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巴楚米揚

阿姆巴楚米揚

阿姆巴楚米揚,蘇聯天文學家。1908年9月15日生於提比里西,1928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1934年任該校教授,並領導天文學教研室。1953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1961~1964年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從1946年起任比尤拉坎天體物理台台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姆巴楚米揚
  • 國籍:蘇聯
  • 出生地:提比里西
  • 出生日期:1908年9月15日 
  • 職業:天文學家
  • 畢業院校:列寧格勒大學
人物介紹,簡介,學術成就,

人物介紹

阿姆巴楚米揚(BaKTopAMasacnoBny AMGapuyMaH,1908-)蘇聯天文學家。1928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1934年任該校教授,領導天文學教研室。1939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1941-1943年任列寧格勒大學副校長。1943年加入亞美尼亞科學院,1946年起任比尤拉坎天文台台長。1947年被選為亞美尼亞科學院主席。1953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土。1961-1964年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主要從事天體演化學及其哲學問題研究。40年代末提出星協概念,認為恆星處在不斷誕生的過程中,同一星系中所有恆星不是同時形成的。50年代中期提出超密說,認為天體的演化沿著從密到稀的方向進行,並試圖以此說明大至總星系小至恆星的形成。60年代起,研究轉向星系核和宇宙學。根據星系核的爆發活動,強調宇宙客體的動態不穩定性質。認為在宇宙學中,總星系即宇宙,總星系之外的別的總星系即別的宇宙。均勻的、各向同性的宇宙模型距離現實很遠,應建立一種相對論性的、不均勻的、膨脹的、時間上無限的宇宙模型。主要著作有《理論天文物理》(1958)、《宇宙演化的問題》(1968)、《現代宇宙學問題》(1972)、《天體物理學的方法論問題》(1973)、《現代天文學革命和世界觀問題》(1975)、《宇宙的演化過程》(1976)等。

簡介

阿姆巴楚米揚主要從事天體演化學及其哲學問題的研究。他於40年代末提出星協概念,認為恆星仍在不斷地誕生出來,反對同一星系中所有恆星同時形成的見解。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超密說,認為天體的演化是沿著從密到稀的方向進行的,並強調爆發、瓦解、分裂在天體演化中的作用。但後來的天文觀測表明,在天體演化
過程中從密到稀和從稀到密的現象都存在。阿姆巴楚米揚還認為多重星系的主要傾向是分裂,而不是碰撞。從60年代開始,他轉向星系核和宇宙學的研究,並根據星系核的爆發活動,強調宇宙客體的動態不穩定性質。他認為,宇宙學中的宇宙概念是指總星系而言,在總星系之外還有別的總星系,即別的宇宙,主張建立一種相對論性的、不均勻的、膨脹的、時間上無限的宇宙模型。他指出,天文學正處於用量子力學-相對論的世界圖景解釋宇宙中各種物理現象的局部革命階段(見量子力學、相對論),並且不可避免地要導致物理知識體系的整體革命,從而再一次成為揭示物質主要屬性的新思想的源泉。

學術成就

阿姆巴楚米揚對恆星起源理論頗有研究,尤其強調災變、爆發活動在恆星的形成和演化中以及在星系的演化中的作用。四十年代末提出星協概念。六十年代轉向星系核宇宙學的研究。他提出超密態假說,用以說明天體和宇宙的起源,認為天體的演化是沿著從密到稀的方向進行的。1951年巴德閔可夫斯基證認強射電源天鵝座A為兩個相連的星系,並認為這是兩個星系相碰;而星系的相碰可能是常見的現象,以此說明大量射電星系的存在。1955年阿姆巴楚米揚提出了相反的意見:天鵝座А不是兩個相碰的星系,而是一個正在爆炸(分裂)的星系。他從多重星系的研究,認為多重星系的主要傾向是分裂,而不是碰撞。隨後,爆發星系(如Μ82)的陸續發現,證實了他的看法(見特殊星系)。在恆星起源問題上,他認為恆星不是由瀰漫物質,而是由密度極大的星胎(超密物質)形成的。在恆星天文學星系動力學和其他領域,他也有相當的研究,並有強烈的哲學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