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子固

閻子固(1873—1913),辛亥革命烈士。名夢松,以字行。河南新蔡人。清末附生。老同盟會員。1913年10月6日,他與革命青年楊英彥等29人在開封孝儼寺前英勇就義。

基本介紹

  • 本名:閻子固
  • 字號:名夢松,字子固
  • 出生地:河南省新蔡縣十里舖鄉閻湖村
  • 出生時間:1873年 
  • 去世時間:1913年10月6日
生平經歷,後代情況,

生平經歷

他自幼讀書,博聞強記,性豪俠尚義,富有膽略,愛打抱不平。面對清廷腐敗,常懷造反之心。及壯,愛讀新書,勤練武功,赴人危難,不計利害。1899年,他與劉粹軒等人聯合控告無良知縣徐仁麟,使徐撤職。
1904年,閻子固考入開封武備學堂。在校廣結同志,密商革命。未及結業,因檔案泄密被人告發,開除學籍。但他並不氣餒,回鄉後積極參與縣裡教育改革,並利用韓公祠廟產創辦國小,韓氏後人韓一德告到縣府,縣府支持韓氏,國小停辦。他從此與韓氏結怨。
1906年夏,他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7年,他在汝南縣約同志準備起事被捕,押解回新蔡受審,被任芝銘等率眾解逃到東北,轉赴日本。
1911年,他從日本歸國,同安徽人張孟介(張匯滔,字孟介,於辛亥革命失敗後,在上海參加反袁活動,為倪嗣沖的兒子倪道明所刺殺。)一起組織淮上軍,為數5000餘人。張為總司令,子固任副司令(實為張匯滔另立山頭組建的河南淮上軍。張匯滔本部壽州淮上軍總司令是王慶雲),光復了商城、固始,率兵轉攻新蔡。行至洪河入汝河處,與薑桂題的毅軍接觸,兩下隔河相峙,未分勝敗。後張匯滔撇開閻子固,率部進占潁上潁州(今安徽阜陽),搶奪了程恩普光復潁州的勝利果實,在阜陽城大肆搶劫勒索,並且企圖吞併程恩普領導的淮北國民軍。他在阜陽城滯留18天,被北洋軍倪嗣沖部趕來包圍聚殲。河南淮上軍群龍無首,就解散了。張匯滔丟下河南淮上軍不管,率殘部回到壽州,遭到革命同志的一致譴責,遂藉口求救,逃往南京。不久,南北和議達成,閻子固遂遵約停止軍事活動。這次軍事行動支持、回響了武昌起義,可惜未能西進擴大戰果,搶占京漢鐵路。“二次革命”失敗後,閻子固趕往上海,他對革命並不灰心,表示:“我要率領淮上5000健兒與袁世凱血戰到底!”
1913年10月,他受黃興派遣,自上海回河南,準備組織力量東山再起,回響討袁。行至武勝關,在火車上為奸細認出,捕送開封,被張鎮芳殺害。
1913年10月6日,他與革命青年楊英彥等29人在開封孝儼寺前英勇就義。任芝銘親赴開封弔唁,在其就義處賦七絕一首:
“帝鄉人命賤如麻,冤血三年浸碧沙;我欲招魂魂不至,腥風吹赤半天霞”。

後代情況

閻子固生三子。
長子閻旭生,同盟會員,畢業於保定軍校,曾參加北伐;
次子閻旭震,因父親被害學業無成,長期務農,新中國成立之初過世;
三子閻旭動,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抗戰時曾任河南八區保全副司令,後辭職返鄉投資辦教育。新中國成立前夕被招入河南省政府,編入127軍312師,1949年和部隊一起起義。1951年,全國鎮反運動開始,西南軍區軍法處以“特務罪”殺了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