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券

鐵券

鐵券,是中國君主專制時代皇帝賜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類似於現代普遍流行的勳章,允其世代享有優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種特別證件,也叫免死券。因為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聖旨便是法律,所以,鐵券也便負有特別的法律效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券
  • 性質: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
  • 授予對象:功臣,重臣
  • 授予人:皇帝
簡介,歷史沿革,鐵券內容,歷史文物,相關郵票,

簡介

“鐵券”是外形如筒瓦狀的鐵製品,它在中國古代是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時頒賞賜給臣子的信物和憑證。“鐵券”上的信詞最初時用丹砂填字,合稱“丹書鐵契”;梁時用銀字填字,即“銀券”;隋時用金填字,亦稱“金券”、“金書”,所以後世稱“鐵券”為“金書鐵券”,又因“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稱“鐵券”為“世券”。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錢鏐金書鐵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錢鏐金書鐵券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丹書鐵券”制度始於漢代。據史料載,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勛“丹書鐵券”作為褒獎。劉邦建立了漢王朝後,“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帛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契”,即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證。“丹書、鐵契、金匱、石室”,即以鐵為契,以丹書之,以金為匱,以石為室,將皇帝與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寫在“鐵券”上,裝進金匱藏於用石建成的宗廟內,以示鄭重和保證“鐵券”安全。當時,“鐵券”還無免罪和免死等許諾,僅作為一種加官進爵、封侯納地的憑證。當時因用丹砂將券文之於鐵制的契券上,故稱“鐵券”,亦稱“丹書鐵券”或“丹書鐵契”。而唐以後則主要用金填字。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北魏孝文帝頒發給皇室宗室、親近大臣的“鐵券”是作為護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齊、梁、陳四代,頒發“鐵券”已較為普遍。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常制,凡開國元勛、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首領皆賜予“鐵券”,也給寵宦、宦官頒發“鐵券”。到宋、元、明時期,“鐵券”頒賜逐漸趨於完備。

鐵券內容

鐵券鐫刻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
鐵券鐵券
一、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
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
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
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

歷史文物

明代的文獻稱鐵券為“世券”,現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仍有實物,為金屬鑄造的半覆瓦形的特殊文書,其上刻有受賜人的姓名、勳勞、官爵,還寫明持有此券,本人犯法可免二死,子孫可免一死,等等。
鐵券丹書文物鐵券丹書文物
隋唐時期,對於功臣賞賜鐵券,用以表示免死特權的作法十分普遍。北周太祖宇文泰曾賜李穆鐵券,恕其十死。唐中宗曾賜楊元琰鐵券,恕十死。至唐代晚期,藩鎮割據,帝室更大量賜鐵券以討好擁有兵權的將領,致使發展到一些藩鎮將領也實行對部下賜鐵券免死的獎勵。宋代以下,帝王對功臣賞賜鐵券的情況有所減少。但在明代,仍有賞賜鐵券的現象。
現今保存下來的唐代鐵券實物,僅有897年(唐代乾寧四年)賜錢鏐鐵券一件,長52厘米,寬29.8厘米,厚0.4
厘米。券為復瓦形,上嵌金字詔書 333字。這是唐昭宗李曄賜給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錢鏐的。券文說:“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該券在元朝曾一度失落水中,後被漁人撈出,錢氏後人重價購回保存。1951年,錢氏後人將它捐獻國家,先歸浙江省博物館,後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明代鐵券存世的有《會川伯趙安鐵券》,長20.7厘米,寬39.8厘米,厚0.2厘米,嵌金字219字,為1440年(正統五年)明英宗賜給鎮守隴右的土司會川伯趙安的。此券保存甚佳,券字金色燦然,無一字殘損,現藏甘肅省渭源縣文化館。

相關郵票

1996年9月2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中國古代檔案珍藏》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二枚為“明代鐵券”,郵票圖案是明英宗1458年(天順二年)頒賜給青海士官高陽伯李文的“鐵券”。該鐵券現珍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鐵券郵票極限明信片鐵券郵票極限明信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