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

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

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是由長春中醫藥大學學生組成的立志於學習和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求真務實的有志青年大學生組成的團體組織。

協會以樹立大學生的人格基礎與社會責任感,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並舉,尊重傳統與創新思維兼具,具備處事藝術與生活智慧、自律精神與自省能力的新一代國家棟樑為目標;幫助青年人學會精氣神的進化與升華,開掘終身學習的方向和能力,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接近、了解、交流國學的平台,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並嘗試用古之聖人思想解決當今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
  • 成立時間:2014年11月
  • 地點:吉林長春
  • 協會性質:非營利性高校社團
  • 會訓:啟古納今,明德弘道
  • 會歌:《禮儀之邦》
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章程,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會員的權利和義務,第三章組織主要幹部選舉和財務細則,第四章特色活動,第五章常規活動,第六章附則,創始人暨首任會長簡介,協會指導老師和學術顧問,指導老師,學術顧問,發展現狀,校內交流,校際交流,宣傳策略,大學生學習國學的意義,

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社團全稱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國學研究會,是由長春中醫藥大學學生組成的立志於學習和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求真務實的有志青年組成的團體組織。
第二條理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取自宋朝大儒張載之說)
第三條會訓:啟古納今,明德弘道
第四條會歌:《禮儀之邦》
第五條宗旨:協會以樹立大學生的人格基礎與社會責任感,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並舉,尊重傳統與創新思維兼具,具備處事藝術與生活智慧、自律精神與自省能力的新一代國家棟樑為目標;幫助青年人學會精氣神的進化與升華,開掘終身學習的方向和能力;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接近、了解、交流國學的平台,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並嘗試用古之聖人思想解決當今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
第六條性質:協會以學習、研究國學經典為主要內容,以有組織地研讀國學經典、獨立自主地思考、討論、辯論和定期的國學講座等國學學術活動為主要運行方式的獨立自主的校園學生社團。

第二章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一〉會員權利
1.參加國學研究會的活動。
2.分享國學研究會的公共資源,並參加對外交流的活動。
3.優秀的作品會被錄成光碟和出版成書籍。
4.推薦新會員
5.對會長,理事會成員和各部門主管進行監督。
6註銷會籍
〈二〉會員義務
1.遵守本章程
2.愛護國學研究會的名譽,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以國學會的名義募集資金,進行活動。
3.活躍國學研究會版面,多發表積極團結的言論。
4.儘可能多參加國學研究會的活動
5.宣傳國學研究會,廣募英才。
6.利用現有資源儘可能為社團籌集經費,組織活動。

第三章組織主要幹部選舉和財務細則

<一>組織
理事會:會長一名;副會長兩名秘書處秘書長一名宣傳部部長一名外聯部部長一名活策部部長一名財務部部長一名技術部部長一名
執行委員會(部長會):由社長和各部部長組成,負責處理社內日常事務(社長一名,副社長兩名,各部部長一名及副部長若干名)。
〈二〉主要幹部
1.會長:統籌社團日常活動運行,代表社團出席各種重大活動。發現和培養下一任會長和骨幹。
2.副會長:在會長不在的狀態下承擔會長的責任;在會長因各種原因突然不能擔任會長的狀態下自動成為代理會長。
一、秘書處
(一)負責本協會會員信息的收集與保管;
(二)負責協會內各種檔案材料的起草、發放和管理。管理本協會各時期的文檔材料。
(三)負責各項會議的組織和召開,及時完成和整理會議記錄,對本協會各項活動進行書面記錄。
(四)與會長和副會長共同組織理事會依據相關條例推薦或指派本協會財務負責人、賬目負責人並報於會員大會。
(五)定期監察本協會財務,並及時存檔;
負責協調和檢查協會內各部門的工作關係,及時了解各部門工作進度並上報理事會,保證工作有序開展。
每月最後五個工作日內,向社聯交納信息月報表;
(八)負責會員學期註冊登記工作,及會員名單、理事會名單的編輯、登記整理及存檔;
(九)負責請假等有關事宜。
(十)負責給會員及幹事發信息。
(十一)活動結束後及時將報導稿、圖片及影像資料上交校社聯等。
二、外聯部
(一)負責本協會活動經費的籌集,包括拉贊助、條幅、大型活動的部分獎品的籌集等;
(二)積極尋求社會力量對本協會各項活動的支持;
(三)負責本協會於其他協會、社團、各學生組織的協調溝通;
(四)負責與其他高校協會、社團活動的聯繫與協調。
三、宣傳部
(一)開展本協會活動的宣傳工作;
(二)以海報或廣播等形式通知本協會會員召開相關活動,以簡訊形式通知協會會員召開會議。
(三)負責設計協會活動前宣傳方案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本部成員宣傳技能的培訓工作。
(五)負責獎勵禮品設計會徽設計。
四、研習部
(一)邀請知名講師為同學講課。
(二)安排日常學生授課人員。
(三)組織同學順利開展學術討論交流活動。
(四)負責整理學術交流內容,並選擇整理精美文章,適當向校報等刊物進行投稿。
(五)安排相關學術視頻播放。
(六)負責知識問答試題編寫。
(七)負責書籍篩選,定期與活策部、宣傳部、財務部聯合結緣書籍。
五.財務部
(一)負責管理社團聯內部所有非流動財產和資金
(二)負責管理社團聯合會的財務開支,妥善保存各種財務票據,作出學期預算。
(三)統籌管理社團聯合會財務和硬體設備等
(四)收取學院各社團的社團管理費,並做好記淥,合理支出;
(五)監督、指導各社團經費的使用和社團內部有關財務信息的管理;
(六)對社團聯內部和各社團的非流動資產和財務收支進行監督、管理、登記、存檔;
(七)作出各種財務收支統計表,訂期向會員大會公布。
六、紀檢部
(一)協助社長制定社團的各種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對社團內部成員以及各社團的紀律進行監督和檢查
(二)負責接受各協會會員的投訴;負責審查本社團申辦的活動;
(三)在社聯的指導下,對社團的財及各團務進行監督管理,
(四)對社團舉行活動所掛橫幅、所貼海報進行監督和管理。
(五)每年度對社團先進個人進行評優,對社團成員進行獎勵或懲罰。
七、活策部
(一)負責協助會長長,副會長和其他各工作職責部門完成社團日常工作和重點工作的企劃,包括工作過程和活動執行方案的設計。
(二)負責安排協調本社團的工作的順利開展。
八、技術部
(一)負責本協會網路平台的操作與維護,定期更新信息
(二)與校外網站增進交流與合作,通過網路宣傳提高社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負責課件,PPT,影視作品的製作
(四)負責收集整理本社團邀請的名師講座視頻資料,刻錄成光碟存檔

第四章特色活動

經會員大會和理事會討論決定,確定本協會的特色活動為《天才知道》大型國學知識競賽詩詞歌賦創作大賽,目前已經成功一屆,效果優秀,在校園內掀起了一股學習國學的風潮。

第五章常規活動

國學讀書交流會
這項活動是凝聚骨幹的特色活動,社團理事會成員發揮自己的國學特長為社員引入一個擅長的話題進行討論,以增加社員對各方面國學知識的積累。同時,邀請指導老師及相關專業老師在社團內部定期組織開展傳統文化的公開課,以加深社員對國學的認識。
國學出校門
組織社團國學功底好的同學定期進行一次“帶國學出校園進社區”的國學基本知識義務宣傳活動,讓國學的基本知識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實現“國學讓民眾更舒心,民眾讓國學更光輝”,達到讓國學紮根於民眾心靈深處的目的。

第六章附則

1.本社團的會址設在中醫藥大學校內。
2.本章程由本屆理事會全體通過,具備社內最高約束力。各部門及個人都必須遵守。
3.本章程是社團眾發起者根據建社初期的諸位同仁的共同理念所精思修訂。
4.本章程參考了大多數骨幹和會內外有識之士的意見,經過認真反覆論證,才獲得共識。符合時代精神,也對未來的國學研究會諸位骨幹同仁的工作具備指導意義。
5本章程自2014年11月12日公布之日起生效,自此日之後的任何一任理事會和全體會員能夠認真閱讀並認真執行。

創始人暨首任會長簡介

創始人暨首任會長為長春中醫藥大學人文管理學院關博昂,現為吉林省國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青年志願者、《青年長中》報合作作者、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管理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歷史和紅學。
會長關博昂會長關博昂

協會指導老師和學術顧問

指導老師

人文管理學院張文斌老師

學術顧問

吉林省書法協會會員 白山印社會員 郭英立老師(首席書法篆刻顧問)
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教研室 劉禹辛老師 (中醫學顧問)

發展現狀

校內交流

協會自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其他兄弟社團的大力幫助,目前我校有大學生書畫協會、民族音樂協會、瀚文曲藝社、村茶文學社、大學生武術協會、道沖太極拳社等國學性質的社團,協會和其均有交流。

校際交流

協會成立後先後同西南大學漢服協會、東北師範大學古韻東師中華文化協會、儀兮漢服協會,長春工程學院漢服協會等國學性質的社團取得聯繫,協會並與東北師範大學古韻東師中華文化協會舉行建交儀式,確立友好夥伴關係。

宣傳策略

協會自成立後一直致力於國學文化的推廣,為了是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國學的研究與學習中,協會先後開通了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創建了微信公眾平台。

大學生學習國學的意義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他們除了接受學校給予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快速接收、咀嚼、消化著社會上的各種觀念、信息。而他們接收、消化的這些觀念、信息又會迅速反饋給社會,與社會產生互動,他們受社會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更進一步說,他們是攜帶著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的一個最具活力的群體。因此,在大學時期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和榮辱觀,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社會風氣,意義重大。提倡學國學,是對人民民眾關於重塑社會價值觀和榮辱觀呼喚的回應。
當代大學生迫切需要新時期道德規範,需要傳統文化薰陶,需要了解如何做“中國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環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提供了豐富內容。現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體系應該在對國學進行借鑑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而出路還在於與國學教育緊密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