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王

銅鼓王

在以形狀高大而著稱的北流型銅鼓中,原存於廣西北流縣六靖鄉水沖庵的大銅鼓,面徑165 厘米,殘重300多公斤,是迄今所知最大的一面銅鼓,被譽為“銅鼓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鼓王
  • 地點:廣西北流市六靖鎮
  • 面徑:165 厘米
  • 殘重:300多公斤
起源,夢鼓,鑄鼓,爭鼓,遷鼓,贊鼓,傳鼓,跳鼓,祭鼓,卜鼓,詐鼓,祈鼓,衛鼓,贈鼓,借鼓,追鼓,分鼓,哭鼓,盜鼓,換鼓,承鼓,

起源

流傳在雲南富寧縣、廣西那坡縣和越南與中國交界羅羅(又作倮倮,自稱"俄普")支系彝族的居住區的英雄史詩。歷史悠久,影響極深,流傳甚廣。史詩系當地彝族"臘摩"(即祭司畢摩的當地彝語音譯)在"跳弓節"等祭祀儀式上演唱的世傳歌詞,又叫《銅鼓歌》。史詩通篇採用彝族詩歌的五言形式,句式齊整,長約8000餘行,為彝族口承文學中體量較大的作品之一。史詩除序歌和尾聲外,由以下二十章四十四個詩節組成,每個章節的標題均含有一個"鼓"字,頗有特色。
該篇史詩記錄了大量創世神話與傳說及彝族的生活風俗。
"彝家跳宮節,跳起銅鼓舞;彝家過蕎年(火把節),唱起銅鼓歌。鼓舞二十盤,盤盤血淚史;鼓歌二十曲,調調英雄歌。……代代"銅鼓王",名字我記得。彝家老根底,萬事從頭說。"

夢鼓

從天地混沌、萬物初始、人類產生、民族起源開始敘唱,述至彝族遠古先祖以虎為圖騰,是虎族人,始居崑崙,名羅羅(即虎族之意),又稱昆明人。他們最初以狩獵、打漁為生,後來逐步豢養獵物為畜,馴養牛、馬、羊,開始了"隨畜而遷徙"的遊牧生活。部落形成後發展壯大,為了爭占山嶺和草場而起紛爭、積怨仇、相殘殺、互吞併,隨後部落分成五個大姓,災星惡運紛至,千里崑崙嗚咽。族人四散五離,從此分支。一部分族人跟著波奔(羅羅支系的老始祖)南遷至雪山腳下安營紮寨,重建部落,男耕女織,燒山撒種,收穫無幾,一代復一代。後有一女能人發明以棍耘田埋種的方法,傳給族人。人們又用石斧深種,生產有了改進。後來人們學會了蓋房棲身、以泥鍋煮食、煉銅造工具、以羊皮製衣禦寒等等,生活逐漸有了保障。一次洪水過後,人們從沖積堤埂上的各種草中發現了麻,撮成線後編織成衣裙。最早火是由"臘摩"(母虎)發明的,進而又以泥做成盆,把泥盆當鍋燉熟食。發明銅器的先祖波羅(波奔的第十世孫),為了改造土鍋,日夜冥思苦想,在山洞中遇到一金光閃閃的石筍,眼花繚亂,昏倒在地,在夢境中聽到咚咚的聲響,循聲找去,出了山洞見一獨村,路口草坪倒扣有一面鼓。後來從鼓下出來一雙小女子,原來她們躲在鼓下,是為了避開吃人的熊妖,而熊妖最怕鼓聲。波羅與熊妖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打到天亮也不分勝負,最後熊妖化為一陣風逃之夭夭。波羅命獵狗"白生"跟蹤血印、找到熊妖。獵狗聽見小熊妖與老熊妖的議論,才知狗血染刀刃才能致熊妖於死地。它向波羅稟報了訊息後,便沖向波羅的長刀,以犧牲自己來讓波羅取勝。波羅拿著血淋淋的長刀殺死了熊妖,並從小熊妖口中得知洞中寶物"生死棍"可使在妖洞中喪生的人們復活,他使死去的人們重新回到了人間。為了感謝波羅的救命之恩,這個村子的人們將銅鼓送給了波羅。因為興奮過度,波羅在返程中滑倒在地,銅鼓也碎成了粉末。夢到此,波羅驚醒過來,方知是一場夢境。但他由此受到啟發,堅定了鑄造銅鼓的決心。

鑄鼓

波羅開始了鑄造銅鼓的偉大創舉,他燒火鏈煉銅,煉了上百次,銅水變廢水,難鑄成鼓身。波羅的妻子羅哩芬天資聰慧,暗暗動著腦筋。她成波羅的助手,先用黃泥揉撮成軟泥,做成銅鼓的形狀,等到曬乾後做成模子,再將銅水灌入,冷卻成鼓身……終於鑄成了銅鼓。由於鼓身太厚重,發出的是啞音,樣子不好看,聲音不好聽。經過多次改造,輕鼓才鑄成。敲來很好聽,還可發出號令,燒來可煮出美味的食物。銅鼓傳遍了高山雪境,從此彝家寨有了好歌音……處處有鼓聲。人們唱歌、跳舞,人人歌頌鑄鍋的波羅和羅哩芬,譽稱他們夫婦為"銅鼓王"。波羅夫婦為不辜負族人的愛戴,經過百般努力,羅哩芬在森林裡又鑄出了一面大鼓,大小兩鼓相配成公母,公鼓身小發清音,母鼓身大發濁音,兩相應和,更為動聽。為了紀念銅鼓王,後人又創新,在鼓面和鼓身上精心繪製成花紋,鼓面正中央的五角形象徵金木水火土;三個大圓代表日月星,一男一女代表銅鼓王夫婦。鼓身上的圖案畫著歌舞的人群,飛禽走獸象徵六畜興旺,谷魂象徵五穀豐登。彝家平日用銅鼓煮飯、過節用銅鼓歌舞、作戰用銅鼓傳號令,,所以一鼓值千金,成了彝家的寶物,成了勢力的象徵。鼓多者稱大詔(王)、鼓少者稱小詔,雪山大小有六詔,為了爭奪銅鼓,年年起戰火。

爭鼓

彝家"爭鼓便稱詔",大詔欺小詔,蒙舍詔最大,並投靠了唐朝,被封雲南王后便吞併各詔,三詔聯合抗擊,二詔被滅,唯剩波羅所屬的越析詔與之抗衡。越析詔首領波亨(史書記載為波沖)是波羅的第十代孫,也稱銅鼓王。為了保住祖傳的銅鼓,與入侵之敵展開了血搏,初戰獲勝。蒙舍詔頭領巧施毒計,派出心腹假扮裝鬼弄神的行醫者為波亨病重的妻子治病,趁機殺死了波亨夫婦。越析詔的眾人以銅鼓占卜,推選出波濤當首領,亦稱銅鼓王。他與隨大將領共商議,通過假議和談,設下埋伏,襲擊了前來召降的敵兵,再戰又大獲全勝。為了避免敵人大舉進攻的報復,越析詔彝人決定背鼓向東遷徙(第一次大遷徙)。

遷鼓

波濤率領著部族一直向東行,去投奔在滇池一帶的蒙胡詔。為了遷銅鼓,大家同心協力,艱難跋涉。經過山高壑深、"猴子也難爬,老鷹難飛過"的神仙坡,毒蟲滿地、險象叢生的長蟲坡,道路崎嶇、墜谷即亡的陰陽坡;到了百丈深淵的"貓貓跳"(大陷坑),人們以銅鼓為舟船渡過了惡浪翻滾的大水,但天書(虎歷及臘摩經書)落水,撈出後曬在草棵上,被牛啃食全部失落,故這支彝人從此丟失了文字。繼之,又進入鬼怪出沒無常的"妖精谷",人們敲響銅鼓驅走了妖孽,故而彝人從此用銅鼓來驅鬼。又到了"一碗水",有人口乾飲下此水成了啞巴,波濤沉著冷靜地上山找來草藥,以銅鼓煎煮,啞人喝了銅鍋藥又能把話講了。故人們稱讚波濤是活神仙。

贊鼓

半年長行軍,波濤的部族進入了滇境古城,但滇人(彝族先民的一支)酋長為匪患所憂,沒有禮待他們。善於言談的波濤以同根同族的誠摯之情終於打動了滇王,滇王講出了心中的憂慮,原來有一匪首以聯姻為名,強逼滇王將公主嫁與為妻。波濤聽後,決心除掉賊首,細問詳實,分析敵情,巧設良計,勝券在握:在"迎娶"的當夜,酒宴到了三更,銅鼓大作,匪寨被圍,里應外和,原來"新娘"是波濤,背親人是他的四將領,送親人是彝家兵,匪首被殺,匪徒被滅盡。滇王舉酒感謝波濤的將士、歡慶勝利,對銅鼓的威力讚不絕口,並當面把公主許配給了波濤,兩部聯姻。滇王劃地三百畝作為女兒的"胭粉地",波濤則以一對銅鼓為聘禮與公主訂婚,滇人與昆明人兩部大聯合。

傳鼓

昆明人紮根滇境後,向文化和生產都先進的滇人學習耕作、開溝、打井,在滇公主的幫助下,力克森林獸患、井下頑石等險情,一切進行得十分順利。人們引水灌地,辛勤耕耘,換來了五穀的豐收,六畜的興旺。波濤喜在心頭,情如流水,和眾人一到共同經營著家園。滇境盛產白銅,昆明人又向滇人傳授煉銅的技藝,並為滇人鑄造銅鼓,兩個部族合作創新造出了更高一籌的"滇鼓",聲名遠揚。

跳鼓

波濤與公主羅羅貞,常以歌傳情,踩月(彝族的跳月舞)談情,形影不離。不久他們舉行了隆重的彝家背親婚禮,人們圍著銅鼓歡歌笑語,載歌載舞,從此彝家興起了"喜慶來跳鼓"的習俗。為了開親中誰娶誰嫁的事夫婦倆有爭論,滇王調停說:"男大娶表妹,女大嫁表兄"(即姑表優先婚制),這樣親上加親,從此彝家興起了這個婚俗,新人對出,一代又一代。

祭鼓

波濤百歲時去世,人們為了悼念這位功勳卓著的領袖開了大喪,鳴鼓祭典,擊鼓引魂。嚴格按照古禮治喪:因經書被牛吞食無法誦經祭送,人們便剽牛九十九,用牛的千層肚當供靈的經書……。眾人圍鼓跳,哀歌寄深情,七天七夜之後出殯,以昆明鼓和滇鼓各一對為陪葬品,墓門向崑崙,銅鼓伴英靈。死後一百天,又為波濤製作竹靈牌掛入神堂供後人祭奠。

卜鼓

波濤死後,四大將領主持議事,按照古規用銅鼓占卜,推選出新的首領,波濤之子、文武雙全的都羅當選,昆明彝人敲響銅鼓,吹起蘆笙,歌舞相慶了三天三夜。滇王之孫獨丁丁,為人奸詐,獨斷專行,驕奢淫逸,對昆明部的強盛、繁榮又妒又惱,時時滋生事端,挑起糾紛,使得昆明和滇人逐日積仇。

詐鼓

小滇王為了獨霸滇境,強迫昆明退回當初的胭粉地,都羅據理力爭,與獨丁丁展開一場舌戰。貪婪的小滇王為能達到目的,先後使出胭粉田當作佃田、交租、用銅鼓換地等奸計,一一被都羅嚴詞拒絕,幾經談判,雙方不能達成共識,便結下仇怨。隨即戰火連綿,干戈不斷,昆明力薄勢單,戰局惡化,後退守金竹山,以竹筍為食,以竹筍為箭,危急關頭,神鼓把靈顯,飛向敵陣,橫衝直撞,化險為夷。雙方休戰後,都羅見情勢已不利於己方,聚眾商議,決定南遷,奔都蒙詔去。因在敵人追擊中金竹藏兵保護了眾人,臨行時大家帶上銅鼓和竹筍,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的遷徙(第二次大遷徙)。遷徙途中,眾人輪換著背銅鼓,藍天為帳,大地為床,進入了滇南境。路經餓虎嶺,銅鼓驅走了猛虎和豺狼;路上人們採集紅紅的野果充飢,稱之為"救兵糧"。經過老熊沖,大家設下妙計殺了老熊,以熊皮為衣禦寒,以熊肉為食強身。到了滇南地,又遇唱著歌來、去時不留影蹤的怪物"神童",它肆虐行兇,砸壞草棚。人們敲響銅鼓也無濟於事,最後大家高唱石頭的頌歌(咒語),才嚇跑了"神童"。

祈鼓

春暖花開時,彝家來到土地肥沃的都蒙(今紅河境內),安營紮寨,開荒耕種,但忘了帶谷種。都羅派兩人日夜兼程返回取谷種。但他們回來的路上歇息在山林中,一群雀鳥啄食了谷種,一顆不剩。布穀聲聲催下種,一籌莫展之際,銅鼓顯靈發出嗡嗡聲,都羅召集大家"祈鼓來幫忙,及時賜谷種",大家虔誠祈祝,喚銅鼓讓農神顯靈,一陣風過,銅鼓飛入空中紅雲,都羅駕著銅鼓,飛回故鄉,取回了谷種。後來莊稼遭蝗蟲之害,人們又向銅鼓祈禱,銅鼓發出聲響,驅走了蝗蟲。人們將救過命的竹筍種在草坪上,不到一年,竹子長成一大蓬,到了三月八,彝家圍竹、繞竿、敲鼓跳,人人來跳宮,歡度跳宮節。從此每年都過跳宮節,因為竹桿共九節,象徵著彝家作戰的九年,故而每逢滿九年,跳宮節更為隆重,要跳九圈,第九天栽竹。

衛鼓

都羅的四大將領相繼辭世後,漢族王朝更迭,對彝家壓迫又盤剝,並派官兵來爭奪銅鼓。都羅讓眾人將銅鼓藏進山洞,隻身對付官兵,他寧死不交銅鼓,被官兵打傷至死,臨死時他囑咐族人要用性命保住銅鼓,"人在銅鼓在"。大喪之際官兵又壓寨而來,彝家設下"空寨計",將來犯之敵全軍殲滅,並將活捉到的一個大官拉至火葬場,鍘其頭以祭送都羅,食其肉而報仇雪恨。繼之認為不能久留此地,便又再次大遷徙(第三次大遷徙)。途中卜鼓選出十六歲的都來為新首領,百面銅鼓直飛藍天,為彝家開路導航。渡過"西洋江"(即紅河)進入蟒蛇崗,彝家女羅羅張只身前行,智誘貪色的"男蛇王",用毒草藥殺死了蛇王。彝家小伙羅羅剛孤身乘鼓飛進魔洞,以利劍斬殺了威脅人畜的巨蟒,鼓聲報喜。彝家順利地來到普廳河(今雲南富寧縣境內)。

贈鼓

彝家進入普廳後,得到布越(壯族)寨老的關照,為感謝寨老慷慨讓土,彝家將一對銅鼓贈送給布越人,公鼓配母鼓,象徵共同合作。從此"斑鳩和鴿子,共歇一個窩",兩族同住一村、共飲一水、同開一坡。心胸寬闊的布越人,還教彝家稻作、種棉、紡紗,兩族有節大家過,相處如同胞。
贈鼓贈鼓

借鼓

宋代布越人首領儂智高起義,建立南天國,改名"特磨道"。這時羅羅的首領是京獠,他擁護儂智高,決定將有助戰神威的銅鼓支援給他。這時,儂智高也恰恰派人來借銅鼓,彝家勇士背上銅鼓投奔到起義大軍的隊伍中,銅鼓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後來智高受挫,退守特磨道,宋將狄青率部前來圍剿。銅鼓傳信息,布越和彝家相互配合,有進有退。後來反宋失敗,土官沈達設府在普廳河,常常敲詐勒索百姓。他藉口彝家將銅鼓借給智高反宋是妖鼓,下令收繳銅鼓、清剿京獠,彝家只好再次遷徙(第四次大遷徙)。

追鼓

京獠帶領彝家向高山而逃,經普梅村(中越邊境)、普梅河、到南利河。追兵將至,前無去路,只好背水而戰,選出八個帕比(頭領)輔佐京獠,共設計謀,誘敵進入山谷,彝家的伏兵突起山坳,先以滾石砸,後又衝進敵陣,短兵相接,殺敵無數;京獠在山頂上吸著旱菸,不慌不忙地在東西兩側放火焚山,燒死了敵兵。大獲全勝後,擂鼓相慶。為防範敵人再次進攻,京獠和八位帕比讓眾人改長褲為短褲、打綁腿,以便作戰時行動敏捷。從此彝家都穿短褲腳。彝家日夜備戰,採用新的戰略,化整為零,分成八股,以鼓為號角、為聯絡,嶺上設煙火,山山置銅鼓、樹倒為信號,燒火傳訊息。果然,土官親率兵馬千人來進剿,根本摸不著頭腦,個個象烏龜,縮頭回到普梅去了。彝家乘勝追擊,包圍了宋兵的營寨,堵住要道,千弓勁發,萬箭齊飛,百面銅鼓也來助戰,騰空飛躍,直衝敵群,一場反擊戰以勝利而告終。

分鼓

普梅大決戰後,京獠和八帕比召集眾人商議彝家將往何處去的大事,有的主合,有的主分。最後京獠建議大家分散開去隱蔽在邊境,以避宋兵的圍剿。形勢在逼,舉行了剽牛分支分銅鼓的儀式後,一共分八支,四支散普梅,四支散邊境。族人揮淚說告別,淚水伴酒咽,悲慘淒涼地向四面八方散去(第五次大遷徙)。
分鼓分鼓

哭鼓

這次歷史大分散後,彝家在滇桂邊陲開荒拓土,生息繁衍,人丁大發展。後來天降災難,寨寨有瘟疫"雞窩病"(霍亂),一家一寨地死人,幾個老帕比先後離開人世。長老們建議全部彝家人向鼓而哭,求鼓指點迷津。這樣哭得山發抖,訴得天昏暗,一對銅鼓也都淚水淋淋齊嗚咽,發出嗡嗡聲。是夜一位老人在夢中得到了公鼓和母鼓的指點:到東海去找觀世音求仙丹。卜鼓選出十八歲的京火去東海,他騎上銅鼓向東飛去,在火焰山,京火藉助銅鼓的神力除掉了火妖、龍怪,正當他與山精搏鬥時觀世音出現了。山精被嚇跑,京火得到了仙丹,騎鼓返鄉,解救了彝家。從那以後,彝家有災難都要哭銅鼓。

盜鼓

京獠所帶零四支人來到郎恆(中緬邊境的三角地帶),定居開墾。郎恆出現了雲南、廣西、交趾來的強盜,他們相互勾結殘害百姓,為非作歹。彝家為保護銅鼓來到偏僻的麻存棚安身,後來強盜還是劫走了銅鼓。京獠早過世,首領是其第二代孫京羅,他為了奪回銅鼓,與盜賊在山嶺上嘶殺,最後墜崖身亡。經卜鼓推選京羅之子京河為首領,他率眾人來到河源頭,就此定居下來,取名為"龍洋",居住至今。

換鼓

滇桂四支人在瘟疫中絕處逢生後,又遇大旱帶來的災荒,那時的彝家的臘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種耐旱的蕎子。他自己徒步來到交趾借蕎種,可可貪婪兇狠的交趾人非銅鼓不換,無奈之餘,被縛的波仙只好屈從,以十面銅鼓換回十石蕎種,使彝家轉危為安,為了紀念蕎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舊曆六月擊鼓過蕎年(火把節)。

承鼓

元滅宋以後,大規模屯邊的客家人流湧入普梅地方,強霸良田荒地,想趕走彝家。波仙幾經舌辯,客家後來提出以草結為山界。波仙便率眾人採取鬥智的方式,放火燒山,草結被焚為灰,彝家又把灰粉揉進頭髮,不留蛛絲馬跡。波仙又狀告官府,正直的縣官斷案公正,彝家贏了這場官司。因揉草灰把頭髮弄得象雞窩一般亂,男人們只好挽發為髻,成為彝家的習俗至今。普梅四支七房人又分支為七,平分土地和銅鼓,砍樹打木刻(盟誓儀式),盟誓後各持一根木樁,大家分頭遷出,在新建的寨子裡各把木樁栽在村內的場坪上,並從普梅移植來一公一母不成林的千年樹──"公婆樹",以樹為本,年年過蕎年,擂鼓來歡慶,祖業得繼承。"銅鼓有公母,奇樹成夫妻,從古到如今,彝家創奇蹟。……五次大搬遷,英雄寫史詩。"
承鼓承鼓
"銅鼓傳後代,永是彝家寶。鼓歌年年唱,鼓舞歲歲跳。彝家血和淚,千載永記牢。"
按照上述《銅鼓王》以"鼓"為核心的主線敘事,這部作品無疑是一部英雄史詩。由於作品通過歷代"銅鼓王"的英雄業績,來反映彝族先民部落之一"昆明人",在南詔奴隸制部落聯盟形成初期,迫於部落之間的兼併戰爭而開始不斷的遷徙、發展而後形成近代彝族羅羅支系的漫長曆程,以及圍繞"銅鼓"而展開的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來傳寫一代又一代捍衛銅鼓的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跡。因此史詩的時間跨度較大,概括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彝族先民的社會生活與鬥爭史跡,更重要的是史詩以"銅鼓王"的代代相傳,展現了歷史極為悠久、文化底蘊極為宏富的彝族銅鼓文化,而使這部史詩更具古老神奇的藝術魅力。與此同時,史詩還反映了羅羅支系彝族的歷史發展、地理分布、風俗禮制、社會組織、知識體系、道德觀念、民族心理等等豐富的內容,堪稱是羅羅彝族的一部百科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