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鱔綱

門鱔綱是一種用於捕撈海鰻鯊魚等海洋魚類的定置延繩式真餌單鉤釣具,主要適用於廣東陽江海域,以陽江縣而著名以烏豬至七洲橫水深30--50米的海域,全年均可作業,作業水深在60米以內。

漁具裝配,漁船,漁法,結束語,

漁具裝配

支線:由乙綸線,錦綸單絲,不鏽鋼絲三段連結而成,共40條,乙綸線規格與幹線相同,長度18厘米,折雙使用; 乙綸線末端連線直徑1.08毫米的錦綸單絲長8米;錦綸單絲末端連結直徑0.56毫米的不鏽鋼絲,長27厘米,其末端結釣鉤。幹線: 乙綸42特15×2×4捻線長388.40米。釣鉤:長圓形鉤,有倒刺,用直徑2毫米的不鏽鋼絲製成,釣鉤伸直長度90毫米,鉤軸長51毫米,鉤寬18毫米,尖高21毫米,倒刺長12毫米。浮標:用直徑3.5厘米長4米的竹竿,上端結縛有色小旗;中間結縛浮筒,靜浮力約5千克力;下端結重約1.5公斤的沉石每列釣具用8支浮標繩為乙綸42特13×2×2捻線長度為作業水深的1.4--2倍。沉子:鉛每個重9克,每條幹線用274個。燈標:由杉木架,竹竿及風燈構成,杉木製成三角梯形架,架座中間插1支竹竿用乙綸線固定在杉木架上風燈掛在竹竿上每列釣具用8個燈標,與浮標連線。 釣鉤夾:用長25厘米外徑3厘米的竹筒制,供裝掛釣鉤,每幹線釣具1個。小沉石:花崗石每個重約1.5公斤,結於幹線連線處,每列釣具用43個,小沉石繩為乙42特8×3捻線長50厘米。釣具袋: 用乙綸42特12×3捻線編結,袋口周65目高15目,目大8厘米,收藏釣具用,每幹線釣具1個。幹線要拉伸稍為退捻後裝配,從幹線端距7米處,開始繫結第一條支線,以後每隔9.6米系1條支線,支線下端結釣鉤,每條支線上端距幹線2厘米結沉子1個每兩條支線之間的幹線上結沉子6個,作業時把幹線與幹線連線。

漁船

木質機船,40總噸,80馬力,總長19米,型深1.9米,型寬4米, 每船使用釣具50夾,每條幹線為1夾,船員8人。

漁法

選擇底質為泥或泥堆的漁場作業, 下午5時左右開始下釣夜間作業,一般清晨起釣完畢。下釣時,船長操縱漁船與流向約成135度角,1人切餌,1人傳遞釣鉤,1人裝餌1人放釣1人連線幹線,1人投放旗標。起釣時,漁船順流前進1人操縱起釣機1人盤疊從起釣機絞上來的幹線其他撈取和處理漁獲掌握漁場的主要經驗: 海鰻在每年春季向近海作產卵洄游,產卵期於3--4月開始,5月完畢。產卵後貪食,尤以6--9月為甚上鉤率較高。海鰻喜棲息於泥堆邊緣和軟泥質或泥多砂少的水域,打洞造穴,海鰻出洞覓食最活躍的時間為黃昏至凌晨,一般下午5時前後放鉤2--3小時後即可起鉤。

結束語

門鱔綱夜間作業為主, 可與鯊魚延繩釣、白簾網、飛魚網、鮪魚刺網等漁具兼、輪作業,每年單船單項產量一般為32噸,產值3.5萬元。與鯊魚釣、白簾網兼輪作業的80馬力漁船,年產量110噸,人均收入約7000--8000元,經濟效益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