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西藏拉薩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隸屬於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極”之稱。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拉薩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位於:我國西南邊陲
  •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開始:1973年
機構簡介,發展建設,

機構簡介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自晚新生代以來的強烈隆升和存在對周邊地區的氣候與環境有著深刻影響,因此對青藏高原持續利用和發展的研究也一直為科學界所矚目。但受條件限制,解放前該領域的研究在我國幾乎為空白。解放後,中國科學院先後組織了十餘次大規模的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特別是從197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整個高原進行了為期二十年的全面、系統的多學科綜合考察。這次考察填補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學空白,積累了大量的珍貴資料,摸清了該地區資源分布的基本狀況,同時也發現了青藏高原持續利用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危機。即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日益加劇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為和自然的雙重因素越來越加速影響著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而青藏高原海拔高,地理位置獨特,同時生態環境也極其脆弱,一旦對原有的環境造成不可逆性破壞,將會產生不可預期的後果,同時也必然會對周邊地區的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青藏高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高原生態系統和生態因子之間的關係、探討持續有效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這樣大的背景下,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大規模的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結束後,一些長期從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學家認為,對青藏高原存在的一些生態學問題需要進行長期定位研究,尤其是在人類活動比較劇烈的高原河谷農牧交錯地區。因此,中國科學院拉薩農業生態試驗站應運而生。中國科學院拉薩農業生態試驗站的選址等準備工作開始於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

發展建設

1993年3月,原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和西藏軍區後勤部簽署了土地長期使用契約,西藏軍區後勤部所屬農場(西藏拉薩市達孜縣)提供了60畝土地作為試驗地,供中國科學院長期無償使用,契約的簽署標誌著中國科學院拉薩農業生態試驗站的正式建立,站上的科研人員當年即開始開展各項監測和研究工作。經過近10年的建設,2002年中國科學院拉薩農業生態試驗站成為中國生態研究網路(CERN)成員(同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中國科學院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建站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高原生態環境要素的長期監測,定位研究在高原極為特殊的生態環境條件下高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建立高原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最佳化模式,為開展相關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技術支撐和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