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堂峽(唐代杜甫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鐵堂峽》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杜甫的作品之一,出自《全唐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堂峽
  • 外文名:Tietangxia
  • 作者:杜甫
  • 年代:唐代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鐵堂峽
鐵堂山在天水縣東五里,峽有鐵堂莊。
山風吹遊子,縹緲乘險絕。
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
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
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
水寒長冰橫,我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盜賊殊未滅。
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

創作背景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即“安史之亂”的第四年,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攜眷西行到秦州。他在秦州居住三個月後,於當年十一月經鐵堂峽赴同谷(今成縣),然後到四川去。途經鐵堂峽時留有這首詩。

點評鑑賞

杜臆》:
公懷卜居之想,故“堂隍”、“積鐵”以下六句、皆狀其地之勝,既去而肝肺為之熱也。“修纖”狀山上之竹,甚妙。
杜詩詳註》:
入蜀諸章,用仄韻居多,蓋逢險峭之境,寫愁苦之詞,自不能為護緩之調也。
杜詩鏡銓》:
邵云:起語亦爾縹緲。“鐵堂”二字,有此刻劃(“峽形”二句下)。
《杜詩說》:
諸詩大抵寫蜀道之艱難,及行役之辛苦,看每章結語,各有出場,無一相重處。
甌北詩話》:
(杜詩)有題中未必有此義,而冥心刻骨,奇險至十二三分者,如……《鐵堂峽》之“徑摩蒼穹蟠,石與厚地裂”。
《十八家詩鈔》:
張云:諸詩縋幽鑿險,獨辟異境。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