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脊蛇

阿里山脊蛇

阿里山脊蛇,游蛇科脊蛇屬物種,主要分布台灣全島1000公尺以上山區,喜歡棲息森林底層落葉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里山脊蛇
  • 拉丁學名:Achalinus niger Maki,1931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游蛇科
  • :脊蛇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繁殖方式,食性,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該種為本屬中較大的一種,全長可達730毫米。頭小,短橢圓形,與頸不易區分。上唇鱗6 (3—2—1)枚;無眶前鱗和眶後鱗,眶上鱗1枚;頰鱗1枚,入眶;顳鱗2+2枚,前顳鱗入眶;背鱗均25行,光滑閃光,脊鱗擴大,尾下鱗單行為本種的主要特徵。腹鱗178~184枚,肛鱗1枚,尾下鱗51~52枚。背面橄欖綠色,脊中線自頸至尾為1條深黑色縱紋; 腹面及唇部黃白色、灰白色或淡灰褐色; 體側鱗片中央灰色,腹鱗、尾下鱗邊緣黑色。

生長環境

生活於高海拔山區。常見於森林底層的落葉、岩縫、朽木等腐殖質陰暗潮濕環境中,偶亦見於山道上。夜行性,行動緩慢,可能穴居。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主要以蚯蚓或蛞蝓為食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

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