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寺大殿

鎮國寺大殿

山西平遙縣郝洞村鎮國寺的主殿,又稱萬佛殿,是寺內現存最早的建築。

基本介紹

介紹,結構,

介紹

Zhenguosi Dadian
鎮國寺大殿
Main Hall of Zhenguo Temple
鎮國寺大殿
始建於五代十國時北漢天會七年(963)現殿脊下有天會七年題記和修建工匠的題名。據碑記,此殿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修時,更換過很多構件,但構架方法和構件形式基本上保存五代宋初建築形制。
大殿面闊三間,11.57米,前後進深六椽,10.77米,平面近於方形,上覆單檐歇山頂。殿只用12根檐柱,無內柱,柱高約為柱徑的7.4倍,比例粗壯。角柱比平柱高5厘米,側腳、生起顯著,柱頭用一圈闌額。屋頂坡度為1:3.65,屋檐挑出約當柱高之半,形成穩重渾樸的外觀,表現出唐宋過渡時期的建築風格。外檐斗有柱頭、補間、轉角三種。柱頭及轉角鋪作挑出二二昂,後尾出華二或三跳,承檐或角乳。補間鋪作每間一朵,在斗子蜀柱上出二跳華。斗外形與佛光寺大殿幾乎完全相同,但斗總高為柱高的7/10,顯得更加碩大。

結構

殿內廳堂結構為“徹上明造”,不用天花,當心間的東西兩縫各用一根通長的六椽檐,壓在前後檐的柱頭鋪作上。上面為六椽草、四椽、平梁、蜀柱、叉手、托腳,組成梁架,承脊和上下平(見圖[山西平遙鎮國寺大殿構架])。山面從柱頭斗上架丁,又從角柱上沿45°角線向內出角乳,內端都搭在六椽上。丁上有草,角乳上有隱襯角,承正面下平,山面承椽方和長一椽的角梁,構成歇山轉角構架。這部分的做法與南禪寺大殿相同,僅梁層數增多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