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庵

長春庵

長春庵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土城子村長春庵屯,前身為觀音庵,始建於明初,位於山之東,乃浮屠氏所居。孫寶田《旅大文獻征存》卷二古蹟名勝載:“長春庵,在三澗堡南山之陽,舊有碧霞宮一所,創自何代無考,庵內有明永樂年(1403-1424)碑記。”據雍正六年(1728)王有翼《長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記序》載:“回溯厥初,蓋明自定鼎以來,斯庵久已名焉,歷傳至今,亦既三百餘年矣,詎自今伊始哉,但前則僅一觀音草庵。”碑文與史志皆言長春庵創建於明朝,史志載有永樂年碑記,碑文言觀音庵建自明初,永樂初距雍正六年有三百二十三年,二者記述相同,長春庵建於觀音庵基礎上。村中耆舊亦口口相傳,觀音草庵僅八尺見方的尼姑草庵。孫寶田雲“永樂年碑記”,今碑已不見蹤跡,碑文亦未見其收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春庵
  • 地理位置: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 開放時間:全天
景點描述,歷史,

景點描述

長春庵前有照山,背靠旦山,(孫寶田《旅大文獻征存》中稱此山為南山,但村中耆舊皆言此山為旦山。)此山自東北而西南呈一龜形,王有翼《長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記序》載:“賴有黃冠羽士叢和林者,航海而卜居於此,相度形勢,近接雲山之飄渺,遠朝渤海之汪洋,不禁慨然曰:似此藏風聚氣,安可無聖宮乎?”於是在龜首之下擇地遷觀音草庵並更庵名為長春庵。喬德秀《南金鄉土志—山河海島志》雲“南金之山脈,發于吉林之長白山,共二支,迤邐南行,一支石色白質堅,其土潤,一支石色青質柔,其土燥,或離或合,蜿蜒奔赴旅順口,渡海至山東,結為泰岱諸峰。”叢和林仙逝於雍正二年,而此時庵中只有慈航殿(菩薩殿),雍正六年,徒張德貴、叢德鞠建成泰山殿,方有如今之規模。
落實宗教政策後,大連市人民政府於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將長春庵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任市文管部門負責人的張本義先生籌資修復了此庵,文物保護單位之碑石今仍存廟中。一九九一年,旅順口區政府又對此庵進行了修復。後來此庵由區政府轉交給企業經營,最後一次重修是二零零七年,擴建了東院的二個殿堂及迴廊,但並未從事宗教活動,一直荒廢至今。二零一三年歲次癸巳秋七月,旅順口區另一火居道之後王公嘉慶,念與和林叢鍊師之宿緣,購得此廟,敦請全真華山派第十九代上智下廣王鍊師住持於此,長春庵又回歸全真華山派。經政府批准,升庵為觀,仍舊長春之名。王公嘉慶者,旅順鐵山全真華山派火居道第十代傳人,其祖於康熙四十年隨和林叢鍊師一同渡海至關東,於鐵山建關帝廟以續道脈,時至今日,此一支火居道依然存有關帝廟,子孫仍住廟,為有記載最早一支華山派火居道脈。
長春庵
如今的長春庵有泰山、慈航、靈官三殿,泰山殿系正殿,殿內供有金身神像九尊,主神為碧霞元君,四周牆壁布滿壁畫,畫中祥雲朵朵,眾仙女坐駕彩鳳,悠然安詳,栩栩如生。殿門左前方立有朝南向雍正六年《長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記序》石碑一塊,碑文記述了建立泰山殿的經過及長春庵四至,碑陰鐫刻了捐資者功德名錄。碑前十步內有鐘亭,內懸八卦鐵鐘一口。殿門右前方建有香紙焚化爐,並排立有朝東向《重修長春庵碑》石碑一塊,碑額上刻有“流芳萬古”四字,為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此廟所立。另據村中耆老張廣福介紹,此廟有碑一通,四清時(1963-1966)村中建果園,將此碑磨平,刻“四清果園”四字立於果園中,今果園不見,獨此碑尚立於庵東數百步之路旁。慈航殿內供奉神像五尊,中為佛祖,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地藏王菩薩,牆上均繪有壁畫,其中西牆之壁畫為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所留。此庵是罕見的兼供佛道二教神仙的廟宇。靈官殿位於泰山殿正前方,內供護法塑像二尊,殿檐下前後四角,雕有“我蒸嘗凡”四字,“蒸嘗”本為秋冬二祭,後泛指祭祀,秋曰嘗,冬為蒸,《三國演義》孔明祭周公瑾:“君若有靈,享我蒸嘗。”兩扇門上刻有“心無二念,聖解凡情”四字,此殿頗有玄機寓意。
長春庵
智廣王鍊師住持此庵後,更菩薩殿為慈航殿,遷土地廟於庵東南垣牆之外。王公嘉慶又重修垣牆,創修山門,前樹旗桿。於庵東建廚房、倉庫、齋堂、丹房等生活設施,並對原建築進行了改造,使殿宇一新。如今庵中綠草遍地,林木成蔭,幾座古建築掩映於樹叢間,環境清幽。既是四方信士虔誠朝拜之地,亦是羽士霞友清心靜煉之所。

歷史

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雲岩道士叢和林,渡海至此,寄身三澗堡真武廟,後至長春庵村,將已廢棄不堪的觀音草庵遷於今地,更庵名為長春,又籌建泰山殿。據雍正二年(1724)《始建長春庵恩師叢道墓誌》載:“叢和林,乃文登縣人氏,幼入玄門,及長即動立必創修,由是雲遊二十四年有餘,於康熙四十年乙酉(1701)來至山澗鋪,托足真武廟,隻身白手,第務莊農,於四十八年已醜(1709),方卜居於此,肇錫嘉名曰長春庵。”考康熙四十年為辛卯而非乙酉,乙酉為康熙四十四年(1705),墓志銘中出現如此錯誤,原因在於和林叢鍊師自山東渡海至關東之時間為康熙四十四年,而其遷觀音草庵更名長春庵之時間為康熙四十八年,文中明言其以真武廟為立足點,在長春庵村所在地建農莊而籌措資金。
長春庵
張德貴、叢德鞠之後,庵由劉正文、孫正安、劉正寬住持,此時長春庵仍為清居道所居。雍正初年(1723),張姓先祖張世賢由山東榮成縣(山東威海)遷至三澗堡洪家村定居,其子張有禎因庵中三代住持乃其娘舅,故舉家遷至庵左定居。劉正文、孫正安、劉正寬之後,張有禎為長春庵之住持道人,法名張本玉,是為全真華山派第十五代弟子。並將清居道改為火居道。自此,長春庵便為張氏子孫世代相傳,其子孫定居庵之附近,漸成村落,村因庵名長春庵村。
長春庵第三代弟子劉正文、孫正安、劉正寬並未有一弟子以續道脈,而恰在此時,已有家室的張有禎從三潤堡洪家村遷來此處,為使道脈傳續,只好將長春庵委託給他,三人仙逝之後,張有禎自然繼承了廟宇,但因有家室,便更清居為火居,從而使得長春庵道脈存續。從時間推算,和林叢鍊師仙逝於雍正二年,之後張德貴、叢德鞠相繼住持長春庵,長春庵第二代住持之時間應在五十年左右,而雍正朝有十三年,長春庵第三代住持之時,應為乾隆三十年之後,三人又相繼住持,再有五十年,張本玉住持長春庵之時已為嘉慶十年以後。張本玉其實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張克興,二子張克官,三子張克學,四子張克玖。考廟中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長春庵碑》,其落款處為“住持道張仁□、張仁祿”,由此或可得出三個信息,一是張本玉至少有二子,其中二子繼承了廟宇。二是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應為二人住持此廟不久,由此可見,張本玉住持時間直至道光二十年後,近四十年矣。三是張氏繼承廟宇後,至少其第二代,做道士的仍用華山派百字。火居道士有兩重身份,一是道士,二是俗人,他們的名字也應該有二個,一為道名,一為俗名,正如張本玉俗名張有禎一樣,清居之人一離紅塵便不再用俗名,而火居者因兩重身份,二個名字同時使用。長春庵由清居更為火居,實出後繼無人,為使道脈存續,住持道人於非常時期採取了非常之法。
張氏子孫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又重修了長春庵,據《重修長春庵碑》載:“金州西南鄉長春庵舊有泰山行宮,保障一方,靈應丕顯。東九聖祠,西菩薩殿,巍然宮前,洞宇宏闊,金碧輝煌。”由此可知,此庵以泰山殿為主殿,左有九聖祠,右有菩薩殿,菩薩殿即今之慈航殿,但九聖祠卻不見蹤跡,據考證,此九聖祠僅為庵東一小土地廟。清末民初,張氏家族子孫興旺,漸向長春庵村以外發展,一支人來到河南岸,稱為河南幫,經韻使用老韻(嶗山韻),後來家道衰落,取而代之是河北岸以張學義為首的河北幫,經韻使用新韻(東北韻)。他們對長春庵里的香火事宜一直兢兢業業,張學義帶領兄弟五人,五十多口家人,在長春庵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一個頗受人尊敬的火居道長。據村中長者言,兄弟五人分別擁有長春庵附近的長春庵、蟠龍寺等三處廟宇,後二處現已為浮屠氏所居。最後住持道人張積琨,高工張積璉,張氏兄弟從事宗教活動直到東北土地改革時。新中國成立後,長春庵成為生產隊倉庫,靈官殿、慈航殿為糧倉和化肥存放之所,主殿泰山殿為木匠鋪,張氏之火居道士亦停止了宗教活動。文革時,神像一空,因其地為倉庫而免遭拆毀,現遺有泰山、慈航(菩薩殿)、靈官三殿,九聖祠已遷至庵東南垣牆之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