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足師

阿足師者,莫知其所來,形質痴濁,神情不慧,時有所言,靡不先覺。居雖無定,多寓閿鄉。憧憧往來,爭路禮謁。

阿足師者,不詳其出處,模樣恤懂痴濁,而心明如鏡,每預言,言必中。人有隱憂或患病,獲其指示,很快便能解決及痊癒。

人物簡介,野史逸聞,

人物簡介

【阿足師[《神僧傳》卷第九]】
阿足師者。莫知其所來。形質痴濁神情不慧。時有所言靡不先覺。居雖無定多寓閿鄉。憧憧往來爭路禮謁。山嶽檀施曾不顧瞻。人或憂或疾。獲其指南者其驗神速。時陝州有富室張臻者。財積鉅萬。止有一男年可十七。生而愚騃。既攣手足。既懵言語。惟嗜飲食口如溪壑。父母鐘愛盡力事之。迎醫求藥不遠千里。十數年後家業殆盡。或有謂曰。阿足賢聖見世諸佛。何不投告。希其痊除。臻與其妻來抵閿鄉。叩頭抆淚求其拯濟。阿足久之。謂臻曰。汝冤未散尚須十年。愍汝勤虔為汝除去。即令選日於河上致齋廣召眾多同觀度脫。仍令齎致其男亦赴道場。時眾謂神通。而觀者如堵跂竦之際阿足則指壯力者三四人。扶拽其子投之河流。臻洎舉會之人莫測其為。阿足顧謂臻曰。為汝除災矣。久之其子忽於下流十數步外立於水面。戟手謂其父母曰。與爾冤仇宿世緣業。賴逢聖者遽此解揮。儻或不然未有畢日。挺身高呼都不愚痴。須臾沉水不知所適。

野史逸聞

阿足師
山嶽檀施,曾不顧瞻。人或憂或疾,獲其指南者,其驗神速。時陝州有富室張臻者,財積鉅萬,止有一男。年可十七,生而愚騃,既攣手足,復懵語言,惟嗜飲食,口如溪壑。父母鐘愛,盡力事之,迎醫求藥。不遠千里。十數年後,家業殆盡。或有謂曰:“阿足賢聖,見世諸佛,何不投告,希其痊除。”臻與其妻,來抵閿鄉,叩頭抆淚,求其拯濟。阿足久之謂臻曰:“汝冤未散,尚須十年。愍汝勤虔,為汝除去。”即令選日,於河上致齋,廣召眾多,同觀度脫。仍令齎致其男,亦赴道場。時眾謂神通,而觀者如堵。跂竦之際,阿足則指壯力者三四人,扶拽其人,投之河流。臻洎舉會之人,莫測其為。阿足顧謂臻曰:“為汝除災矣。”久之,其子忽於下流十數步外,立於水面。戟手於其父母曰:“與汝冤仇,宿世緣業。賴逢聖者,遽此解揮。儻或不然,未有畢日。”挺身高呼,都不愚痴。須臾沉水,不知所適。(出《集異記》)
【譯文】
不知道阿足師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看他那副神志不清的樣子,還有那滿臉的傻氣,但只要他開口說點什麼,無不屬於先知先覺。他雖然居無定所,但多半住在閿鄉。門前人來人往,爭先恐後地拜訪他;山裡的大寺名僧,施主們卻懶得光顧。人們或有憂慮或有疾病,只要得到他的指點,無不立即應驗。當時陝州有個富戶叫張臻,家有財產一萬萬,可惜只有一廢物兒子。兒子現在十七歲了,生下來就愚呆。不但手腳痙攣,而且不會說話,一天到晚只知道吃,肚子永遠填不滿。父母十分疼愛,盡心盡力服侍,到處求醫求藥,不惜奔波千里。折騰了十幾年後,家產耗費殆盡。有人對老兩口說:“阿足是當今的聖人,現世的菩薩,為什麼不去求求他,他會給你們解除痛苦的。”老兩口來到閿鄉,磕頭作揖,擦眼抹淚,苦苦哀求阿足相救。阿足想了半天,便對張臻說:“你身上的冤魂還沒有散去,還得十年才能了結。可憐你如此殷勤、虔誠,我馬上就為你消除災難。”阿足讓他們選定日子,在河岸上擺下道場,儘量多召集些人來,共同觀賞度脫冤魂的情景,並讓他把兒子也帶到道場。到了那一天,眾人都以為阿足要大顯神通,所以觀看如雲,圍得像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一樣。正當大家踮腳伸脖子之際,阿足點出三四個壯漢,連拖帶拽就把張臻的兒子扔進了河裡。張臻與所有赴會的人,都猜不透阿足要乾什麼,阿足看著張臻對他說道:“我為你除去災禍了!”過了好長時間,張臻兒子突然在下游十幾步遠的地方,站在水面上,用手指著他父母說:“我與你們的冤仇,是前生結下的因緣。幸遇聖人給我們當即解脫。倘若不然,永無終日。”他挺身高呼的樣了,一點也不呆痴。轉眼之間他又沉入水底,不知到哪裡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