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漁鼓

鎮巴漁鼓

鎮巴漁鼓是陝西陝南地區傳統民間曲藝中的主要曲種之一,主要分布於鎮巴縣的鹽場鎮、觀音鎮、涇洋鎮和青水鄉。鄰縣陝西省西鄉、南鄭、紫陽、漢陰和四川萬源、通江等地亦有分布。

鎮巴漁鼓是以漢中鎮巴話為唱、白基準語音,一人兼多角坐唱,採用曲牌和板腔綜合體講唱故事的陝西地方曲種。明末清初已在鎮巴盛行,其源據傳由川、鄂籍移民帶入,與四川“竹琴”有較密切關係;現流行於鎮巴及臨近縣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巴漁鼓
  • 流行地區:陝西陝南地區
  • 屬於:民間曲藝
  • 流行時間:清末明初和建國後的五十年代
概述,傳說,簡板,演唱,伴奏,唱詞,表演,價值,審美價值,非遺保護,

概述

傳說

清末明初和建國後的五十年代是流行的興盛時期。曲目豐富,藝人多,流傳廣。當地人稱漁鼓為“漁鼓筒”“道筒”、“竹琴”等。
漁鼓自唐朝就已形成,宋代蘇漢臣所繪《雜技孩技》圖中就有漁鼓,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漁鼓,截竹為簡,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者也。現流行的漁鼓筒為兩節打通的竹簡,取材於當地五年以上的斑竹,長約80——120厘米,用豬護心油皮蒙其底端,並用纏布的套圈箍緊,晾乾後即可使用。

簡板

以音清亮,帶有“桌球”共鳴聲;簡板又稱“片子”“靠尺”,用上窄中寬下端呈梭形的兩塊竹片形成。兩塊相擊發“尺尺”聲,個別藝人還在兩塊簡板的前端繫上小鈴鐺,隨其間板的敲擊而發出清脆的“叮鐺“聲,當地人稱漁鼓的演唱形式為 “打漁鼓筒”。

演唱

中板腔體的板式有[一字板](一板三眼)、[二六板]、[平板]、[哭腔],板式化程度不高。曲牌部分由民歌及其他戲曲曲牌組成,如雜腔》、《道情》等。板式和曲牌連線較靈活,在大型曲目中有一定的套式。

伴奏

唯有打擊樂器漁鼓和簡板,由說唱人一人操持;擊奏鼓段有“開唱鼓”(兩種)、“韻白間奏"四種,“唱段間奏”三種。鼓段長度由2/4拍兩小節到十多小節不等。

唱詞

詞格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代表曲目有《游庵》、《鍘包勉》、《金山問道》、《朱氏割肝》、《桂姐休書》等。代表藝人有甄必三、劉久成、劉志忠、何文芳、唐運至、周海宗、劉建成等。

表演

鎮巴漁鼓的表演形式舊時是單人坐姿有說有唱,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現將漁鼓搬上舞台後,其表演形中有了很大變化,表演人數可多可少,表演姿勢可坐、可立、可舞、可領唱、對唱、齊唱、重唱、合唱、甚至加伴唱說白和加其他樂器伴奏。
其音樂多為五聲宮調式和微調式。表演內容以倫理道德、警世勸善等為主。其表演風格清麗委婉,古樸優雅,不受演出場地和觀眾多少的限制,深受聽眾喜愛。

價值

審美價值

鎮巴漁鼓很具藝術性,觀賞性,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在音樂方面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人類學、語言、民俗、文學等方面同樣有較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其曲目不僅有一定的文學性,也是寓教寓樂,創造和諧社會的好教材。

非遺保護

鎮巴縣委、縣政府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對文化保護繼承的角度對鎮巴漁鼓積極保護和開發,成立了專門機構進行挖掘整理、保護。
鎮巴漁鼓被收錄於《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陝西卷)同時已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7月上報國務院、力爭申報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使這一古老的藝術快發出了青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