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推廣人

按照《深圳市閱讀推廣人管理辦法》的定義,閱讀推廣人是指個人或組織閱讀機構,通過多種渠道、形式和載體向公眾傳播閱讀理念、開展閱讀指導、提升市民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專業和業餘人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閱讀推廣人
  • 分類:新興社會身份
社會作用,推廣作用,凝聚作用,塑形作用,下沉作用,須具備的素養,學習方法,必讀書目,現狀和特點,

社會作用

推廣作用

顧名思義,閱讀推廣人的職責是推廣閱讀,傳遞閱讀價值觀念,幫助他人尤其是青少年培養必需的閱讀興趣與純正的閱讀品位,獲得閱讀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他們關注市民的閱讀興趣培養和閱讀能力建設,推動他人從“愛讀”走向“會讀”。他們還關注閱讀公平,為推動弱勢群體閱讀創造條件。

凝聚作用

一般而言,閱讀是一種私人化的行為。但是,閱讀又有社會性的一面,這不僅是指人的存在有一種社會性,也指閱讀本身需要有交流、交鋒。閱讀推廣人通過“一對多”的組織形式,在學校、社區、機關、網路空間裡凝聚成一個個探索真理、互相激勵的閱讀型團體。越來越多的閱讀型團體的出現,是一座城市求學問道風氣的直接表現,它不僅賦予一座城市以活力,而且賦予一座城市以文明沉穩的性格和超越膚淺表象的深度和高度。

塑形作用

閱讀推廣人除了在“三湘讀書月”、“深圳讀書月”這樣的活動中進行閱讀推廣,還應通過經常性的閱讀活動和團體性亮相,提醒他人崇尚閱讀、堅持閱讀,確立他人“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文化時尚和生命價值坐標。通過塑造一個人的精神氣質,進而塑造一座城市的新的文化傳統。

下沉作用

閱讀推廣人在基層的閱讀組織及各類閱讀推廣活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基層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不足,推動閱讀中心下移,真正實現了閱讀走向基層、走進民間。

須具備的素養

懂閱讀:自己要先閱讀,並經常思考,作為一個閱讀推廣人,你讀的書不是很多沒關係,但是你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否則你難以說服其他人去閱讀。
懂孩子:閱讀要從孩子抓起,在培養孩子閱讀過程中,我們要了解孩子。剛開始,我們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點出發。並了解孩子的某些行為背後的含義。
懂教育:第一點,要“懂孩子”,並相信孩子。他們有學習能力,能夠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並負責。當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社會有義務提示孩子,給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議。父母和社會需要做好指南針的工作。
懂家長:家長如同孩子,作為一個“閱讀推廣人”,在閱讀推廣中可能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家長。有些完全贊同你的,有些覺得你很荒謬的。閱讀推廣人不應該見前者喜,見後者氣。而應該心平氣和,平等對待,同時,以身作則。事實勝於強辯。對待家長,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有耐心,這件事情,不是一天、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

學習方法

見習階段(一到兩周),初步掌握入門手冊的三一閱讀引導模式,自行閱讀入門手冊
初級閱讀推廣人(一到三個月),初步掌握閱讀年齡的區分;初步掌握一到兩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集體讀書會,可探討主題:圖畫書有多少種類、哪些書適合大聲朗讀、哪些書適合給剛識字的孩子閱讀。
中級閱讀推廣人(一到三個月),能靈活運用最基本的幾種閱讀方式,基本上掌握如何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朗讀不同的讀物,嘗試更多貼近孩子心靈的閱讀方式;集體讀書會,可討論的主題:怎樣把一本書讀的更吸引人、如何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讀物等等。
高級閱讀推廣人(二到五個月),能自己結合閱讀中積累的經驗發現新的閱讀方式,並懂得如何給家長推薦適合他們孩子閱讀的書籍,多用自己的語言向身邊的人傳授閱讀的經驗;和家長一起開展讀書會,可討論的主題:怎樣給不同年齡的孩子讀同一本書、怎樣和孩子討論一本書等等。
專家型閱讀推廣人引導師(無時限),儘量提高自身對兒童文學的鑑賞能力;拿到一本書翻閱第一遍的時候,就基本上能判斷出它是不是一本優秀的童書,適合什麼孩子閱讀,適合什麼方式閱讀,多讀帶有賞析文字的介紹優秀童書的書籍,如《好繪本,如何好》,訂閱有書評書摘的報刊雜誌,以掌握最新的童書信息。

必讀書目

朗讀手冊》(吉姆-崔利斯著)
《中國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兒童閱讀100個關鍵問題》(阿甲徐凡唐洪著)
我的圖畫書論》(松居直著)
《幫助孩子愛上閱讀》(阿甲著)
《說來聽聽》(錢伯斯著)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周念麗編著)
《嬰兒心理學》(龐麗娟李琿編著)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著)
《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伍新春)

現狀和特點

國內的閱讀推廣活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有類似於阿甲的“紅泥巴”這樣的純粹大眾層面的推廣,推介童書,介紹閱讀方法;
還有一種也是在大眾層面,但是比較側重於兒童文學的閱讀推廣,像上師大的梅子涵和他的學生,還有兒童文學研究界裡邊的,像浙師大的方衛平,比較側重於兒童文學的閱讀和閱讀方法;
還有一個領域在語文教學界,比較典型的是徐冬梅創建的“親近母語”課題組,他們所致力的是兒童閱讀的課程化,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加入閱讀課程和配套的閱讀教材,配以各種閱讀活動,比較典型的實踐就是在李慶明領導下的“央校”;另有學者提出“語文教材的兒童文學化”,最初的構思應該是北師大的陳暉、青島海洋大學的朱自強;
第三個領域就是以“媽媽群體”為代表的閱讀推廣,像“天心閱讀文化網”的親子閱讀,李靜老師在子夜靜思書香工作室每周一次的讀書分享會和父母成長工作坊,著重書香家庭的建設。
首先,應該是一個階段的結束。當一個新的區域準備做閱讀推廣的時候,完全過分的依賴某個個人的能力,很難提供一套可以信服和複製的理論和實踐。中國還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成功的系統的閱讀推廣和運用的體系,顯然,這個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否則會周而復始地陷入做一些表面活動的尷尬狀況。
其次,隨著這個階段的結束,閱讀推廣人隊伍的日益壯大,“浩浩蕩蕩”也開始變得魚龍混雜。其實,閱讀推廣是入門容易精進難,開始只要拿起書來讀就可以,但越到後來,越需要推廣人整體素養的提升,包括兒童文學的素養、對兒童閱讀的理解,對社會生態的理解,等等。閱讀推廣人的素質是制約閱讀推廣運動往下走好的最大的因素。
其三,閱讀推廣本來就是一個公益性很強的活動,如果以利為直接目的,就失去意義,可能還會導致這樣一個運動提前夭折。
最後,也許是閱讀推廣的意義和價值被理解得太小,還不能全方位地獲得行政部門的支持,但應該在不同地域尋找到突破。或許中國的首要問題是經濟問題和貧富差距的問題,所以,閱讀的問題一直無法上升到社會議程的層面,但期冀接下來在一些富裕的地區會有所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