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山鎮

閣山鎮

閣山鎮是江西省樟樹市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樟樹市東南15公里的丘陵山區,全鎮土地總面積86.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8萬人,通用贛語,均為漢族江右民系。緊臨105國道,2條瀝青公路成Y字形穿境而過,大京九鐵路複線橫貫其中並設有樟樹東站。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木材、毛竹、優質天然礦泉水等,土特名優產品有水稻、大豆、高山蔬菜、野生茶葉、瓜果、畜禽水產品、中藥材等,工業產品以白酒、木竹製品、玻璃、瓷瓶、機制磚、大米加工為主。

2017年7月28日,閣山鎮入選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2017年11月,閣山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閣山鎮
  • 外文名稱:Geshan Town
  • 別名:閣山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渡橋、上陽
  • 電話區號:0795
  • 郵政區碼:331200
  • 地理位置贛中
  • 面積:86.5平方公里
  • 人口:1.8萬(2012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閣皂山
  • 機場:昌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樟樹站,樟樹東站
  • 車牌代碼:贛C
  • 民系江右民系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自然資源,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規劃,旅遊資源,景點,

基本概況

閣山鎮地處樟樹市東南15公里的丘陵山區,位於東經115°20′,北緯27 °57′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熱、水充沛,年無霜期為320天左右。緊靠105國道,大京九鐵路複線橫貫其中並設立樟樹東站,旁依國防機場。境域分割為南北兩大部分,呈V狀,南面與新幹縣毗鄰,北面與大橋辦事處、洋湖鄉接壤,土地總面積86.5平方公里,山林地面積4萬畝,耕地面積2.4萬畝,其中水田2.3萬畝,旱地0.1萬畝,果園面積500畝,多為紅壤土地。
閣山鎮政府大樓閣山鎮政府大樓
閣山鎮所轄7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85個村民小組,民營個私工業企業15個,農林果分場3個,農工商公司1個。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18107人,基本上為江右民系。其中管轄人口17293人,其中農業人口14366人,總戶數4795戶,勞力6454人,墾殖場屬職工607人。

歷史沿革

1957年12月8日原清江縣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作出《“關於開發山區經濟建設繁榮幸福的社會主義新山區的報告”的決議》。
閣山鎮閣山鎮
閣山鎮風景
1958年元月28日和2月9日,全縣338名榮獲組織批准的機關幹部,組成勞動大軍,分兩批奔赴閣皂山,創建了國營閣山綜合墾殖場。從此,清江縣屬的第一個國營農墾企業在閣皂山上誕生了。 1984年5月經上級批准,以場建鄉,成立了清江縣閣山鄉人民政府,設立閣山鄉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鄉長、副鄉長,並設立中共閣山鄉紀律檢查委員會,閣山鄉政治協商委員會,實行場鄉合一,兩塊牌子了套人馬。
1985年12月6日鄉(場)機關遷往讓山地區辦公。原友愛大隊,團結大隊改為黃家巷村發委員會和洗沙埠村民委員會。
1999年6月2日經上級批准,撤鄉建鎮,設立樟樹市閣山鎮人民政府,閣山綜合墾殖場仍然保留,並從店下鎮劃撥孫家、渡橋、上陽、關坊、薌溪、韶塘6個村民委員會歸閣山管轄。
2003年10月29日閣山鎮政府正式搬遷到閣山開發區(樟樹東站旁)辦公。現閣山鎮政府所處的新城區亮化、硬化、綠化、美化、招商引資項目林立,這裡又將成為京九線上的一顆明珠,獨特的風景線的投資熱土。

自然資源

閣山鎮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木材、毛竹、優質天然礦泉水,水能蘊藏量達12萬噸以上,岩鹽蘊藏量達75萬噸。土特名優產品系水稻、大豆、薯類、油料、瓜果、畜禽水產品、中草藥等,工業產品白酒、木製家具、竹膠地板、瓷瓶、機制磚、瓦楞紙等,產品質量上乘,獲農業部優秀產品獎一項,獲省優質新產品獎三項。 距鎮政府東南15公里處,有一座名聞遐爾的洞天福地、藥都藥業先河、旅遊療養勝地、道教名山——閣皂山,2001年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現有保存的宋代古橋(鳴水橋),清代石坊(一天門),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景色之秀、宮觀之麗、古蹟之異、名樹之奇、藥草之眾,真乃“神仙之府”,歷史上引無數文人雅士,借景抒情,爭相題詠,留連忘返。
閣山鎮風景閣山鎮風景

經濟建設

近幾年,閣山鎮在發展工業項目和綠色農業的同時,依託“道靈、藥靈、山水空靈”的閣皂山,本著“文化搭台,旅遊唱戲”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整合挖掘閣皂山道教文化和藥文化之精髓,並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選擇自然風景優美、氣候舒適宜人、生態優勢明顯的三層樓、源頭2個自然村,利用農家庭院、民俗風情、農家生活和鄉村文化,開展以“吃住在農家,遊玩山水間”的“農家樂”休閒、娛樂、體驗、旅遊活動,建設與鄉村旅遊度假相結合的休閒旅遊特色村,促進了閣皂山風景區旅遊業的繁榮與興旺。
現有耕地2.4萬畝,其中水田2.3萬畝,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次為紅署、大豆、油菜、花生、芝麻、瓜果等。2002年糧食總產21800噸,比1958年增長83.5%,比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增長29.1%,油料總產570噸,比1958年增長2180%,比1978年增長363.4%;生豬出欄28708頭,比1958年增長近l00%,比1978年增長2463.2%:家禽10萬羽,比1958年增長近100%,比1978年增長918.2%;水產品產量175噸,比1958年增長近100%,比1978年增長8650%:農業總產值9862萬元,比1958年增長3084%,比1978年增長553%。有小型水庫22座,容量200萬立方米,渠道13條,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 閣山是市內重要的木材毛竹生產基地,1958年至今共營造各種用材林、經濟林2.4萬畝,己鬱閉成林2.4萬畝,墾復竹林3200畝,中幼林撫育1萬餘畝,消滅了荒山,森林覆蓋率100%,木材蓄積量15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80萬根。實行封山育林2萬畝,加強了防火設施建立健全了護林聯防公約。果園面積500畝,結果率一年比一年高。藥材基地1000畝,年產藥材320噸。
閣皂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閣皂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閣山鎮企業
閣山鎮利用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民營企業,2002年企業總數484家,其中鎮辦企業5家,股份合作制企業9家,個私企業470家。企業總產值10058萬元,比1958年增長43630%,比1978年增長1787%,其中工業總產值3648萬元,比1958年增長14811%,比1978年增長1298%:企業增加值近1000萬元,比1958年增長17840%,比1978年增長837%,其中工業增加值883萬元,比1958年增長25533%,比1978年增長903%。 以閣山開發區為中心,以樟樹東站為契機,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到2003年11月止,全鎮招商企業18家,引進資金3800餘萬元,高新科技產值立戶閣山,新增經濟效益8000萬元,利稅1200萬元。2008年完成財政收入271.8萬元。
閣山鎮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71萬元,比1958年增長29809%,比1978年增長1699%。生產經營費用支出5818萬元,比1958年增長44654%,比1978年增長2868%:農民人平純收入2862元,比1908年增長4815%,比1978年增長1141%,全鎮範圍內銀行個人存款餘額500萬元以上,比1958年增長100%,比1978年增長7567%。農民、職工自1990年以來,新建房屋416棟,其中小洋樓占80%,計4萬餘平方米.98%的農戶購買了電視機,有機車1300餘輛,VCD冰櫃等高檔電器也進了農家的門。

社會事業

鎮政府成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有科技推廣站1所,科拄示範戶238戶,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8人。現有中國小13所,教師188人,學生305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升學率100%,1978年以來累計輸送大中專學生320餘人。有廣播電視站、文化站各1所,衛生所13所,醫務人員18人,敬老院1個,安置老人12人.有計畫生育服務站l所,設施齊全,育齡婦女4689人,2002年計畫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5‰。
閣山鎮閣山鎮
有讓山、港里、薌溪3個墟鎮,街道總長400米,廠房面積16萬平方米,橋樑64座,鎮村公路l0條,總長42公里。日產3000噸的自來水廠、3.5萬千瓦的供電站已投建使用:中國移動公司、中國聯通公司兩個基站在鎮政府所在地落成並竣工投入使用:電視光纜線已進入閣山,投入啟用。全鎮擁有個體客車(含麵包的士、小轎車的士)36輛,年客運量28萬人(次),載貨汽車116輛,拖拉機12台,農用汽車、手扶拖拉機122部,年載貨量34萬噸。
閣山鎮閣山鎮
在全鎮農村及企業中廣泛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活動,積極倡導婚育新風,評選"十星戶"220戶,“五好家庭”434戶,“文明樓院”100戶,全鎮湧現出100餘名先進人物和個私納稅大戶。1980年以來,鎮(鄉、場)多年獲宣春市、樟樹市優秀黨委、先進單位,獲宜春市“文明單位”、“綠化先進單位”、“財政增收先進單位”、“江西省社會經濟百強鄉鎮”、宜春市“農墾經濟效益先進單位”等稱號,1989年獲中宣部“計畫生育宣傳先進單位”,1986年閣山酒廠團支部獲共青團江西省委“先進團支部”榮譽。

發展規劃

經濟建設方面,要在2002年的基礎上,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增加6000萬元,達到17000萬元,財政收入增加2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增加100元,糧食產量增加200噸。鞏固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全力搞好招商引資、東站開發及閣皂山旅遊開發。
閣山鎮閣山鎮
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學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閣山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新的更大的發展。

旅遊資源

閣山鎮旅遊資源豐富,藥都樟樹藥業源頭,道教靈寶派發祥地——閣皂山,現已經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那裡山峰陡峭、峽谷幽深、泉水潺潺,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83.4%,空氣品質和水質均優於國家一級標準,享有“神仙之府”之美譽,是旅遊者的“天然氧吧”,唐高宗時御封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山內有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一天門和鳴水橋;有宋理宗御賜大萬壽崇真宮;有江南三大書院之一的紫陽書院(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等眾多歷史古蹟,留有道教靈寶派創始人葛玄(漢代)在山上布道煉丹濟人的天師壇、洗藥池、百草園等道教文化遺址,與貴溪龍虎山、南京茅山鼎立為全國三大道教傳錄聖地。

景點

號稱“天子第三十三福地”的閣皂山,系武夷山支脈延亘百餘里,因其“形如去天樓閣,色如皂”而得名,閣皂山峰巒疊翠。
閣山鎮閣山鎮
道教靈寶派的創始人、中國藥都樟樹的奠基人、東漢閣皂山喜為“真仙之宅”而結廬定居,布道煉丹。聚集靈寶經誥,採藥施診濟人。先後達43年之久。從此,閣皂山便以靈寶道派發祥地和中國藥都樟樹的藥業先後而載入史冊。葛玄於公元244年在合皂山“白日飛升”成仙后,被道教尊為“太極仙翁”。
嗣後葛洪(東晉著名化學家、醫藥學家、道教理論家)陶弘景(南北朝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孫思邈(唐代著名醫學家“藥王”),葛長庚(宋代著名道士)等相繼而來。從此,閣皂山名聲大振,譽滿江南。唐高宗曾御封合皂山為“三十三福地”,宋徽宗又法定合皂山為全國道教三大偉篆聖地之一,《寰宇記》稱閣皂山為“神仙之府”,“江湖宮觀未有盛於此者”。元朝時,合皂山與廬山玉笥山同被譽為江西的三大名山。閣皂山歷來不但皇帝御封崇顯,而且景致宜人。
閣皂山山川風貌、景勝天成。古往今來,閣皂山曾以其山川之秀、景色之奇、宮觀之麗、古蹟之異、傳說之神和氣候之宜人、藥材之豐富而吸引著無數騷人墨客,庶子仕紳迂途登臨,爭相題詠,留墨千秋。
如今,閣皂山,已開闢了第一期旅遊景點23處,於2001年底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它將以神奇的道教文化和多彩的中藥文化以及絢麗的自然風光,迎納四方賓客,接待中外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