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鳶尾

長白鳶尾

長白鳶尾(學名:Iris mandshurica Maxim.)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肥厚、肉質、塊狀;鬚根近肉質,上粗下細,少分枝,黃白色。葉鐮刀狀彎曲或中部以上略彎曲。花莖平滑,基部包有披針形的鞘狀葉,高15-20厘米;苞片3枚,膜質,綠色,倒卵形或披針形,內包含有1-2朵花;花黃色,直徑4-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紫褐色的網紋,爪部狹楔形,內花被裂片向外斜伸,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蒴果紡錘形,有6條明顯的縱肋,喙及基部不裂。花期5月,果期6-8月。

分布於俄羅斯、朝鮮、蒙古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生長於向陽坡地及疏林灌叢間。

花形奇特,姿色漂亮,花徑大,可用於花壇、花境的綠化。還可盆栽觀賞。也可作為林緣、花鏡的鑲邊材料。葉含纖維較多,可用於造紙、制麻或編織。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栽植,管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長白鳶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殘留纖維。根狀莖短粗、肥厚、肉質、塊狀鬚根近肉質,上粗下細,少分枝,黃白色。葉鐮刀狀彎曲或中部以上略彎曲,花期葉長10-15厘米,寬0.5-1厘米,果期葉長可達30厘米,寬約1.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鞘狀,有2-4條縱脈,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平滑,基部包有披針形的鞘狀葉,高15-20厘米;苞片3枚,膜質,綠色,倒卵形或披針形,長3.5-5厘米,寬1-1.8厘米,中脈明顯,頂端短漸尖或驟尖,內包含有1-2朵花;花黃色,直徑4-5厘米;花梗長6-7毫米;花被管狹漏斗形,長2-2.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長4-4.5厘米,1.5-2厘米,有紫褐色的網紋,爪部狹楔形,中脈上密布黃色鬚毛狀的附屬物,內花被裂片向外斜伸,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約3.5厘米;雄蕊長約2厘米,花葯黃色;花柱分枝扁平,長約3厘米,寬4-5毫米,頂端裂片較寬大,半圓形,有稀疏的牙齒,子房綠色,紡錘形,長1-1.2厘米。蒴果紡錘形,長約6厘米,直徑約1.5厘米,有6條明顯的縱肋,其中室背的3條略粗,頂端漸尖呈長喙,成熟時室背開裂,喙及基部不裂。花期5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長白鳶尾生於長白山區海拔500-800米的向陽砂質地或較乾燥的山坡草地上,能在野草較密的地方生長、開花。喜光,抗旱,耐寒,耐痔薄能力強,適宜的土壤值為pH6.5-7.2,濕度為20%左右,根莖可耐-30℃低溫。全光照生長或稍蔽蔭生長均可。

分布範圍

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蒙古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寧安市)、吉林(安圖、和龍、敦化、通化、延吉等市縣)、遼寧(新賓、寬甸、風城、丹東等市)。
長白鳶尾長白鳶尾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春、秋季將苗挖出,從新生根櫱處分開,單櫱栽或多櫱叢植。單櫱栽植生長勢弱,當年不能開花。多櫱叢植生長快而健壯,當年能開花。栽植後將土踩實,以免灌水時露根,影響成活。
種子繁殖:種子成熟後及時採收,否則蒴果自然開裂種子不易採到。採收後晾乾保存,在11月封凍前,將種子浸泡24小時,再混2倍細沙埋入25厘米深地下。翌年4-5月取出撒播於畦內,覆土3厘米,稍加鎮壓後噴水,保持畦面濕潤,20天后即可出苗。

栽培技術

栽植

宜栽植於土質疏鬆,排水條件較好的壤土之中。試驗地的選擇方面,儘量營造與原產地生境相似的環境。全光照環境栽植或稍有遮蔭。栽培地地在植株移栽前,整地、施肥。移栽前3天,苗床澆透水。由中國長白山區挖取叢生的野生長白鳶尾。運輸過程中用塑膠布包好。移栽時。由新生根孽處剪斷,單孽栽植或多孽栽植於試驗地,覆土踩實。幷覆蓋遮蔭網。移栽的最佳時間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引種的長白鳶尾在中國黑龍江佳木斯地區能夠正常生長、結實並露地越冬,完成整個生活史,能夠保持其抗旱、耐寒的優良性狀。多孽栽植較單孽栽植生長狀況好,且當年即可開花結實。

管理

長白鳶尾移栽初期。應覆以遮蔭網。以免植株脫水或日灼。每隔2天,澆1次水,澆水的時間選擇傍晚為宜。4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其生長發育的旺盛期,故土壤應保持濕潤,根據天氣和實際情況,決定澆水次數。遇連續晴朗乾燥天氣,可採用大水漫灌,以滿足其對水分的需求。施肥不應直接施於根上。除施基肥外,每年春季、秋季各施1次追肥。此外。定期進行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以利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主要價值

觀賞:花形奇特,姿色漂亮,花徑大,可用於花壇、花境的綠化。還可盆栽觀賞。也可作為林緣、花鏡的鑲邊材料。
經濟:葉含纖維較多,可用於造紙、制麻或編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