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平穩有序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的方案。

2022年12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45號檔案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疫情監測方案》等5個檔案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26日
  • 實施時間:2023年1月8日
  • 發布單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 發文字號: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44號
方案全文,綜述,制定背景,總體要求,主要措施,組織保障,解讀問答, 新聞發布會,

方案全文

綜述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妥有序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有力有序有效應對調整後可能出現的風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方案。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制定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全面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明確了疫情防控的體制機制、策略原則、目標任務、工作要求,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我國的疫情防控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地區各部門密切協作、履職盡責,因時因勢動態最佳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14億人民同心抗疫、堅韌奉獻,有效應對全球先後五波疫情流行衝擊,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對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症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套用以及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國疫情流行和病亡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有力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的防控奇蹟。
當前,隨著病毒變異、疫情變化、疫苗接種普及和防控經驗積累,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從病毒變異情況看,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病毒變異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趨向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潛伏期,新冠病毒將在自然界長期存在,其致病力較早期明顯下降,所致疾病將逐步演化為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從疫情形勢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全球流行優勢毒株,雖然感染人數多,但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占比超過90%,重症率和病亡率極低。從我國防控基礎看,我國目前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34億劑次,3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率超過90%;國內外特異性抗病毒藥物研發取得進展,我國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方藥;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積累了豐富的疫情防控和處置經驗,防治能力顯著提升。
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和我國防控基礎等因素,我國已具備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基本條件。

總體要求

(一)指導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完善應對準備,調整防控措施,統一規則、分類指導、防範風險,平穩有序實施“乙類乙管”。
(二)工作目標。
圍繞“保健康、防重症”,採取相應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三)進度安排。
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調整疫情信息發布頻次和內容。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主要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
我國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實踐證明,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動員力度,科學評估接種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覆蓋率,優先採取序貫加強免疫,努力做到“應接盡接”。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動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二)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相關藥品和檢測試劑準備。
做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對症治療藥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抗原檢測試劑的準備。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按照三個月的日常使用量動態準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解熱和止咳等對症治療藥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服務人口數的15%-20%動態準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人口稠密地區酌情增加;藥品零售企業不再開展解熱、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4類藥物銷售監測。各地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切實擔負起藥品試劑準備的領導責任。
(三)加大醫療資源建設投入。
重點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準備,配足配齊高流量呼吸治療儀、呼吸機、ECMO等重症救治設備,改善氧氣供應條件。各地按照“應設盡設、應開盡開”的原則,二級以上醫院均設定發熱門診,配備充足的醫療力量;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設定發熱門診或者診室。定點醫院重症床位和可轉換重症床位達到總床位數的20%。二級綜合醫院應當獨立設定重症醫學科,二級傳染病、兒童專科醫院應當設定重症監護病房。三級醫院要強化重症醫療資源準備,合理配備重症醫護力量,確保綜合ICU監護單元可隨時使用,通過建設可轉換重症監護單元,確保需要時24小時內重症監護資源增加一倍。根據人口規模,將符合條件的方艙醫院提標改造為亞(準)定點醫院,其他方艙醫院仍然保留。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備配備和升級改造,儘快實現發熱診室(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各地要加大投入,按照填平補齊原則,確保完成建設改造。
(四)調整人群檢測策略。
社區居民根據需要“願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對醫療機構收治的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症狀的門急診患者、具有重症高風險的住院患者、有症狀的醫務人員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疫情流行期間,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的工作人員和被照護人員定期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對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風險的社區居民、3歲及以下嬰幼兒,出現發熱等症狀後及時指導開展抗原檢測,或前往社區設定的便民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外來人員進入脆弱人群聚集場所等,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並現場開展抗原檢測。在社區保留足夠的便民核酸檢測點,保證居民“願檢盡檢”需求。保障零售藥店、藥品網路銷售電商等抗原檢測試劑充足供應。
(五)分級分類救治患者。
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採取居家自我照護;普通型病例、高齡合併嚴重基礎疾病但病情穩定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在亞定點醫院治療;以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危重型以及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礎疾病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亞定點醫院醫療救治能力的,在三級醫院治療。
全面實行發熱等患者基層首診負責制,依託醫聯體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分級診療,加強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健康監測,對於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的高齡合併基礎疾病等特殊人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密切監測其健康狀況,指導協助有重症風險的感染者轉診或直接到相應醫院接受診治。
確保重症高風險人員及時發現、及時救治。統籌應急狀態醫療機構動員回響、區域聯動和人員調集,進一步完善醫療救治資源區域協同機制。動態監測定點醫院、二級以上醫院、亞定點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資源使用情況,以地市為單位,當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綜合醫院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床位使用率達到80%時,醫療機構發出預警信息。對於醫療力量出現較大缺口、醫療服務體系受到較大衝擊的地市,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視情通過省內協同方式調集醫療力量增援,必要時向國家申請採取跨地區統籌方式調派醫療力量增援,確保醫療服務平穩有序。
(六)做好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
摸清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合併基礎疾病(包括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根據患者基礎疾病情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感染後風險程度等進行分級,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提供疫苗接種、健康教育、健康諮詢、用藥指導、協助轉診等分類分級健康服務。社區(村)協助做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居(村)民委員會配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圍繞老年人及其他高風險人群,提供藥品、抗原檢測、聯繫上級醫院等工作。
(七)強化重點機構防控。
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人群集中場所結合設施條件採取內部分區管理措施。疫情嚴重時,由當地黨委政府或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經科學評估適時採取封閉管理,並報上級主管部門,防範疫情引入和擴散風險,及時發現、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建立完善感染者轉運機制、與醫療機構救治綠色通道機制,對機構內感染人員第一時間轉運和優先救治,控制場所內聚集性疫情。醫療機構應加強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個人防護指導,強化場所內日常消毒和通風,降低場所內病毒傳播風險。學校、學前教育機構、大型企業等人員聚集的重點機構,應做好人員健康監測,發生疫情後及時採取減少人際接觸措施,延緩疫情發展速度。疫情嚴重時,重點黨政機關和重點行業應原則上要求工作人員“兩點一線”,建立人員輪轉機制。
(八)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
做好農村居民宣教引導。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作用,做好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加強醫療資源配置,配足呼吸道疾病治療藥物和制氧機等輔助治療設備。依託縣域醫共體提升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保障能力,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建立村-鄉-縣重症患者就醫轉介便捷渠道,統籌城鄉醫療資源,按照分區包片的原則,建立健全城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與縣級醫院對口幫扶機制。暢通市縣兩級轉診機制,提升農村地區重症救治能力,為農村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提供就醫保障。根據區域疫情形勢和居民意願,適當控制農村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規模和頻次。
(九)強化疫情監測與應對。
動態追蹤國內外病毒變異情況,評估病毒傳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點變化,及時跟蹤研判並採取針對性措施。監測社區人群感染水平,監控重點機構暴發疫情情況,動態掌握疫情流行強度,研判疫情發展態勢。綜合評估疫情流行強度、醫療資源負荷和社會運行情況等,依法動態採取適當的限制聚集性活動和人員流動等措施壓制疫情高峰。
(十)倡導堅持個人防護措施。
廣泛宣傳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保持人際距離,及時完成疫苗和加強免疫接種。疫情嚴重時,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兒童等儘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十一)做好信息發布和宣傳教育。
制定疫情信息報告和公布方案,逐步調整疫情發布頻次和內容。全面客觀宣傳解讀將“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目的和科學依據,充分宣傳個人防護、疫苗接種、分級分類診療等措施對於應對疫情的關鍵作用,築牢群防群控的基礎。
(十二)最佳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無需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後再來華。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進一步最佳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逐步恢復水路、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領導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協調配合,最佳化調整各工作組職責,建立健全有關工作專班,積極穩妥推進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各項措施。
(二)強化責任落實。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壓實主體責任,切實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結合實際細化本地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力量統籌,周密組織實施,按照國家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向地方派出督查組,督促指導各地做好應對準備和措施調整工作。
(三)強化培訓指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協調相關工作組或專班,通過全國疫情防控視頻會商會、調度會等方式,對疫苗接種、藥物儲備、醫療資源準備、分級分類診療、疫情監測、宣傳引導等工作開展部署培訓和政策解讀,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要求,推動工作落實。各行業主管部門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加強督促指導,確保相關要求落實到位。

解讀問答

一、《總體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總體方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全面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動態最佳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經受住了全球疫情的多輪衝擊,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對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等在我國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症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套用以及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國疫情流行和病亡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當前,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新冠病毒變異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趨向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潛伏期。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全球流行優勢毒株,雖然感染人數多,但致病力較早期明顯下降,所致疾病將逐步演化為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綜合考慮病毒特點、疫情形勢、疫苗接種、醫療資源準備和防控經驗等因素,我國已具備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基本條件。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
二、《總體方案》中為何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於哪些考慮?
2020年1月20日,經報國務院批准後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當時命名為“新冠肺炎”,主要考慮疫情初期病例大部分有肺炎表現。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主要流行株以後,致病力減弱,僅有極少數病例有肺炎表現。考慮到肺炎僅反映了病毒感染後較為嚴重的患病狀況,不能概括所有感染者臨床特徵,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更加符合目前的疾病特徵和危害。
三、《總體方案》對“乙類乙管”實施的時間進度安排是什麼?如何平穩有序過渡?實施“乙類乙管”後的工作目標將做怎樣的調整?
《總體方案》明確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調整疫情信息發布頻次和內容。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各地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完善應對準備,調整防控措施,統一規則、分類指導、防範風險,確保平穩有序實施“乙類乙管”。實施“乙類乙管”後,防控工作目標要圍繞“保健康、防重症”,採取相應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主要有哪些應對措施?
一是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在重症高風險人群中推動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二是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相關藥品和檢測試劑準備,滿足患者用藥和檢測需求。
三是加大醫療資源建設投入,重點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準備。
四是調整人群檢測策略,社區居民根據需要“願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
五是根據疾病嚴重程度,分級分類救治患者。
六是做好社區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和分級服務,摸清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合併相關基礎疾病和疫苗接種情況,提供分類分級健康服務。
七是強化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醫院、學校、學前教育機構、大型企業等重點機構防控,嚴防場所內聚集性疫情風險。
八是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為農村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提供就醫保障。
九是強化疫情監測與應對,研判疫情發展態勢,依法動態採取適當的限制聚集性活動和人員流動等措施壓制疫情高峰。
十是倡導堅持個人防護措施,落實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
十一是做好信息公布和宣傳教育,全面客觀宣傳解讀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目的和科學依據。
十二是最佳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
五、《總體方案》對進一步推動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是如何安排的?
疫苗接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預防重症、減少死亡的有效手段。從個體上看,可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從全社會看,可有效減少發生醫療衛生資源擠兌的風險。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後,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持續面臨被感染的風險,《總體方案》對接種工作再次作出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動員力度,科學評估接種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覆蓋率。
六、在加強免疫接種時,對疫苗選擇和時間間隔有什麼要求?
目前所有批准附條件上市的或緊急使用的13種疫苗都可用於第二劑次加強免疫,包括新增緊急使用的4種疫苗,優先推薦序貫加強免疫,或含奧密克戎毒株或對奧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各地將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周密組織實施,最佳化服務形式,繼續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後,可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七、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如何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治療藥品和檢測試劑準備工作?如何提高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的可及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藥品在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是醫療救治的重要保障。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治療藥品和檢測試劑的準備,滿足民眾使用需求,《總體方案》明確要求,
一方面,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按照三個月的日常使用量動態準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解熱和止咳等對症治療藥物;按照分級分類診療要求,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居家自我照護,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零售機構等也要做相應的準備以保證藥品的可及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服務人口數的15-20%動態準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人口稠密地區酌情增加。各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要擔負起藥品試劑準備的領導責任,指導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做好藥品和檢測試劑準備。
另一方面,各省份要基於人口基數、疫情發展形勢、各型病例比例等因素,提前測算藥品的需求量,並將測算結果提供相關部門來指導企業積極做好藥品保供相關工作,引導合理有序精準投放,有效緩解患者買藥難、用藥難等問題,平穩度過疫情高峰期。
八、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需要作哪些醫療資源準備?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如何做好醫療服務?
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做好醫療救治資源準備是“先手棋”、“關鍵棋”。《總體方案》要求各地加大建設投入力度,儘快完成醫療資源準備任務,重點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準備。
一是進一步加強發熱門診設定,二級以上醫院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具備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開設發熱診室(門診),配備充足的醫療力量,滿足患者就醫需要。
二是要以地級市為單位,根據人口規模,迅速將符合條件的方艙醫院升級改造為亞(準)定點醫院,並保障醫療力量充足。
三是定點醫院加強重症床位設定。省會城市、發揮區域醫療中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其定點醫院還要設定獨立的血液透析中心、分娩室、兒科病房,滿足特殊患者救治需求。同時,要組建多學科醫療團隊,建立上級醫院對口指導關係,保證醫療質量與安全。
四是要求二級醫院按標準建設和改造重症監護單元,確保各重症監護單元隨時可使用,作為三級醫院重症醫療資源的有益補充。
五是要求三級醫院強化重症醫療資源準備,合理配備重症醫護力量,確保綜合ICU監護單元可隨時使用,通過建設可轉換重症監護單元確保24小時內重症監護資源增加一倍。提前組織醫護人員開展重症醫學專業培訓,迅速擴充重症醫學隊伍力量。建立重症醫學專業醫護人員和其他經培訓醫護人員混合編組工作模式,確保重症患者醫療救治工作有序開展。
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哪些人群需要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總體方案》規定,社區居民根據需要“願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為保證居民檢測需求,要求社區保留一定數量的便民核酸檢測點,零售藥店、藥品網路銷售電商等要充足供應抗原檢測試劑。
同時,考慮到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的場所,有關脆弱人群發生重症風險較高,一旦傳染源引入,易發生聚集性疫情,因此提出對以下幾類人群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一是對醫療機構收治的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症狀的門急診患者、具有重症高風險的住院患者、有症狀的醫務人員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二是疫情流行期間,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的工作人員和被照護人員,定期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三是對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風險的社區居民、3歲及以下嬰幼兒,出現發熱等症狀後及時指導開展抗原檢測,或前往社區設定的便民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
四是外來人員進入脆弱人群聚集場所時,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並現場開展抗原檢測。
十、如何實施分級分類診療?如何使重症高風險人員及時得到救治?
《總體方案》要求依託醫聯體構建分級診療體系,醫聯體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有各自的功能定位,以滿足患者就醫需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做好人群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特別對老年人合併基礎疾病等重症高風險人群要實施分級健康服務;醫聯體內二級醫院主要提供技術支持,提高基層醫生對高風險人群的識別、診斷和處置能力,同時做好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工作;醫聯體內牽頭三級醫院負責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並為基層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在病情變化需要就診時提供綠色通道。
在提升基層重症救治能力的同時,還要提高基層醫生對高風險人群的識別、診斷和處置能力,加強分級分類收治工作,指導地方建立分片包乾責任制,要求以地級市為單位,建立三級綜合醫院分片包乾責任制。按照分區包片原則,為每一家三級綜合醫院劃定責任範圍,對口收治劃定區域內高齡合併新冠病毒感染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實現老年重症患者包乾管理“全覆蓋”。需要指出的是,分區包片劃定的是責任範圍,並不意味著只負責劃定區域內患者的收治,任何醫院不得以劃定區域為理由推諉、拒收其他區域轉來的重症患者。對三級醫院來說,劃定責任區域是相對的,落實首診負責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是絕對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將完善三級醫院收治老年重症患者監督考核機制,建立三級醫院收治老年重症患者和陽性患者“日報告”制度,並將收治情況納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十一、《總體方案》明確對哪些人群開展健康調查?如何推進分類分級健康服務?
主要是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合併基礎疾病(包括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進行摸底。分類綜合考慮了基礎疾病情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和感染後風險程度等,是由專家進行綜合研判制訂的標準。一級服務主要是對一般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引導未接種加強免疫疫苗的老年人,經醫生評估後符合接種條件的,儘快接種疫苗。二級服務是在一級服務的基礎上,對於次重點人群,對居家治療的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感染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實際通過網路、視頻、電話、遠程或線下方式指導開展抗原檢測、健康監測,提供健康諮詢、用藥指導等。如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指氧飽和度小於93%等情況應儘快轉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需要進行隨訪,至居家治療觀察結束。社區(村)協助落實對居家治療感染者的管理,對有定期就醫需求的指導協助就醫,協助提供購藥送藥等服務。三級服務主要是對重點人群,在二級服務的基礎上,對於失能老人或高齡行動不便感染者,經縣(市、區)衛生健康部門確定的專家團隊或上級醫院評估後決定收治方式。對重點人群感染者和有緊急醫療需求的人群,社區(村)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助轉診。
十二、《總體方案》對重點機構疫情防控做了哪些規定?
《總體方案》要求,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精神專科醫院等人群集中場所結合設施條件採取內部分區管理措施。疫情嚴重時,由當地黨委政府或聯防聯控機制經科學評估適時採取封閉管理,並報上級主管部門,防範疫情引入和擴散風險,及時發現、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建立完善感染者轉運機制、與醫療機構救治綠色通道機制,對機構內感染人員第一時間轉運和優先救治,控制場所內聚集性疫情。醫療機構應加強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個人防護指導,強化場所內日常消毒和通風,降低場所內病毒傳播風險。學校、學前教育機構、大型企業等人員聚集的重點機構,應做好人員健康監測,發生疫情後及時採取減少人際接觸措施,延緩疫情發展速度。疫情嚴重時,重點黨政機關和重點行業應原則上要求工作人員“兩點一線”,建立人員輪轉機制。
十三、《總體方案》對農村地區做好疫情應對準備提出哪些要求?出於哪些考慮?
考慮到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基礎相對薄弱、醫療衛生資源相對不足等實際情況,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流行高峰對農村地區的影響,最大程度保護農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總體方案》將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作為一個重要方面,細化實化各項疫情應對準備工作。做好農村居民宣教引導,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作用,做好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加強醫療資源配置,配足有關治療藥物和設備。依託縣域醫共體提升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保障能力,建立重症患者就醫轉介便捷渠道,統籌城鄉醫療資源,建立健全綜合性醫院與縣級醫院對口幫扶機制,為農村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提供就醫保障。根據區域疫情形勢和居民意願,適當控制農村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規模和頻次。
十四、《總體方案》對疫情監測提出了哪些要求?在疫情應對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
按照《總體方案》要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要繼續動態追蹤國內外病毒變異情況,評估病毒傳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點變化,及時跟蹤研判並採取針對性措施。同時要監測社區人群感染水平,監控重點機構暴發疫情情況,動態掌握疫情規模、範圍、強度和病毒變異情況,研判疫情發展態勢。此外,繼續依託全國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對法定傳染病病例個案信息實時、線上監測。在疫情應對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實時綜合評估疫情流行強度、醫療資源負荷和社會運行情況等,依法動態採取適當的限制聚集性活動和人員流動等措施壓制疫情高峰,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十五、《總體方案》對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有哪些要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倡導個人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加強個人防護,按照要求分級分類就診。《總體方案》指出,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大家要繼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保持人際距離,及時完成疫苗和加強免疫接種。疫情嚴重時,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孕婦、兒童等儘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十六、《總體方案》對中外人員往來管理做了哪些最佳化?
按照《總體方案》要求,
一是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無需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後再來華。
二是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三是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
四是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五是進一步最佳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逐步恢復水路、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12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新聞發布會

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措施“熱點問題回應
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措施有關情況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12月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同志和有關專家出席發布會,介紹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措施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
實施“乙類乙管”,是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和我國防控工作等基礎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調整,是實事求是、因時因勢最佳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動作為,是為了不斷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
實施“乙類乙管”,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調整疫情信息發布頻次和內容。
實施“乙類乙管”,絕不是放開不管,重點是強化服務和保障。要抓實抓細醫療救治資源準備,著力做好民眾用藥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的防護和救治,特別是強化老年人疫苗接種和健康管理,切實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
實施“乙類乙管”,仍然需要廣大民眾的支持和配合。要繼續堅持近三年來養成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始終做好個人防護。
問題一:"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在防控措施方面有什麼不同?"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介紹,當前根據新冠病毒變異情況和疫情形勢的變化,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到“乙類乙管”,調整以後,在防控方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不同。
第一,在傳染源發現方面,“乙類甲管”時,主要是通過風險職業人群“應檢盡檢”、風險區域的全員核酸篩查等方式來發現感染者。實施“乙類乙管”以後,我們主要是通過醫療機構就診、居民自我健康監測、重點人群檢測等方式來發現感染者。各地要保證社區保留足夠數量的便民核酸檢測點,前一段時間新聞發布會也專門提到這一點,保證零售藥店、網路銷售電商要有充足的抗原檢測試劑,來滿足居民的檢測需求。
第二,在傳染源的管理方面,“乙類甲管”的時候,對發現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要實行隔離治療措施。同時,對密切接觸者要開展流行病學的調查和隔離觀察。實施“乙類乙管”以後,我們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病例採取居家健康管理。
第三,在社會面的防控方面,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以後,社會面的防控措施更多的集中在重點場所、重點機構、重點人群,取消或者減少對其他場所機構和人員活動的限制,儘量減少對民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比如說,我們除了養老院、社會福利院這些特殊機構以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也不再對跨區域的流動開展落地檢,也不再對外溢風險人員開展跨區域協查,不再劃定高風險、低風險區,也不再採取高風險區“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等風險管控措施。
第四,在國境衛生檢疫方面,實行“乙類乙管”以後,對入境人員不再實施閉環轉運、集中隔離等措施。來華人員按照海關要求,填寫健康申明卡,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的人員可以直接進入到社會面,對入境的物品不再採取預防性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也不再進行抽驗。
問題二:“一些網友說,'乙類乙管'之後就可以放鬆了,進入到公共場所也可以不戴口罩,我們在'乙類乙管'之後是否還是需要強調個人防護?”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表示,在實施“乙類乙管”之後,社會面的傳染源更加不確定,所以更要做好個人防護。
一是堅持規律作息、鍛鍊身體、健康飲食、戒菸限酒,保持良好心態,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二是應該講究衛生,注意自己的個人防護,要勤洗手、遵守咳嗽禮儀,居室保持清潔、常通風,必要的時候使用消毒劑。特別是在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或者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我們還是要規範佩戴口罩。
三是積極接種疫苗,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沒有禁忌證、身體條件允許,特別是老年人,要儘快的接種。如果達到了加強接種的條件,也要儘快加強接種。
四是做好健康監測和居家治療。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我們可以做抗原檢測,如果陽性的話症狀又不重,就可以居家治療。但是在這個期間,要減少跟其他人的接觸,並且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症狀,如果有症狀加重的情況,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五是在疫情流行期間,還是要減少外出、減少聚集活動。如果要上班通勤的話,最好是保持“兩點一線”。如果我們檢測陽性或者有症狀,要減少外出。同時,對一些重點人群,像有基礎病的老年人,還有兒童、孕婦等等,在疫情期間最好少外出、少聚集。在疫情流行較嚴重時,還是儘量不要到影劇院、KTV、棋牌室、劇本殺這樣空間密閉、人群密集的場所。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中國網 楊楠攝影
問題三:“有網友擔心,在當前的疫情形勢下,調整為'乙類乙管'意味著'放任不管',必將使疫情更快更大範圍傳播,也有網友認為,調整後可能引發資源擠兌、藥品供應不足等風險,請問該如何防範調整後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首先,“乙類乙管”絕不是放任不管,在防控措施調整的初期,可能會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繼而可能會引發藥品的供應不足,部分地區產生醫療擠兌甚至會引起公眾的恐慌等現象,為此,我們已經和正在積極的針對這些風險進行有關的準備,保障調整的平穩過渡。
當前,我們應該將工作中心從防感染轉移到醫療救治上來,工作的目標是“保健康、防重症”,確保防控措施調整轉段的平穩有序。特別需要關注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人群、兒童、孕產婦等重症高風險人群的疫苗接種、個人防護和感染後的及時救治,最大限度的保障醫療需求,最大限度的減少重症和死亡。
為有效防範風險,有必要進一步強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疫苗接種。二是加強藥品的供應保障,包括中藥、西藥以及相關的醫療設施設備等,千方百計的滿足老百姓的用藥需求。三是通過線上健康諮詢、科普等,鼓勵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病例優先選擇居家隔離治療。對老年人等重症高風險人群,要摸清底數,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健康管理,提供轉運、住院等綠色通道,確保應治盡治、應收盡收。四是完善醫療機構分級診療機制,最佳化配置醫療資源,加強基層診療能力建設,統籌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盡最大可能不影響正常的醫療服務需求。五是做好風險溝通,面向公眾加強宣傳倡導。圍繞健康監測、個人防護、居家合理用藥甚至垃圾棄置等方面給出建議,幫助公眾了解如何科學合理用藥、何時就醫以及去哪裡就醫等具體問題,促成公眾理性應對新冠疫情,避免恐慌。六是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和維持社會經濟日常運行的工作人員。七是加強病毒變異情況的監測,加強疾病嚴重性、醫療資源使用等情況的監測,儘量避免發生醫療資源擠兌。
問題四:”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屬地政府、部門、單位和個人落實四方責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調整為‘乙類乙管’以後,四方責任將會有哪些變化?“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表示,近三年採取“乙類甲管”的時間裡,屬地政府、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發揮的非常好,也很重要,這也是整個疫情防控的一條經驗,值得我們在今後的各種傳染病防控中繼續堅持和發揚。乙管以後,仍然要繼續堅持發揮屬地政府、部門、單位和個人的作用,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合力,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是畢竟甲管和乙管的內涵不一樣,所以“乙類乙管”以後,四方責任的內容也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
屬地政府在“乙類甲管”的時候,主要發揮管理和服務的雙重作用,但是在管理方面偏多一些,比如嚴格組織開展密接流調排查、風險區域劃定以及人員管控、風險人員集中隔離等措施。在“乙類乙管”以後,屬地政府將重點側重於服務,主要是要做好監測、預警以及疫情信息公布、加強和完善醫療救治方面的服務工作同時,還要積極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引導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這樣好的習慣還要繼續保持。
行業部門在“乙類甲管”的時候,指導所轄行業和單位依法依規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的實踐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教育部門在學校的疫情防控管理方面,外事部門對出入境人員的管理方面,還有文旅部門對旅遊活動的管理和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實行的閉環管理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在“乙類乙管”以後,部門和行業要轉向倡導員工加強自我防護、全程接種疫苗,以及發現陽了以後要居家自我照護等服務工作。但是像養老院、兒童福利院、托幼機構、學校這些重點機構的主管部門,在疫情流行期間,還要繼續發揮重要的行業指導作用。
單位在“乙類甲管”的時候要給員工天天測體溫、監測健康狀況,督促健康異常人員到機構就診、密接人員要到隔離點去隔離。同時要開展風險人員的排查、登記、報告等等工作。在“乙類乙管”以後,單位要轉向為員工提供疫情防控相關服務工作,流行期間單位還是要對員工做一些健康監測。另外,要督促打疫苗。學校和養老院這些重點機構,在疫情流行期間還要繼續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適時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發生。
個人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乙類甲管”的時候,每個人配合的都非常不錯,主要承擔了協助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防控工作,個人健康素養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明顯有效的提升。可以說,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配合是我們國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積極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剛才李主任也講了我們這三年的主要成績,其中一條就是打人民戰爭,發動人民民眾群防群控,這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乙類乙管”以後,就像殷文武先生講的,個人防護方面不能放鬆,尤其在重要的場合還必須戴口罩,還要勤洗手,一些地方還要多通風,最好還是堅持用公筷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人把這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稱為“社會疫苗”。我們一直也在提倡大家既要接種新冠疫苗,也要接種剛才說的這種“社會疫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