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河街道

阿什河街道

阿什河街道,位於松嫩平原東部,下轄9個村,63個屯,是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什河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哈爾濱市阿城區
  • 人口:45670人(2010年) 
概況,種植區劃,農業,特色農業,黃土崗笤帚屯,蔬菜生產基地,水稻種植基地,畜牧業,

概況

阿什河街道位於松嫩平原東部阿什河中段流域,張廣才嶺西麓,轄區內有中國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國第一都,中外聞名的金朝都城上京會寧府遺址。西北23公里處即是省城哈爾濱市,蜚拉公路和綏滿公路在此交叉,301國道由西北至東南穿境而過,公路、鐵路便捷,交通運輸四通八達,郵電、通訊設施通暢,是環繞阿城區的市郊街。
全街轄7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個自然屯,71個村民小組,8個居民小組,45670人(2010年),全街總面積58.96平方公里,耕地5.54萬畝,其中蔬菜2.05萬畝,玉米、大豆及經濟作物1.8萬畝,水稻1.2萬畝。
近年來,阿什河街黨工委、辦事處依託區位、資源、交通、政策四大優勢,以推進城市化為目標,藉助城區擴張、大項目引進的優勢,加快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以農村土地綜合開發、民營加工、工商服務、特色種養加、運輸業、旅遊餐飲、外出勞務等特色產業。
社會各項事業日臻完善,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全面改善街域環境。全街通村公路硬化率實現100﹪,村屯巷路硬化實現80%;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99﹪,農村居民城鎮化率達到30%,生態屯綠化率達到40﹪;新型農民參合率達到99﹪;有線電視入屯率達到100﹪,入戶率達到45﹪,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阿什河街廣大黨員幹部民眾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向著城市化的美好生活大步前進。

種植區劃

阿什河街道
阿什河鄉屬於北中溫帶,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質肥活,適宜種植糧豆,蔬菜和水稻等作物。由於各村的土質不同,全鄉11個村可分為以下幾個種植區。 1、糧食、大豆產區
糧食、大豆主產區位於全鄉的西部丘陵漫崗地,分布於新城村、城鄉村、平安村和民合村。多種植玉米、大豆和高粱,共有耕地面積25300畝,民合村近幾年增加笤帚糜子的種植面積5000畝,占全村總面積的60%。
2、沿河水稻產區
水稻主產區位於全鄉的沿河各村,主要分布在南城村、雙城村、城郊村、城建村、民合村。近幾年其它村也開墾了少量的水田地,只供口糧用。全鄉共有水田14000畝,占全鄉耕地的22%。
3、蔬菜、大蒜產區
蔬菜大蒜產業位於全鄉的平川地帶,主要分布於南城村、白城村、新城村、雙城村、城郊村、和平村、東環等7個村,共有蔬菜38000畝,其中大蒜、白菜8000畝。全鄉年產蔬菜、大蒜23萬噸,春夏菜滿足城鎮需要,多為一年兩茬,秋菜除供應哈、阿兩市,遠銷往大慶等地,近幾年為了增加效益,農民自建冬儲菜窖1100個,年儲存量30000噸。

農業

阿什河街道
1、糧豆作物 全鄉糧豆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穀子。
水稻:是本鄉糧食作物生產中屈居首位的作物品種。本鄉自然資源豐富、東部和南部緊鄰阿什河,使水稻面積常年穩定在20000畝左右,六、七十年代,單產在300—400公斤,八十年代,由於引進新技術,種植水平逐年提高,單產提高到400—500公斤,水稻專業村與東北農學院聯合選育的城建1—6號,為當時本鄉的主栽品種。九十年代引進新品種松粳3號、藤系140、牡丹江19、東農419等。1998年發展14000畝,其中無公害水稻面積6000畝,最高單產可達650公斤,主栽品種有:東農419、富士光、五優稻1號。松五龍93-8、93-9、東農9213、系選1號、普星1號等。
玉米:是本鄉僅次於水稻的主要糧食作物。80年代以前,種植面積在15,000-20,000畝之間,單產350-450公斤左右。品種有小金黃、白馬東、竹葉青、60天還家等傳統品種。八十年代以後提倡增施農家肥、追施化肥,合理密植,推廣寬窄行,育苗移栽等項新技術,使單產提高到550-600公斤,引進優質高產品種有吉單104、緩玉二號、群育1號等。九十年代,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蔬菜種植是市郊鄉發展的優勢,玉米面積逐年減少,1998年種植面積8000畝左右,品種向高蛋白適加工型轉變,有東育19、四單8、墾粘1號、東農優質系列等品種。
大豆:主要在本鄉新城村、城鄉村、平安村、民合村等4個村種植。八十年代以前種植面積在5000畝左右,總產75萬公斤,八十年代以後逐步縮減。1998年種植面積240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黑農16、黑農26、日本豆呼69-2、東農34、東農38、合豐39。
高梁、穀子:八十年代以前種植面積分別為800畝和500畝,總產分別為9.6萬公斤和6萬公斤;品種分別為同雜2號、恢77;緩谷一號、龍谷23、哈11。1985年以後逐步停止種植。
2、經濟作物
本鄉經濟作物主要有:笤帚糜子、甜菜、向日葵、藥材。
笤帚糜子:
笤帚糜子主要在本鄉民合村黃土崗屯種植。六、七十年代,民合村民就有在地頭地腦種植笤帚糜子的習慣。加工成掃帚、刷帚,農閒時背著到哈市去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針對民合村土壤條件及村民意識的轉變,開始大面積種植笤帚糜子。1987年發展2000餘畝,年產加工笤帚、刷帚100萬把。九十年代初,自發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1996年開始,鄉政府給予加強宣傳和引導,1998年樹立品牌,成立“哈爾濱阿城黃土崗笤帚有限公司”,本村發展面積6000畝,並向外擴展基地6000畝,各類笤帚加工實現800萬把。
3、露地蔬菜
本鄉蔬菜生產歷史悠久,以白城村為主輻射南城村、雙城村、新城村,南城村和白城村是大蒜、秋白菜的主產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東環村、城郊村在鄉政府的引導下開始發展以春夏菜為主的葉菜類、茄果類產區。種植面積8500畝,年供應當地及外地市場鮮菜3200萬公斤。1987年發展面積15000畝,引進新品種80餘個。1996年末鄉政府確定“減糧增菜”的戰略思想,積極引導農民種菜積極性,1990年全鄉露地蔬菜面積35000畝,涉及5大類35餘種135多個品種,年產量15萬噸,藉助哈南蔬菜批發市場銷往省內外各地。

特色農業

阿什河街道
阿什河街自城大蒜複種秋白菜基地,以自城村為主輻射南城村、雙城村;基地總面積1.1萬畝。以種植大蒜秋白菜、貯存大蒜、蒜苔和窖儲秋白菜為主業,年產蒜頭1100萬斤,蒜苔330萬斤,貯存分別為990萬斤、200萬斤。年產秋白菜1.32億斤,窖儲1.122億斤,出淨菜7293萬斤。年畝總效益可實現2,321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 阿什河種植大蒜有800多年的歷史,98年被評為“中國北方大蒜之鄉”大蒜4月初播種,7月中旬收穫,畝施農家肥5m3,硫酸鉀複合肥30斤,選擇優質四六瓣蒜種,不施用農藥,全部採用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田間管理。收穫後編辮曬貯,分期銷售,多銷往當地及哈市。99年申請白城牌紫皮蒜包裝銷售,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複種秋白菜,在7月下旬播種,選擇青幫綠葉耐窖儲。
高產的品種,如北京新3號、91—1、91—12等新品種,起壟直播,出苗後,4片真葉時第一次間苗,6-8片真葉時定苗,加強田間管理,選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病蟲害,連座期畝追施化肥60-80斤,並添加30斤左右硫酸鉀複合肥。
自城村窖儲菜典型大戶蘇啟金,1994年投資100萬元,建起一座占地1100平方米的恆溫庫,年貯菜量達40萬公斤,今年購買蒜苔30萬公斤,貯存到元旦前後每斤可淨增值1元/斤,去掉各項成本,可獲純利15萬元。

黃土崗笤帚屯

阿什河街黃土崗屯是遠近聞名的笤帚專業屯。有耕地5500畝,農戶400家,1380人,人均耕地4畝。全屯家家扎笤帚,出現種的不扎,扎的不銷,銷的不“加”,分工協作,專業化生產的良好發展態勢。年扎笤帚800萬把,創產值1800萬元,純收入400餘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3200元。黃土崗屯的笤帚不僅占據哈市較大的市場份額,而且遠銷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創匯10萬美元。同時還吸納450名城市下崗職工和農村300名剩餘勞動力從事此業,有效增加了下崗職工和農民收入,人均年增收1600元。

蔬菜生產基地

阿什河街道
阿什河街東環村是:省內最早從事棚室蔬菜生產的村,也是供應阿城市及周邊縣市蔬菜市場的重要蔬菜基地。全村發展蔬菜生產有30餘年,年收入2萬元以上的有60餘戶,他們技術嫻熟,管理經驗豐富,科技意識強,並不斷的引進各項新技術、新品種,帶動周邊村民發展棚室生產。2001年並村後棚室面積由2,300畝增加到2,800畝,並逐步建立了10餘支蔬菜販運隊伍,上門收購村民自產的蔬菜。近幾年逐步採用了先進的多層覆羔技術、提早延後、多茬次栽培技術、滴灌技術,使用C02氣肥、生物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逐步向無公害蔬菜生產發展,提高了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增加了蔬菜的花色品種。全年生產各類果菜、葉菜1,960萬公斤,產值1,568萬元,實現人均收入2900元。

水稻種植基地

阿什河街城建村,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全村有耕地6,000畝,760戶,2557人,其中,鮮族戶占90%以上,700戶。1998年贏得“中國大米之鄉”稱號,1999年被哈市命名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並註冊“阿什河牌”高級免淘米,產品運銷到;北京、廣州、深圳等地。近幾年在街村兩級幹部的幫助指導下,在種植大戶的典型帶動下,全村水田地都集中到80戶種田能手手中,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他們不斷引進大中棚育苗技術、水稻三超栽培等項新技術:引進五優—號、富士光、系選—號、東農9825、97-98、V7、V10、分櫱王等新品種20餘個,採用無公害綠色食品水稻種植技術,開發綠稻種植,發展綠稻面積2000餘畝,全部綠色稻米都在城建村精潔米加二工廠—進行深加工,精包裝,加工出的大米色澤光亮、免陶洗,煮出的飯口感綿潤,剩飯不回生,年產綠色八級米180萬公斤,產值43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200元。同時,另一部分農戶憑藉自身的一技之長到南韓、沿海等地出勞務,賺了錢之後,部分農產返回,在阿城、哈市從事商服、餐飲等二三產業,戶均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並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畜牧業

阿什河街道
1.家畜禽 本境歷來以農業為主,糧菜兼種的生產格局。在40-50年代農田主要以牛、馬、騾、驢等大牲畜為使役對象,純屬食用的大牲畜幾乎沒有,惟有在牲畜“退役”時殺掉,按戶(人)均平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提出“絕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並貫徹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因此,畜牧業有了很大發展,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運輸工具的改善,大量牲畜逐步由使役轉為肉用。進入90年代,全鄉畜牧業得到空前的發展,隨著乳粉行業的起伏而發展。
2002年依託龍乳集團,擴大原有畜牧業的規模。藉助阿城新出台的土地流轉政策,給予有發展前途,科技意識強的養殖大戶劃撥土地、籌集資金。奶牛在原有410頭的基礎上,重點扶持10個大戶,1個百頭奶牛飼養場。以黃牛屠宰專業屯為基礎,積極運作千頭黃牛育肥場,在新城七組即劉雁窩棚屯的千頭黃牛場已初具規模,在市規劃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已有五戶農民建起了黃牛飼養場。
奶牛奶牛的發展是在90年代,因龍丹乳業的振興,阿城乳粉行業發展較快。東環、雙城、城鄉等村每個村的養奶牛數量都超過百頭,東環村姜顯文個人飼養奶牛達到38頭。
肉牛肉牛生產的規模化經營是從1985年起步的,至今發展迅猛,屠宰專業戶達
60多戶,年屠宰量近萬頭,遠銷阿城、哈爾濱等地的各大市場、商場。同時參與倒牛、倒肉、販牛皮、牛骨的人數超千人。城郊三組李萬學是全省有名的養牛大王,每年向外貿部門提供2000頭肥牛。
生豬生豬飼養一直受著市場制約,存欄數比較穩定,全鄉在1。5萬頭左右。
蛋雞蛋雞生產一直是全鄉優勢項目,僅新城村就有養雞專業戶50多戶,戶場1500隻,全鄉蛋雞飼養量達20萬隻。
近幾年隨著種植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養殖業也逐步趨向新、特、名、優項目發展,發展特色牧業。東環村二組劉祿飼養芬蘭純種藍狐1200隻,年出欄1000隻。和平村二組姚運濤飼養阿什河白兔3000隻,年出欄3萬隻。
其它養殖項目數量不大,不成規模。
2.養魚
阿什河現有養魚水面650畝,大小魚池34個(其中越冬池12個),放養成魚19萬尾,共有漁場9處,漁場管理人員32人。
鄉水產站每年舉辦一次養魚技術培訓班,經常深入基層進行產前、產中、產後的養魚技術指導,開展魚疫防治和魚政管理等工作。
近幾年來,在鄉水產站的指導下,大力發展旅遊垂釣業,初步形成了垂釣、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新格局。積極發展名特優產品,引進蓬德鯽魚新品種,採取馴化養魚,面積達20多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