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面鄉

關面鄉

關面鄉位於重慶開州區的東北部。以關廟山諧音而得名,其地清嘉慶建有一個關帝廟,人稱關廟山。東連白泉鄉巫溪縣的原中鹿鄉,南接譚家鎮河堰鎮,西交滿月鄉大進鎮,北鄰城口縣的鹹宜鄉

幅員面積146.5平方公里,政府駐地座落在關面村一組,海拔670米,距縣城84公里。全鄉轄7個村,31個村民小組,2386戶,8867人。其中農業人口8604人,非農業人口263人。

2016年,關面鄉成為渝東北片區第一個鄉通過了創建國家衛生鄉的驗收。

2018年6月,關面鄉順利接受國家貧困區縣退出專項檢查驗收,被檢查組贊為“開州區脫貧攻堅的典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關面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重慶市開州區
  • 下轄地區小園村、泉秀村、姚程村等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5425
  • 地理位置:重慶市開州區的東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農業生產,交通狀況,村鎮建設,文教衛生,機構建設,經濟建設,主要領導,

歷史沿革

建國前屬白泉鄉,1953年白泉鄉分為姚程、關面、泉秀、百里、白泉、鐘華6鄉。
1956年將姚程、關面、泉秀鄉合併為關面鄉。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將北安大隊和朝元大隊部分生產隊劃規紅園公社,同時從滿月公社劃入和平、八面大隊。全社轄中花、復坪、泉秀、青蒿、小園、中心、八面、和平、安坪、群龍、姚程、聯盟、關面13個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經縣府批准,將中心、和平、安坪分別更為名中咀、水溪、火焰大隊。
1984由公社改為鄉。
1984年11月份以前屬岩水區管轄,1984年12月份劃為大進區管轄,撤區並鄉由縣直管。
2004年10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將原來的13個行政村合為7個行政村。即泉秀(泉秀、中花合併而成)、青蒿(復坪、青蒿合併而成)、小園(小園、中咀合併而成)、水溪(水溪、八面合併而成)、關面、火焰(火焰、群龍合併而成)、姚程(姚程、聯盟合併而成)村。將原來的114個村民小組合併為31個村民小組。
關面鄉

自然資源

關面鄉地處縣境北部邊陲,東河上游兩岸,屬中山地區,地層由三迭系、二迭系、滯流系組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層多為石灰岩和頁岩,土地瘦薄。境內群山連綿,溪河縱橫。北有一字梁山脈,南有界梁山脈,兩山東西橫亘、平列對峙。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個,其中2000米以上達10餘個。
關面鄉關面鄉
全鄉的最高點位於小園村的轎頂包,海拔2441米,最低是位於姚程村的雙河口,海拔430米。東河由東向西穿流其間,河谷低沉,間有小塊平壩。
土壤以黃壤和黃棕壤為主。現有耕地面積7382畝,其中水田633畝。林地面積1000公頃,其中退耕還林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8%。氣候特徵夏有山洪,春有霜凍等自然災害現象出現。溫差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6—18℃。一月平均氣溫-6.6—7℃,七月平均氣溫17—28℃。年降雨量為1400—1800毫米,無霜期169天—298天。

農業生產

關面鄉遼闊,是農、林、牧、藥綜合發展的大山區鄉,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洋芋、紅苕以及雜糧。2004年種植糧種玉米7500畝,洋芋8821畝,紅苕5165畝,雜糧2000畝。2004年糧食產量達3810噸,人均443公斤。畜牧業主要以毛豬、山羊、家禽為主,毛豬年未圈存7074頭,出欄4633頭,山羊年未圈存5757隻,出欄8417隻,家禽年未圈存5000餘只,出欄7210隻。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魔芋和中藥材,全鄉有茶葉面積4000畝、魔芋3000畝、有杜仲、厚朴、黃連、木香、黨參等中藥材萬餘畝。鄉內礦產資源豐富,儲量較大,主要有煤、鐵、銅等多種礦產資源,這些資源有待開發利用。境內有主要商貿集散地一處,各種攤位100多個,是關面的集貿中心,各村有商貿點數處,能滿足人民民眾的商貿需求。2004年農村經濟收入1640萬元,其中企業收入185萬元,本級財政收入13萬元,全鄉常年外出務工人員1231人,可掙回收入230餘萬元,人均收入1308元。
關面鄉景色關面鄉景色
該鄉有耕地面積8507畝,但土質較薄,主產玉米、洋芋、紅苕、。但該鄉的農業具有較大潛力,開發價值極高。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形成了以中藥材、林業、毛豬、山羊、乾果、勞務輸出為特郄的鄉域經濟格局,全鄉現有木香8000畝,覆蓋村村社社,年產1000多萬公斤。黃連2000畝,雜藥3000畝,山木藥材杜仲、厚朴、黃柏300萬株,茶葉4000畝,年產茶葉500擔,魔芋3000畝。目前正實話的1,2,3,4,5,6,7,8,9工程,即1萬畝木香,2000畝乾果(板栗、核桃),3萬隻山羊,4000畝槍實彈葉,50000畝魔芋,6萬隻家禽(以土雞為主),7000畝漆樹,封山育林8萬畝,發展山竹900畝。這個工程的實施將會給該鄉帶來會新的改變。

交通狀況

關面鄉山大坡陡,岩險谷深,交通運輸十分困難,1980年開城公路由西向東橫貫其間,全長19公里,有4個村能夠直接受益,1990年以前,村級公路還是一個空白,從1990年開始,在上級的扶持下、在全鄉人民共同努力下,先後修建了小園、關面、姚程、火焰等7個村的村級公路,總長度達150餘公里,有100%的村通公路,有50%的社通公路。到目前為止,建有跨度為40—80米不等的石拱橋五座,已建成三座,有兩座正在建設中,它們分別是2000年建成的罐兒石大橋,2002年建成的寨砣大橋,雙河口石拱橋和2005年正在建設中的小園大橋和關面村的關面中橋。

村鎮建設

關面鄉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中小型水電站4座,有山平塘一口,堰一條,保灌面積500餘畝,全鄉有人畜飲水工程380餘處,有70%的人能夠吃上方便衛生的自來水。
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1985年前有一條長不足100米的老街,鄉屬單位坐落分散。從1987年開始將下河壩規劃為場鎮區,沿開城公路兩側修建房屋,2003年又在老糧管所新辟街道一條,將下河壩和老街連成一體,場鎮面積達到0.8平方公里,現有主體街三條,長1500米。
場鎮房屋建築實行統一規劃,均為兩樓一底的磚混面磚樓房,場鎮交通方便,家家戶戶通水通電通電話。據統計全鄉100%的村通電,95%的戶通電,境內有移動、聯通機站3個,電信機房兩處,全鄉有程控電話400餘部,有16%的戶通電話,有行動電話750餘部,有8%的人有手機,有電視機1100台,有41%戶能夠看上電視,有各種機車150餘輛。全鄉有7個行政村,小康村建設有3個,其中小園村屬全市的重點示範村之一。

文教衛生

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全鄉現有完小一所,村校11所,私立村校1所,總計36個班,有教職工59人,在校學生1172人,幼稚園1所,1個班38人,90%的適齡完成了九年的義務教育。
境內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7個,從業人員25人,基本滿足人民民眾的就醫問題。
關面鄉位於雪寶山自然保護區之內,境內有多種瀕危植物和動物,春天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群猴嘻戲,獐、麂、兔、鹿、野豬等出沒林間;冬天高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連綿千里、潔白無瑕。境內的“天生橋”、“馬鞍山”、“螺絲溝”等自然景觀,惟妙惟肖,使人看後流連忘返。通過西部開發和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建設,一個美好的關面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螺絲溝螺絲溝

機構建設

2006年,關面鄉以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機關為目標,狠抓機關效能建設,在全鄉上下有力地營造出了“比、學、趕、超”良好的工作氛圍。 關面鄉從完善制度和強化監督入手,一方面針對機關效能建設運行特點,出台制定了《鄉機關幹部日常行為規範及細則》,從學習制度、財務、接待、公務用車、辦文辦會等方面重新建章立制,制定考核獎懲細則,保證了制度建設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強化監督檢查,鎮人大、紀委、黨政辦經常性地開展督察活動,定時不定時對各項中心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對落實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同時,強化服務軟環境建設,堅持把機關效能建設監督視窗推向社會,廣泛徵求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為民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關面鄉幹部作風明顯轉變,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明顯加強,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經濟建設

小園村是市級貧困村,位於關面鄉北部,海拔750-2500米,屬典型的高寒山區,山大、坡陡、谷深,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十分惡劣。2006年小園村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重慶市“整村推進”扶貧示範村之一,並由市委幫扶集團包村扶貧。 窮則思變!關面鄉黨委、政府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以實施新村扶貧工程為切入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依託,著眼於改善村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鄉黨委、政府從建立長效扶貧機制出發,把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基本素質三大建設作為項目建設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確立“基礎成網"建設目標,構建進出快捷、信息暢通、生活方便的路、水、電、訊四大網路體系;基礎產業建設方面,因地制宜,確立“產業成帶”,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種植建設目標;基本素質建設方面,確立“人力成材”建設目標,全面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人力素質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提升生活質量
在市委幫扶集團、縣委、縣政府和縣級各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資金633.65萬元,經過兩年來的艱苦努力,小園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2006年底,該村實現總產值3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元。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村主幹道達到三重四級碎石路標準,通組公路達到65%,95%的農戶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基礎產業發展壯大,產業構成比例更趨合理,形成魔芋、中藥材、畜牧良繁、勞務四大支柱產業,實現戶均有一項骨幹產業的目標。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教育條件進一步改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廣播電視入戶率達80%,電話入戶率達到30%.消除了岩洞戶、窩棚戶、無房戶和危房戶,貧困戶住房得到改善,95%以上的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在扶貧開發整村推進中,關面鄉黨委、政府堅持“八步工作法”,通過“依靠民眾,充分調查;政府搭台,民眾唱戲;因地制宜、一戶一策”等措施,廣泛聽取民意,引導民眾全程參與扶貧開發,激發民眾內動力。並通過實施黨建扶貧工程,實現了黨員、幹部與經濟能人、種養業業主與貧困戶結“對子”,解決貧困戶最急需的問題。
特別是關面鄉因地致宜,因戶施策,有針對性地選擇脫貧路子,力求做到宜養則養,宜育則育,宜林則林,宜搬則搬等舉措,解決民眾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做到組組有項目,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指標,為貧困村農民增收闖出了新路子。“以前扶貧,一年給一點,一戶給一點,像撒‘胡椒麵’,效果不好。”小園村村支書陳仁明說,“‘整村推進’扶貧政策好,錢多又集中,解決的都是住房、飲水、交通、看病等大問題。”據陳書記介紹,近兩年政府累計在全村投資300多萬元,改建了鄉通村主幹道7.5公里,建混凝土平橋1座,建居民新村1處,建居民集中供水工程1口,建池1口,完成農網改造,高壓線路7.6公里79桿,低壓線路28公里279桿,實現一戶一表,實現了城市和農村同網同價的預期目標,改建組級公路8公里,徹底改變了村民出行難。完成了小園村校改造、新建村支部活動室、衛生室,改善了貧困戶、邊遠戶、吊腳戶的居住條件。
在注重對貧困村進行“輸血”的同時,關面鄉強化科技支撐,大力興起“造血”運動,2007年至今,全鄉共開展各種技術培訓5400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900多份,轉崗及種養殖技能培訓551人,使小園村90%的農戶掌握了一至二門實用技術,向外地穩定輸出勞務近200人,基本上戶戶有人在外打工。2008,全村已形成種植、養畜和勞務輸出三大產業。到2007年年底,人均糧食產量512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元。
此外,鄉黨委、政府結合該村實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建立起生豬、藥材等10多個農業生產示範基地,培育特色產業,走生態扶貧之路,使一批農戶發起了牛財、豬財、雞財,錢袋子也逐漸鼓了起來。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陽異泉同志: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武裝工作。
黨委副書記、鄉長廖明中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審計工作,牽頭負責開發建設工作。
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馮羽同志: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黨群、扶貧工作,牽頭負責安全穩定工作。
黨委委員、副鄉長王勇同志:主管武裝工作,分管安全工作,分管農業農村工作,包括農林業、畜牧、漁業、水利、糧食、菸草、氣象、科技、農村集體經濟等工作;分管交通、政法、綜治、維穩、禁毒、司法工作;負責森林防火工作;兼任綜治辦主任。
黨委委員、副鄉長譚萬軍同志:分管國土、規劃建設、美麗鄉村、城鄉綜合環境治理、違法建築整治、環保工作;分管食藥監、企業、工商貿易、金融、旅遊、質監、郵政、電信、電力工作;承擔地質災害處置工作;牽頭負責招商引資工作。
副鄉長劉姝同志:分管教育、衛生(新農合)、文化廣電、體育工作;分管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務經濟工作;兼任機關工會主席,牽頭負責改革開放工作。
紀委書記、組織委員安勛同志:主管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工作及業務,分管“三品”教育、來信來訪、檔案、保密工作;分管文秘、後勤、工作督查、代辦中心、機關事務管理工作;協助馮羽同志分管黨群工作,兼任機關黨支部書記、職工夜校校長;
黨委宣傳、統戰委員雷輝同志:主管宣傳、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分管“兩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分管民政、老齡、救災救濟工作。
黨委委員席永松同志:分管人口與計畫生育、統計、小額信貸、金融、計畫生育行政執法工作;協助王勇同志分管農業農村工作;兼任萬元辦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