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凱隆之戰

基本介紹

  • 名稱:阿什凱隆之戰
  • 地點:海港城市阿什凱隆附近
  • 參戰方:法蒂瑪王朝;十字軍
  • 結果:十字軍獲勝
  • 主要指揮官:布永的戈弗雷,坦克雷德
背景,身經百戰的十字軍,法蒂瑪人的反擊,阿什凱隆大捷,對付重裝還需自身重裝,

背景

1099年,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已經接近尾聲。十字軍騎士們終於可以策馬進入巴勒斯坦,收復了心中的聖地--耶路撒冷。但他們也將面對以埃及為總基地的法蒂瑪王朝軍隊的反攻。
阿什凱隆之戰
雙方在海港城市阿什凱隆附近的決定性戰役中棋逢對手。人困馬乏的十字軍雖然處於數量劣勢,卻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積累的豐富的作戰經驗,知道如何應對各種類型的對手。而狀態較好的法蒂瑪軍隊卻依然是一支以應對突厥對手而設計的軍事力量,並最終因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大家進行東征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大家進行東征

身經百戰的十字軍

位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等眾多古老的城市,不僅是聖經章節中經常出現的故事主場,也是那個年代歐洲大部分人心目中的聖地。然而自從公元七世紀的阿拉伯大征服時代以後,這座基督教的聖城便再也沒有被一個基督教政權所掌握。在十字軍啟程的年代,聖地落入了對西方朝聖者態度不佳的埃及什葉派王朝法蒂瑪帝國手裡。1095年,收到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求援信的教皇烏爾班二世在義大利的皮亞琴察召開宗教會議,號召西歐各地的領主們組織收復聖地耶路撒冷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路線圖十字軍東征路線圖
第二年,來自弗蘭德斯、諾曼第和法國南部的土魯斯以及義大利南方的諾曼第騎士們開始了漫漫的東征之路。影響深遠的十字軍東征就在這一年開始,西歐騎士們將第一次在歐洲以外的地方征戰,迎戰他們之前就熟悉如今卻又感覺陌生的穆斯林對手。他們在拜占庭人的補給承諾下來到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順利的度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亞洲。結果卻發現拜占庭人對他們的態度並不真誠,計畫中負責補給支援的義大利船隊也無法為在內陸行軍的騎士們提供有效支援。因此,初來乍到的十字軍只能兩眼一抹黑的在亞洲內陸,遵照大致的方位進軍聖地。
整支十字軍人數多達35000人,處於軍事核心層面的重裝騎士部隊並不占多少,大部分人都是從各采邑領地和城市招募來的步兵部隊。後勤補給的緊張迫使他們在小亞內陸的山區里,分頭前進。而已經控制當地多年的突厥軍隊非常好的利用了這一點,給十字軍們以不小的打擊。
在著名的多里萊烏姆戰役中,以騎士為核心的十字軍部隊都處於極度被動的狀態。突厥人的軍隊主要由輕裝的草原式騎射手組成,軍隊的核心部分則是身披重甲,並裝備了弓箭、長矛和骨朵一類破甲利器的奴隸騎兵古拉姆。無論是裝備較差的前者,還是軍中頂樑柱的後者,都習慣於先以弓箭來殺傷對手。
衝鋒擊垮突厥騎兵的十字軍騎士衝鋒擊垮突厥騎兵的十字軍騎士
十字軍以步兵駐守營地,派出騎士們列陣對付突厥騎兵。突厥人抓住機會施展了他們賴以成名的亞洲弓騎兵戰術,策馬接近騎士,發射弓箭,即便無法立刻殺傷身披重甲的十字軍騎士,也能射殺他們胯下戰馬來削弱對手。十字軍騎士以標準的歐洲騎兵戰術,組成小型方陣發動攻擊衝鋒。突厥輕騎兵立刻迅速後撤,並在過程中不時發射回馬箭來阻擊對手。進攻失敗的十字軍不得不撤回原先的位置,繼續忍受箭矢的騷擾打擊。由於缺乏步兵火力支援,他們無法逼退突厥騎射手的攻擊。在數小時的戰鬥中損失了大部分戰馬,只能集合起來,步行撤回營地。雖然最後突厥人因為遭到另一支十字軍騎士部隊的突然攻擊而潰敗,損失卻遠遠小於獲得勝利的十字軍。
多里萊烏姆戰役也為初次征戰亞洲的騎士們敲響了警鐘,他們必須以更加穩妥、科學的戰法來迎戰狡猾的敵人。他們將步兵組織起來,組成一個或數個空心方陣,用重步兵的盾牌和長矛防禦敵方的騎兵衝鋒,掩護方陣內的弓弩手還擊。騎士部隊則部署在方陣之間,待對手疲憊鬆懈時,再發起致命反擊。完成這一改組的他們,經歷了一系列艱苦的戰鬥後,從小亞細亞半島中部的尼西亞一路南下,攻克重鎮安條克,並收復了期盼已久的耶路撒冷。
來自中亞的突厥騎兵來自中亞的突厥騎兵

法蒂瑪人的反擊

鼎盛時期的法蒂瑪王朝版圖鼎盛時期的法蒂瑪王朝版圖
法蒂瑪王朝最初來自北非的突尼西亞,在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內的幾乎整個北非地區後,他們又北上進入了巴勒斯坦與黎巴嫩地區,控制了聖城耶路撒冷。這個在當地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什葉派王朝最終放棄了之前很多穆斯林國家所採用的宗教寬容政策,並直接引發了後來的十字軍東征。但在意識到這個威脅之前,他們的主要對手卻是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的突厥人,也就是此前十字軍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那些騎兵對手。
法蒂瑪王朝的軍隊以傳統的阿拉伯軍事理念建立,並在同眾多阿拉伯和突厥軍隊的交手中完善自己。來自阿拉伯人步兵是王朝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除了對輕騎兵和其他輕裝部隊殺傷效果明顯的弓箭手外,他們的重步兵部隊也受到此前阿拔斯王朝從中亞波斯地區帶來的影響,同時使用長矛和標槍作戰。當對手突破弓箭火力後,步兵們的標槍射擊可以有效阻緩敵軍的衝鋒勢頭。而阿拉伯傳統的騎兵則可以在這個時候發起反擊。
中亞突厥化後,越來越多的突厥人與突厥式的騎兵部隊也來到法蒂瑪王朝的軍種,讓他們的騎兵變得越來越突厥化。來自東部的庫爾德與亞美尼亞僱傭軍則一樣是以東方化的騎兵、弓箭手樣式武裝自己。王朝本身還有一些來自南部非洲的黑人僱傭軍,可以在關鍵時刻作為敢死隊使用。
這樣的軍隊在面對阿拉伯對手或突厥敵人時是非常有效的。步兵部隊的強大火力可以用於保護陣線,殺傷前來騷擾的輕騎兵。無論是突厥式的弓騎兵還是北非柏柏爾人的標槍輕騎兵,都很難撼動這樣火力密集的步兵部隊。由弓騎兵掩護的少量精銳騎兵,則可以在反擊中包抄對手,並最終衝垮敵軍。
法蒂瑪王朝軍隊法蒂瑪王朝軍隊
但這一次,十字軍部隊的打硬仗能力完全超乎了他們以往的經驗。無論是重裝的騎士和侍從,還是來自歐洲城市地區的重步兵部隊,都不是能被遠射打擊輕易逼退的輕裝力量。因而法蒂瑪人的軍事系統,在越來越注重配合的十字軍面前,並無優勢。
1099年,號稱5萬的法蒂瑪軍隊被集合起來,開往耶路撒冷。大軍在陸地進軍,並依靠沿海的港口獲得從埃及本土運送來的補給。一支艦隊一直為了保護他們的後勤,如影隨形。他們最終在港口城市阿什凱隆附近停留,紮下營地,希望給進入耶路撒冷不久的十字軍以一個突襲。但這一行動很不湊巧的被十字軍偵察兵們所發現。十字軍們很快達成一致,出動大量有生力量到城外迎戰。
已經攻入耶路撒冷的十字軍已經攻入耶路撒冷的十字軍

阿什凱隆大捷

出擊迎敵的十字軍騎士出擊迎敵的十字軍騎士
全軍出動的十字軍部隊由9000名步兵和1200名騎士組成,他們在法蒂瑪軍隊渾然不覺的時候,接近戰場。已經經歷了前一年鏖戰的十字軍對於手中部隊的運用已經非常嫻熟。
他們在阿什凱隆之戰中將步兵與騎士打散,組成了前後三線的9個空心方陣。下馬騎士與重步兵位於方陣的最外層,內側是得到重步兵力量掩護的弓弩手,方陣之間是分為9組的重裝騎士部隊。整支大軍如同一座移動的堡壘要塞,靠著地中海的海岸線,在比較安靜的情況下,迅速接近對手。他們計畫在對手發起突襲前就先下手為強。
但十字軍的列隊和布陣也暴露了自身的存在和位置。臨時集合的法蒂瑪軍隊按照他們的傳統布陣模式來安排部署。步兵占據中央位置,兩翼由一些重裝騎兵掩護大批善於投射的輕騎兵。其他的重騎兵位於後方的預備隊位置。這是他們長期與北方的突厥人敵對而使用的標準戰術,但他們不知道這對於以重裝騎士為核心的十字軍來說效果非常有限。
長期以對付輕裝化敵人為主的法蒂瑪軍隊長期以對付輕裝化敵人為主的法蒂瑪軍隊
戰役的進程也在十字軍將領們的規劃中展開。雙方的遠射部隊在進入射程後就開始了瘋狂的對攻。穆斯林一邊的弓箭手和前出的輕裝標槍部隊無法擊敗有重步兵掩護的十字軍弓弩手。他們的輕騎兵也在騷擾中被步兵火力擊退,接著又遭到了反擊的重裝騎士們衝鋒,被輕易驅散。等到瘋狂衝鋒的騎士們殺到對手預備隊所在的位置,大批法蒂瑪重騎兵還沒來得及發起反撲,只能束手就擒。
來自黑非洲的僱傭軍們一度發起反撲,卻在十字軍陣中的中心位置上處於四面被困的局面。敗局已定的法蒂瑪人開始潰退,除了一些無法逃走而繼續抵抗的埃及步兵外,大部分人都開始湧向防禦森嚴的阿什凱隆城。12000名法蒂瑪的精銳力量則已經倒在了戰場上。
衝鋒的十字軍騎士衝鋒的十字軍騎士
在兩軍正面交戰時,一支法蒂瑪軍中負責偵查和騷擾任務的前衛輕騎兵部隊攻擊了十字軍的臨時營地。雖然他們一直壓制營地守軍的火力,卻無法將營地本身攻克。等到正面戰場勝負已分,回救的十字軍騎兵非常輕鬆的將他們擊退。由於缺乏海軍支援,也沒有準備攻城武器,十字軍最終沒有攻打已經被包圍的阿什凱隆城。這個戰略要地一直到幾年後,才在威尼斯海軍的幫助下攻克。但法蒂瑪王朝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攻勢被就此摧毀,耶路撒冷的安全形勢有了大大緩解。
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十字軍步兵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十字軍步兵

對付重裝還需自身重裝

阿什凱隆之戰的過程並不複雜,所牽涉的計謀博弈也很直白,但這場戰役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對比案例。說明一支以輕裝對手為主要作戰對象的軍隊,在突然遭遇大批善於大硬仗的重裝部隊時,會有多么無助。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建立的基督教領地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建立的基督教領地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成功,首先讓整個歐洲和他們的盟友們紛紛對騎士的戰鬥力刮目相看。除了已經開始學習騎士戰術的拜占庭人,古老的亞洲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也在與十字軍勢力的聯合中將原先軍事體制轉變為歐式的封建采邑制度。
抗十字英雄薩拉丁一直在積攢寶貴的重裝部隊抗十字英雄薩拉丁一直在積攢寶貴的重裝部隊
為了繼續同十字軍國家,尤其是這些越來越專業的騎士們相抗衡,穆斯林國家的眾多勢力也想盡了各種方法。在埃及控制局面,並一手推翻衰退的法蒂瑪王朝的庫爾德軍閥薩拉丁便是這么一位高手。他在蒙吉薩戰役中被400名突襲的騎士攻擊,遭致慘敗。也就此明白自己手裡的軍事力量並不能在質量上獲得對騎士軍隊的優勢。
哪怕在1187年的哈丁之戰中,他用各種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間接方法,擊敗了十字軍主力。還是在後來的歲月中花大力氣購買體格健壯的奴隸,給予最嚴酷的訓練,最終培養出了中世紀時代最可怕的馬穆魯克騎兵。
阿什凱隆之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