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中學

長寧中學

長寧中學地處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1302弄9號,位屬區中心。現占地18.5畝,建築面積11088m2,專用教室齊全,教學設備先進,運動場地寬敞。是上海市一類達標學校、長寧區數位化校園示範學校。學校奉行“愛國從愛校做起,成才以成人為先”的校訓,倡導“敬業、愛生、嚴謹、創新”的教風,發揚“勤奮、踏實、探索、求真”的學風及“誠信、守紀、勤奮、探索”的校風;堅持在“穩定中求發展,發展中創特色,以特色促騰飛”三步發展思路,一年來,學校接連被授予 “區文明單位”、“區藝術特色學校”、“區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長寧中學
  • 英文名:Shanghai Chang Ning Middle School
  • 簡稱:長中
  • 校訓:奉教化而長寧
  • 創辦時間:1946年
  • 所屬地區:上海市 長寧區
  • 類別:公辦初級中學
  • 育人目標:全面發展加藝術特長
  • 榮譽:“長寧區藝術特色學校”等
辦學條件,教學規模,教學理念,特色教育,學校歷史,校園歷史沿革,校園辦學歷程,創辦者寄語,學校未來發展,

辦學條件

長寧中學新校區位於中山公園輕軌站西側,學校校舍呈“H型”布局,井然有序,總運動面積4200m2,有200米環形塑膠跑道標準化操場、300餘m2的桌球訓練館、210 m2的體操房及97 m2的舞蹈室;校園規劃綠化率為35%,繁花點綴著綠草,綠樹映襯著幽徑,讓校園顯得清新而亮麗,給師生以花園式的享受。學校現有各種專用教室19個,數位化教室14個,已實現校園網、數位化平台及閉路電視網“多網合一”;另外,校數位化會議室、視頻轉播中心、數位化合班教室、辦公室、計算機房等完成寬頻入網,學校正逐步向無紙化辦公、數位化管理過渡。
上海市長寧中學
為促進學校的特色發展,2013年暑期,長寧區教育局為學校專門改建了高雅、現代、新奇的美育功能教室,集作品展覽、圖書收藏、版畫創作、動漫製作、材料創意、書法體驗於一體。為豐富學校的文化藝術內涵,促進學校爭創新優質學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教學規模

學校共有15個教學班,平均每班20名學生,實施小班化教學。高中錄取率60%。2014年計畫招生班級4個。學校有高級教師8人、中級教師31人、本科率已達100%,有8人研究生畢業或在讀。
長寧中學教學活動長寧中學教學活動
學校教師一向秉承“奉教化而長寧“的校訓,以溫馨優美的環境感染學生,以豐富的藝術形式陶冶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幫助學生。學校教師參加區專業素養測試獲得教育局好評。有不少教師已向全區公開教學展示。

教學理念

長寧中學堅持“以改革求發展,向管理要效益,向科研要質量”辦學思想。一方面,德育工作堅持以“關愛”促“規範”,以“活動”促“實效”,依託各種教育“契機”,分層開展系列德育活動。其次,學校把教學質量視為學校生命線,並通過“六抓”,學校教學質量名列前茅。
長寧中學

特色教育

美術特色教育在長寧中學有近30年歷史,並於1996年與長寧美術專修學校聯合創辦國中美術特色班,為學校美術特色教育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幾年來有50多人次的美術作品獲區級以上獎項,多幅作品多次參展,多名學生攜作品參加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書畫交流,在社會上形成了較高聲譽。
長寧中學
體藝教育在學校呈現百花齊放。“寧飛”教育系列逐成學校品牌,如“寧飛報”是校園文化的一大亮點,是師生、家長展示交流思想的平台;“寧飛直播室”是學生自我編導,自我教育的重要渠道;“寧飛書畫社”是學校各類藝術愛好者的殿堂;兩年一次的“寧飛文藝匯演”更是師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寧飛文學社”是學生用心靈激揚文字的場所。
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全面發展加藝術特長”。在德育方面,學校有根據學生成長階段設定的社會實踐課程,還有許多與學科結合的拓展課程,和社團活動。在教學上,考試學科已實施由本校教師編寫的校本練習,不用購買教輔材料,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學校嚴禁擠占體育課、活動課,體育成績一直名列全區前列。美育是學校突出的辦學特色,教育局每年批准學校招收一定量的書畫特長生。

學校歷史

校園歷史沿革

長寧中學的前身是上海市私立奉化中學,解放初期是長寧區僅有的兩所完全中學之一,由蔣緯國等人在1946年發起並創辦的,至今已有六十餘年歷史。
1946年8月,經過奉化中學發起人的推薦、協商, 組建了奉化中學校董事會,校董們推舉當時的國民政府秘 書毛慶祥為董事長,聘請毛聖棟先生為校長。 毛聖棟校長請了一些教育行家裡手介紹教員,幫助籌劃學校辦學體 制,任命邱直青先生為校務主任,統管學校工作,奉化中學宣告成立。
1947年2月,蔣氏家族發起並創辦的奉化中學在長寧路校址開學。
1949年春,奉化中學發展成一所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 並在這年4月被當時的市教育局批准立案。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以吳文照副校長為主任的新校務委員會,對校政進行一番改革,實行民主辦校,堅決 貫徹面向工農的原則擴大招生。
1952年12月26日,奉化中學公立,為上海首批私立轉公立的三所中學之一, 校名也因地處長寧區長寧路而改為“上海市長寧中學”。
1956年聖誼中學併入長寧中學。
2001年新寧中學併入長寧中學。
2002年長寧中學遷進新建的校區,成為一所占地16.1畝 ,建築面積達11047平方米的上海市一類達標學校。

校園辦學歷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侄孫毛聖棟從重慶來到上海,被上海市警察局長宣鐵吾任命為上海市警察局督察長。毛聖棟是黃埔軍校四期生,曾參加過北伐和抗日戰爭,是個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人。他看到被日寇蹂躪八年的上海教育界滿目瘡痍,便決心在上海辦一所學校。1945年年底,毛聖棟約同是蔣氏親屬的毛慶祥到上海逸園新邨探訪他的表叔——正休假在家的蔣介石次子蔣緯國先生。毛聖棟創校的想法與蔣緯國不謀而合。於是在蔣緯國的支持下,毛聖棟便著手籌辦起來了。籌設中的學校被命名為“奉化中學”。
經毛聖棟、蔣緯國、毛慶祥等人的半年醞釀、四處聯絡,奉化中學的第一次籌備會議於1946年5月9日在當時東亞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召開。蔣緯國領銜具名邀請奉化中學的發起人與會,會後還設宴款待。蔣緯國親自主持這次會議,在會上致詞呼籲大家協力,共促其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會上宣布為“提倡教育、作育英才”,在上海籌設一所“學用合一”的中學,為紀念蔣介石故鄉,該校命名為“上海市私立奉化中學”;會上還決定在上海馬霍路37號設立奉化中學籌備處,毛聖棟為主任,蔣緯國、毛慶祥等為委員。籌辦奉化中學的訊息次日刊載於《中央日報》、《大公報》和滬上各報。上海灘一時滿城風雨、到處講“奉化”,許多知名人士紛紛解囊認捐,而愛儷園羅氏兄弟也慷慨應允捐地十餘畝供奉化中學建校舍用。5月16日,籌備處向上海市教育局申報成立,上報籌設奉化中學的發起人有41人,都是當時軍政界要人或上海灘知名人士。
上海市長寧中學上海市長寧中學
奉化中學原擬在那年九月份開學,所以籌備處當務之急便是迅速尋到現成的校舍。當時號稱“棉布大王”的鄞縣人周聯康為安康綢緞莊總經理,想在當時的長寧路35號(後為長寧路593號)自有的一幢三開間三層洋房辦一所義務學校。毛聖棟與周聯康本為寧波大同鄉,又是好友。毛聖棟從史濟照先生處得此訊息,就以創辦奉化中學事求助於周聯康,聘請他擔任校董。周聯康就在1946年6月將這占地五畝的洋房租給奉化中學作校舍,並將每月的租金捐助給學校作經費。但此時,這幢洋房並不在周聯康手裡。原來這幢洋房在上海淪陷後被日籍人林國彥憑藉日本憲兵的暴力所霸占,設立疫病醫院,時人稱為“林醫院”,也有人稱其為“傷兵醫院”。抗戰勝利後,林國彥一面改日本國籍登記為台灣人以逃避懲罰,一面勾結上海黑社會惡勢力,以手槍和炸彈相威脅,妄圖長期占用這幢洋房。而國民黨CC派中統特務組織也以建新中學的名義霸占住樓房旁邊的幾畝空地要派用場,並覬覦空地旁的洋房。要收回洋房固然不易,而要從中統手中收回空地更是虎口拔牙。毛聖棟等創校人冒著黑道勢力的炸彈威脅,又頂著特務強權的索要,先後以奉化中學籌備處主任和校董會董事長毛慶祥的名義發了很多呈文,找了很多機關很多人,甚至把狀告到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陳立夫那裡,經過不屈不撓的據理力爭和半年周折,最後蔣緯國出面請CC派要員潘公展出來調解,奉化中學才如願接管這幢洋房和房旁空地。
在為校舍四處奔走之時,奉化中學籌備處以茶話會、義演等方式籌集建校基金。籌備處印製捐贈收據,由蔣緯國、毛慶祥、毛聖棟三人聯名發函寄發捐冊向全國各省市的國民黨黨部募捐,還通過中國駐外使館、領事館向海外僑胞募捐。愛國僑領司徒美堂不僅作為發起人自己認捐,還用各種途徑號召各地僑胞為奉化中學捐資。這樣,很快就從全國各省市和海外各國僑胞勸募到不少建校基金。
1946年8月,經過奉化中學發起人的推薦、協商,組建了奉化中學校董事會,校董們推舉當時的國民政府秘書毛慶祥為董事長,聘請毛聖棟先生為校長。毛聖棟校長請了一些教育行家裡手介紹教員,幫助籌劃學校辦學體制,任命邱直青先生為校務主任,統管學校工作。
解決了校舍、經費、教員的問題後,招生又是個大難題。奉化中學原想按常規在1946年秋季招生開學,但由於校舍遲遲接管不了延至1947年春季才首次招生。蔣緯國等校董主張招生不應受常規、時間的限制,教育應該“有教無類”、不咎既往。他們允許他校開除的學生可以報考奉化中學且從寬錄取,還允許他校學生可按其所讀年級免試轉學來奉化插班,加上奉化又有20%的免費生名額吸引著一批清寒學生,結果首次招生出奇地順利,初一、初二、高一各年級春秋季二個班,班班招足額。
1947年2月,蔣氏家族發起並創辦、在上海熱鬧一時又揚名海外的奉化中學終於在長寧路校址開學。當時校舍僅有一幢洋房,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占地五畝,擁有22位教職工、6個班級共224名學生。從1947年暑假開始,校董會動用募捐來的建校基金,先後在洋房南面操場東西兩旁各建造一排南北走向的木板平房教室共12間,以及風雨操場和禮堂等一些零星校舍,還陸續添置一些理化儀器和圖書設備等。而班級、學生數量也逐年增多。到1949年春,奉化中學發展成一所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並在這年4月被當時的市教育局批准立案。
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毛慶祥、蔣緯國等校董赴台灣,校董會推毛聖棟繼任董事長暨校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毛聖棟以奉化中學已進入新時代,自己又無教育專長為由,不顧教職員的挽留而堅辭校長職務。於是奉化中學成立以吳文照副校長為主任的新校務委員會,對校政進行一番改革,實行民主辦校,堅決貫徹面向工農的原則擴大招生。1952年12月26日,奉化中學公立,為上海首批私立轉公立的三所中學之一,校名也因地處長寧區長寧路而改為“上海市長寧中學”。以後聖誼中學和新寧中學先後於1956年和2001年併入長寧中學,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而人民政府也不斷遷走學校周近的工廠、企業,擴大校園面積,還多次撥款建造新的教學樓和辦公樓。2002年長寧中學遷進新建的校區,成為一所占地16.1畝,建築面積達11047平方米的上海市一類達標學校。

創辦者寄語

毛聖棟先生離開奉化中學後,曾擔任奉化縣政協委員,民革縣委委員等職,1979年應邀回到長寧中學作客。他見到離校30年間,學校舊貌換新顏,想起當年創辦中之艱辛,開學時之簡陋,不禁感慨萬千。他寫信告訴在台灣的蔣緯國先生,說“當年我們栽的秧苗,在共產黨的培育下,今已結實纍纍矣。憶及表叔在國際飯店所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話,真寬慰有餘,不負故人所望也”。毛聖棟創校時43歲,1985年逝世,終年82歲。
蔣緯國創辦奉化中學時為陸軍上校,年31歲,為奉化中學校董中最年輕者。1996年10月長寧中學舉行50周年校慶大典時,台資經緯公司的彭季子先生等一行代表蔣緯國先生來校參加慶典並向學校贈送花籃致賀。而遠在台灣的蔣緯國先生則致函說,當年“創辦該校的往事,歷歷在目”,“聞該校在相關主管單位及歷任校長與師生的努力下,擴建校舍,增設軟硬體設施,充實師資,迄今擁有學生一千二百餘人,已達當年為國作育英才之宗旨,曷勝快慰。”還欣然許諾“此屆校慶時間已過,然來日方長,願此後校慶,當回校與諸校友們及師生‘共慶’”。寫信之外,還欣然命筆,寫下了“奉教化而長寧”的題詞寄贈長寧中學。蔣緯國先生的信與題詞意味深長,字裡行間,瀰漫著對長寧中學深深的眷戀和關注之情。
可惜蔣緯國先生一直沒有機會“回校與諸校友們及師生‘共慶’”。若是他和其他奉化中學的發起人、校董們泉下有知,看到長寧中學今天的新校舍,嶄新的H型教學大樓,紅綠相間的彩色塑膠操場,新落成的校園綠地及意氣風發的莘莘長寧學子,又該有多少感慨!

學校未來發展

2013年,美育功能教室建成,教育局在長寧中學掛牌城市少年宮。老校煥發出新的魅力。徜徉藝術的殿堂,學生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畫作、上師大哥哥姐姐的畫作、老師們的攝影作品,可以零距離接觸藝術書籍、可以開展交流活動、還可以體驗版畫製作、動漫設計、材料創意、書法運筆……,這裡就是“美術技能學習、美展活動體驗、美育內涵發展”的美育樂園。
據2013年底的調查統計, 全校244名學生中,夢想成為藝術工作者的占31%,同項比較,比區德育室對全區學生統計出的8.14%,高出22.86%;夢想成為設計師的占18%,同項比較,比區德育室對全區學生統計出的5.71%高出12.29%。同時,全校42%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的各類藝術實踐體驗活動收穫最大,有助於他們夢想的形成。
通過美育課程和美育活動,學校正在踐行“美育教化人生”的教育理念,並將不斷探索、最佳化課程,為學生終生的美好發展奠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