阱

阱,中國漢字,讀作:jǐng。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捕野獸用的陷坑:陷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阱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部首
  • 結構:左右結構
  • 形聲:從自從井
部首筆畫,詳細釋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常用詞組,音韻參考,字源演變,

部首筆畫

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筆順:
折豎橫橫撇豎
編碼:
CJK 統一漢字
U+9631
五筆:
BFJH
倉頡:
NLTT
鄭碼:
YBND
四角:
75200

詳細釋義

古漢語含義
阱(穽)jǐng(“汬”的今字)
①<名>為防禦或捕捉野獸或敵人而挖的坑:阱鄂(捕野獸的陷坑和籠子);阱機(本指捕捉動物的陷阱。喻指陷害別人的計謀)
阱,陷也。――《說文》
使入陷阱。――《漢書·食貨志下》。師古曰:“阱,穿地以陷獸也。”
春令為阱獲溝瀆之利於民者。――《周禮·雍氏》
罟獲陷阱。――《禮記·中庸
又以掖庭獄大為亂~——《漢書·谷永傳》
猛虎落陷~。――李白《君馬黃》
②比喻害人的圈套:
這是敵人設定的一個~。
③指地牢:~房(地牢;牢房);~室(地牢)。
④<動>設陷阱捕獸:
釜兵~獸,固不久就斃——《明清史資料丙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郢切,音靜。《廣韻》坑也。《集韻》陷也。《周禮·秋官·雍氏》春令為阱擭溝瀆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政切,音淨。義同。 《集韻》同穽。

說文解字

【卷五】【丼部】阱
陷也。從𨸏從井,井亦聲。穽,阱或從穴。汬,古文阱從水。疾正切

說文解字注

陷也。穿地陷獸。從𨸏丼。於大陸作之如井。丼亦聲。疾正切。十一部。

常用詞組

【落阱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
見“ 落井下石 ”。見人掉入陷阱,不去求援,反而扔下石頭加害。比喻乘人之危予以陷害: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毫無疑義,他是誤解了 牛祚 ,以為對方在落阱下石。—— 沙汀 《困獸記》三
【語阱】yǔ jǐng
語言的陷坑。
【避阱入坑】bì jǐng rù kēng
指避過了井,又掉進了坑裡。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
【量子阱】
是指與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可比的微觀尺度上的勢阱量子力學發展早期就提出了量子阱的概念。
【離子阱】
是一種將離子通過電磁場限定在有限空間內的設備。

音韻參考

廣韻:疾郢切,上40靜,jìng,梗開三上清從
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
粵語:zing6

字源演變

金文大篆(西周先秦)→小篆(秦西漢)→隸書(東漢)→章草(東漢西晉)→狂草(唐)→楷書(唐)→宋體(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