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勛眼中的抗日英烈

開國元勛眼中的抗日英烈

《開國元勛眼中的抗日英烈》是2005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穆成林。

基本介紹

  • 書名:開國元勛眼中的抗日英烈
  • 作者:穆成林
  • ISBN:780199259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圖書信息,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開國元勛眼中的抗日英烈
ISBN:780199259
作者:穆成林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定價:23
頁數:351
出版日期:2005-7-1
版次:
開本:大32開

目錄:

趙一曼:“紅槍白馬”的抗日女先鋒/1
她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卻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響震東北的抗日
女先鋒,就連日偽的報紙也驚嘆於她“紅槍白馬”的英姿。被俘後,面對
日偽種種令人髮指的酷刑,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慷慨就義。臨終給
兒子的遺言,情真意切,催人淚下。朱德親筆為她題詞:“革命英雄趙一
曼烈士永垂不朽!”
王銘章:奮戰守孤城以身殉國的師長/15
他是著名的川軍將領,抗戰開始後預立遺囑,請纓抗戰,轉戰華北。
面對數倍之敵,堅守山東滕縣四晝夜,最終血戰殉國,為台兒莊大捷奠定
基礎。毛澤東稱讚他視死如歸、以身殉國的精神,“是革命軍人本色”。
范築先:誓死不渡黃河南的抗日老英雄/26
面對日軍的橫衝直撞、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狼狽潰退,他發出了
“裂眥北視,決不南渡”的通電,震驚全國。抗日根據地軍民稱他為“抗
日的老英雄”。毛澤東對他非常關心,寫信稱讚他是抗日堅決、思想進
步的愛國將領。壯烈殉國後,中共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追悼會,朱德撰
寫輓聯,對他予以高度評價。
楊裕民:投筆從戎的“民族之傑”/43
他是留美博士、大學教授,曾歷經十年發明“葦草造紙新技術”。抗
戰爆發後,他投筆從戎,參加著名的冀東抗日大暴動。病逝後,八路軍
總部為他召開了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追悼會。毛澤東、朱德為他撰寫
輓聯,予以高度評價,稱讚他是“民族之傑”。
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戰士150
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專家,1939年在
中國抗日前線以身殉國。毛澤東十分悲痛,為他題寫輓詞,撰寫文章,
號召大家向他學習。他的英雄事跡連同毛澤東的名篇《紀念白求恩》。
教育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張自忠:戰死抗戰沙場的國民黨軍隊最高將領/70
抗戰開始後,他留守北平,忍辱負重,曾蒙不白之冤。槍林彈雨中。
身先士卒,英勇殺敵,命殞疆場,是抗戰中以集團軍總司令之尊,親臨前
線,戰死沙場的國民黨軍隊最高將領。毛澤東為他題寫輓詞:“盡忠報
國”。周恩來說:“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
人可比。”
楊靖宇:密林雪海斗倭敵/87
他曾五次被捕,入獄兩年多,始終堅貞不屈。他馳騁東北密林雪
海,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領導抗日游擊戰爭,被譽為“東三省第一個執
行游擊戰術的人”,毛澤東、朱德對他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中共
六屆六中全會專門向他及東北抗聯部隊發電致敬。在冰天雪地中,他
拖著數萬日偽軍奔勞,與之周旋數月之久。危急關頭,他把生路留給同
志們,直至以樹皮草根棉絮果腹,戰鬥至最後一人而壯烈犧牲。
張浩:忠心為國,雖死猶榮/105
他為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制定,為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
動、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髮揮了重要作用。抗戰爆發後,他率部馳騁敵
後戰場。雖然病逝在後方醫院,但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
東題詞對他予以高度讚揚,並和朱德、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在葬禮上親
自為他執紼抬棺。在中共黨史上,享受此殊榮的只有他一人。
左權:抗戰中犧牲的人民軍隊最高將領/128
他畢業於黃埔一期,深造於蘇聯中山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他
32歲時出任八路軍副參謀長,馳騁抗日戰場,不幸喋血太行,是抗日戰
爭中人民軍隊犧牲的最高將領。朱德讚譽他“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
的人才”。周恩來稱讚他“是一個有理論修養同時有實踐經驗的軍事
家”。1951年毛澤東視察南方回京途中專程來到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在
他的墓前脫帽誌哀。
戴安瀾:獻身異域的“民族之雄”/154
從長城抗戰到台兒莊大捷,從崑崙關禦敵到浴血緬甸,他馳騁抗日戰場10個年頭,被譽為“當代狄青”。他率軍出國與盟軍協調作戰,共
同抗日,不幸獻身異域。毛澤東為他撰寫悼詩,周恩來稱讚他是“黃埔
之英”、“民族之雄”。
楊松:中共中央第一張大型日報的首任總編輯/170
他留學蘇聯,畢業後成為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教員;受中共駐共產國
際代表團的派遣,參與東北抗日領導工作,系當時黨內對東北抗日形勢
有較多了解的人之一。他是中共中央歷史上第一張大型日報的第一任
總編輯,因辛勤工作,積勞成疾。病逝後,毛澤東稱讚說:“楊松同志辦
事認真,有責任心,我們應當記住他,學習他。”
柯棣華:戰鬥在太行山上的印度醫生/186
他來自古老的印度,戰鬥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
醫院院長。因皮膚黝黑,被傷病員和民眾親切地稱為“黑媽媽”。他病
逝後,毛澤東悲痛地說:“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朱德為他的
陵墓題詞:“生長在恆河之濱,鬥爭在晉察冀,國際主義醫士之光,輝耀
著中印兩大民族。”
馬本齋:馳騁冀中的抗日回族英雄/204
他是八路軍冀中回民支隊的創建人,被稱為“後起的天才軍事家”。
他率領的回民支隊是“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被毛澤東譽為“百戰百勝”,“孝子更孝我中華”。他對黨、對人民無限忠
誠,母子兩代英雄的光輝形象,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心中。他病逝後,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對他予以高度評價。
鄒韜奮:以筆代劍的抗日民主先鋒/220
他是傑出的新聞記者、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出版業的奠基人之
一。他以筆為武器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和民主政治運動,創辦的多種刊
物,屢創當時中國雜誌發行的最高紀錄。病逝後,被追認為中共黨員。
毛澤東稱讚他:“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德說他是:“愛國志士,民主先鋒”。周恩來則指出:“鄒韜奮同志經歷
的道路是中國知識分子走向進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代名詞/244
他雖然沒有犧牲在抗日前線,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抗日戰爭
的最後勝利。毛澤東說:“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
比泰山還要重的。”毛澤東親自參加他的追悼大會,發表了永遠閃耀光
芒的演講。平凡而偉大的他,成為“為人民服務”的代名詞,永遠銘記在
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彭雪楓:文武兼備的新四軍“儒將”/256
他“上馬能打仗,下馬寫文章”,是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新四軍“儒
將”。英勇殉國後,毛澤東說:“雪楓同志在與敵人鬥爭中犧牲了,全民
族和全黨都悲痛這個損失。”戰友們為他作詞譜曲寫歌,吟誦傳唱。黨
中央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稱他:“功垂祖國”,“澤被長淮”。“是共產
黨人好榜樣”。1988年10月,中共中央軍委確認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軍事家。
冼星海:以音樂和歌聲為武器的抗日戰士/272
他是一位以音樂和歌聲為武器的抗日戰士,在短暫的創作生涯中,
譜寫了大量歌曲。無數抗日誌士唱著他的歌曲,走向抗日前線。周恩
來為他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毛澤東稱讚他是“人
民的音樂家”。
續範亭:“願將身軀易自由”的愛國將領/286
他為抗議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者的“不抵抗主義”政策,1935年
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自殺,以“願將身軀易自由”的精神,呼喚國人奮起
抗日救亡,壯舉永彪史冊。他長期追隨共產黨,戰鬥在晉西北抗日前
線,為抗戰貢獻畢生。臨終前,他遺書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稱
贊他:“有雲水襟懷,有松柏氣節”。
抗日陣亡將士:中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305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一年時間裡,數十萬將士獻出了寶貴生
命,為全國人民堅持抗戰到底樹立了“崇高偉大的模範”。抗戰一周年
紀念之際,為緬懷陣亡將士,激勵全國人民士氣,陝甘寧邊區在延安舉
行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及死難同胞大會。毛澤東題詞:“抗戰到底,浩氣
長存!”
平江慘案殉難烈士:“天地能知忠烈心” /314
他們留守在抗日的後方,沒有犧牲在與侵略者的殊死戰鬥中,卻倒
在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槍口之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延安各界一萬
多人隆重舉行追悼會,緬懷烈士的英雄事跡,討伐國民黨頑固派的倒行
逆施。毛澤東發表長篇演講,稱讚殉難烈士是“最堅決的抗日分子”。
皖南事變烈士:“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後人” /329
英勇的新四軍誕生在抗日烽火之中,奮戰在抗日前線,屢立奇功。
但國民黨頑固派陰謀反共,突然襲擊正在轉移途中的新四軍軍部,製造
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周恩來憤筆題寫:“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
附:中國革命死難烈士:“引導中國歷史走向光明” /336
中共七大閉幕後,以七大的名義召開了追悼中國革命死難烈士大
會。這是我黨歷史上惟一一次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名義召開的追悼大
會。在七大的正式日程中,雖然沒有追悼死難烈士這一項,但由七大全
體代表參加的追悼大會,在抗戰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以其“追悼逝者、
鼓舞生者”的偉大意義,實際上成為七大的一項重要內容。追悼大會的
召開和毛澤東所致的悼詞,極大鼓舞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鬥志,為奪取
抗戰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後記/35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