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鵲

鐘鵲

鐘鵲(bell-magpie),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雀形目(Passeriformes)鐘鵲科(Cracticidae)鳴禽。因其洪亮的具金屬音的鳴聲和像喜鵲的黑白兩色羽衣而得名。多認為只有黑背鐘鵲(Gymnorhina tibicen)一種,分布廣。有人認為有3種:白背鐘鵲(G. hypoleuca)、西鐘鵲(G. dorsalis)和黑背鐘鵲。長35~50公分(14~20吋),與喜鵲不同之處為尾短。在開闊地捕食蜥蜴、蛇和大型昆蟲。富侵略性,尤其在繁殖季節,會攻擊較大的鳥類甚至人。巢敞開,築在農村,其中除草和枝條外,還可有大量金屬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鐘鵲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鐘鵲科
物種分類,分布範圍,習性與繁殖,鐘鵲亞種,黑背鐘鵲亞種,白背鐘鵲亞種,其他種類,灰鐘鵲,黑鐘鵲,噪鐘鵲,黑喉鐘鵲,

物種分類

黑背鐘鵲最初是由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於1802年描述的,並分類在佛法僧屬中。黑背鐘鵲種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吹笛手”,取自它們美妙的歌聲。
黑背鐘鵲是百勞鳥及噪鐘鵲的親屬,三者於1914年就已被分類在鐘鵲科之下。美國鳥類學家(Charles Sibley)及瓊·阿基斯特(Jon Edward Ahlquist)發現百勞鳥與燕鵙的近親關係,遂將它們一同分類在鐘鵲族下,而現在則分類在燕鵙科下。黑背鐘鵲曾擁有獨有的屬,名為Gymnorhina。但多個學者都認為其地棲性並不足以支持其獨特性,故將它們分類在百勞鳥的鐘鵲屬下。
20世紀大部份文獻都將黑背鐘鵲分為三個物種:即黑背鐘鵲(G. tibicen)、白背鐘鵲(G. hypoleuca)及西鐘鵲(G. dorsalis)。後來發現在這三個物種的地盤附近,已有它們的混種出沒。故於1969年它們被分並成為一個物種。

分布範圍

鐘鵲是澳大利亞最常見最易於辨認的鳥類之一,身體呈黑白兩色,分布幾乎遍及澳洲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在紐幾內亞島也有分布,無論城市還是荒野都能見到,在沿海地區和農業區最為常見,是留鳥或漂鳥。
鐘鵲

習性與繁殖

鐘鵲是喧鬧而富攻擊性的鳥類,有複雜的社會結構,經常能聽到它們的二重唱和合唱,聲音洪亮而有特色,有時富於變化。6月~12月為繁殖期,集中在8~10月,在接近樹葉的樹枝分叉處建大型巢,巢大小根據樹枝而略有區別,產卵1~6枚,一半多為3~5枚,由雌鳥孵化,孵化期20天。
黑背鐘鵲是雜食性的,主要吃無脊椎動物。它們一般都是留鳥及有地盤的。它們適應了人類居住的地方,如公園、花園及農地。1860年代曾將黑背鐘鵲引入到紐西蘭,但因驅除了當地的鳥類而被認為是害蟲。在索羅門群島及斐濟也有引入黑背鐘鵲,但它們沒有成為入侵物種。
澳大利亞 的春天是黑背鐘鵲的季節,繁殖期的黑背鐘鵲會對入侵的動物帶有攻擊性。黑背鐘鵲是很多澳大利亞運動隊伍的吉祥物。

鐘鵲亞種

鐘鵲分成了幾個不同的亞種,在悉尼看到的是分布最廣泛的指名亞種黑背鐘鵲G. t. tibicen,墨爾本看到的是白背鐘鵲G. t. leuconota,黑背鐘鵲有時又被分成幾個不同的亞種。鐘鵲的英文名為澳洲喜鵲,其體形和習性都與鴉、鵲類相似,但是並不屬於同一類。
現時已確認有9個黑背鐘鵲的亞種,但在它們之間有大部份分布地是重疊的,且有中間形態出現。按著分布地的緯度增加,亞種的體型也傾向較大,但塔斯曼尼亞的例外。

黑背鐘鵲亞種

原有的黑背鐘鵲(G. tibicen)形態被分為4個亞種:
黑背鵲(C. tibicen tibicen)是指名亞種,也是亞種中最大的。分布在昆士蘭東南部,由莫瑞頓灣(Moreton Bay)附近經新南威爾斯東部至莫魯亞(Moruya),接近維多利亞州邊界。它們是海岸性或近岸性的,限制在大分水嶺的東邊。
C. tibicen terraereginae是細小及中等體型的亞種,分布在約克角半島及海灣郡(Gulf Country)南下經昆士蘭至哈利福灣(Halifax Bay)及瑪麗河(Mary River)之間的海岸、新南威爾斯中西部及南澳大利亞州北部。主羽與黑背鵲相同,雌雀尾羽的黑端較短。雙翼及腳較短,喙則較長。其學名的拉丁文的翻譯意思是“昆士蘭”。在維多利亞州北部及新南威爾斯南部有它們與C. tubicen tyrannica的混種出沒,混種背上的黑色斑紋大小不同。在貝加(Bega)及貝特曼斯灣(Batemans Bay)有三交育種出沒。
C. tibicen eylandtensis分布在頂端地帶(Top End),由金伯利(Kimberley)橫跨北領地,經阿納姆地(Arnhem Land)及古魯特島(Groote Eylandt)到海灣郡。它們是最細小的亞種,喙長而幼。尾羽端的黑斑較窄,雄雀頸部的白色較多,雌雀的則呈淡灰色。在卡奔塔利亞灣東南部,它們與C. tibicen terraereginae逐漸合而為一。
C. tibicen longirostris分布在西澳大利亞州北部,由鯊魚灣至皮爾巴拉。它們體型中等,喙長而幼。長喙可以是用來啄蠍子及蜘蛛。在鯊魚灣南下至穆奇森河(Murchison River)及東至大維多利亞沙漠,有與西鐘鵲混種出沒。

白背鐘鵲亞種

白背鐘鵲被分裂成三個亞種:
C. tibicen tyrannica分布在新南威爾斯的圖佛德灣(Twofold Bay),橫跨維多利亞州南部至庫容國家公園(Coorong National Park)。它們的背部呈白色,尾羽白間較闊。
C. tibicen telonocua分布在考維爾(Cowell),南至艾爾半島及約克半島。亞種名是白背鐘鵲學名中“leuconota”變換字母次序的而成。它們非常像C. tibicen tyrannica,但雙翼較短,整體也較淡色及細小。它們的喙較短。在高山嶺(Mount Lofty Ranges)及袋鼠島有中間型態出沒。
C. tibicen hypoleuca是細小及白背的亞種,喙及翼都很短。分布在塔斯曼尼亞的金島及弗林德斯島。
西鐘鵲(C. tibicen dorsalis)最初是獨立的物種。分布在西澳大利亞州的西南角。雄雀的背部白色,外觀像
C. tibicen telonocua,但體型稍大、喙較長及尾羽黑端較窄。雌雀的背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羽毛邊呈白色。
C. tibicen papuana分布在紐幾內亞南部,但所知很少。雄雀背部呈白色,有窄的黑斑;雌雀的背部黑色。黑色的羽毛端呈白色。喙長而深。

其他種類

灰鐘鵲

拉丁文學名:Cracticus torquatus
灰鐘鵲灰鐘鵲
鐘鵲是中型鳴禽,體羽多如喜鵲般黑白兩色,嘴長而粗壯,嘴端常有利鉤,以昆蟲及小動物為食,棲息於森林中,常揚頸歌唱,叫聲低沉悅耳。鐘鵲分布限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有3屬11種。鐘鵲科的一些成員如鐘鵲、斑噪鐘鵲等是澳洲最常見的鳥類,相當於其它大陸烏鴉和喜鵲的。鐘鵲科的一些小型成員如灰鐘鵲則習性類似伯勞,有在樹上懸掛獵物的習慣。

黑鐘鵲

黑鐘鵲(學名:Cracticus quoyi;英文名:Black Butcher Bird)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噪鐘鵲

currawong
亦稱笛鴉(piping-crow)或鴉伯勞(crow-shrike)。
雀形目(Passeriformes)鐘鵲科(Cracticidae)的數種澳大利亞鳴禽。體型大,長可達50公分(20吋),羽衣黑色或黑白相間,眼黃。叫聲洪亮呈金屬音。見於林地,偶爾群集於郊區,以吃果實、昆蟲、小動物和其他鳥卵和幼鳥為生。可能為害果園和雞場。斑噪鐘鵲(Strepera graculina)發隆隆鳴聲;灰噪鐘鵲(S. versicolor)發鏗鏘的鳴聲。

黑喉鐘鵲

(學名:Cracticus nigrogularis;英文名:Black-throated Butcher Bird)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