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齊博爾德·麥克利什

阿齊博爾德·麥克利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齊博爾德·麥克利什
  • 外文名:Archibald Macleish
  • 出生日期:1892年
  • 出生地:美國伊利諾州的格倫克城
早年經歷,創作經歷,獲獎情況,

早年經歷

阿齊博爾德·麥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1892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格倫克城。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霍契斯學院畢業後,他便進入耶魯大學學習,畢業時二十四歲。之後他又入哈佛法律學院。一年後成家,191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法國服役,先在醫院工作,後來又到了野戰炮兵部隊。回國後曾在哈佛大學教法律,並在波士頓開律師業,直到1923年他決定去法國居住。

創作經歷

此時他已經發表了十四行組詩《夏日之歌》(1915)。並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他的一首獲獎詩。1917年他的第一部完整的詩集《象牙之塔}問世。在僑居國外期間他寫下了《幸福的婚姻》(1924)、《一缽土》(1925)、《月亮上的街道》(1926)、一部名叫《努波代地》的詩劇(1926)和《麥克利什的漢姆雷特》(1928)。這些作品由於盲目地受到外來的影響,特別是龐德、艾略特以及法國象徵派的影響而被削弱了。他開始越來越關切人們對於當代生活的各種態度以及這種生活對有創造性的詩人所產生的影響。然而,這在他的詩中並沒有起到足以掩蓋他在技巧上的某種膚淺的重要作用。
麥克利什在大蕭條即將到來的時候回到了美國。在隨後的十年中他努力創造一種更接近日常口語的不同音域的詩歌語言。
1929年他到墨西哥旅行,為他的史詩《征服者》(1932)收集素材。這部史詩後來獲得了普利茲獎,並為他贏得了他後來獲得許多的榮譽學位。他曾在《財富》雜誌社工作過。1939年至1944年任國會圖書館館員。他從事過新聞記者工作,因而使他能夠週遊美國。他曾為《財富》雜誌撰寫過一些政治和社會題目的文章。在這期間他寫了一本抨擊自己同代人的書《不負責的人》(1940),指責他們有意擺脫在他看來是他們的社會責任。在《詩歌與經驗》(1961)一書中,他進一步發揮了這個論點,主張詩歌為社會服務。

獲獎情況

《詩集》(collected Poems,1952)一書為他帶來了第二個普利茲獎、國家圖書獎和博林根獎。而他根據《聖經:約伯書》又為他贏來了第三個普利茲獎。從哈佛大學退休後,他還在阿莫斯特學院擔任了4年的辛普森講座講師,並以一部以羅斯福夫人為題材的電影劇本再次獲得一項藝術界的最高榮譽:奧斯卡獎。麥克利什與1982年4月在波士頓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