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境內,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段西部的橋頭堡。阿拉山口口岸2013年全年過貨量達2982.9萬噸。它包括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此外還有原油管道運輸。是國家一類口岸,在十多個新疆口岸里居第二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拉山口口岸
  • 位置:中國新疆阿拉山口市
  • 級別:國家一類口岸
  • 地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
簡介,建設情況,運行情況,運量情況,鐵路口岸,公路口岸,經濟效益,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戰略,旅遊景點,

簡介

阿拉山口市的口岸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是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的西橋頭堡,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的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距州政府所在地博樂市73公里。相對應口岸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德魯日巴口岸(距阿拉山口12公里)。阿拉山口是介於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關於寬約20公里,長約90公里的一個寬闊、平坦的通道。他北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阿拉湖,南接中國艾比湖,北段屬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塔爾迪庫爾乾州,南段屬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地區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平均126毫米,年平均氣溫8.1℃,海拔在190-棗340米之間,北高南低的地形坡度為25-40%,該地區地下水豐富,水質較好,潛水位地埋深度2-20米,含水層厚達30-50米。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1990年9月1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自為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鐵路通車剪彩。1990年9月12日,蘭新鐵路北疆段與原蘇聯的吐西鐵路在阿拉山口與對方德魯日巴口岸間接軌。從此這條聯接亞洲與歐洲的鋼鐵大道,架起一條橫跨亞、歐洲新的經濟陸橋。
阿拉山口位於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是一條寬廣、平坦的通道,長約90公里,寬約20公里,素有“準噶爾山門”之稱。阿拉山口的鐵路口岸建於1990年7月,同月開辦臨時貨運;1972年12月,向第三國開放;1995年6月,正式開辦客貨運輸。公路口岸於1992年5月臨時開通,1995年12月正式開通。
阿拉山口口岸地圖
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江蘇連雲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終點為荷蘭的鹿特丹港。在中國境內由隴海、蘭新西大鐵路幹線構成,橫貫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新疆六省,穿越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和荷蘭等七個國家。全長10800公里,比第一條亞歐大陸橋省去1100公里,節約運費30%,比海運節約百分之20%運費和60%的時間。
截止2003年底,口岸總投資為13.5億元人民幣。招商引資3.2億元。口岸的商業、金融、交通、運輸、倉儲、通訊、文化娛樂、旅館、飲食、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城市功能逐步齊全,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呈現出人口聚集、工貿興旺的景象,一個新興的口岸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

建設情況

1990年6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阿拉山口口岸;
1991年7月,口岸臨時過貨營運;
阿拉山口口岸
1992年12月,向第三國開放;
1995年12月,開放公路口岸;
2003年,被國家列為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口岸;
2006年7月,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運營;
2010年7月博樂阿拉山口機場建成通航,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阿拉山口口岸已發展成為集鐵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一類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2011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
2012年12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阿拉山口市;
2013年,阿拉山口市組織架構全部搭建完成,並圓滿召開了首次“黨代會”和“兩會”,已形成工作銜接順暢、運轉有序、整體合力充分發揮的“一市一委兩區”(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員會、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金三角工業園區)四位一體的管理架構,開啟了阿拉山口市人民政治生活的新篇章,開闢了阿拉山口市建設發展的新紀元。
阿拉山口口岸轄區面積為262平方公里,原城市建設規劃面積為15平方公里,現經修編擴大到37平方公里。口岸建築面積為40萬平方米,基礎設施覆蓋面積為7.9平方公里。截止2003年底,口岸總投資為13.5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投資3000萬元,用於初期聯檢部門建設,博州地方投資3億元,用於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鐵路系統投資近7億元,招商引資3.2億元。
阿拉山口口岸
口岸開通國內客車烏魯木齊-阿拉山口,每天對開一趟。國際列車烏魯木齊-阿拉木圖,每周兩趟。

運行情況

自1991年開辦鐵路臨時貨運以來,阿拉山口過貨量以平均每年25%左右的速度遞增。截止2004年,已累計過貨4572.74萬噸,年過貨量占全疆16個口岸總量的90%以上,在全國陸路口岸中僅次於滿州里口岸,已連續9年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二位,累計上交關稅及代徵稅115.39億元,為國家作出了突出貢獻。大力實施“口岸興州、口岸強州”戰略,阿拉山口口岸經濟發展迅猛。2004年阿拉山口口岸進一步完善“大通關”機制,改善投資環境,口岸通關過貨、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口岸經濟呈現出跨越式發展勢頭。口岸過貨量實現歷史性飛躍,達940.74萬噸,增長24.5%,占全疆的90%以上,連續九年在全國陸路口岸中保持第二位的地位;完成貿易額達28.42億美元,增長24.4%;上繳關稅及進口環節稅達31.79億元,增長433%。口岸在為國家和自治區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口岸生產總值達4.88億元,占全州地方生產總值的19.1%;完成工業增加值0.84億元,財政收入0.85億元,分別占全州的35%和34%。阿拉山口口岸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過貨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口岸,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大通道和集散地,是新疆乃至全國對中亞和歐洲陸路開放的重要樞紐和平台。
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鐵路口岸

運量情況

鐵路口岸

1、過貨量
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進出口貨物總計979792噸,同比減少2.3%。其中:進口貨物528312噸,同比減少23.1%;出口貨物451480噸,同比增長42.8%。
進口主要貨物中,金屬礦石299098噸,占總量的56.6%,同比減少29.1%;廢舊金屬53038噸,占10.0%,同比增長268.6%;油品為37121噸, 占7.0%,同比減少53.9%;鋼材及有色金屬75709噸,占14.3%,同比減少21.1%;化工產品16130噸, 占3.1%,同比減少52.9%;化肥及農藥21841,占4.1%,同比增長14.1;貨櫃12159噸,占2.3%,同比增長40.7%;木材6762噸,占1.3%,同比增長41.6%;非金屬礦石1889噸,占0.4%,同比減少0.1%;其他4565噸,占0.9%。出口主要貨物中,貨櫃193752噸,占總量的42.9%,同比增長41.0%;礦物性建材67719噸,占15.0%,同比增長42.0%;焦炭43745噸,占9.7%,同比增長17.7%;鋼材40977噸,占9.1%,同比增長64.0%;工業機械24422噸,占5.4%,同比增長55.9%;化工產品18259噸,占4.1%,同比增長3.9%;飲食品及菸草6219噸,占1.4%,同比減少16.3%;其他56387噸,占12.5%。
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
鐵路口岸進出口貨物8879679噸,同比減少11.2%。其中:進口貨物5355763噸,同比減少32.4%;出口貨物3523916噸,同比增長69.3%。
鐵路口岸進口主要貨物中,金屬礦石2502319噸,占總量的46.7%,同比減少31.5%;油品840990噸,占15.7%,同比減少49.1%,鋼材及有色金屬809447噸,占15.1%,同比減少25.4%,廢舊金屬318436噸,占6.0%,同比減少44.4%;化工產品308553噸, 占5.8%,同比減少6.2%;化肥及農藥259136噸,占4.8%,同比減少0.4%;木材82863噸,占1.6%,同比增長14.4%。出口主要貨物中,貨櫃1457315噸,占總量的41.4%,同比增長91.7%;礦物性建材558041噸,占15.8%,同比增長92.5%;鋼材及有色金屬363226噸,占10.3%,同比增長224.7%;焦炭348949噸,占9.9%,同比增長13.3%;化工產品203838噸,占5.8%,同比增長26.3%;工業機械163614噸,占4.7%,同比增長72.4%;飲食品及菸草91612噸,占2.6%,同比增長13.7%。
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
2、客運量  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入出境人員8259人次,同比增長2.7%。其中:入境人員4236人次,同比增長4.0%;出境人員4023人次,同比減少1.3%。
鐵路口岸累計入出境人員73039人次,同比增長7.1%。其中:入境37812人次,同比增長8.3%;出境35227人次,同比增長5.8%。
3、運輸工具  9月份,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入出境火車880列,同比減少4.0%。其中:入境444列,同比減少3.7%;出境436列,同比減少4.4%。
1—9月份,鐵路口岸累計入出境火車8037列,同比減少5.4%。其中:入境4069列,同比減少4.1%;出境3968列,同比減少6.7%。
4、中歐班列
2018年1-11月,口岸進出中歐貨運班列2388列,同比增長31.72%;貨運量123.16萬噸,同比增長48.78%。其中,出口班列1466列,進口班列922列。進出頻繁的班列主要有渝新歐班列、蓉歐班列等。其中,由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出口班列362列;由德國杜伊斯堡去往重慶的進口班列231列;由成都開往波蘭羅茲的出口班列378列;由波蘭羅茲去往成都的進口班列351列。
  

公路口岸

1、過貨量
9月份,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進出口貨物38226.8噸,同比增長137.3%。其中:進口貨物為55噸,同比減少45.5%;出口貨物為38171.8噸,同比增長138.4%。
進口主要貨物中,鉛粉30噸,占進口貨物總量的54.6%,電纜20噸,占36.4%。出口主要貨物中,日用百貨14605.3噸,占出口貨物總量的38.3%,同比增長19.6%;地產建築材料(水泥)20046噸,占52.5%,同比增長500.7%,鋼材926噸,占2.4%。
1—9月份,公路口岸累計進出口貨物146620.7噸,同比增長64.3%。其中:進口貨物736.5噸,同比減少10.1%;出口貨物145884.2噸,同比增長65.0%。
前9個月公路口岸進口主要貨物中,硒粉208噸,占總量的28.3%。鹵蟲180噸,占24.4%。出口主要貨物中,日用百貨64776.9噸,占總量的44.4%,同比減少4.6%;地產建築材料(水泥)62846.74噸,占43.1%,同比增長239.8%。
2、客運量
9月份,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入出境人員5532人次,同比增長76.6%。其中:入境2671人次,同比增長70.8%;出境2861人次,同比增長82.4%。
1—9月份,公路口岸累計入出境人員32317人次,同比增長66.8%。其中:入境15603人次,同比增長63.2%;出境16714人次,同比增長70.4%。
3、運輸工具
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入出境汽車3085輛次,同比增長74.0%。其中:入境1527輛次,同比增長68.6%;出境1558輛次,同比增長79.7%。
公路口岸累計入出境汽車15548輛次,同比增長58.7%。其中:入境7699輛次,同比增長56.7%;出境7849輛次,同比增長24.8%。
管道運輸  中哈原油管道進口原油報關44.22萬噸,同比增長101.8%,上繳海關稅收1.86億元。
阿拉山口輸油管道累計進口原油報關353.91萬噸,累計上繳海關稅收18.32億元。

經濟效益

隨著口岸過貨量逐年增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口岸進出口貿易、加工業、運輸業、中介服務業、旅遊服務業等二、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以通關業為基礎,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1、對外貿易迅猛發展。阿拉山口口岸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口岸外貿企業逐年增多,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已成為拉動博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疆對外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新疆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
2、工業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阿拉山口口岸的加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一開始就顯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2001年口岸加工企業只有4家,主要依託國外進口木材進行木材粗加工,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弱。2002年起,博州調整了經濟發展思路,加大了招商引資和為企業服務的力度,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環境是第一要素”的工作指針,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服務單位,處處突出項目中心”的觀念,貫徹落實“口岸興州、口岸強州”的發展戰略,努力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吸引了八鋼、舞鋼、頤新匯、中聯油等一批區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口岸從事加工業。2003年招商引資項目19個,計畫總投資4.6億元,完成投資1.53億元,完成自治州下達招商引資指標任務6000萬元的256%。2003年口岸大力發展加工業,加快工業化進程,以“一氣”、“二畜”、“三鋼”、“四木”,共十個重點項目為突破點,大型企業投資成為口岸投資亮點,上述1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8個項目。
3、中介服務業規範發展。隨著口岸通關產業的穩步發展和進出口貿易的日益擴大,中介服務業應運而生,口岸先後註冊成立了13家報關企業,專門為進出口貿易企業辦理報關手續和單證服務,對通關產業的穩步發展和規範運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運輸業穩步運行。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鐵路的暢通運行,以及口岸進出口貿易業的繁榮發展,壯大了口岸運輸業,每年有近50萬噸各種物資從口岸運往外地,口岸運輸業正在健康、規範、有序的發展。
5、旅遊、服務業蓬勃興起。它涉及金融、保險、通訊、交通、賓館、餐飲和娛樂等行業。隨著口岸通關業、貿易業、運輸業的發展壯大,同時也帶動了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口岸人流、物流興旺,賓館、餐飲、娛樂業發展較快,促進了口岸經濟的發展。旅遊業是口岸的新型產業,隨著口岸知名度的不斷擴大和口岸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商務旅遊、休閒旅遊在口岸已開始興起,來口岸一日游或通過口岸到博樂賽里木湖、溫泉、怪石溝等景區旅遊的團隊、散客逐年增多,賓館、餐飲、娛樂等行業從中得到了實惠。2003年7月,博州人民政府決定開發艾比湖旅遊資源並投資興建了“觀海樓”、“聖木灘”等旅遊景點,這將有利地促進口岸旅遊業的發展。
上述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口岸由單一的過貨功能向多功能方向轉變,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基礎設施

博州始終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口岸發展的主要措施來抓,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3年口岸共有55項工程開工建設,完成總投資5.25億元,總建築面積7.08萬平方米。其中國家財政投資5個項目,總投資2.86億元;本州財政投資36個項目,包括中心廣場建設,綠化工程,工業區道路,賽里木路擴建,南環街,友好路過路管溝等,總投資2098萬元;其中為企業配套 “三通一平”478.4萬元;社會投資14個項目,總投資2.19億元。鐵路擴容改造工程,污水處理廠,鐵路、公路立交橋,博阿公路改造工程,110KV變電所, 口岸供電城網改造工程等項目的投資建設,最佳化了口岸投資發展環境,為招商引資和口岸大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生態環境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著名的風口,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常年乾旱缺水, 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為改善口岸生態環境,促進口岸可持續發展,總投資3970萬元的阿拉山口口岸環保綠化工程於2000年4月開工建設,工程期限為10年。工程包括2664畝基幹防護林工程;605畝街區綠化工程;117畝城區內公園;195.5畝城東苗圃和531.3畝荒漠生態園。截止2003年5月,已累計完成基幹防護林1710畝, 占總任務量的64.19%;完成街區綠化505畝,占總任務量的83.4%;城區內公園、城東苗圃、荒漠生態園綠化844.2畝任務已全部完成。環保綠化工程的實施,改善了阿拉山口的自然條件,促進了口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幾年內,將在重點做好環保綠化工程項目的基礎上,努力做好城市庭院綠化、退耕還林、飛播造林等工作,力爭早日將阿拉山口口岸建設成為一座被綠色覆蓋的口岸新城。

戰略

1、形成大通道
繼續抓好口岸最主要的基礎性產業---通關業。儘快完成鐵路擴建改造工程、海關查驗設備工程和信息化作業平台建設,提高鐵路過貨能力,預計2004年過貨達到900萬噸,到2008年實現1200萬噸的目標。積極研究有利於公路口岸發展的有關政策,擴大公路口岸過貨能力,力爭三至五年內在阿拉山口口岸建成鐵路、公路並舉,共同促進、互相發展的完整疏運體系,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輻射。
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
2、發展大產業
按照“壯大木業、發展皮毛、突出冶金、爭上石化”的思路,大力發展口岸落地加工業。通過對進口木材進行落地加工,大力發展以林源、山口木業、新賽鋼木、新宇為代表的木材加工產業;通過對進口廢鋼、球團礦等進行落地加工,大力發展以博州鋼鐵、口岸工貿、頤新匯為代表的鋼鐵產業;通過對進口毛皮進行落地加工,大力發展以雪克、天時利為代表的皮毛加工產業;緊緊抓住中哈兩國簽訂進口石油協定的機遇,積極爭取與哈國原油生產企業共同建立中哈石油股份公司,在阿拉山口建立煉油廠和下游產品加工廠,要不失時機地利用哈國豐富的礦產資源尋求創辦電線電纜及鋁製品等企業。要加大口岸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大打口岸地緣區位“優勢牌”、亞歐大陸橋西橋頭堡“特色牌”,做到以誠招商,以信留商,積極靠上去、貼上去為企業服務,努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惠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3、構建大貿易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繼續加強服務力度,創造寬鬆環境,發揮口岸優勢,積極開拓國內和中亞市場。促進進出口貿易高速發展,吸引更多的貿易企業來阿拉山口投資發展,力爭幾年內,在阿拉山口口岸打造出新疆進出口貿易的航空母艦。到200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額30億美元。
4、構築大口岸
2004年是阿拉山口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年,博州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充分利用阿拉山口口岸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口岸的機遇,爭取國家更優惠的政策資金支持,以創建全國一流口岸為目標,進一步最佳化口岸的軟硬環境,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務、一流的形象,不斷提升口岸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為口岸的經濟發展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是阿拉山口的城市建設要突出口岸特色、旅遊城市特色,體現出新穎獨特、別具一格的風格,使之成為優美迥異的旅遊景觀;二要加快鐵路擴能改造進度,力爭2004年年初完成的收尾工程,為口岸工業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三是年內完成博阿公路改造工程;四是年內實施口岸供水工程,儘早解決制約口岸工業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五是多方爭取,儘快實施口岸供電工程擴容建設,進一步加大電力設施建設力度,滿足口岸工業迅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六是繼續實施環保綠化工程,不斷改善口岸的生態環境,在長風流貫的千年戈壁上打造“生態口岸”、“綠色口岸”;七是做好口岸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工作,努力將口岸工業園區辦成擴大開放、吸引資金、項目、技術的“黃金寶地”,發揮園區規模集約效應。要通過博阿公路的建成,將口岸工業園區和博樂邊境經濟合作區連成一線,作為一個戰略整體來考慮建設,把博樂市作為阿拉山口口岸的“後花園”。

旅遊景點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是經國務院批准的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口岸管理區面積15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用地15平方公里。1990年9月12日,新亞歐大橋全線貫通阿拉山口口岸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陸路口岸以其“亞歐大陸橋中國段西橋頭堡”的特殊地位而被世人所矚目。
幾年來,經過口岸建設者的艱苦創業,已累計完成投資5億多元,昔日茫茫戈壁。人煙罕至的阿拉山口,如今一座以發展進出口貿易、加工業和中轉貨物為主的現代化口岸新城撥地而起,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據有關專家測算,經過新疆阿拉山口的新大陸橋,全長11000公里,比通過西伯利亞的大陸橋具有明顯的優勢,避開了高寒地區,東部港口無封凍期,使運輸條件明顯改善,且運距要縮短2000公里,節約運費30%,比海運節省60%的時間運費。可使使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貨物運輸向這條經濟實惠的運輸線靠攏。新陸橋有40%的里程在中國境內,必將對鐵路沿線各省區發展經濟、開發資源、促進對外開放和東西部經濟融合生長發揮重要作用。
新疆阿拉山口鐵路、公路口岸設備完善,鐵路年過貨能力達2000--3000萬噸。城區內銀行、郵電、供水、供電,醫院、廣播電視等設施齊全,新建城市道路11條,建成各類房屋總面積43萬平方米,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聯檢單位有阿拉山口海關、邊檢站、動植物檢疫局、衛生檢疫局、商檢局,還有火車站、公路外運等企業,有來自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辦事機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