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嘉

鐘嘉,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高級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3年6月
  • 性別:女
故事簡介,人民日報海外版鐘嘉老師談新聞的主題與背景,

百科名片

民族:漢
職務: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
職稱:高級編輯

故事簡介

鐘嘉同志到人民日報海外版工作24年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是一個認真負責、業務嫻熟的編輯,也是一個吃苦耐勞、文筆凝練的記者。
鐘嘉同志長期以來,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熱愛黨的新聞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她堅持黨的新聞宣傳方針政策,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她保持黨員情操,恪守職業道德,工作成績突出,尤其用心於中央外宣工作精神和各項方針政策,對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地位、作用有很深理解,力求在具體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能力,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增添光彩。
鐘嘉同志非常突出的特點是,樂於當編輯,認真負責,不計得失。很多年來,她始終踏踏實實做編輯,各種來源的稿件,不論本報資深記者的大作,還是素不相識作者的來稿,或者實習生的幼稚稿件,都當自己的作品一樣對待,耐心細緻,字斟句酌,儘量提升稿件質量。好稿子經她的手,更精練精彩,有缺點的稿子,反覆修改,使之符合黨報標準、版面要求。尤其是最近幾年,先後輔導一批又一批初入報社大門的年輕記者,為他們修改稿件,做了大量紛繁瑣碎的幕後工作。經鐘嘉編髮的重點稿件難以計數,她自己卻甘於默默無聞。
鐘嘉同志編輯業務嫻熟,最大工作量曾達到一個人獨立承擔一周四塊整版,從挑選、編輯稿件,設計版面,到拼版、付印,不出差錯,嚴守流程,保證質量,並儘量有所創新。作為版面編輯,她在欄目設定、版面設計等方面屢有創意,更有多次策劃大型系列報導,獲得重大影響。最近兩年,海外版有大批大學生來做實習記者,她有針對性地起草了工作條例,編輯了配有點評的範文,使實習生儘快達到海外版的工作標準。年復一年的編輯,工作平凡,不為人知,但她始終樂此不疲,保持高度熱情。不僅是個好編輯,鐘嘉同志也是非常出色的記者。多年來,她克服困難,利用編輯工作的間歇,找機會出去採訪,寫作了一大批有特色的稿件。早在1992年,她的作品就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很多獨創性的作品在海外版上了頭版頭條,並屢屢得到報社內外的獎勵,好評不斷,有些被海外媒體全文轉載,還有作品被收入中學課本、入選中考試題。 鐘嘉的採訪寫作很有社會責任感,專注老少邊窮,專注自然保護,專注基層社會群體。她尋找並創造機會深入一線,不畏艱苦,不怕危險,幾乎走遍所有老區如大別山、太行山、陝北、贛南;曾八上青藏高原,進黃河源,翻祁連山,走柴達木;經歷過一天徒步20公里、被洪水圍困、戈壁翻車等等困苦、艱險,因此到達別人不能到達的地方,寫出別人寫不出的文章。近幾年她已年過50,仍然勇於“上山下鄉”,去那些遙遠的地方,不斷捧出佳作。
2006年,鐘嘉擔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大型系列報導“走進新西部”西北組組長,表現了資深編輯的策劃能力與優秀記者的進取精神。她帶領全組,兩輛越野車,從北京到新疆,歷時24天,傳回十幾篇稿件。尤其是沿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從源頭到末梢,采寫了水源保護、中游節水、調水進戈壁的系列文章,向海外介紹中國乾旱缺水地區的生態調水舉措,在全國媒體來說,都是空前的選題,獨到的視角。2008年,鐘嘉又深入西南邊疆,采寫了重頭稿件《綠色雲南》,從文字到版式,都是上乘之作。

人民日報海外版鐘嘉老師談新聞的主題與背景

編輯實習生的稿件,那些材料比較豐富的題目,那些採訪相對容易的題目,看上去素材琳琅滿目,寫起來也不乏生動具體,但卻常常要不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主題沒確立好。
剛剛處理一篇北京科博會的稿子,上午退回去一次,晚上是第二次退回去了。作者面對一個連續舉辦13屆,規模宏大,場面壯觀,五花八門,新穎奇特,連續6天的展覽,從哪兒下手?這樣的展覽,一個大三學生,可能是第一次去看,可以說哪兒都是可寫的東西,但是給海外版寫1800字的通訊,寫什麼?作者第一稿寫了一個“多面觀”,2300字,我說不行,面面俱到不行。第二稿寫成兩面觀,更不行,兩面實際上還是多面,四個小標題減少到兩個,字數減少了好幾百,可是材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還是什麼都想寫,主題卻沒有立起來。
你到底要寫什麼?這是必須想清楚的。我寫科博會啊!不對。科博會是一個大筐,裡面東西太多了,你必須拎出最有意思最有意義的那一部分,即新鮮、重要、獨特、具有深刻影響力的那部分。如果你看什麼都新鮮、都重要,什麼都想寫,這肯定不行,至少海外版不給你那么多版面。更重要的,年年科博會,你總要寫出今年的新東西來才對。所以, 要篩選。
立不起主題,就是篩選不到位。而篩不出主題的關鍵,不是筐里東西太多看花眼,而是筐外面的東西沒去了解清楚。比如筐是拿什麼編的?以前的筐什麼樣?……我概括為背景。
把這屆科博會的背景弄清楚很重要,13屆了,往屆是什麼樣?必須了解。還有那個本屆主題很重要。往屆什麼主題?那么本屆為什麼定這個主題?弄清楚了,本屆的新鮮、重要、獨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那部分內容可能就出來了。
實習生去採訪,往往是盯著眼前的東西,盯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點也不往後看看,也不瞧兩邊。如果背景情況都不了解,對眼前的東西也就沒法了解深入,怎么篩選、確定主題呢?
科博會是一個例子,很多稿子都是這個問題。對每個實習生都不止一次地說主題!主題!背景!背景!可到了實際採訪,還是忘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