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川鎮

錦川鎮

錦川鎮,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地處德昌縣東南部,東與德昌縣老碾鄉交界,南與永郎鎮相連,西與金沙鄉毗鄰,北與金沙鄉接壤。區域面積5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7647人。

民國,屬錦川聯保第四保。1949年,設錦川鄉農協會(包括永郎)。1958年8月,鄉改公社。1984年2月,公社改鄉。2017年,撤銷錦川鄉,設立錦川鎮。截至2019年10月,錦川鎮下轄7個行政村。2019年12月,撤銷錦川鎮。

2019年,錦川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川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
  • 地理位置:德昌縣東南部
  • 面積:58 km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街地村
  • 電話區號:0834
  • 郵政區碼:615507
  • 車牌代碼:川W
  • 人口:7647人(2019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文物古蹟,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民國,屬錦川聯保第四保。
1949年,設錦川鄉農協會(包括永郎)。
1951年10月,設錦川鄉,屬三區。
1958年8月,鄉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鄉。
2017年,撤銷錦川鄉,設立錦川鎮。
2019年12月,撤銷錦川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郎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錦川鎮轄街地、羅乜、新馬、馬頭、關門、蒲壩、金沙7個村民委員會;設3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錦川鎮下轄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街地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13424111200
121
街地村
513424111201
220
馬頭村
513424111202
220
新馬村
513424111203
220
羅乜村
513424111204
220
關門村
513424111205
220
金沙村
513424111206
220
蒲壩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錦川鎮地處德昌縣東南部,東與德昌縣老碾鄉交界,南與永郎鎮相連,西與金沙鄉毗鄰,北與金沙鄉接壤。區域面積58平方千米。
中共錦川鎮委員會

地形地貌

錦川鎮境內最低點海拔1230米;最高點海拔3066米。

氣候

錦川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乾燥,多南北大風,蒸發量大,雨水稀少,立體農業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7℃。無霜期年平均29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98.2小時。多年平均降水量1077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10月,7月最多。

水文

錦川鎮境內有安寧河和錦川河2條河流,安寧河境內長14.702千米,錦川河長3.487千米。

自然災害

錦川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土石流、冰雹、旱災、洪澇、大風、雷擊等。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最嚴重的一次造成幾十戶農戶房頂毀壞;雨季易發生土石流,最嚴重的一次土石流造成100餘畝農田被沖毀。

自然資源

錦川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矽、瓷土礦及高嶺土、硅藻土。

人口

2011年末,錦川鎮轄區總人口76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6人,城鎮化率5.6%。另有流動人口853人。總人口中,男性3855人,占50.6%;女性3765人,占49.4%;14歲以下1084人,占14.2%;15~64歲5712人,占75%;60歲以上824人,占10.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042人,占92.4%;有彝、傈僳、蒙古、回、白、水、傣、哈尼8個少數民族,共578人,占7.6%。2011年,人口出生率13.7‰,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6.3‰。
2017年末,錦川鎮常住人口8590人。
截至2019年末,錦川鎮戶籍人口764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錦川鎮財政總收入147萬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93元,比上年增長9.7%。
2019年,錦川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農業

錦川鎮有農業耕地面積81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1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4%。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豆類。2011年,生產糧食0.4萬噸,其中水稻2100噸,玉米734噸。經濟作物主要是甘蔗、水果、早季蔬菜。2011年,產繭151.9噸;板栗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1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

工業

2011年,錦川鎮工業總產值1027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8.3萬元。

商業

2011年末,錦川鎮有商業網點89個,職工124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00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00萬元。

金融

2011年,錦川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5%;各項貸款餘額0.15億元,比上年增長0.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錦川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42人,專任教師4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839人,專任教師3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1年,錦川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0萬元(其中修建教學大樓投資250萬元),比上年增長5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錦川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農家書屋7個,藏書1萬餘冊。
2011年末,錦川鎮有籃球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
2011年末,錦川鎮有地面數位電視發射站1座,地面數位電視用戶350餘戶,直播衛星接收用戶258戶。入戶率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錦川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20張。職工1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錦川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人,支出5.1萬元,月人均151.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0戶,人數380人,支出22.8萬元,比去年增長36.2%,月人均50元;農村醫療救助2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85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8人;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22人;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至59周歲參保人數為3511人,參保率為92%。60周歲以上參保人數932人,參保率99%。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2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錦川鎮有郵政所1處,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00門,固定電話用戶1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2500戶;寬頻接入用戶150戶。

交通

2011年,錦川鎮境內有成昆鐵路、西攀高速公路、108國道貫穿全境,有蒲壩火車站1個;境內鐵路長12.5千米,公路長110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清代老碾河上有石拱橋,橋四周山川秀麗,取名為“錦川橋”,鄉以橋得名。

文物古蹟

錦川鎮境內劉世清墓為德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19年9月24日,錦川鎮(桑葚)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