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佛寺(四川旺蒼寺廟)

鐵佛寺(四川旺蒼寺廟)

鐵佛寺位於川陝交界的旺蒼縣鼓城鄉北二華里處,修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由上下兩殿和左右廂房構成。因為寺內許多佛像和神像都是生鐵鑄成,故名鐵佛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佛寺
  • 地址:旺蒼縣鼓城鄉北二華里處
  • 修建時間:明代萬曆年間
  • 寺內鐵佛:釋迦牟尼
  • 原因:寺內許多佛像和神像都是生鐵鑄成
建築構造,歷史變遷,佛寺傳說,

建築構造

鐵佛寺內的鐵佛為釋迦牟尼,坐落在上殿正中,下面是石條砌成的長約一丈寬約三尺的蓮台,每塊石條的正面都刻有花草圖案。蓮台上面是由生鐵鑄造的數十個排列有序、造型精美的小佛頭像組成的“千佛圈”。鐵佛釋迦牟尼左手平置膝上,右手向上屈伸拇指、無名指、中指作施無畏印狀,身披袈裟,雙膝盤坐在“千佛圈”上,身高約三米,重量約千斤,身態勻稱,莊嚴肅穆,衣紋流暢,神態自若。
鐵佛寺
袈裟上鑄有許多文字,其中有“萬曆二十年中秋”、“醴陵縣金火命匠薛武利、薛武綱”等字樣。在釋迦牟尼左側是以尊文殊菩薩,右側有一尊普賢菩薩,也是鐵鑄而成。文殊、普賢雙手合十,神態慈祥,兩眼平視,莊重虔誠。上殿右側還有一尊鐵鑄的觀音像,雙膝盤坐在下用石條、上用生鐵鑄造的蓮花台上,一片片鐵鑄蓮花,經過畫工點染,潔白逼真。觀音身高八尺,一手托淨水瓶,一手拿柳枝,眼、耳、口、鼻造型精緻,文靜溫柔。下殿階沿有一尊鐵鑄的韋馱,兩眼平視上殿佛像,高約七尺,頭戴鐵盔,身穿鎧甲,威武雄壯。鐵佛寺內的佛像工藝精妙,歷四百餘年,光潔如新,譽滿川陝甘三省。
鐵佛寺除了鐵鑄神像外,其餘神像多為泥胎燒制而成,上殿左右兩側各有九尊共十八個泥燒羅漢,或竊竊私語,或抱膝談心,或天真活潑,或憨厚笨拙,或超凡脫俗,或喜形於色,或閉目養神,形態各異,妙趣橫生。

歷史變遷

鐵佛寺周圍群山之中,山山有廟,各具特色。民國五年(1916)川陝邊境“紅燈教”聚義於廟內,民國十一年(1922)官軍剿滅“紅燈教”時,各山寺廟,付之一炬,唯有鐵佛寺尚存。由於這裡上通陝南,下達蜀川,所以終年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寺內和尚吃齋念佛,晨鐘暮鼓,聲傳數里。解放前,每年一月至三月的“上元會”,七月的“中元會”都要以地方鄉紳為首舉辦廟會,請來周圍高僧設壇頌經,短者三五天,長者十來天不等。五月十三舉辦聖武會(俗稱單刀會),當地袍哥齊集鐵佛寺內,以舉辦佛事為名,辦提升,收兄弟,接納遠近名人參加祭祀禮儀。新中國成立後,廟內和尚還俗,1966年“文革”初期鐵佛被“造反派”用鋼釺二錘把鐵佛打得粉碎,廟宇也被毀壞。鐵佛還剩下一些殘片。1986年,全國政協常委、攝影家黃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邵宇等到此看後,評價“此類工藝屬唐代文化,全國少見”。可惜,毀於一旦。

佛寺傳說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鐵佛寺的傳說。據《東光縣》記載∶鐵佛寺後曾有一個棄置多年的鐵佛基座,重數千斤,上面鑄有「吳橋鎮」三字。吳橋鎮原隸屬東光縣,這裡出了一個張姓鐵匠,帶領數十名工匠,架起小鐵爐多座,每天澆鑄鐵佛。當鑄到平肩時,頭部說什麽也鑄不成,因為工匠端著鐵水登上兩丈多高的腳手架以後,鐵水就冷卻了。正當工匠們一籌莫展之際,來了一位白髮老者,口呤「要想鐵佛成,必須脖兒平」,唱罷就揚長而去。工匠們心領神會,便在佛身邊圍堆土成台,與肩部相平,並將化鐵爐安置在台上,佛台很快便澆鑄成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