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6年3月1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6〕10號印發《關於加快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流通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明確流通工作的目標和要求;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增強流通企業活力;採取措施,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完善農村流通網路,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強網點規劃管理,規範發展新興服務業;建立市場監測體系,完善應急調控機制;加強法制、信用體系建設,最佳化流通業發展環境;加強對流通工作的領導,理順行政管理體制8部分38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6〕10號
  • 印發時間:2006年3月18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06年3月1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陝政發〔2006〕10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9號),加快我省現代流通業的發展,增強消費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流通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明確流通工作的目標和要求
1、流通業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先導產業,在促進生產、擴大消費、吸納就業、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有利於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消費需求,發揮消費對國民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有利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的速度、質量和效益;有利於開拓農產品市場,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有利於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保證生產和消費安全;有利於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2、《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決定》(陝政發〔1997〕27號)實施以來,我省流通業快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明顯提高,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穩步推進,市場化取向的商品流通體系基本形成。流通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省流通領域仍然存在著農村商品市場發展滯後,基礎設施投入不夠,企業規模偏小,組織化程度低,市場體系不夠完善,市場監測和應急調控手段不健全等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流通業發展。
3、我省流通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和貿工農一體化,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4、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流通業發展的目標是:以開拓市場、擴大消費為主線,大力推進商品市場體系、現代流通體系、市場監控體系、流通法規體系和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力爭到2010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330億元。連鎖企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5%左右。從業人員占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達到10%左右。流通業的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10%。
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增強流通企業活力
5、大力推進國有流通企業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有流通企業競爭力為目的,採取“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政策引導、規範運作”的辦法,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國有流通企業改組改制。對資不抵債、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國有流通企業,依法實施出售、債務重組和關閉破產。支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資產重組。鼓勵各種資本參與流通企業的改組改造。建立健全流通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在改革過程中,要妥善安置職工,落實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要注意保全銀行信貸資產,防止逃廢銀行債務。
6、妥善處理國有流通企業歷史包袱。因企業網點建設、技術改造和“撥改貸”等未償還的省、市、縣級財政借款,經同級財政部門核准,可優先用於企業改制和安置職工。
經同級財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同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國有流通企業可以通過出售所持國有產權抵償歷史債務。可由企業主管部門將所屬企業資產、債務捆綁打包,與債權方通盤協商合理清償。企業法定代表人、經營管理層和企業員工購買產(股)權資金不足的,經銀行等債權人同意,可以承債方式購買。
符合關閉破產條件的國有流通企業,可參照工業企業做法,依法申請破產,或按國家規定依法關閉註銷。
7、妥善安置職工,降低企業改革成本。國有大中型流通企業可繼續享受原國家經貿委等八部委《關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實施辦法》(國經貿企改〔2002〕859號)規定的政策措施。
對國有流通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的營業或辦公用房收入以及處置企業使用劃撥土地的收入,可優先留給企業用於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安置職工。
國有流通企業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程式申請減免生產經營用房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企業改制重組時,若整體轉讓企業資產,並且資產受讓承購方安置原企業職工30%以上的,對其所受讓或承購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徵收契稅;全部安置原企業職工的,免徵契稅。
全省供銷合作社比照6、7條政策執行。
8、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堅持以資本為紐帶,以骨幹企業為核心,以企業自願為前提,以推進我省現代流通業發展為目的,選擇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企業,採取有效政策措施,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對省上重點培育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要制訂明確的衡量標準和激勵措施。力爭在5年內,培育10家銷售規模10億元以上、3至5家30億元以上、1至2家100億元以上的流通企業集團,逐步在我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品牌、主業突出、管理規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
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手段,大力發展行銷網路。大型流通企業集團要面向國內外引進戰略合作夥伴,放手引進境外、省外資本和民間資本,通過參股、控股、承包、兼併、收購、託管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提高市場競爭力。
對列入全省重點培育發展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各商業銀行對其生產經營和技術改造所需貸款給予優先支持;對其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省發展改革委列入技改資金扶持項目,並積極爭取國債貼息支持;對其中符合城市用地和商業網點規劃的項目,建設、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安排,按商業用途優先供地。
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在自主實施內部重組過程中,涉及到企業資產、股權變動的,免繳相關收費;未涉及產權變動的,免收由於內部企業間收益轉移而發生的重複收費。
支持流通企業開展內外貿一體化經營。鼓勵流通企業利用外資進行改組改造,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行銷方式、經營理念和流通技術,以開放促進流通業的發展。同時,積極推動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流通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到境外開店設場,建立行銷網路和網路設施,帶動國內商品出口。
9、進一步放開搞活中小流通企業。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和省級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市場準入、信用擔保、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人才培訓、信息服務等方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工交辦等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定的資金使用方向和程式,在西部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資金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發展。凡與大型企業建立協作配套關係或開展連鎖經營的中小流通企業,可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扶持大型企業集團和發展連鎖經營的優惠政策。
三、採取措施,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
10、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以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和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為目標,加快推進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特許經營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實施流通創新、品牌建設、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交易方式、服務功能、管理制度和經營技術的創新。鼓勵各類流通企業探索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多種網上交易模式。規範直銷、網路銷售、電視電話銷售、郵購等無店鋪經營形式的發展。加強流通領域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套用,提高倉儲、搬運、採購、配送等流通環節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
11、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各地要按照《陝西省“十一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認真編制本地物流業的發展規劃。重點抓好西安新築物流園區、西安鹹陽空港物流園區、寶雞陳倉物流園區等三大物流園區建設。加快建設榆林能源化工產品、延安石化產品、安康中藥材、漢中綠色產品、鹹陽農產品、渭南果品、商洛特色農產品、西安大明宮建材、西安草灘農副產品、石家街鋼材等10個物流配送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資本,運用現代物流管理方式和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改造我省現有商業、物資、倉儲、運輸等行業物流資源,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
12、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現代零售經營形式。鼓勵和支持各類連鎖經營企業發展直營連鎖,規範發展特許加盟連鎖,在5年內力爭使連鎖經營成為我省流通業規模化經營的重要商業組織形式。加快標準超市、便利店、倉儲式商場、折扣店、專業店、專賣店的發展,引導大型綜合超市、購物中心的發展。鼓勵行業集中度高、生產標準化程度高、用戶較集中的大宗生產資料、工業消費品批發商,採用直達供貨的分銷經營形式,發展會員制銷售與“現購自運式”連鎖超市。積極推動專業批發市場向商品展示訂貨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現代市場形態轉變,探索大宗商品的網上交易、票據交易、會員制交易等交易形式。
13、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改辦國家經貿委關於促進連鎖經營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49號)精神,採取具體措施,認真執行有關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實行統一納稅、減少重複檢查、對配送車輛提供市區通行停靠便利等各項政策規定。
14、全省各級財政要在“十一五”期間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通過貼息或資金扶持等多種方式,重點用於支持現代流通方式的推廣。支持連鎖經營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到城市社區、農村建立行銷網路,發展便民服務。支持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發展循環經濟。
15、按照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國務院關於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凡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國家鼓勵類流通產業項目,其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可在2010年底以前,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16、國有流通企業以現有流通基礎設施為基礎,完善物流設施、信息網路及管理系統,發展便民連鎖店、專業連鎖店、大型超市連鎖店及其配送中心,發展鋼材、汽車、煤炭、機電、建材等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和農副產品、日用工業品、生產資料批發市場等進行技術改造購買的國產設備,可享受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的政策。
17、根據城市規劃對舊倉庫等設施進行拆遷易地改造,且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的,當地政府在拆遷或收回企業土地使用權和建築物時,應依法進行合理補償,並在城市物流規劃用地上給予相應的安排。對重點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要納入國家、省上重點技術改造範圍,用地按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對待。
18、企業利用原使用的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引進資金和設備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辦理經營性用地出讓手續,按市場價格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將土地使用權作為法人資產出資。
四、完善農村流通網路,搞活農產品流通
19、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對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和規範,建設特色農產品配送中心。用三年時間在全省重點培育和建設40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20個特色農產品配送中心,對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購物中心進行配送。開展農產品連鎖經營,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按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抵扣。對企業從農業生產單位購進農產品的,鼓勵其取得農業生產單位開具的普通發票,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憑證。對企業建設冷藏、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的,可以實行加速折舊。
20、建立和完善農村商品流通網路。制訂全省農村商品流通網路建設規劃。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落實國家引導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農村現有流通網點的作用。鼓勵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在縣城和中心城鎮建設超市,輻射周邊村鎮。“十一五”期間在全省建設12000家標準化的鄉村“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流通網路,切實解決農民消費不實惠、不安全和不方便的問題。
21、大力推進“三綠工程”建設。在繼續推進以減免通行費和植物檢疫費、保證暢通為主要內容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建設的同時,著力構築綠色市場體系。按照政府推動、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資源整合、重點扶持、規範發展的原則,重點抓好各設區市農貿市場改超市、綠色市場創建認證、建立和完善流通環節食品檢測體系與無害化處理制度。
“十一五”期間,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運用財政貼息、無償補助等政策措施,加大對“三綠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對新建綠色市場、生鮮食品超市和現有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項目給予必要支持。對經國家認證的綠色市場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
省內所有按規劃設定的定點屠宰廠(場)必須配備必要的肉品品質檢驗設備,強化對肉品檢驗人員的培訓,確保肉品質量安全。全省各級財政要增加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培訓經費。對定點屠宰廠(場)檢出的病害生豬,由廠方按貨值的80%予以收購併進行無害化處理。所發生費用按每頭600元的標準由當地財政給予補貼。
22、推動優勢農產品進入城市和國際市場。積極鼓勵和引導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建立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支持農產品產業化龍頭企業到大中城市開辦農產品超市,與現有超市建立產銷、配送關係。推動我省優勢農產品進入國際大型零售企業采供體系。利用區域性經貿合作關係直接進入港、澳和東南亞市場。三年內使蘋果和果汁出口額達25億美元以上。
五、加強網點規劃管理,規範發展新興服務業
23、抓緊完成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制訂工作。各設區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解決商業網點總量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布局不合理問題為重點,以建立功能明確、分工合理的多層次商業格局為目標,編制商業網點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划進行管理。通過制訂配套政策,定期對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保證規劃的實施。同時,積極推動縣城商業網點規劃制訂工作。
24、大力發展社區商業服務業。以“便民、利民、為民”為出發點,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投入、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規範建設,爭取用五年左右時間,形成門類齊全、滿足基本生活消費需求的大中城市社區商業服務網路。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從實際出發,在拆遷補償、貸款貼息、勞動就業以及相關稅費減免等方面,重點支持與人民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便利店和便民早餐網點、清真餐飲網點、便民浴池、廢舊物資回收網點的建設。推動實力雄厚、管理規範的大中型連鎖企業進入社區經營,整合分散的社區網點,增強便民服務功能。新建居民區規劃確定的商業服務網點用房、用地,以及作為小區公益性資產的便民網點,不得挪作他用。社區商業服務業建設,要嚴格驗收標準,重點加強早點快餐業的標準化建設。
25、鼓勵和支持拍賣、典當、融資租賃、足浴、美容美髮、健身、家政等新興服務業規範發展。著重抓好行業規劃,建立和完善監管法規,明確開業標準,制訂服務規範和技術等級標準,在有條件的行業推行執業資格認證制度。
26、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推動經濟型連鎖飯店發展。鼓勵有品牌影響的大型餐飲企業發展特許經營。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優勢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等方式拓展回收網路。城市廢舊物資回收業,可試行分區域統一管理,公司制企業運作,社區設點或掛牌流動收購,城郊集中,連鎖經營,明碼標價,規範服務的辦法。
六、建立市場監測體系,完善應急調控機制
27、建立健全市場運行監測體系。健全由企業直報的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產資料、重點流通企業和特種行業、特殊商品的監測信息系統。建立高素質的監測信息員隊伍。健全激勵約束工作機制,提高市場分析和預測、預警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省財政要保證監測系統日常運行的維護費用。市、縣監測平台建設和系統運行維護、監測隊伍培訓費用,分別列入當地財政預算。
28、建立應急調控快速反應機制。各設區市都要制訂應對市場異常波動和公共突發事件期間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應急調控發生的費用,由商務主管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處理。
29、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建立省級儲備豬肉1000噸、羊肉300噸、食糖500噸,採取招標方式選擇代儲單位,儲備調節資金實行專戶管理,滾動使用。具體儲備管理辦法,由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研究提出並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各設區市也要結合實際建立本級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儲備。
七、加強法制、信用體系建設,最佳化流通業發展環境
30、加強地方性流通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建設。結合我省實際,積極調研、制訂規範商品流通活動、流通主體、市場行為、市場調控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行業標準。近期,要抓緊生豬定點屠宰、酒類管理和城市網點規劃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調研,制定二手車交易、住宿、洗染、美容美髮等服務業的服務規範和行業標準。
31、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法行為。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清理制約流通企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著力打破部門分割和地區封鎖;規範執法檢查,推行各部門組織的聯合檢查,減少對流通企業的多頭和重複檢查;有關部門對連鎖企業及其分店的監督檢驗和檢查,應堅持抽查不收費的原則和履行告知原則。
32、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商業欺詐行為。整治商業零售企業不規範促銷、服務業違規經營、虛構或誇大特許經營品牌效應騙取加盟費等欺詐行為。加強對知名企業、全國性和地方性商業老字號的“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的推薦、認定和保護工作。
33、加強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意識,促進誠信經營,防範交易風險。探索建立企業信用監管平台。引導各類流通企業建立信用狀況調查、信用評價、信用自律、信用檔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的內部管理制度。支持各類流通行業協會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作用。
34、建立全省流通領域公共信息服務體系。由省商務廳牽頭,制訂全省流通領域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運用現代網路技術,開發建立省、市、縣三級聯通、覆蓋全省、面向社會提供商務信息的服務平台和企業資料庫。有關網路平台軟、硬體設施建設、技術培訓費用,由省財政從西部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中給予支持。市、縣平台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由當地財政給予支持。
35、規範和發展消費信貸。不斷完善消費手段,擴大消費信貸品種、範圍和規模。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支持商業銀行與流通企業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推廣銀行卡。鼓勵大中型商場、超市、連鎖店與銀行結算系統聯網,全面受理信用卡。
八、加強對流通工作的領導,理順行政管理體制
36、加強和改善政府對流通工作的領導。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流通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開展調查研究,制定促進流通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時解決流通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增加投入,督促檢查,為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7、理順流通行業管理。適應內外貿一體化、流通行業管理工作的任務和難度不斷加大的形勢需要,在縣級機構改革中理順流通行業管理體制,設立內外貿統一歸口管理的商務行政機構。要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協會等中介組織在流通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8、重視和加強流通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流通行業執業資格評判及人才考核和培訓體系。建立人才流動的激勵機制,吸引國內外大批優秀的複合型流通經營管理人才。鼓勵大專院校設定專業課程培訓高級流通業管理人才。鼓勵中介組織開展職業培訓。鼓勵經營管理人員出境學習、互訪交流,引進、學習和消化國內外先進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管理技術。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