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手魚

長手魚

長手魚即長了“手”的魚,所謂的“手”指的就是它們用來行走的魚鰭。它們是在最近被科學家於澳大利亞東南部水域發現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指出,這種魚類在大約5000萬年前可能遍布世界各地,地中海便曾發現這種怪魚的化石。迄今為止,人們只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水域發現長手魚的蹤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手魚
  • 拉丁學名:handfish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分布區域:5000萬年前可能遍布世界各地
  • 讀音:zhang shou yu
  • 解釋:長了“手”的魚
摘要,已知資料,長手魚介紹,

摘要

國家地理雜誌網站2010年5月25日報導:最近,科學家對9種新命名的長手魚進行了描述。這些被稱為長手魚(handfish)的魚類最令人吃驚的特徵就是長著“手”,所謂的“手”指的就是它們用來行走的魚鰭。科學家們對9種新命名的長手魚進行了描述。迄今為止,人們只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水域發現長手魚的蹤影。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指出,這種魚類在大約5000萬年前可能遍布世界各地,地中海便曾發現這種怪魚的化石。科學家們對4種新命名的長手魚進行了描述。
長手魚

已知資料

評論作者、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的丹尼爾·格萊德希爾和彼得·拉斯特表示,世界上所有14種已知長手魚都只在澳大利亞東南沿岸的淺水域被發現。即使對於此前發現的長手魚,科學家也並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對它們的生物學特徵和行為習性,我們仍知之甚少。 長手魚行動遲緩,喜歡在面積狹小的棲息地活動,因此可能很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獵殺目標。但研究人員認為長手魚也擁有一件秘密武器,它們的皮膚具有毒性,能夠毒殺絕大多數攻擊者。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魚類分類學家格萊德希爾表示,一些逸聞趣事指出捕食者可能在吃掉長手魚一小時內死亡。

長手魚介紹

1、粉紅色長手魚
這幅未標註日期的圖片呈現的就是一種新命名的粉紅色長手魚,它們利用鰭行走于海床之上而不是游泳。在最近有關長手魚家族的科學評論中,科學家對9種新命名的魚類物種進行了描述,圖片中的粉紅色長手魚就是其中之一。
粉紅色長手魚粉紅色長手魚
粉紅色長手魚身長4英寸(約合10厘米),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魚類,迄今為止只發現4條,均是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霍巴特周圍區域捕獲的。自1999年以來,就再沒有人發現活粉紅色長手魚的蹤影,但直到現在,科學家才正式將這種魚類認定為一個獨特物種。
2、斑點長手魚
圖片展示的是一種此前已知的斑點長手魚,是在塔斯馬尼亞島德文特河河口和附近海灣底部的沙質沉積物上發現的。這種魚利用鰭在海床上行走,主要以海蟲和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斑點長手魚可能是長手魚家族中被研究程度最高的成員,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列為一種極度瀕危物種。也就是說,野生斑點長手魚在不久的將來面臨極高滅絕風險。
斑點長手魚斑點長手魚
3、紅色長手魚
這種紅色長手魚也是此前已知的一種魚類,現已被澳大利亞列為易受攻擊的物種。人們只在澳大利亞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周圍水域發現它們的身影。科學家對長手魚了解的並不多,因為它們的數量很少,不經常在野外發現。研究人員認為長手魚的產卵數量低於絕大多數其他魚類,長期生存面臨考驗。魚類分類學家格萊德希爾表示,長手魚往往在離家很近的區域活動,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
紅色長手魚紅色長手魚
4、黃鰭長手魚
圖片展示的是一種新描述的長手魚,名為“Ziebell”,其典型特徵為生有黃鰭,此外還長有略帶紫色的斑點。Ziebell只在塔斯馬尼亞島沿海被發現,它們的數量很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現已被澳大利亞列為易受攻擊的物種。
黃鰭長手魚黃鰭長手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