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安塞站”)始建於1973年,系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設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野外試驗台站,為科技部國家重點野外台站(試點),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的重點站,陝西省農業科學實驗基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塞野外科研教學基地。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類別:研究站
  • 地點:陝西
  • 類型:野外科學觀測
地理位置及區域特徵,研究條件,研究領域,研究成果,主要負責人,

地理位置及區域特徵

安塞站位於黃土高原中部,陝西省延安市安塞縣城郊墩灘,距延安市30公里。北緯36°51'30″,東徑109°19'23″,海拔1068-1309米。年均氣溫8.8℃。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安塞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屬典型的梁峁狀丘陵溝壑區,在土壤類型上處於黃綿土與沙黃土交錯區;在氣候上處於暖溫帶半濕潤向半乾旱過渡區;植被類型處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乾草原過渡的森林草原區,同時又是典型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水土流失嚴重區。該區土地類型多樣,資源豐富,對於開展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科學研究和試驗示範具有典型代表性。
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研究條件

安塞站有1900平方米生活、實驗樓房,各類土地75公頃。建有山地、川地試驗場,包括農田水分平衡試驗場、養分循環試驗場、土壤侵蝕試驗場160個小區、山地自動氣象站和農地微氣候觀測等。
安塞站除在城郊墩灘設有比較完整的野外長期定位實驗、觀測基地,同時有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建立的8.27平方公里的紙坊溝示範小流域和46 平方公里縣南溝示範流域;另在宜川縣設有鐵龍灣森林水文長期試驗觀測基點。
安塞站具有較完備的土壤水分、養分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和條件,同時具有較齊全的植物生理生態分析儀器設備,如TDR中子水分儀、自動定氮儀、光合作用測定系統、大型蒸滲儀、原子吸收儀、離子色普儀等。
安塞站全體人員歡迎國內外同行來本站進行合作研究與交流

研究領域

以流域生態系統為單元,重點探求水土流失規律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黃土丘陵區生態環境特徵及演變規律;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功能及調控原理;流域健康診斷與管理理論及方法。研究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恢復、重建退化生態系統,提高系統整體功能的途徑和措施,為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途徑和模式。建成生態環境長期定位監測、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及退化生態系統重建試驗示範基地和人才培訓基地。

研究成果

安塞站建站30年來,先後承擔了31項國家和陝西省關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農業發展的科技攻關課題和中國科學院重大研究項目,並與俄羅斯、日本、美國、歐共體、澳大利亞等國開展了合作研究共12項。共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共18項。在國內外各種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50餘篇,出版專著20部,積累了大量研究、觀測資料。

主要負責人

站 長:劉國彬 博士,研究員
副站長:梁銀麗 博士,研究員
站 址:陝西省安塞縣墩灘(7174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