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沿海突擊隊

閩中沿海突擊隊

平潭縣有一支由我黨直接領導下的武裝隊伍——閩中沿海突擊隊,於一九四二年夏季建立。它是在一九四一年大富民眾自衛團開展反頑抗日戰爭爭取到勝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中沿海突擊隊
  • 成立時間:1942年
  • 位於:平潭縣
  • 領導:中國共產黨
歷史起源,社會評價,

歷史起源

一九四一年春,日寇瘋狂侵占我東南沿海各地,日偽漢奸鄭德明匪部趁機占領平潭,大肆掠奪槍殺,民怨沸騰。原閩中黨組織領導人黃國璋、陳亨源同志,為了保護人民利益,組織反頑抗日戰爭,壯大黨的隊伍,特派周裕藩、徐興祖同志潛回平潭開展工作。周、徐鑒於大富地區民眾組織力量較強,當地漁農民深愛鄭匪掠奪之苦等有利條件,經過緊張而充分的準備工作,於一九四一年六月成立了“大富民眾自衛團”。
自衛團以思想傾向進步、且與鄭德明有宗族關係的鄭模福為團長,徐興祖為副團長,周裕藩為黨代表,以魏恩達、徐鳳祥、周廷煌、歐秉發、周廷矩、周黃瓜、鄧金順、鄭炎目、鄭嚇六、鄭嚇火、王嚇灶、徐木發、鄭春弟、鄭嚇夾、施守欽等為骨幹,選擇人地適宜的坑口村為根據地,以鹽館為團部,發動民眾拿起梭標、刀槍,開展抗偽鬥爭。同年六月,獲悉鄭匪一股企圖前來流水一帶擾亂、搶劫。經過周密部置,組織海陸兩路截擊。鄭匪前哨在裕藩(即大富地區)附近海面搶劫商船,我們出其不意地一舉進擊,擊斃頑抗的鄭德明得力幹將——大隊長鄭乞食婆、中隊長王代明和匪徒施正發、王矮仔等,俘匪四人,繳獲撲克槍五支、長槍數支,沉重打擊了鄭匪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革命人民的鬥爭勇氣。勝利訊息傳來,轟動全縣。
是年秋,日偽軍撤出平潭,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為了進一步發動民眾,特別是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抗日反頑的革命鬥爭。周裕藩、曾煥乾、徐興祖等研究決定,乘抗擊偽軍鄭匪取得重大勝利的機會,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祝捷大會,並舉行提燈示威遊行。我縣城關、敖東、 中樓等的進步青年林慕增、鄭傑(即林正鼐)、王韜(即 劍豪)、李增喜、陳昌蔭等同志,聞訊趕來參加。曾焰乾、周裕藩同志對這一些有志青年的愛國行動給予高度評價,並對他們進行了革命教育,引導他們走上革命道路。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周裕藩同志於一九四四年十月底介紹林慕增、王韜等同志加入閩中黨組織。
一九四二年 ,隨著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閩中黨決定成立“閩中沿海突擊隊”,委派周裕藩同志負責籌建工作。六月間,周裕藩、曾焰乾、徐興祖和鄭傑等同志在長樂壺井據點研究了組建工作。隨即派徐興祖同志潛回平潭召集林慕增、王韜、李增喜、歐秉發、林孝蓮等十多人集中於大富鄉西樓村周廷煌家裡,具體研究建隊事宜。由於暗探告密,國民黨平潭縣長林蔭匪幫連夜派兵圍剿。幸得到潛伏在偽流水鄉公所任職的陳昌蔭以及支持進步活動的施修(牟力)的通知,徐興祖、林慕增、王韜等人在基本民眾周而格、周(顯欠)弟、周鳥奎和魏嚇明等漏夜冒險專船護送下,得以脫險,安全抵達長樂江田據點。敵人撲了空,惱羞成怒,下令通緝徐、林、王等人,抓捕了徐、王父親和林的哥哥,抄封了上述同志的家,財物洗劫盡空,事後又抓捕了周而恪等四人坐牢幾個月,並沒收其船隻。
九月,閩中特委宣布“沿海突擊隊”正式成立,命周裕藩為政治委員,林慕增為隊長,王韜為副隊長,徐興祖為長樂壺井地區負責人,並負責籌集隊伍給養和武器、兵員的補充,歐秉發負責交通聯絡。決定留尚未暴露身份的鄭傑、陳昌蔭、林宗曾等同志堅持在平潭原地區開展工作。以後又從突擊隊抽回魏恩達、徐鳳祥、周廷煌等同志領導裕藩地區的鬥爭,隱蔽活動,儲備革命力量,提供情報和交通據點,利用敵人可以利用的一切機會開展對敵鬥爭。
是年底,第一批突擊隊骨幹十多人,閩中司令部特派交通員丁雲信同志帶領前往烏丘島活動。隊伍到達烏丘島後,丁雲信和林慕增、王韜等同志立即與閩黨原派駐烏丘島活動的張國棟、張國強(嚇三)、施章乾取得聯繫。根據閩中司令部的指示,突擊隊的任務是:在保持自己武裝隊伍獨立性的基礎上,以統戰關係的張天楨部為掩護,在烏丘島建立突擊隊的根據地,活動在閩江口至烏丘島海域,打擊日偽軍的囂張氣焰,保護鹽運和長、福、莆、平沿海邊緣地區 的漁業生產,同時在鬥爭中發展壯大武裝隊伍。
一九四三年一月,林慕增率領突擊隊一部,護送鹽船兼來平潭、長樂接應各據點輸送新突擊隊員,在平潭蘇沃鐘門與國民黨平潭縣林正乾自衛隊發生遭遇戰。林慕增隊長眼快槍準地一槍打斷敵船帆纜,置敵行動不靈,繼之率全隊指戰員英勇奮戰,戰勝了比我們力量大數倍的林正乾自衛隊。旗開得勝,首戰告捷,士氣高昂。
二月,林慕增、卓文蘭率突擊隊一部護送幾艘運鹽船隻,船至平潭的塘嶼海面與鄭德明遭遇。戰士們一看到是鄭德明匪部更是怒髮衝冠,只等林慕增隊長一聲令下,憤怒的子彈猛烈地射向敵船。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全殲鄭部一個分隊,繳獲長短槍二十多支,狠煞了鄭匪長期以來有恃無恐地橫行於這個海域的反革命氣焰。
三月間,林慕增、王韜、卓文蘭率領突擊隊護送運鹽船隻到莆田湄州海面,遭到國民黨三艘武裝船的截擊。敵兵分三路迎頭並進。我全體指戰員沉著應戰,選擇潮流、風向等有利形勢,運用“避強就弱,突破一點”的戰術,集中火力狠擊敵人力量薄弱的當頭一艘小船,在短兵相接之中,發揮手榴彈的威力,重傷敵船一艘,傷敵多人。其他兩艘敵船見勢不妙,也不敢再戰,即轉向逃走。在這次戰鬥中,我隊傷、亡各一人。
屢戰皆捷,軍威大振,民心激昂。莆、福、長、平等縣沿海廣大人民民眾,稱讚說:“突擊隊真不愧是一支英勇善戰的人民武裝隊伍。”鼓舞了廣大革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突擊隊成立半年多來,先後從長樂的壺吉,福清的後營,平潭的裕藩和三區等據點輸送了富有愛國熱情的青年和知識分子,加入突擊隊。至一九四三年夏,突擊隊員擴大到一百多人,擁有長短槍七十多支,大大增強了戰鬥力。
三、四月間,周裕藩奉命同曾焰乾、林正紀等同志在平塘嶼召開突擊隊骨幹和部分隊員會議,針對當時鬥爭的複雜性和隊伍擴充後的形勢,作了加強充實領導及整頓隊伍編制等問題的部署。調潛伏在平潭工作已暴露身份並被國民黨通緝的鄭傑同志到部隊加強領導。調周述鑾同志到福清高山開闢據點。突擊隊分三個分隊:第一分隊隊長林榮書,第二分隊隊長陳鳥彎,第三分隊隊長卓鳳惠。每個分隊下設三個小分隊。
五月,林慕增同志派卓鳳惠同志帶領一個小分隊,到長樂松下接受早已做好策反工作的國民黨保全隊起義,因借船被平潭青峰鄉劉雪弟密報林蔭。林蔭派偽自衛隊韓楨琪帶領一個中隊前來“圍剿”。我軍在白冰嶼附近海面與敵激戰,是役除徐梅花、卓鳳平、林嚇(顯欠)三人跳水游脫外,分隊長卓鳳惠等十多人壯烈犧牲,損失長短槍十多支。
同月,駐烏丘島的突擊隊在林慕增、王韜、鄭傑、卓文蘭等同志的直接指揮下,擊退國民黨省保全隊和莆田自衛隊的多次進攻。但戰士們已拖得精疲力盡。日偽“中國和平救國軍”第二路軍司令張逸舟的支隊長謝鳴歧又是國民黨駐烏丘島的特務,乘我方精疲力盡之際,突然襲擊我方。雖有戰士們視死如歸,奮不顧身地與敵拚斗,但終因敵眾我寡,是役犧牲了小隊長陳兵和戰士林遲弟,三十多位戰士被捕,槍枝被繳,衛士林孝蓮等被打得遍體鱗傷,林財主兩處槍傷。在此危難之際,林慕增、王韜、鄭傑、卓文蘭等同志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到統戰關係的張天楨部隊交涉,利用張天楨與謝鳴歧之間的矛盾,借用張天楨的力量,終於逼使謝鳴歧無條件地釋放被俘人員,退還武器。
此事件發生後,我加強了戰備和軍訓,並認真對付駐在島的敵偽各派部隊。我們套用“敵駐我擾”的戰術,常於夜間襲擊謝鳴歧匪部,最後謝鳴歧匪部被偽軍調走,為我們掃除一大障礙。在陳國棟、施章乾等同志的密切配合下,我們充分利用駐島的敵偽各個勢力之間的矛盾,製造事端加劇他們之間的衝突,使偽軍內部發生混亂,自相殘殺。為利用偽軍陳其華部的內部矛盾,經過我們的鼓動,陳的部屬中隊長和副官,殺了大隊長陳其華,致使該隊一百多人全部瓦解逃散。從而削弱了偽軍在烏丘島的力量,再次清除了我們的另一大障礙。這兩股力量,被我們用計各個擊破之後,我們終於轉危為安,保住了革命隊伍和基地。後派鄭傑到福清高山負責鹽運工作。閩中司令部鑒於突擊隊卓鳳惠往長樂接收省保全隊起義的失利,和駐烏丘島突擊隊遭謝鳴歧匪部襲擊等事件的發生,於同年七月特派丁雲信、林斌和羅國賜,隨帶步槍十多支前往烏丘島,傳達閩中司令部關於要“整頓隊伍,加強戰備,鼓舞士氣”的指示。部隊經過整頓後,士氣大大提高。但是,這時部隊的給養極為困難。為此,於十月派出陳年泰帶領的交通船到福清青嶼運糧,返航中遇風,船被飄到莆田縣東藩地方,被莆田縣保全隊截獲,除陳年泰外,羅官賜等四人犧牲。
同年十一月,林慕增派林我德潛回平潭,一方面偵察敵情,做好部隊轉移至平潭屬島活動的準備,另一方面到盤團等地聯繫運糧事宜。不幸林我德加家的第二天即被偽平潭縣自衛隊抓捕槍決。
由於上述事件,一九四四年三月,林慕增派王韜同志趕回長樂壺井找周裕藩、徐興祖、鄭傑等匯報情況。閩中黨領導人黃國璋、陳亨源命丁雲信同王韜趕回烏丘島,將隊伍分批轉到福清目嶼地區活動。但是,目嶼的環境更加惡劣,在海上經常與日偽軍嚴瑞祥部戰鬥,在陸上又有省保全團的圍攻掃蕩。雖戰士們鬥志昂揚,不怕艱難險阻,英勇抗敵,但終因敵強我弱,戰鬥頻繁,隊伍東拉西轉,造成戰士疲乏不堪,再加上給養極度困難,戰士衣著單薄,日食不足兩餐,傷病員劇增,照此下去後果不堪構想。此時,得閩中黨黃國璋、陳亨源的指示,部隊暫時分散隱蔽潛伏活動,待命集中。於六月間,丁雲信帶領一部到東洛島活動;鄭傑、卓文蘭各帶一部到福清各點休整。至此,突擊隊全部撤離沿海江面。
一九四四年九月,日寇再度侵占福建,福州、長樂、福清相繼淪陷。周裕藩同志奉閩中黨的負責人黃國璋之命,集中隱蔽在各據點活動的林慕增、王韜等同志到長樂壺井,改編為抗日游擊隊,大部分由林慕增帶領開赴長樂內陸活動,部分由周裕藩帶領到福州豉山活動。
與此同時,我們的交通船開到福清縣的目嶼島運回隱蔽活動的突擊隊員,不幸船到目嶼島附近海面,遭敵機掃射,犧牲了老【舟代】林素遠和王朱弟同志。
十二月,周裕藩又奉命恢復突擊隊。閩中黨派王其珠、周述鑒兩同志來到壺井,加強突擊隊領導。第一批突擊隊骨幹十人,由周裕藩同志率領開往東洛島活動,並護送集結在壺井的四十多艘運年貨的平潭高船出港。由於商船中李金茂和陳恭惠密報林蔭匪幫,林匪派偽自衛隊兩個分隊開船兩艘向東各島進(剿)犯,一艘被我部擊敗,俘敵分隊長以下十多人,繳獲輕機槍一挺,長短槍十餘支。敵分隊長潭龍標和班長四人由王其珠和閩中黨駐東洛島活動的武工隊押送到閩中司令部根據地南陽村。餘下俘虜兵仍留島上。因思想麻痹,看管不嚴,俘虜串通該島漁霸林細弟等進行反撲。在與敵搏鬥中,周裕藩政委當場犧牲,隊長林慕增以及李增喜、馮劍生等被捕,後押送平潭。閩中司令部黃國璋、陳亨源等領導得悉東洛有船南行,更知情況不妙,親自隨帶丁雲信等同志趕到牛頭灣開船截擊,但因風浪大,船隻小追趕不及,無法營救。林慕增、李增喜和馮劍生於一九四五年一月上旬,在平潭城關英勇就義。周述林秋桂等同志坐牢三個月後,由閩中黨派林伯榮同志通過統戰關係,獲釋回家,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殺首足千秋,黃炎民族就有恨”這是林慕增隊長就義前幾分鐘寫下的詩句,表達了林慕增隊長對黨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
一九四五年五月,日寇撤出福州、長樂、連江等地,國民黨捲土重來,更殘酷地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到處捕殺地下黨員、游擊隊員和革命民眾。閩中司令部撤出根據地南陽村。至此,閩中沿海突擊隊指戰員,部分轉入地下分散隱蔽活動,大多數隨曾煥乾、徐興祖等同志轉到城工部,繼續為黨為人民的革命事業英勇戰鬥。

社會評價

沿海突擊隊是在閩中黨直接領導下的一支武裝隊伍。突擊隊從一九四二年九月至一九四五年五月,頻繁活動於閩江口至烏丘島海面以及長樂、平潭、福清、莆田沿海邊緣地區,曾給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以沉重打擊,為抗日戰爭在福建的勝利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