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四關

關中四關

關中四關是東函谷關(東漢後被潼關取代),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居其四關之中的地域統稱關中。關中四大關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重要關塞,見證了過往血雨腥風、金戈鐵馬的歲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四關
  • 包括:潼關,武關,蕭關,大散關
  • 地區:陝西境內,關中四周
  • 時代:包括秦朝的歷代
潼關,大散關,武關,蕭關,

潼關

潼關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馬超刺槐、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蹟星羅棋布;風陵曉渡譙樓晚照秦嶺雲屏等潼關八景,引人入勝。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官方要隘,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古稱桃林塞,系東漢末年所設。範圍包括今潼關以東到河南靈寶縣西境。地處關中東部,位於今陝西省潼關縣境內,南障秦嶺,北阻黃河,東連函谷,西拱華山,形勢險要,為長安的東大門。《山海關志》載:“畿內之險,唯潼關與山海為首。”潼關建關後,最初以黃河由北向南衝擊關山而取名“沖關”,後因關西有潼水更名為“潼關”。
關中四關
據介紹,古潼關城門外橫額書“第一關”,里額書“金陡關”,均為清乾隆皇帝御筆。關隘當險而立,山峰夾道,僅容腳踏車,行走五里,視力所及,一線青天。唐代詩人杜甫有“丈人視要處,窄路容腳踏車。艱難奮長戢,萬古用一夫”的詩句,以贊其險。
20世紀60年代之前,潼關基本上保持著原貌。只有城樓,因目標太大,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拆除。整座潼關城依山而建,周長約5000米,均為夯土牆,城門處和重要地段以青磚包夯土,殘高數米,利用山勢為牆的地方高達數十米。
20世紀60年代,因修建三門峽水庫,潼關縣南移數十公里。後來,三門峽水庫的水並沒有到達這裡,城內古老的街巷、房屋得以保留下來,但那些佇立千年的古城牆慢慢風化、坍塌,磚牆大都被附近的村民撿回去修建自家宅院。
距潼關縣城東約3公里的潼關十二連城,又名烽火台,俗稱墩台。溝底經水流長期沖刷,形成一個平坦斜坡道,成為通往潼關城右側的一條軍事要道。據老鄉介紹,他們小時候就聽說這些是烽火台,如果發現敵軍,就點起狼煙給城裡報警,以做好防禦。而如今,記者眼前只剩一個個黃土堆似的墩台佇立在田野里,看上去有些突兀。

大散關

即散關。在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陝間交通,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宋陸游《觀長安城圖》詩:“ 三秦父老應惆悵,不見王師出散關 。” 清吳偉業圓圓曲》:“ 斜谷雲深起畫樓, 散關月落開妝鏡。始於西漢,廢棄於明代。西周時期,這一帶為散國所在地,陳倉故道亦由此經過。現在關址處立有“秦嶺”石碑一通。在散關嶺上的古散關關門遺址東面,立有“古大散關遺址”石碑一塊。在今川陝公路19.5公里處的路北懸崖上,鐫刻有“古大散關”4個大字。
大散關大散關
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帶,是秦嶺西部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大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險而立,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西約50里處。此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所必爭。“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無以圖關中。”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武關

武關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位於今丹鳳縣城東約80里處的谷澗間,漢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山地,切開一條狹長的低谷地帶,成為秦嶺東段南北往來的一條通道。沿該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嶺分水嶺後,可直達藍田,逼近長安(西安),向東南下行,可達南陽盆地。武關憑險而立,自以來,均為京都鹹陽、長安的南大門。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的武關,關城基本完好,磚砌東西門洞依然可見,唯東去的小路,已成為寬坦的公路,氣象已非昔日可比!
武關武關

蕭關

蕭關,是歷史上著名的關隘,地當固原東南,是三關口以北、古瓦亭峽以南的一段險要峽谷,有涇水相伴。
漢代的蕭關原本位於今寧夏固原東南。北宋時,政府為了防禦西夏,又在漢代蕭關故址以北200里,重築蕭關,位置是今寧夏同心縣南。
蕭關蕭關
蕭關歷史上不僅是軍事要地,而且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然而,這一要塞如今只剩城牆讓尋訪它的人獲得一點慰藉。經過時間的侵蝕,隱約可辨的城牆與周圍兩座山峰上的烽火台形成一個天然屏障。它的南側,三條道路直通寧夏、內蒙古及甘肅等地;經環江、馬蓮河、涇河直抵關中。“可以說蕭關是關中的北大門,戰略地位不容忽視。”薛正昌指著這一片繼續介紹道:“秦、唐、宋、元等先後在蕭關周圍設郡立縣,建關築城。秦設烏氏縣,修長城,漢置高平城,唐通絲綢之路,宋修城寨,元設安西王府。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戰爭。”
目之所及,這裡和其他三個關塞一樣易守難攻,深谷險阻。顧祖禹稱蕭關為“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每當人們提起蕭關,就把它與胡笳羌笛、蒿草滿目、白骨累累、野獸出沒無常的淒涼景象聯繫起來。多少文人墨客曾親身經歷了蕭關道路之險要、戰爭之殘暴,用筆記載了古蕭關的歷史。如今,儘管山頭上仍然有著烽火台的遺蹟,秦長城的痕跡也依稀可見,但是那都已經成為歷史的印跡。“時危多戰壘,猛將守蕭關”和熙熙攘攘的絲綢之路早已被草木和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所替代。
時過境遷,關中四關作為古來征戰要塞的歷史地位已經消散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進程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關中四關跨越了其歷史使命最輝煌的時刻,歸於寧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