播信用知識,推廣信用建設成果和經驗。基層組織和企事業單位要通過宣傳欄、板報、櫥窗、報告會、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普及信用知識,增強全民誠信意識和維權意識,引導公民自覺監督和抵制各種失信行為。
(二)全面加強誠信教育和培訓。各類大中國小校要結合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青少年的信用價值觀和道德觀。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要把誠信教育納入培訓計畫,提高廣大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領導的信用認知水平。搞好企業信用管理崗位培訓,探索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崗位認證機制。
(三)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進一步開展“守契約重信用”、“誠信納稅”、“誠信興商”活動,繼續推進“誠信社區”、“誠信行業”和“信用鄉鎮”、“信用企業”、“信用農戶”創建活動,組織開展以“共建信用陝西、爭做誠信公民”為主題的活動周、活動月,讓信用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村鎮、進單位、進家庭,努力提高各類社會主體的信用意識。舉辦“信用陝西”高層論壇,推廣企業信用建設成果。
九、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保障措施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領導,採取有力措施,動員和發揮各方面的力量,確保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順利進行。
(一)切實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建立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由常務副省長擔任召集人,省級各有關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協調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成立陝西省信用管理辦公室,作為聯席會議常設辦事機構和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行業歸口管理部門。省信用辦要在聯席會議的領導下,抓緊擬訂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法規和實施方案,協調、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依法對信用服務機構和信用服務市場實施監管。各設區市、各部門要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根據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制訂實施方案,統一部署,明確任務,精心組織,積極推進。
(二)充分發揮政府在信用建設中的主導和示範作用。各級政府部門要按照決策科學、監督有力、服務周到,行為規範、公正透明、廉潔高效、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標準,大力加強政府信用建設,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帶動全社會的信用建設。在政府採購、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招投標等社會較為敏感的領域,以及食品醫藥、醫療、房地產、社會保障等與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政府部門要堅持公平公正、廉潔自律、履行職責、兌現承諾,自覺接受監督。要加強公務員誠信考核,完善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和評議考核制度,並將公務員信用狀況作為提拔任用和評優的重要條件。
(三)大力培養信用專業人才。將信用專業人才列入我省“急需人才”目錄,制訂培養計畫和工作方案。按照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要求,大力開展信用管理職業教育。面向社會培養各級信用專業人才,重點解決行業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信用人才不足問題。選擇具備條件的高校,開設信用管理專業,培養高層次信用專業人才。
(四)積極籌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資金。各級政府要將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資金和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統籌安排。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和金融機構對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支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風險投資進入信用服務市場,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以滿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資金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