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開天

鐘開天

著名畫家鐘開天先生作為全國最有實力與成就的藝術家之一,由於僻居南疆,常年潛心創作,其藝術知名度與影響力遠已達到應有的高度。他的作品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大會堂雲南廳、中南海紫光閣、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外賓廳、國防部外事大廳、各大軍區和許多省市自治區均有其巨幅力作懸掛、收藏,美術界也達到廣泛共識。其藝術風格,美術思想與理論主張也在更大的範圍得以傳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開天
  • 國籍:中國
  • 職業:著名畫家
  • 主要成就:《壯麗中華》
  • 代表作品:《綠色瑰寶》《山花爛漫》 《江山多嬌圖》
個人經歷,個人作品,作品展覽,

個人經歷

鐘開天,著名畫家,成都軍區專職美術創作員,1961年入伍,1979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當過戰士、班長、副排長、報社編輯,曾任昆明軍區美術創作員、雲南省軍區文藝創作室主任,北京大學藝術顧問、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解放軍書畫院成都軍區分院顧問、雲南省文史館員。多次出國舉辦畫展並講學,曾受聘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喬治亞等大學講授中國書畫。為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外賓廳作《綠色瑰寶》940㎝×240㎝、五號會議大廳《山花爛漫》1370㎝×270㎝、中南海紫光閣《江山多嬌圖》、人民大會堂雲南廳(與李忠翔先生合作)《七彩雲南》1200㎝×360㎝、人民大會堂50年珍藏書畫集《沐春》——瑞祥孔雀圖190㎝×100㎝、國防部接待廳《南疆杜鵑紅》1000㎝×170㎝,以及許多省市、自治區、大軍區會議大廳均有作品陳列。2009年10月曆時一年完成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大型壁畫《壯麗中華》——江山萬里圖(1800㎝×372㎝),2010年8月為國防部外事大廳完成壁畫《中華魂》——萬里長城圖550㎝×400㎝,堪稱當代藝術精品。出版過多種版本的畫冊,2001年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型畫冊《鐘開天畫集》首發式,收入畫冊的中國畫人物長卷《進駐阿佤山》1000㎝×200㎝為成名之作,在此基礎上創作的《佤山部落圖》1000㎝×200㎝,兩次赴美國展出,作品以其巨大的容量和史詩性解讀生命之核心,開啟生命的鑰匙,感悟人生的真諦,使觀眾心靈受到強烈地震撼,體味素神的徹底解脫與自然融合的高層境界,給人一種粗獷的美和原始生命的痛快感,使作品具有了相對永恆的價值。2007年出版大型畫冊《鐘開天書法集》。曾獲解放軍總政治部美術創作獎,雲南文學藝術成就獎。鐘開天長期從事中國畫、壁畫、書法的創作和研究,在人物、山水、花鳥畫方面均取得諸多成就,特別具有駕馭控制大畫面的能力。
鐘開天
他有豐富的生活積累,紮實的繪畫功底,全面的藝術修養和厚重的傳統文化積澱。作品注重意境,內涵豐富,恢宏雄健,氣勢奪人,形成他質樸凝重、沉雄豪邁的藝術風格。作品具有民族氣派,現代意識和很強的時代精神,畢生致力於把中國畫推向現代,弘揚中國藝術的漢唐雄風,確立中國繪畫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書法體勢多變,隨意生態,凌厲勁健又婀娜多姿、灑脫開張又沉穩厚重。其中所作楷書能從漢隸、魏碑和爨字中脫穎而出,從結體到用筆皆別開生面,古拙雅意又生動活潑。

個人作品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主體壁畫
《壯 麗 中 華》
——萬 里 江 山 圖(1800㎝×372㎝)
人民大會堂三樓大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元宵晚會,“兩會”總理記者招待會和許多國際性會議,以及大型招待會都在此舉行。目 前大廳的改造裝修工程已結束,大廳氣勢輝宏,莊重典雅,金碧輝煌。改造後的大廳將成為中國的“金色大廳”。
大廳主體畫創作要求應能代表國家文化藝術形象,體現國家繁榮富強盛世圖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風範,同時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
從二00八年八月開始,鐘開天應邀參加草圖創作,十二月完稿。經過專家對約稿反覆評議、篩選、領導審定,下達了委託創作任務書,選定著名軍旅畫家鐘開天同志完成金色大廳的主題畫創作。
壁畫從創作到完成歷時一年,與其助手中南海畫家李志松大校,每天面對巨大的畫面,或伏於地上勾勒,或架輪車於高空作業,爬高下低,日夜兼程,歷盡艱辛。此間,得到部隊省軍區領導的支持,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工作條件,作品從創作到評審得到省人大的鼎力相助,放大繪製階段又得到大會堂管理局領導和著名專家學者十分具體的關心指導,省文聯和中國對外友好協會還組織了作品觀摩座談會。
鐘開天
二00九年八月中旬,人民大會堂領導、專家對作品通過驗收,九月啟程運往北京,迎來共和國六十周年大典。
《壯麗中華》——萬里江山圖(大型壁畫1800㎝×372㎝)使人仿佛置身於宇宙太空,俯視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西起青藏高原,群山起伏,白雪皚皚,珠穆朗瑪峰如一把利劍雄視天宇,山下風起雲湧,如滾滾波濤;有雲霧覆蓋的四川盆地,峨眉奇觀,長江穿破刀削斧劈的萬座山峰,越過雄奇險峻的三峽,浩浩蕩蕩向東而去。東方廣袤的地平線上升起一輪金燦的太陽,染紅了雲橫千仞的秦嶺,千岩疊嶂的華山、太行山、大別山;從河套出來流經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黃河,一瀉千里注入黃海。畫面的東南部還展現了雲山霧水初日雲涌的黃山、武夷山和祖國南方起伏的丘陵,錦繡江南的魚米之鄉。滔滔奔流的江水,雄奇千古的巍峨群山,飛瀑流泉,莽莽森林,雲蒸霞蔚,群峰礨翠,百川東流,極目千里,氣象萬千,雄強偉博,一派勃勃生機的中華大地,壯麗輝煌。畫面近景部分左起:版納風情、藏羌山寨、高原放牧、峨眉金頂、三峽放舟、川黔吊樓、湘贛山村、水鄉即景、觀雲瀑布、新型城市皆收眼底,致其廣大,盡其精微。大好河山孕育了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江山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十三億中國人民正在崛起,民族偉大復興,鑄就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壁畫藝術創作上,繼承了優秀山水畫傳統,特別注重意境、筆墨和思想內涵,“山川以我為一,萬物以我為體”,以山魂水魄鑄就民族精神,同時又十分重視創新。壁畫避免了在宣紙上一揮而就、逸筆草草的文人畫風氣,採用畫布貼板,銅條屏風式隔斷,鈦金鑲邊,連線組合的大畫面構成,使用丙烯顏料和國畫礦物質顏料,造成色澤鮮明典雅、飽和、附著力強,經久不變色不變形的獨特效果。壁畫通過衛星雲圖定位,運用中國畫散點透視,平遠、高遠的構圖方式和筆墨的各種皴法,吸收西畫色彩和造型強勢,特別注意畫面的虛實、墨白、冷暖、動靜、乾濕、橫直之間對比關係,又有一種單純整體的效果。畫面經得住反覆修改,使其可以遠看又能近觀,移步一景,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
壁畫《壯麗中華》仿佛鑲嵌在燦爛黃金上的一塊綠色翡翠,與金色大廳交相輝映,引人入勝。與此相對應的大廳另一主題牆面,有張志和先生撰文並手書的賦《中華頌》,385字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人文,縱橫百萬里的神州錦繡大地,山川風物表現得淋漓盡致,書與畫相得益彰,珠聯璧合,美不勝收。壁畫《壯麗中華》、賦《中華頌》給人氣勢磅礴的視覺衝擊力,賦予了作品崇高壯美的審美品格,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附:《中華頌》一文
歷史的記憶哲理的思考本源的價值
——談著名畫家鐘開天中國畫人物長卷《進駐阿佤山》《佤山部落圖》等作品的藝術創作
陳亦悟
著名畫家鐘開天是因為長期畫阿佤山,先後創作出中國畫人物長卷《進駐阿佤山》和《佤山部落圖》而一舉成名的。記者在採訪他時,鐘開天說:“我學生時代讀過艾蕪的《南行記》深深被佤山部落的原始、蠻荒、神秘所打動,這個藏在遙遠深山密林中的獵頭部落,使人神往,更有幾分毛骨悚然!”
中國的西南邊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雲南邊疆的阿佤山區,直至20世紀50年代,仍處於氏族部落狀態。刀耕火種、獵頭祭谷、圖騰崇拜、剽牛慶典、部族仇殺、、、、原始蒙昧時期的生活,無所不在,故史家又稱其為人類的活化石。
駐守西盟的邊防老八團五十年代初期進駐阿佤山並不順利,部隊歷經艱險,“七進阿佤山”。彪悍的阿佤部落村村寨寨森嚴壁壘,不少戰士遭林中飛來的冷槍、含有毒汁的弩箭射殺,小分隊慘遭襲擊,特別一旦毒箭射中,痛得滿地打滾,手腳抽搐,死時七竅流血,臉色烏紫,慘不忍睹。有的戰士成了他們獵頭祭谷的犧牲品,但我軍始終沒有使用武力進剿,而是反覆做耐心細微的民族工作,用黨的民族政策,並以自己的行動感化佤族兄弟,和平進駐阿佤山。部隊進山,深入村村寨寨,訪貧問苦,治病濟貧,各種物資源源不斷運進山寨,發展生產,建設家園,與阿佤人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共同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戰鬥中與佤族民眾建立了血肉聯繫。鐘開天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入伍當了邊防軍,思茅軍分區所屬轄區即是西雙版納、勐連、勐臘和西盟阿佤山。他有幸多次進入阿佤山,深感當年老邊防的歷史功績,建立的軍民魚水深情。鐘開天說:“阿佤人民稱我們為“解放”、“解放阿佤是一家囉”。在佤族心中,解放軍就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解放軍,“大實話”,“數來寶”還是五十年代北方老兵教他們的歌曲,一直傳唱到今天,這種對黨對軍隊樸素的感情,震撼著我的心,於是《進駐阿佤山》的創作衝動由此而產生”。
一九七九年鐘開天再次深入阿佤山歷時數月,與阿佤人朝夕相處,喝過佤族的同心酒,吃過鼠肉煮爛飯,同到一個田邊地角,同睡一個竹樓火塘。返回昆明,人又黑又瘦。小稿確定後,日夜兼程,歷時半年,創作出國畫長卷《進駐阿佤山》(100200)1981年八一建軍節在北京展出,一炮打響。
改革開放,藝術創作進入多元,作為文化藝術,西風東進,波普、裝置、行為、概念、大地藝術走到前台;先鋒、前衛、新潮、時尚、、、、鐘開天經過長期思考,認為自己搞不了前衛,就走回歸,越是原始的東西就越具本源的價值,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人類對自己的童年就越加關注。於是在《進駐阿佤山》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佤山部落圖》。作者不是一般表現邊疆民族風情、服飾,而是沉澱於民族文化的深層,開掘民族文化的本源價值和所蘊含的現代意識和人文精神。
中國畫人物長卷《佤山部落圖》系鐘氏傳世之作(此為美國亞特蘭大華裔美協主席詹歷堅教授語)。畫家以兩個部落頭人敬獻泡酒的結盟活動為主軸,展開了原始人生活的各個側面:蒼茫廣漠的阿佤山,古拙原始的竹樓,簡陋的彎弓大刀、長矛,以及生活器具木盤、竹勺、竹桶、竹凳、、、、阿佤山人日夜醉酒,縱舞歡歌,剽牛祭祀,圖騰崇拜。有對頭人(民眾選舉的領袖)、魔巴(巫師)敬酒獻獵的生動描寫,也有捻線織布、搗米背水的生活場景,還有村旁墓地,鬼林中的人頭樁、牛頭樁、、、、畫面恢宏雄健,氣勢奪人,眾多而具強烈個性的人物形象,把人帶進了一種強悍粗獷、沉厚渾樸、原始而神秘的世界。
此畫1994年在美國夏威夷展出,1997年在亞特蘭大展出時,觀眾無不受到強烈的震撼,《星島日報》評價說:“作品具有強大的內在動力,作者力圖把握生命的核心,開啟生命的鑰匙,感悟人生的真諦,尋求本原的價值,體味素神的徹底解脫與自然融合的高層境界,使人心靈得到淨化,作品給人一種粗獷的美和原始生命的痛快感。作品在藝術形式上,突破和發展了中國長卷人物畫,構圖在散點透視基礎上更加縱闊,層次豐富,形象刻畫更加深入準確,使其作品容量巨大而更具有史詩性”,並讚譽鐘氏為中國大陸的塔希提高更。《世界日報》稱:“鐘開天採用多點透視畫技同時走出傳統單片人物表現法而採用立體深度的畫技”。
鐘開天長期在雲南邊疆生活,有著深厚的生活積累和紮實的繪畫功力,畫風雄強渾厚,作品深沉質樸,注重對生活的開掘與哲理性的思考。《佤山部落圖》生動地展現了人類在原始時期的精神情感以及生活風貌,可以說是阿佤人生活的一部歷史畫卷。
香港《開益出版社》出版的鐘開天表現原始時期佤族生活風貌和精神形態的一批墨彩畫,更是以完美的繪畫語言表達深邃的理性觀念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以具象的手法表達極其抽象的觀念。科學步入神學的領域,藝術會闖進哲學的範疇。《書與畫》雜誌副主編、畫家評論家周陽高先生說:“細讀鐘開天的每一幅作品,都會給你某種啟示,《歲月悠悠》、《部落木鼓》、《黑洞》《鬼林》、《魂系天地》、《咒》、《遠山》、、、、均蘊含著某種觀念,他並沒有有意表達什麼,而確確實實又意味著什麼,難道這不是繪畫藝術的很高境界嗎?
中國花鳥畫的突破與創新
——評鐘開天大型壁畫《山花爛漫》
·吳一鳴·
花鳥畫萬紫千紅,芳香四溢,彩蝶翻飛,鳥兒翱翔,“窮羽毛之變態,奪花卉之芳研”。魏晉之顧、戴、陸、邊,至五代黃筌徐熙,已臻繁榮。宋朝由徽宗趙佶的倡導並身體力行使花鳥畫達到鼎盛。這一時期的花鳥畫,或富貴、或野逸,皆以摹擬自然為主,重師法造化。至元以來,文人畫興起,明清兩朝名家輩出,徐渭、八大、石濤以及鄭燮、金農等揚州八怪虛谷、四任、吳昌碩等海上畫派,把花鳥畫推上了高峰;近代以齊白石為代表開一代花鳥畫之新風。文人畫,重心境的主觀表達,追求筆墨情趣,以梅蘭竹菊寄情,琴棋書畫養心,逸筆草草,一揮而就,抒胸中之逸氣,於風骨與氣節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與超脫。中國花鳥畫無論工筆寫意在國畫諸多畫種中是最為完善和成熟的,群雄並舉,大師林立,以至有人認為從吳昌碩到齊白石已達到頂峰,無法逾越,要另起爐灶。當代花鳥畫並未因高山而仰止,因文革重創而停步,眾多畫家以時代精神為使命,以大眾審美為標準,開始探索前行。大概以簡筆寫意,兼工帶寫,工筆復興,融匯中西以成新世紀之新潮,造成多樣並存,百花齊放,新人輩出的局面。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積澱,通過近幾代人的努力,隨著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騰飛,國家的崛起,民族偉大復興,時代呼喚具有大國氣度、民族氣派、時代精神和現代意識,雄強偉博、氣勢磅礴的藝術作品橫空出世。時下鐘開天受聘為中央軍委八一大樓五號會議大廳創作的巨幅花鳥畫《山花爛漫》(1370㎝×270㎝)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鐘開天
《山花爛漫》是一幅以木棉為主體,花卉草木以及多種鳥禽、昆蟲組成的巨幅長卷工筆重彩全景式壁畫。在美如羊脂,貴如翡翠,富於裝飾意味,形態各異的山石、草坪的山澗中,流水潺潺,碧玉清潭;高大挺拔的木棉樹,如火如荼的英雄花盛開;杜鵑花如潮水涌動,映紅了山崗;聖潔高貴的白紫玉蘭婀娜多姿,龜背、蘭草、天竺……百花齊放,和平鴿花叢翻飛,小鳥迎風翱翔。畫面萬紫千紅,春意盎然,煥發著一種勃勃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這是一首春天的詩,優美而和諧,這是一首英雄交響樂,壯麗而崇高。它歌頌了人民軍隊從井岡山到今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揭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了國家繁榮富強的盛世圖景。
《山花爛漫》藝術上在繼承優秀傳統花鳥畫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革新,作者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對傳統的認真梳理,站在當代新的歷史起跑線,有選擇的繼承和對不合時宜的揚棄的一個不斷突破與創新的過程。鐘開天清醒地看到,中國繪畫藝術自宋以後,元、明、清,中國封建社會由鼎盛走向衰落,雖文人畫的興起,藝術格調和筆墨表現均取得很高成就,但賴以生存的社會歷史背景已江河日下,大勢已去。總體的藝術精神失落,以至文章“八股”、書法“館閣”、繪畫“四王”,高度程式化因襲之風盛行,一步步走向僵化。文人畫家多學養深厚,滿腹經綸,深通儒、道、釋之哲理,重視修身養性。世道不濟,雖不能兼濟天下,卻能獨善其身,遠離塵世,寄情山水,空門世外,以書畫暢神逸氣,在靜虛玄秘的時空中感悟人生,使藝術境界,精神氣格得以升華。八大、弘仁石濤虛谷至擔當、弘一均為一代高僧,以道人、居士、山人、逸士自稱者更不在少數。他們是出世的,精神是自我的,其作品多為冷寂、疏荒、清高、孤傲的,以此來表現當今時代亦不可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品逐步走向商品化,美術界人們的價值取向趨於多元。一些人過多看重物質利益、名譽地位,精力投入美術活動、社會應酬、市場炒作,疏於業務,缺少對國家、民族大業的關注,甚至有的一味迎合市場,使作品引向媚俗。鐘開天認為,繼承優秀傳統主要應繼承傳統偉大藝術精神,著眼秦、漢、唐,恢復漢唐雄風,大國氣度。我們要弘揚先秦老莊、孔孟哲學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文化原有的剛健、篤實、輝光、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充盈有力,奮發有為的人生態度,至剛至大的浩然正氣,光明磊落的民族精神,“天地以我為一,萬物以我為體”的“天人合一”、“物我兩忘”,順應自然,與自然天地融合的高層的和諧境界。為此產生了漢唐那樣沉雄博大,雄闊豪放,偉岸輝煌的藝術。“求骨力而氣勢生”,把骨氣當作人格美的藝術追求,重新在自己作品中構建復活中華民族偉大傳統藝術精神中的陽剛之美。
鐘開天還認為,在繼承基礎上如何突破與創新,縱向傳承,貫通古今當然不夠,還應該橫向移植,融匯中西,立足中華民族主體精神,吸收外來藝術的營養,發展自己,創民族藝術之新。時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作為文化,西風東進,反傳統,全盤西化之風有增無減,盲目追捧西方現代主義和後現代藝術,東施效顰,有些玩世和搞笑,透出我們的浮躁和淺薄。經過反覆比較,長期思考,結合多年創作實踐,鐘開天為《山花爛漫》的創作定下了這樣的基調:繼承民族優秀傳統藝術,但不要畫成一幅古畫,吸收西方現代藝術,但不要畫成一張西畫,要畫出時代精神,其作品應是民族的、現代的、時代的藝術。
壁畫《山花爛漫》從起稿、定稿、放稿到完成歷時三年,一經掛出便得到廣泛讚譽和一致好評。這是對傳統花鳥畫的一次突破與創新:一、將傳統的折枝花鳥畫移入大自然,花鳥與山水結合,畫成山水花鳥畫或稱大花鳥畫。折枝花鳥畫取材是庭院花木,室內清供,賞心只在三兩枝,花兒只是兩三朵。原中國美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著名畫家王琦先生評價:“鐘開天是出色的畫家,是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畫家,他在人物、山水、花鳥各方面創作上都取得很大成就。他畫的山水崗巒起伏,氣勢雄偉,畫古樹巨木盤根錯節,蜿蜒曲折,蔚為壯觀;他畫的花卉,不是室內案頭清供,而是植根于山間的泥土,承受著雨露的滋潤,散發著生命的芬芳”。這是對鐘開天山水花鳥畫最中肯的評價。
二、傳統花鳥畫多為片子、扇面、手卷、捲軸、冊頁,或於書齋案頭把玩近觀,或掛於客廳中堂,幅面不大。三五朋友相聚飲酒作畫,即興揮毫,潦潦數筆,一揮而就,畫之不足詩之,詩之不足書之,印之,丹青自娛,多為小品。《山花爛漫》告別小品,力避小情小景小趣味,將花鳥畫推到了牆壁上,懸掛於大廳中,屬宏構巨製,歷時數年方可完成,要解決大空間、多層次、複雜的畫面構成,大製作、大氣勢,不可同日而語。
三、傳統花鳥畫,清新淡雅、賞心悅目,虛靜玄秘,多為優美型,屬陰柔之美。《山花爛漫》將優美推向崇高、壯美,色澤飽和響亮,畫面縱闊開張,跌宕起伏,視覺衝擊、心靈震撼,屬陽剛之美。
四、中國繪畫皆畫家學養與心性的軌跡,移情於景,借物抒情。但傳統花鳥畫多文人氣息,士大夫者也,抒個人之情,隱逸出世,孤芳自賞。《山花爛漫》一畫,作者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貼近現實,熱愛生活,將個人與國家、民族融為一體,抒國家之情、民族之情,充滿時代性和民族精神。
五、《山花爛漫》在藝術技巧上很好地解決了工筆與寫意,筆墨與造型,色彩與墨韻,傳統經營位置與現代構成,線條與塊面,明暗與結構,似與不似之間錯綜複雜的畫面關係。並以書法化的筆墨,用寫意的方法將木棉樹枝幹的高大挺拔,盤根錯節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線條蒼勁老辣,用筆渾厚雄健;花卉草叢用工筆鐵線描,高古遊絲描,釘頭鼠尾描畫之,線條中鋒用筆,剛健而有彈性。畫中竟然有一百隻鳥禽和無以數計的昆蟲,形態各異,數量大得驚人,表現手法直追兩宋院體畫,精盡入微,知了、蜻蜓其翅薄如蟬翼,透明可見,幾可以假亂真。近萬朵英雄花、杜鵑花、玉蘭花……繁花似錦,山花爛漫。更經層層渲染,色澤濃烈卻艷而不俗,畫面細而不膩,工而不板,繁而不亂。善於在黑白、疏密、方圓、濃淡、乾濕、冷暖、欹正、橫直對比變化中求統一,多樣中求和諧,顯示了作者豐富的生活積累,紮實的西畫素描造型能力,色彩修養和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尤其是駕馭控制大畫面的能力,如用兵布陣,諸兵種協同大兵團作戰,調度有序,進退自如,“違而不犯,合而不同”。這是美術創作上運用對立統一規律的精彩之筆,使人嘆為觀止。
凡此種種,如用傳統的筆墨紙硯、絹帛、宣紙繪製是承載不了的,迫使作者在繪畫材質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用畫布貼板,鋼條屏風式隔斷,連線組合的大畫面構成,使用丙烯顏料和國畫礦物顏料造成色澤鮮明典雅、飽和、附著力強、經久不變色的獨特效果,畫筆小到葉筋、衣紋,大到斗筆、排筆、排刷,甚至刮刀、抹布、手掌、指頭,各種工具材料綜合使用,對畫作反覆修改,千錘百鍊,窮數年之精力,使其盡善盡美,為此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畫面平整光潔,可以遠看,又可近觀,移步一景,取得最佳視覺效果,拓展了觀者的視覺審美形象。
鐘開天苦心經營,數十年磨一劍,終於在繪畫藝術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貢獻,創中國畫之新。得到社會和業內人士廣泛的認同,先後多次成功地為人民大會堂、中央軍委八一大樓、中南海紫光閣、國防部等國家級重要廳堂創作多件具有中國氣派的大型壁畫。堪稱當代藝術之精品。期待著著名畫家鐘開天有更多精品力作問世。
國防部外事大廳主題壁畫
《中 華 魂》
——萬里長城圖(541.8㎝×396.7㎝)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象徵的長城,以其氣勢之宏偉,工程之浩大令世人嘆為觀止。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歷盡歲月滄桑,巍然屹立於神州大地之上。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詩人畫家為它謳歌過千萬遍。長城又是世界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舉世而矚目。
著名軍旅畫家鐘開天應聘為國防部外事大廳主體牆面繪製的大型壁畫《中華魂》——萬里長城圖(541.8㎝×396.7㎝),創作上卻有其獨到之處:畫面展現的是延綿無盡的萬里長城,蜿蜒於崇山峻岭之上,乃我中華民族之脊樑;飛舞於蒼茫雲海之中,如一條金色的巨龍扶搖直上,迎著朝陽,騰飛於世界的東方。此畫雲海縱闊,氣勢開張,霞光滿天,萬山紅遍。近看山似翡翠,層林如黛,滿山松林,如列隊的衛士,凜凜然而有正氣,威嚴肅穆;岩石陡峭險峻,如刀削斧劈,壁立千仞,不可逾越。壁畫威武雄壯,氣勢磅礴,壯麗輝煌。它歌頌了人民軍隊如鋼鐵長城,堅如磐石,象徵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生機勃勃,繁榮興旺,揭示了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
鐘開天
作品中西結合,具有民族氣派和對歷史的感懷,又有很強的當代意義和時代精神。為了充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增強畫面效果,作者在材質上進行大膽革新,採用板材做底,畫布貼面,銅條隔斷,鈦金鑲邊,連線組合的大畫面構成,使用丙烯顏料,附著力強,久不褪色,適當滲以中國畫礦物質顏料,色澤飽和,沉穩典雅,畫面平整光潔,富麗堂皇,與周邊環境相輔相成,和諧統一。步入大廳,仿佛走進畫中,身臨其境,同時又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給人一種振奮和自豪之感,賦予了作品崇高壯美的審美品格。
著名軍旅畫家鐘開天
——評鐘開天軍事戰爭題材的創作
王竭愚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鐘開天已是全軍頗有影響的一位軍旅畫家。他長期在邊防生活,始終堅持從生活出發,關注於西南地區,特別對養育自己的雲南這片紅土地,傾注了他無限誠摯的愛。作品透出一種軍人的陽剛之氣和深沉質樸的審美品格,所畫軍事戰爭題材的一大批作品,引起軍內外廣泛的關注和評價。為發人深省的軍事戰爭的重大事件,留下了永久的歷史記憶。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上將讚譽鐘開天是人民軍隊培養出來的優秀畫家,軍旅驕子。
鐘開天人生不易,歷經磨難和坎坷,著名作家、詩人周良沛先生曾撰文介紹說:“鐘開天自幼家境貧寒,又由於家教,喜好書法、國畫。1961年報考雲南藝術學院落第,憤然投身軍隊,這似乎是中外許多真正的文學、藝術家其人生故事所雷同的開端。他完全是在部隊這座“大學堂”里自學成才,無師自通。對於許多有相似經歷,當兵出身的作家、藝術家,這無疑是份很有價值的檔案。鐘開天生性孤僻、勤奮。他的藝術是從熟悉生活,基層開始的,從畫連隊牆報、幻燈片起家的。以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被領導發現,培養的。如在藝術腐敗,衙門習氣,名重頭銜的情況下,這也是一則神話。但從連隊出來的人,不是那么容易適應機關,文藝部門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處事之道,再要遇到武大郎開店,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感情所受的磨難,遠遠超過物質生活之苦。聽人講到這些故事,心裡很不是滋味。可讓人思考的問題也太多。不論叫受非議、打壓還是排擠,他選擇了邊防、連隊,走向硝煙的戰場······”鐘開天當過戰士、班長、副排長,六十年代多次參加邊境巡邏伏擊小股竄犯的殘匪,中緬勘界,在三無條件下演練叢林戰,準備投身越戰;八十年代參加自衛還擊,扣林作戰,老山之戰;九十年代邊境掃雷······戎馬丹青,剛柔氣蘊於一身。
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出了軍人對於國家民族的重要性。而老子卻說:“兵者,兇器也”;孟子曰:“春秋無義戰”。中國幾千年,世界近萬年,從羅馬軍團,奧斯曼帝國,希特勒法西斯,大日本帝國到海灣戰爭,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亞之難;中國的始皇稱帝、楚漢相爭、三足鼎立、安史之亂、八國聯軍、軍閥混戰,展開的曠日持久的死亡遊戲,有幾場正義戰爭,哪一戰不是血流成河,白骨成山,生靈塗炭?
鐘開天作為職業軍人、軍旅畫家,無數次地親歷了血與火的戰場,在鮮血淋淋的生死博弈中,學習戰爭、歌頌戰爭到審視戰爭。他盡力捕捉自己所參與戰爭的正義性,力圖表現當代軍人衛國戎邊,為了祖國和平安寧,在戰鬥中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馬革裹屍,效死疆場的那種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氣概!人民軍隊如鋼鐵長城,堅如磐石,它象徵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可為民族的脊樑,中華之魂。同時作品還觸及到戰爭中戰士的愛與恨、性與情,以及雖位卑而未敢忘憂國的情懷。作者還著眼民國以來的雲南戰爭史,護國討袁、滇軍血戰台兒莊,正義之師勢不可擋;表現紅軍過雲南最艱苦時刻的國畫,《雲橫烏蒙家何在,雪擁蘭關馬不前》,除右下角馬頭及牽馬的紅小鬼,中心畫面極簡約勾畫出站在山頭的朱德、毛澤東風雪迷濛馬不前,遙望茫茫遠方,意境深邃,哲思詩意。《解放大西南》則表現了我軍雄兵百萬,揮師南下,決戰千里解放全中國的英雄氣概。作者後期創作的中國畫《春風》引發了對戰爭的深層思考,畫面展現的是硝煙過後,一片焦土上巡邏的戰士,士兵的剛毅、頑強、堅韌,凝視炮彈削去的一焦枝上依然綻放的新綠,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雖戰爭之偉力,然生命的不可抗拒啊!陽剛大美又撼人心魄。
鐘開天軍事戰爭題材的這批作品是血管里流出的血,與現世風行的脫離生活的多媒體圖像藝術,玩世不恭、空洞蒼白、呆滯乏味的作品豈能同日而語。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一切行為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一個利字,崇尚物質追求導致精神失落。而鐘開天卻能獨步苦行,在多變的現實社會中始終有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境界。鐘開天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對人生的感悟,力圖超越現世向無限的升華、嚮往與追求,使自己的作品達到常人未達到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作品展覽

2014年8月1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美術家協會、雲南省軍區聯合主辦《鐘開天美術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此次展出的作品匯聚了鐘開天四十餘年的潛心創作,每一幅作品都是對中華民族文化藝術重新走向偉大復興的思考、追求和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