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基督教會

基督教作為普世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基督教在中國通常專指基督教新教。

荷蘭傳教士乾治士(Georyius Candidius,1597-1647)與尤紐斯(Robert Junius)十七世紀明天啟7年(1627)開始,歷時20多年,最早將基督教新教傳給祖國寶島台灣原住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封基督教會
  • 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
  • 時間:1627
  • 姓名:荷蘭傳教士乾治士與尤紐斯
傳入,發展,清末民初,中華循理會,傳入開封的第二個教會是循理會,華內浸禮會,聖公會河南教區,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主要參考文獻,

傳入

基督教作為普世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基督教在中國通常專指基督教新教。
荷蘭傳教士乾治士(Georyius Candidius,1597-1647)與尤紐斯(Robert Junius)十七世紀明天啟7年(1627)開始,歷時20多年,最早將基督教新教傳給祖國寶島台灣原住民。
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1782-1834),十九世紀清嘉慶12年(1807)來到廣州,任職、傳教27年,最早將基督教傳入中國內地。
英國傳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ar,1832-1905)創立的基督教內地會,清光緒元年(1875)開始傳進河南;加拿大長老會光緒14年(1888)開始傳入豫北;美國路德會光緒24年(1898)開始傳進豫南;瑞典瑞華會光緒25年(1899)開始傳入豫西新安。
傳入開封最早的基督教會,當屬澳大利亞傳教士包崇德(Robert Powell,1872-1914)二十世紀清光緒27年(1901)傳進的內地會;接著是循理會(1907)、浸禮會(1908)和聖公會(1910)。這些教會以後發展到開封地區、豫西、豫東和皖西北等廣大地區,和豫東南、豫南的內地會,豫南、豫西的信義會,豫北的長老會,構成全省最有力量最有影響的基督教“六大宗派”。
開封是當年河南省會,是省內基督教傳入較晚的城市,是晚清時期全國最後一個容納基督教的省會城市。基督教在開封已有一百零幾年的歷史,歷經晚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時期。開封的今天,基督教在全地區已經是信徒最多的宗教。教內流傳一句話,叫做“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有信主人”,形容基督教在大開封分布之廣泛。

發展

清末民初

開封內地會教會
開封基督教第一個教會,是設在大紙坊街路北的內地會。包崇德光緒27年(1901)在這裡設立開封第一個宣教站。光緒29年(1903)英國傳教士畢裴然給朱興振(承聖)等二人施洗,加上山西移居來的信徒梁先生,三人組成開封最早的教會,梁先生負責教主日學初級班,算是開封最早的中國傳道人。朱振興是開封第一個基督徒。翌年畢裴然又施洗八人進入教會,還有三、四位從外地移居來的信徒,他們選出執事會,開封教會有了最早的組織機構。隨著信徒的增多,直到民國元年(1912)中外信徒捐款建成可容七、八百人的正規禮拜堂。大紙坊街內地會,有了一定數量的(受洗)信徒、執事會、中國職業傳道人、正規禮拜堂,建成開封第一個教會。
建成一個教會用了十一年時間,多虧用了“行醫傳道”的方式方法。通過辦診療所辦福音醫院:傳教士是醫生,高明的醫生是優秀傳教士;候診室、病房就是宣教站;醫院配職業傳道員、設定禮拜堂,勸導患者和家屬信主成為信徒。內地會不強調驅邪趕鬼,提倡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崇尚醫術治療疾病,教義救人靈魂,愛心引領歸主。當時環境下醫病效果比較顯著的有西醫外科、戒毒癮、麻風病、精神病,以及輕症重疹等。無怪乎後來的愛因斯坦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殘瘸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這句話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是真理,但是所有人都從中吸取營養。
開封福音醫院和那時所有的福音醫院一樣,辦有醫學生班、護士生班,招入的學生沒有合格學歷。為的是培養中國式的又能醫病又能傳福音的傳道人。這在他們學制正規、制度嚴格的西方國家是不可想像的。開封福音醫院第一屆三個醫學畢業生後來成為了基督教界的名人。一個叫朱華南,留在本院當大夫,又是教會長老,有豐富的聖經知識,甚至超過一些外國傳教士。第二個是高建成,畢業去大西北蘭州幫助創建博德恩醫院,從蘭州北上南下,沿河西走廊到邊境市鎮,甚至西行至西藏,一邊行醫一邊布道開拓新教區。第三個畢業生何繼山,不回老家杞縣,而去河南內地會發祥地周家口教會,自辦博愛醫院醫病,擔任牧師義務傳教五十年。內地會不辦醫學院,在醫院內辦醫護學生班;不辦神學院而辦聖經學校,不僅培養其靈性修養和講道能力,還教給學生一定的科技工作本領,日後成為家庭經濟生活不依賴教會的傳道人。至今仍然是經濟落後地區堅持辦教會的一條成功經驗。
內地會在開封辦福音醫院,浸禮會在鄭州辦華美醫院,聖公會在歸德(商丘)辦聖保羅醫院,循理會在杞縣辦福音醫院,何繼山在周家口辦私立博愛醫院,等等。開封教會通過布局合理的醫院把現代醫學,現代化的醫療機構設施和第一代醫療人才帶進開封與河南 ,也為以後推進當地醫藥衛生事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中華循理會

傳入開封的第二個教會是循理會

北美循理會來中國建立第一個教會,是美國女傳教士李安東清光緒31年(1905)開始建立的滎澤教會。滎澤,位於鄭州西北三十五華里黃河南岸的小縣城,面對華北大平原數不盡的村莊,又占據沿大河上下傳教的優勢。循理會中國教區第二任會長安培生,光緒33年(1907)把租到手的開封鼓樓街院落轉讓給後來的浸禮會,在宋門關外邊沿購地建教會辦神道學,面向祥符東、陳留、蘭封廣闊地區發展信徒。在農產富饒人傑地靈馳名的金杞縣,美國傳教士梅立德清宣統元年(1909),接過內地會創辦的宣教站建立起杞縣循理教會。在美國同情黑奴和窮人著稱的循理會,有意在中國中原著重發展農村教會。他們前前後後向河南(也是中國)派遣了六十名傳教士。為了傳教目的,他們不辭辛苦深入偏僻農村,甚至不怕土匪綁票、瘟疫威脅生命。有10位傳教士死在傳教崗位線上。他們應該是致力於農村教會教牧工作者的榜樣。後來滎澤(鄭州)、開封、杞縣三角鼎立教會形成循理會河南教區的三個分教區。
講道傳福音、管理教會,這個擔子歸根結蒂還是要落在中國傳道人身上,從教義上、差會實力上、時局變化上來看,而且是刻不容緩。建立農村教會首先要有適合農村工作的教牧人員。為此,開封循理會(布道所)在成立的第四個年頭(1910)就辦起聖經傳習學校,實際是短期培訓班,而且是小規模的。從本地、滎澤、杞縣選拔有一定文化有奉獻精神的青年信徒,利用冬夏農閒季節集中起來培訓:講給他們一些神道學課程,教給他們一些講道傳福音本領,引領他們提高靈性修養。短期培訓班辦了十年左右時間,為循理會培養了第一批農村傳道人。他們雖然大多是義務傳道人員,但在循理會初期開闢教區建立農村布道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民國9年(1920),循理會不失時機的辦起正規的聖經學校,三年後開始有了畢業生。他們作為第一代職業傳道人分配到農村,將布道所晉升為教會,親手建立和管理一個又一個農村教會。他們雖然只有中等專業水平,但是確乎屬於有資質的實用人才。以後,循理會開闢新教區幾乎同時始辦聖經學校。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陝西教區,光復以後新設的重慶教區,香港循理會開創時期,以及台灣中華循理會,無不如此。循理會辦神學校、神學院宗旨:堅持打好神學基礎,追求提高靈性修養,不貪圖名聲,不好高騖遠,講究實用實效。其實,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封聖書學院鼎盛時期院長,西北(寶雞)聖經學院開創院長,五十年代台灣聖光神學院首任院長,均屬同一個人,即戴德生之孫戴永冕;中國循理會創始人李安東首次來華,是在十九世紀末作為內地會傳教士身份來雲南昆明傳教。所以有些研究教會歷史的人說“循理會具有內地會血統”。
循理會對於無論是外國傳教士還是中國傳道人,均實行駐地定期輪換制度,防止與地方關係過於“融洽或惡化”,影響傳教形象和效果。
那時的循理會,有一心致力於農村教會工作的教牧工作者,有培養有資質的教牧人員渠道,有嚴格的教會管理制度,也是今天加強農村教會建設應該汲取的經驗。

華內浸禮會

美國南浸信會十九世紀中葉,在中國沿海省市已開始建立華南教區、華東教區和華北教區。美國傳教士施愛理受戴德生傳教思想影響,要為南浸信會擴大勢力範圍,在中國內地省市新建立一片教會,名字叫華內浸禮會。他與陸德恩深入內地從南至北考察,發現湖南、湖北已被其他教派捷足先登,地處中原的河南有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華內浸禮會決計選擇河南落地發展。鄭州的未來是華北鐵路交通樞紐。清光緒30年(1904)陸德恩留在鄭州首先嘗試建立第一個教會和醫院。施愛理坐鎮鄭州四年時光,深入觀察河南與省會開封。施愛理三進開封。第一次進入開封是隨南浸信會領袖觀光,第二次是從鄭州步行150華里進去調研。開封系中國古代七朝首都,並有中國東京之美稱。占據開封可以解決南浸信會未能進入北京、南京首都級城市之憾;開封沒有像樣的官府學校,雖然已有內地、循理兩個教會,但“尚未啟動大的教會教育設施”,華內浸禮會可以在內地最大的中心城市,大規模辦教育大藍圖建教會。清光緒末年(1908)施愛理第三次是夫婦帶著用人搬家進駐開封,開始建立鼓樓街城市教會。民國4年(1915)開始建設紅洋樓大院與文化。極致宣統2年(1910)、民國6年(1915),分別“收編”安徽亳州自由浸禮會和歸德(商丘)獨立英格蘭浸禮會。由鄭州、開封、歸德(商丘)、亳州四個小區構成的華內浸禮會初見端倪,形成南浸信會華南教區與華北教區的連線點。這是南浸信會領袖們對施愛理最為賞識之處。
因此,南浸信會和施愛理都非常重視對開封浸禮會的建設。施愛理夫婦回到美國募集捐款和人才,歷經二十個月的日日夜夜,踏遍教區各個地方,得到南浸信會總會、南方各州浸信會總會和廣大教友的熱心回應。民國元年(1912),施愛理夫婦帶著募集到的巨額資金和新傳教士回到開封。用九年時間建設城市大教會樣板-鴻恩堂,十年時間建造大教育體系設施-紅洋樓大院。其教學樓無愧是河南省第一座現代西式混磚結構大樓。在傳福音辦教會發展信徒的同時興辦初級國小、高級國小、文化夜校、英語短訓班。光緒31年(1905)私立中州公學成立,但命運極短。宣統1年(1909)開建濟汴中學,與民國1年(1912)始建的聖公會聖瑪利亞學校,並稱為開封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兩大洋學”,實際也是開封最早的兩所私立中學。宣統2年(1910)建立施育女校,民國10年(1921)開始建真光中學。華內浸禮會在滿足青年更高求學要求,女子應有與男子同等受教育權利等方面,在河南起到現代新式教育的先導作用。濟汴中學(前期)學校辦奶場、手工業工廠、農研機構,實行教學與產業相結合制度,對於河南地區農副業發展,城市人民飲食結構改變,以及職業教育的興起,都有一定的帶頭意義。
華內浸禮會另一個領袖級人物是何禮士。何氏夫婦宣統2年(1910)來到鄭州學習漢語,民國元年(1912)來到開封在南關及南郊傳教。民國3年(1914)建立浸禮會南關布道所。民國8年(1919)以後,從浸禮會華北教區請來一批中國傳道人,下到祥符、陳留、尉氏、通許、洧川一帶建立教會發展教區。民國11年(1922)至15年(1926)擴大南關布道所,蓋小紅洋樓建成友誼(信望愛)禮拜堂,從山東浸禮會請來教員,辦起豫皖聖經學校。這個學校一直辦到民國27年(1938)開封淪陷,為華內浸禮會四個小區輸送了一大批傳道人員。日本投降後,在此基礎上在紅洋樓院內神學樓辦華內神學院,為華內浸禮會培養第三代福音傳道人。何禮士有別於施愛理,是一個熱心發展農村教會,專工經辦神道學校的傳教士。
作為華內浸禮會創始人的施愛理,還偏於進入上層群體傳教。施愛理來到開封不久,便去河南留美預備校(河南大學前身)兼授最重要的課程英文課,在青年教師和學生中辦基督徒團契傳福音。以後許多年代表校方從美國請來這類教師,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他們還兼做教會主日學和濟汴中學教師。施愛理預見“這些學生注定是中國未來有權威的人”,是支持教會的一支政治力量。
施愛理和馮玉祥是好朋友。施是馮玉祥學英語的家庭教師。施借給馮西裝並參與馮同美國大使關於“搶救人質的談判”。施作為馮的軍中牧師,在教會禮拜堂給馮官兵設專場禮拜;施赴北京兵營為馮軍官舉辦夏季聖經培訓班,等等。施愛理對於馮玉祥成為“基督將軍”起到一個推助作用。

聖公會河南教區

河南聖公會創會主教英屬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原來在福建聖公會已有多年傳教經歷。清宣統2年(1910)受命,隨即選聘一批福建青年傳道人,來開封開闢教區,依靠他們創辦閱覽室、學校、孤兒院、醫院,建立行宮角布道所(教會)。懷履光設計在開封建造主教院區、事業園區、猶太文化園、救濟園區、園林區。清宣統末年(1911)開始,在行宮角布道所附近購買多處宅基地建造主教院區。民國8年(1919)至民國13年(1924)建成基督教標誌型建築“聖三一座堂”。民國元年(1912)開始,在南關醫院前街兩側建造事業園區,內含聖安德烈學校、聖瑪利亞女校、保生堂孤兒院、聖保羅醫院(初期)、託兒所,還有青年會柯家樓(民國36年轉售聖公會),至民國22年(1933)建成真理禮拜堂。其他三個園區,民國6年(1917)買進北教經胡同猶太人後裔宅地;民國22年(1933)華洋義賑會購進包府坑街房地產,西關堌門千餘畝土地;民國16年(1927)買入西門外堌門千餘畝沙地準備造林,這些項目只是有個雛形而後草草了事。
懷履光主張在隴海鐵路沿線建立教會,所以在開封建設教會的同時,派專人去這些縣城發展教會。在鄭州(1910年)建布道所,以後建履光堂,歸德(1910年)建布道所、救主堂,永城(1911)建布道所、永生堂,睢州(1913)建布道所、旭光堂,蘭封(1914)建布道所、祈馨堂;後來又陸續建夏邑真光堂、夏邑會亭靈光堂,馬牧集(今虞城)善牧堂,柘城神在堂,朱集(商丘車站)靈程堂,商丘北關聖愛堂,虞城縣天安堂,新鄭彼得堂,洛陽(1930)救恩堂,等等。為了使教會醫院設定布局合理,經漢口英國領事館調解,配合豫東各縣教會的成長與發展,河南教區把建在開封已經三年的醫院搬遷到歸德,這就是馳名豫東的北關聖保羅醫院。
以上這些教堂是依照聖公會慣例,在建立永久性禮拜堂之後,由主教來主持“祝聖典禮”,並給教堂起個名字以資紀念。在主教所在地設定的教堂,因堂內設有主教的專門座位,所以稱“座堂”。可見聖公會組織機構講究規範,典章制度要求嚴厲。
聖公會神職人員主要分三級:主教、會長、會吏。會吏系見習職,一年後晉升會長。婦女最高只能任會吏,不能晉升會長。會長即牧師,因與俗稱“會長”易混淆不多使用。今日中國基督教男女聖職人員有牧師、長老、傳道員三種,與昔日“三級”有根本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進入聖公會教堂感覺莊嚴肅穆,舉辦活動名目繁多。比如開封“三一座堂”講台設有七星燭台;神職人員做禮拜時穿著“禮衣”;禮拜天信徒不做工進禮拜堂做禮拜;禮拜天為少年兒童舉辦主日學;組織唱詩班禮拜聚會獻唱聖詩;給青年學生辦英文查經班;等等,這些作為好傳統被現代教會繼承下來。抗戰前開封相國寺后街德華大藥房經理譚子東是聖公會教友,每逢禮拜天帶家人和店員去教堂做禮拜,藥店門前掛張牌子:“今日禮拜,下午營業”。有人問,這不影響他的營業收入嗎?許多顧客說,經理是個虔誠基督徒,做生意“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他的生意自然興隆不衰。類似這樣的故事,現今教會和信徒宣傳得太少了!
開封聖公會發揮其面向城市民眾傳福音之優勢,在宣統2年(1910)創辦教會起始之年的聖誕節,為新的四名男信徒兩名女信徒施洗入教,傳教成效令開封創建教會的先行者刮目相看。

民國時期

開封基督教新教發展的第二塊里程碑,是開封自立教會的出現與綿延發展。
1.由於受五四愛國反帝運動衝擊、基督教會自立化運動的影響,以及民族自尊心之驅動,開封出現第一個從有差會背景教會分離出來的自立教會。
民國9年(1920)開封一些教會信徒,主要是大紙坊街內地會信徒,首先脫離原教會在游府街成立自立會,信徒最多時達百餘人。得到馮玉祥任河南省督軍時期的支持,將游府街名字改為自立街,因而增大了它的影響。
2.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封自立教會處於發展勢頭。
民國14年(1925),中國信徒創立於北京的真耶穌教會傳進開封。三十年代在順城東街開始建立教會。信徒起初二十餘人,後發展到百餘人。真耶穌教會開封分會在縣鄉發展到7個區會7個祈禱所。
還有從浸禮會分離出來的兩個自立教會。一個叫自立浸禮會,民國20年(1931)創建於開封北門大街,是開封地區規模最大的自立教會,發展到東西南北等9個支會,遍及開封縣、通許、蘭封、封丘、滑縣、獲嘉、延津、原陽等八縣地界;另一個是跟隨濟汴中學憤然離開紅洋樓的基督徒師生捐款,在法院街修建的進恩禮拜堂,能容納300人。
基督徒聚會處(小群),民國23年(1934)在三個信徒家中各自成立了聚會處,教務工作統由一人負責。新中國成立後,又在南關中山路、城內西大街第二次建立教會。
3.開封淪陷,日本兵關閉有英、美差會背景教會大門,出現激起中國人自立教會的新形勢。
起源於山東泰安馬莊的耶穌家庭,民國27年(1938)在開封北郊郭樓建立家庭。以後,馮蘭馨等人將家庭遷到城內轆轤灣,成員達30餘人。
民國28年(1939),北平遠東宣教會聖書學院一神學畢業生,來到開封轆轤灣建立一個教會,起名叫中國耶穌教會。民國32年(1943),教會遷到午朝門內路西自辦診所內,改名叫中華基督教會。
民國31年(1942),胡彼得(1903~1976)、董恩蓮夫婦在曹門關三教堂(三關廟)街21號,自己買房建立中國基督教會。解放前夕,曹門關民房與教堂一起被國民黨軍隊焚毀,教會遷至市內明倫街65號。辦會經費主要靠胡氏夫婦以及王潔愛、王潔雲等姐妹捐助。信徒最多時達五、六十名。
4.抗日戰爭勝利後,民國35年(1946)沈丹九(1885--1974)醫生,辭去信義會牧師職務,在開封延慶觀後雞神廟街35號,自己出資購買院落建造樓房創立中國基督教福音堂。信徒多時50餘人,少時20餘人。1946年參加開封市基督教聯合會;新中國成立後,參加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沈丹九1955年當選開封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
這些教會擺脫差會控制,實行自立自養自傳,實現了中國人自辦教會的願望。自立教會就其宗教勢力、經濟能力來說比較薄弱,在基督教界未能起到決定作用,但對有差會背景的傳入教會的刺激和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
進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封四大傳入教會已有二十年的成長歷史,中國傳道人力量已占絕對多數。他們對教義理解的深入,不斷受時局推動的壓力,特別是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時期堅持傳道管理教務的經驗,使得教會本色化有了新氣象新成果。
民國15年(1926)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內地會各地信徒受時局推動,紛紛要求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地方教會。民國17年(1928)內地會總會發布了“內地會促進自立教會政策宣言”,將教會領導職位和教產交予地方教會。之後,河南各地基層內地會逐漸改為地方教會(區會或縣教會)。教牧人員由本教會聘請或選舉,其工資由當地信徒捐款支付;有社會職業者盡義務;還有一部分仍由差會提供。差會將開封大紙坊街內地會職位與教產交予地方教會,名曰“開封中華基督教內地會”,實行自立、自養、自傳,由中國牧師主堂;西人牧師改任顧問,民國22年(1933)離開開封。
教會組織形成兩個機構:一個是外國人的差會(又稱母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外籍傳教士會議;另一個是中國信徒自立的地方教會聯合會。河南省內地會有兩個聯合組織,一個是河南省聯合會;另一個是屬於晉秦豫聯合會(原差會瑞華會)的豫總會。
聖公會主張本色教會,主張由中國籍傳道人“獨立經營”教會。河南教區始終是中國傳道人占主體地位。所以民國22年(1933)第二任主教競選時,中國人士鄭和甫勝出另一個加拿大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國人主教。鄭和甫在任期間,在國際國內呼籲中國人辦中國教會的權利;親自經手將河南教區差會全部房地產權移交中國教會;培養出第三任主教時期好幾位全國基督教界三自革新運動領袖人物。河南聖公會在由中國人較早管理教會走向新中國自辦教會起到先驅作用。
循理會在中國首次開辦教會,宗派內無任何藉助力量,用了幾乎二十年功夫辦培訓班、辦聖經學校,才形成有規模的中國藉傳道人隊伍。北伐戰爭時期,西方傳教士撤退中國傳道人保護教會堅持傳福音活動,贏得了西方傳教士的尊敬。民國18年(1929)循理會成立首屆年議會,中國傳道人參與總教會管理。開封宋門關、宋門裡兩教會從此實行“自立、自養、自傳”,並負責黃河北岸封丘一帶新教區開發。這個傳教隊伍,無論是專職的還是短期輪流的都是中國傳道人員,沒有西洋傳教士,當然不建造西洋宅邸樓。民國24年(1935)第七次召開年議會,除了會長、聖書學院院長兩個外國人,其餘29個代表都是中國傳道人,城鄉教會和支堂都由中國人經營和管理。只是教會級傳道人大部分是自養傳道人,還有一部分是半自養傳道人、依助(差會津貼)傳道人。聖書學院還接受差會津貼。
華內浸禮會,藉助漢口浸禮會、山東浸禮會中國籍傳教力量,直接開闢教會和興辦聖經學校,比較快的形成中國人傳教隊伍。中國籍教牧人員管理農村教會,進而管理城市教會、管理上層教會。負責華內浸禮會之開封施浸堂,民國23年(1934)改組,正式成為自立自傳,聲稱脫離美南浸禮會舉華人為代理牧師。城市教會標桿鼓樓街鴻恩堂,民國25年(1936)由華人負責。負責農村教會的南關友誼浸禮會,民國27年(1938)3月,經美國傳教士轉交華人牧師辦理,達到自立自傳。
至於民國22年(1933)以後設在西門大街的信義會,乃由中國牧師創立,以後的經營管理者基本是中國傳道人。
直到抗戰爆發開封淪陷英德宣戰美日宣戰,傳入教會完全由中國傳道人進行領導和管理。抗戰八年,西方傳教士完全撤離,教會與教會、信徒與信徒空前團結。開封市內各教會組成基督教聯合會與日寇周旋,堅持開展決不辱沒民族氣節的宗教活動;鄭州市浸禮會、循理會、信義會、聖公會、天主教五會聯合組成鄭州國際救濟會,設定收容所,救濟流入鄭州的淪陷區、黃泛區難民;同時設定難童學校、聖德中學,收留八百名難童和流亡青少年,徒步行軍兩千里遷校陝西鳳翔王堡,使學生免受日寇塗炭與奴役,戰時受到難得的現代科技和民族文化教育。抗戰八年,無論是自立教會、傳入教會,不論是淪陷區教會還是國統區教會,中國教牧人員推到教會工作第一線,實現自立、自養、自傳,再次嘗到獨立自辦教會的快樂。
諾門清潔會傳播於冀南大名、濮陽(今屬河南)、東明(今屬山東)一帶,抗戰時期總會及教會都交由中國傳道人經營管理,實現自立、自養、自傳。光復以後的民國35年(1946)進入開封城,最後在省府西街租房建立開封清潔教會。開封基督教傳入教會抗戰勝利以後,教會或其神學院校又接受差會津貼,在教會本色化的進程中出現反覆。
開封基督教會一部分是自立教會,起始於二十年代初,綿延發展到四十年代,應該說他們擺脫了差會的羈絆,教會實行了自立、自養、自傳。另一部分是傳入教會,他們是教會的主要部分,在北伐戰爭期間內地會“促進自立教會政策宣言”以後,各教派中國籍教牧人員成長壯大起來,逐漸地越來越多的從只顧登講台傳福音,轉變到管理教會、領導教區;在經濟上,從只有農村基層教會自養,到自養與依助(差會津貼)並存,到抗戰時期很少依助。可以認為他們已經從“西方在中國教會”改變成為“接受差會津貼之中國教會”,應該是“準三自教會”,至少是“半三自教會”。
事實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要靠自養來建立自己的教會是十分困難的。基督教真正實行自立、自養、自傳是在1949年以後。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基督教新教要求生存與發展,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這一總的方針指引下,開封教會與全國教會一道已經走進第三個階段。
(1)開封解放,過去接受西國差會津貼教會和各箇中國信徒自立自管教會,開展三自革新運動,與差會割斷聯繫,與帝國主義劃清界限,徹底實現“三自”(自治、自養、自傳),成為50年代中國基督教會順應社會的最重要舉措。這次三自革新運動不是革新宗教而是革新三自,著重解決急需解決的教會自養問題,在自治方面打破教派界限實行聯合禮拜,基督教會走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道路;這個運動也是愛國運動,使基督徒在共產黨領導下成為建設新中國的重要力量。對每一個公民來說,愛國主義是義務,宗教信仰自由是權力。正是在愛國主義這一總原則下,宗教信徒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才有可能團結起來,共同建設社會主義。
五十年代後期開始的二十年,三自運動帶有較為強烈的政治色彩,教會受到衝擊,直至被迫停止公開宗教活動。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督教又有了很大發展。起點在1980年10月中國基督教南京會議決議。會議進一步解決教會自治問題,從自辦教會到辦好教會,成立“中國基督教協會”,各地陸續成立地方基督教協會,做為中國信徒自己治理教會的機構。會議還解決一個教會自治中的大問題,就是基督徒的大團結問題,就是與家庭教會信徒團結的問題。會議指出,無論是教堂教會、家庭聚會、家庭教會的信徒,都應當彼此寬容,“共同走愛國愛教的道路”。改革開放恢復宗教政策,開封市內由文革時期自發組織五十多個家庭聚會點,調整為十三個禮拜活動點,恢復、新建六個大教堂,信徒(含郊區)達七千四百餘人;五縣恢復中心教堂教會,登記聚會點教會發展近百處,信徒達三萬五千多人。
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中國教會從神學思想、組織建制、道德建設等方面,做出許多努力。開封基督教會開展傳福音活動與教務工作,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與社會現代化建設,加大力量加強農村教會建設,多渠道從事社會關懷,汲取經驗教訓嚴格履行民主監督與各種管理規章制度等方面,都有可稱道的成績。中國教會在社會發展中擔當起應有的責任,謀求得到穩固的長期的發展。
(3)1998年11月,基督教全國兩會在濟南會議上作出了《關於加強神學思想建設的決議》。這是一次深入解決教會“傳什麼”,著手解決教會深層次“自傳”問題的會議。10多年來,中國基督教把神學思想建設作為各項事工的重中之重,著力推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當前,中國教會又提出神學思想要與時俱進,以進一步引導信徒主動與中國社會相適應。開封基督教會認真學習、參與探討中國基督教會神學思想建設,並用於指導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1.黃錫培:捨命的愛(第四、五章),美國中信出版社,2006.6
2.C.F.Burritt: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Light and Life Press, 1935
3.A.J.Sallee:W.E.Sallee Christ’s Ambassador,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1933
4.陳萬瑞:漫談解放前的河南中華聖公會,開封文史資料第四輯,1986.8
5.陳守儀:開封教會簡史,開封文史資料第十輯,1990.10
6.吳耀宗:基督教革新運動的新階段,新華社1951.1.14日電稿
7.卓新平主編:基督教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修訂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