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散

降壓散

降壓散則是針對高血壓治療的一種折中之法,所謂“折中之法”即是改高血壓的“內病內治”為“內病外治”,這樣雖然在治療的迅速性上有所降低,但卻降低了患者辨證難、找高明中醫師開藥難的麻煩,同時也加強了用藥的安全性,是一種能夠廣泛推廣並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足浴治病”的方法歸屬於精業本草堂“內病外治法”體系,在此體系下綜合運用了“引血下行法”及“養腎調肝法”治療高血壓,這三法組合,稱之為“足浴三聯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降壓散
  • 作用:治療高血壓
  • 所用方式:足浴泡腳
  • 足浴時間:以30分鐘到60分鐘為宜
名稱由來,主要成分,三大步驟,內病外治,引血下行,養腎調肝,四診,注意事項,

名稱由來

高血壓在中醫體系中原本並無“實稱”,西醫通過對患者血升壓高的這一表征來為此病命名,中醫也姑且用之。
雖無實稱,但中醫早有對此病的描述和治療方法。比如“氣機上逆, 或火邪上攻, 以致血隨之上犯作亂的病證”,講得即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高血壓。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 氣者, 大怒則形氣絕, 而血苑於上, 使人薄厥。” 調經論中:“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 則為大厥。 ” 至真要大論中:“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等講的亦是高血壓的病症。

主要成分

降壓散由懷牛膝、磁石、生赭石、歸尾、玄參、白芍、天冬、枳殼、生決明、蔓荊子、獨活、黃芪、當歸、烏藥、杜仲、白芥子、乾薑、桑葉十八味藥秘制研磨而成。
其中白芥子、乾薑、桑葉、蔓荊子為第一聯,主通經走絡,開竅透骨。此三藥中乾薑為主,能宣通諸脈,開五臟六腑;白芥子散結通絡,桑葉、蔓荊子利五臟、通關節,此三藥並相輔佐,以衛乾薑宣通之力。
懷牛膝、獨活、磁石、生儲石、歸尾、枳殼為第二聯,主引血下行。其中懷牛膝為所有“引血下行方”必用藥,且必為主藥;獨活祛風止痹,用來加強牛膝藥效;磁石 、歸尾活血,枳殼利氣,重鎮引血下行之力;生赭石鎮逆平肝,亦佐牛膝降下之力。
玄參、白芍、天冬、生石決、烏藥、黃芪,當歸、杜仲為第三聯,玄參,天冬滋腎陰、瀉肝火;白芍滋肝陰、平肝氣;杜仲補肝腎陰虛;石決明平肝熄風,使肝陽內潛;烏藥寬中順氣,可去血淤;最後黃芪與當歸相配,生血活血,引血歸經。

三大步驟

高血壓病的病理機制主要是由於肝、腎、心、脾功能失調,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腎兩個臟器陰陽失衡尤為多見。中醫治療高血壓特效藥--完全針對高血壓之病因病理,從根本上通過“引血下行”及“養腎調肝”來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元氣、調養臟腑功能,從而解除高血壓致病之根源 。中藥降壓散遵循傳統中醫精華之內病外治理念,以足浴之法施治,通過皮膚的滲透吸收,使藥性可快速參與氣血循環而進入內臟病所,從而達到治療之目的。

內病外治

中藥降壓散改高血壓的"內病內治"為"內病外治",這樣不僅降低了患者辨證難、找高明中醫師開藥難的麻煩,同時也加強了用藥的安全性,是一種廣受醫家及患者大力推崇並療效顯著的方法。

引血下行

高血壓患者往往血邪犯上,上實下虛,上盛下虧,降壓散以"引血下行法"導引上淤或內結之血下行,從而改變氣機上逆,血邪犯上的情況。此法偏重治標,對於解除高血壓頭痛眩暈等症十分有效。

養腎調肝

高血壓的引起是"肝陽上亢"所致,肝陽上亢是因為肝陰虛,而肝陰虛則多為腎陰虛引起,若單純治療肝陰虛,也不過是治標而已,唯有通過"養腎以調肝",達到肝腎同補方為真正治本之法。

四診

中醫治療高血壓。降壓散。通過四診,進行辨證論治,大體可分為:
①肝陽上亢型 :常見神情緊張、頭暈、易怒、目眩、舌紅、苔薄脈弦數等。治療用平肝潛陽法 ,選用天麻鉤藤飲 ,處方用天麻、鉤藤、石決明、夏枯草、生地黃、羚羊角粉等。
②痰濕中阻型 :症見胸悶、脘腹痞滿 ,苔膩 ,脈弦滑等 ,治療用健脾化濕 ,祛風化痰法 ,選用半夏白朮天麻湯。處方用制半夏、生白朮、茯苓、竹茹、枳實、石菖蒲等。
③肝腎陰虛型 :症見頭暈、耳鳴、肢體酸軟、心煩、舌薄脈弦細等 ,治療可用滋陰平肝法 ,選用杞菊地黃丸出入 ,處方用北沙參、生地、白芍、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澤瀉、棗仁、杜仲等。
④陰陽二虛型 :症見暈目澀、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陽痿、肢冷、少尿、浮腫、舌淡、脈弦細。治療可用滋陰助陽法 ,選用左歸丸或右歸丸出入。處方視陰虛為主或陽虛為主而定。
⑤血脈瘀阻型 :症見肢體麻木、心悸 ,口唇紫紺、舌紫、脈澀等 ,治療以活血化瘀 ,疏通血脈、選用血府逐瘀湯 ,此外還應有沖任失調、氣陰二虛、心腎不交等證型 ,可以作針對性治療。

注意事項

第一,足浴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以30分鐘到60分鐘為宜。過短則藥效不易發揮,過長則會對體質虛弱者產生不好影響。比如在足浴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飯後半小時不宜足浴。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足浴,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
第三,中藥足浴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足浴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