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梨教

阿闍梨教,因主要流行於中國雲南大理一帶,故亦稱“大理密教”或“雲南密教”、“滇教”等。該教原屬印度密教的一支,是公元7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別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為其特徵,主要經典是《金剛頂經》、《大日經》、《蘇悉地經》。公元8世紀印度密教阿闍梨僧由摩揭陀國(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經緬甸北部傳入南詔。據《萬曆雲南通志》卷一三鶴慶府《仙釋》載:“贊陀崛多,蒙氏保合十六年(840)自西域摩揭國來。”又《滇釋紀》載:“贊陀崛多尊者又雲室利達多,西域人,自摩迦陀來,又號摩迦陀;游化諸國,至鶴慶又騰越州住峰山、長洞山二處,闡瑜伽法,傳阿吒力教。”其弟子張子辰、羅邏倚等也由西印度到南詔,相繼傳播阿闍梨教,時稱為南詔七師。阿闍梨教一直到現今仍傳承不絕。據《四分律行事鈔》,共有五種阿闍梨:出家阿闍梨(也稱十戒阿闍梨)、授戒阿闍梨(亦稱羯磨阿闍梨)、教授阿闍梨(亦稱威儀阿闍梨)、授經阿闍梨(亦稱談經之師)、依止阿闍梨(亦稱授教之師)。又,《四分律行事鈔》所載之五種阿闍梨,不定為出家、行秘密教之法。在雲南,則稱有家室之僧為阿闍梨。據《景泰志》卷一“雲南府風俗”載,“阿闍梨僧有家室”,又“僧有兩種,居山寺者淨戒,居家室者阿吒力”。歷代雲南的阿闍梨僧均娶妻生子,其傳承方式是師徒傳承和父子傳承。雲南早期的阿闍梨教大致屬於印度密教中的第二階段,即“中期正純密”,或稱“左道密教”,相當於密教四部中的行部、瑜伽部。其主要特點是闡瑜伽法,以設壇、供養、誦咒、法術(禳解災害)為主,其儀軌法術與原始宗教類似。雲南阿闍梨教中尚未發現無上瑜伽部的內容,故不屬於後期左道密,即無上瑜伽部。元代,雲南阿闍梨密教逐漸被漢傳佛教排擠和融合,統治階級也視阿闍梨教為“邪教”、“士僧”,因而元代以後的阿闍梨教有很多改稱為“緇流派”。與漢傳佛教融合後的阿闍梨派,主要法事活動是結緣應赴,替民眾“禳災祈福”,為死者“超薦亡靈”。此派的受戒儀式已不採用灌頂,而是沿用顯宗的受戒儀式。參見“大理密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