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鬲

銅鬲,1963年在西寧市大堡子鄉鮑家寨西山根出土青銅容器。該文物可能屬卡約文化時期,是迄今為止青海境內青銅器時代諸文化中發現的惟一一件較大型的青銅容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鬲
  • 建渠:1963 
  • 地出土:西寧市大堡子鄉鮑家寨西山根
  • 通高:15.4厘米
簡介,典籍,

簡介

銅鬲
古代文物。1963年修建水渠時在西寧市大堡子鄉鮑家寨西山根出土。青銅鑄造,移口、短頸、深腹、分襠袋狀錐足,通高15.4厘米,口徑11.8厘米。口部附有一對半圓環耳,頸部飾3道弦紋,腹部飾雙道人字形紋。其形制、紋飾與河南鄭州白家莊出土的商代銅鬲近似。出土地點是一處卡約文化墓地,可能屬卡約文化時期,是迄今為止青海境內青銅器時代諸文化中發現的惟一一件較大型的青銅容器。

典籍

銅鬲是古代煮飯用的炊器。《說文解字》:“鬲,鼎屬也。實五觳,斗二升曰觳。”《爾雅·釋器》:“鼎款足者謂之鬲。”《漢書·郊祀志》:“鼎空足曰鬲”。蘇林註:“鬲,音歷。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鬲的形狀多半是腹圓、侈口、下有三足,其足上肥下削,中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陶製的鬲,這種陶鬲,是商周銅鬲的前身。銅鬲中,有一種鬲有兩耳的,類似鼎。周代有附耳(耳從旁上出)的鬲。一般鬲多半高13—18厘米左右,故宮博物院藏“師趛鬲”,通高至50.3厘米,是所見最大的鬲了。銅鬲由商周至春秋都有,漢器僅有“公主家鬲”,存銘文,未見器形。無耳的鬲約系商代初期之器,這時期也有有耳的鬲,器多半厚重,上雕饕餮紋。周初鬲多厚唇短足,足中空,銘文常鑄在口圈上,直豎的耳發展為附耳的形態。春秋的鬲,安徽壽縣蔡侯墓所出,無耳無花紋,銅質較薄,一組有八個鬲,附有銅匕。鬲款足中空是為了容易煮熟食物,它應該是煮黍、稷或烹魚肉的用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