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登炳

阮登炳

阮登炳(1219—1300),寧德漳灣人,小名儀孫,字顯之,號石坡,菊存居士。南宋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乙丑科狀元。阮登炳中狀元後,被授為紹興府簽判。鹹淳四年(1268年),以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兼福王府教授。不久,遷秘書省正字,再遷秘書郎。鹹淳十年(1274年),度宗去世,皇太子趙顯即位,是為恭帝,年僅四歲。元軍大兵急進,於德祐元年(1275年)兵困宋都臨安城(今杭州),德祐二年二月,趙顯率朝臣投降,阮登炳亦為降臣。三月,阮登炳乞請回鄉養病,獲準。卒於江蘇吳縣,享年八十二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登炳
  • 出生地:寧德漳灣
  • 出生日期:1219年
  • 逝世日期:1300年
生平事跡,書香之家,狀元及第,歸隱鄉里,重召入京,回到家鄉,作品《觀潮有感》,

生平事跡

書香之家

阮氏為書香之家,祖傳幾代研究經學,並以世習《禮記》聞名於世。阮登炳曾祖父、祖父都曾經當過小官,在祖輩的教育薰陶下,從小聰慧的他通讀經典,博覽群書,寫得一手好文章;所填寫的詩詞清麗而不失豪氣。南宋後期,政治更加黑暗,國勢江河日下,金人占領的淮河以北地區始終不曾收復,又逐漸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作為一個關心祖國命運的少年詩人,也抒發憂時的孤憤。《懷李綱》:“由來和戰多興亡,談史令人倍感傷。南渡猶嬉哀主暗,左遷不怨見臣良。嘉山何幸賣忠骨,毅魄終教返故鄉。抗虜功高垂千古,豐碑屹立永留芳。” 少年阮登炳報國之志溢於言表,他的才情得到了當時龍圖閣學士、工部尚書劉克莊的賞識。劉克莊詩詞以愛國思想內容與豪放的藝術風格見稱於時,在辛派詞人“三劉”(劉克莊、劉過、劉辰翁)中成就最大,甚至被認為“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他的言行也深深地影響了少年阮登炳。

狀元及第

淳祐六年(1246年),年僅27歲的阮登炳經人推薦來到京城臨安(今杭州市),任秘書之類的文職。由於他精明,文才又好,很受器重,得以參與政務,曾提出過許多好的主張和建議,被採納的不少。從此,阮登炳的名聲與日俱增,不久,擔任了王太子趙禥(即宋度宗)的老師。鹹淳元年(1265年),阮登炳免上南宮,考中會元;秋七月癸亥,“以諒陰,命宰執類試”,賜阮登炳狀元及第(《宋史》卷四十六,本紀第四十六),恩例授承事郎。後歷任紹興府簽判、福王府教導官,旋改任承議郎、秘書省正字。

歸隱鄉里

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賈似道當權時,因所謂“國計困於造楮(紙幣),富民困於和糴”,推行“公田法”,即按規定占田限額。兩浙、江東西等地官戶超過限數的田地,從中抽三分之一,由官府買回,作為公田出租,如買田得1000萬畝,每年可收600—700萬石租米作軍糧。據說實行公田法,“可免和糴,可以餉軍,可以住造(停造)楮幣,可平物價,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興”。先在浙西實行。地價按租米折算,租米一石,給價200貫。占田在200畝以下者免買。此法實行到翌年,南宋共買公田約1000萬畝,收租米600多萬石,儲存臨安鹹淳倉。田法實行的結果,使“浙中大擾”,“破家失業者甚眾”(《宋史·賈似道傳》)。阮登炳看到了“公田法”的弊病,在任秘書省正字時,上疏彈劾停止推行此法。但因它對朝廷有好處,而被斥責貶官。阮登炳心裡十分氣憤,便歸隱鄉里,仿效晉朝陶淵明栽花種菊,取號“菊存居士”,以表自己高潔傲霜之志(民國《吳縣誌》卷六十七)。

重召入京

兩年後,阮登炳被朝廷重新召到京城。不久出任福建路建寧府(今福建建州)添差通判,後又入朝為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監丞權少監,遷為秘書監,官至朝請郎。

回到家鄉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攻取並占領了南宋首都臨安。阮登炳與大批宋臣被俘,“隨例入燕”(今北京)。他堅貞不屈,不為利誘,誓不做貳臣。後因生病而被釋放,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阮登炳參與修《阮氏族譜》,並撰寫了《阮氏族譜序》。“阮氏之始,昔諸侯國也。三代以來,考厥姓氏,見於《大雅》之什。歷秦漢,有阮況,為刺史,清節是尚……”“我祖能公,生七子。七子希邵公生九子,長曰少盛公,因監寧德鹽場,遂家於漳灣韉峰下,官至御史大夫,為余寧德漳江始祖……余曾祖簡共,任南京蘇州平江府司戶,遂家於南星橋玉淵坊。”“余荷祖德,於鹹淳乙丑科狀元及第,雖宦居於外,而尊祖敬宗之念、首邱風木之思,未嘗不眷眷於懷……秩滿南歸,尋梓里,省松楸,故家守,喬木依然。族之伯叔、兄弟、子侄,皆談詩執禮,人物彬彬。以族譜囑炳序,炳不敏,敢忘所自哉?”《序》中言明了漳灣阮氏的源流,以及先祖開枝散葉的過程,已經自己感懷祖先功德的心情。

作品《觀潮有感》

“漳江水漲百舟還,鬧市如雲貨如山。潮退灘涂螺蚶現,兌騎木馬下泥灣。”《觀潮有感》這首正是阮登炳僅存為數不多描寫家鄉漳灣場景的詩歌,它向人們呈現了漁船外出捕撈收穫回港,交易十分熱鬧,以及退潮後,人們騎著木馬到灘涂撿螺蚶的場面,具有十分濃郁的漁村氣息。也表現了阮登炳閒賦在家,一種超然物外,豁達的心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