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柳編

阜南柳編

阜陽市轄區的阜南黃崗有豐富的杞柳資源。早在明清時期,這裡的人們就從事柳編生產。柳編作為傳統的手工藝產品,因其自然雅致、美觀實用的特點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南柳編
  • 外文名:Funan wicker
  • 產品特點:古樸、典雅、造型美觀
  • 分布地區:黃崗鎮,中崗鎮等
  • 主要企業:阜南佳利工藝品有限公司
  • 特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簡介,歷史發展,所獲榮譽,發展狀況,理念,

簡介

阜南柳編,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美譽天下,杞柳種植可上溯千年,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阜南柳編產品通過廣交會、上海農展會、中國林產品博覽會、徽商大會等交流平台,在國內外市場走俏,逐步形成了特色規模產業,柳編產業已成為我縣支柱產業之一,柳編工藝品是我縣仍至全省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2008年更是克服金融危機不利因素影響,營業收入達11.2億元,出口創匯2295萬美元。截至2012年底,阜南縣共有柳編企業101家,主要集在黃崗鎮、曹集鎮、中崗鎮、郜台鎮等地區。
阜南柳編阜南柳編

歷史發展

黃崗柳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杞柳種植可上溯千年,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據文獻所載,洪淮兩岸有灘涂濕地,自然生長著大片喜濕之柳。柳製品之興起緣於十七世紀末。明末清初,柳編業興旺。據明正德《穎州志》記載:“淮濛盛產水荊(註:當時把杞柳稱為水荊),採伐加工,潔白如玉,堅韌如藤”。
清初,民間編織的柳箱、筐、籃、升、斗、簸箕、筐蘿等,編織技術精巧,產品樣式考究大方,結實耐用,產品遠銷蘇、浙等大商埠。古往今來,每逢農曆3月28日,黃崗就有地方一些商界知名人士出面組織廟會的習俗,主要擴大柳編原材料和柳編產品的交易,黃崗因此成了聞名的柳編產品集散地,黃崗專門設立了“柳編一條街”,作為固定的柳編交易市場。解放後,每年定期都要召開“黃崗柳編物資交流會”。
改革開放之後,黃崗當地一些腦瓜靈活的農民開始不甘落後,下決心要將當時的柳編產品推出農村、推向城市,從中獲取更高的收益。由於當地的杞柳有著皮薄、柔韌、實心、著色力強等諸多優良品質,加之從事柳編的人群相對龐大,朝著現代工藝品方向演進的黃崗柳編產品在廣交會上著實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客商。幾經努力,劉庭新等人成為黃崗鎮第一批與外地客商聯合生產柳編工藝的農民。此後,曾經價格較低的惡傳統柳編產品,經由雙方的共同改良,變成了觀賞性、實用性兼具的工藝製品,並賣出了鄉下人從來沒敢想過的大價錢。當地農民流傳著“一畝柳幾畝田。抓住柳編賺大錢”;“柳編編來了樓房,編來了新娘”;“家有金條銀條,不如常有柳條”

所獲榮譽

2001年阜南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杞柳之鄉”。 國家工商局註冊的“黃崗”、“阜南”兩個柳編工藝品商標已享譽海內外。阜南柳編產業集群被安徽省列為重點產業集群。2008年阜南縣被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財政部等六個部委批准為農業(林業)循環經濟示範試點縣,柳編產業作為重點示範產業。阜南柳編工藝品編織技術被列入安徽省阜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國家工藝品美術協會授予“中國柳編之鄉”稱號。2012年,阜南柳編傳承人王文忠入選國家非遺傳承人名單。

發展狀況

首屆安徽阜南柳編藝術節經阜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由阜南縣人民政府、阜陽市商務辦公室聯合主辦。首屆安徽阜南柳編藝術節的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柳編之鄉—阜南授牌儀式、文藝演出、展覽、柳編技藝展示、項目簽約、參觀黃崗柳編功能區、工業園區、舉辦招商懇談會、舉行技藝競賽等。

理念

首屆安徽阜南柳編藝術節於2009年5月8日—9日在阜南縣淮河公園廣場舉辦,由阜南縣委宣傳部、阜南縣商務辦公室承辦。會議以“彰顯柳編藝術神韻,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為主題,以打響“中國柳編之鄉”品牌,做大做強柳編產業,提高阜南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招商引資和縣域經濟發展為目的,突出阜南柳編特色,使中外客商通過參加首屆安徽阜南柳編藝術節尋求商機,雙向互動,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