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型沿階草

間型沿階草

間型沿階草(學名:Ophiopogon intermedius D. Don),為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沿階草屬的一個種。生於海拔1000-30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或水溝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植株常叢生,有粗短、塊狀的根狀莖。根細長,分枝多,常在近末端處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長15-55(70)厘米,寬2- 8毫米,具5-9條脈,背面中脈明顯隆起,邊緣具細齒,基部常包以褐色膜質的鞘及其枯萎後撕裂成的纖維。花葶長20-50厘米,通常短於葉,有時等長於葉;
總狀花序長2.5-7厘米,具15-20餘朵花;花常單生或2-3朵簇生於苞片腋內;苞片鑽形或披針形,最下面的長可達2厘米,有的較短;花梗長4-6毫米,關節位於中部;花被片矩圓形,先端鈍圓,長4-7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絲極短;花葯條狀狹卵形,長3-4 毫米;花柱細,長約3.5毫米。
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30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或水溝邊。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西藏、雲南、四川、貴州、陝西(秦嶺以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廣西、廣東和台灣。也分布於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孟加拉、泰國、越南和斯里蘭卡。

主要價值

【藥 名】:間型沿階草
【別 名】:雜煮(藏語)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間型沿階草的塊根。
【功 效】:清心除煩、潤肺止咳、養胃生津。
【主 治】:用於熱病心煩鬱悶、躁擾不寧諸症;燥邪傷肺、乾咳、咽乾、痰少而粘諸症;胃陽不足之口渴、欲飲。
【性味歸經】:甘,苦,寒。入心、肺、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 15一30克,水煎服。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近種區別

該種葉的寬窄、花的大小等特徵變化較大,過去曾被一些學者分為不同的種,種下也劃分成許多變種。我們比較了國產的大量標本,初步認為以歸併成一種為宜,種下也不宜再細分。過去有人把國產的葉子較寬類型鑑定為O. wallichianus (Kunth) Hook. f., 我們認為就是本種。
該種和沿階草很相似,主要區別在於不具地下走莖,而且根狀莖一般較粗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