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鍅

銅鍅

方形的壺在戰國以前叫壺,到了漢代起了個專名叫“鍅”。《說文解字》:“鍅,方鐘也。”現存的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銅鍅銘文稱:“銅鍅容六升,重廿九斤”(參閱《夢郼草堂吉金圖錄》),自名為鍅。用以盛酒漿或糧食。形狀方形、長頸、大腹、有蓋。盛行於戰國末至西漢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鍅
  • 類別:文物
名詞解釋,外觀形態,銅鍅由來,戰國銅鍅,鏈梁鍅,意義,西漢銅鍅,

名詞解釋

銅鍅即方形壺,青銅製作,用以盛酒漿或糧食。

外觀形態

鹹陽博物館所藏的這件東周時期秦國小銅鍅,似為明器。它是在鹹陽市古渡鄉任家嘴出土的,底部殘缺。銅鍅方體四棱式,直口方唇,壺口微侈;四棱腹,腹四面鼓出,分界線很清楚,有折棱,小平方底;通高12.5厘米,腹最大徑為75厘米,上口邊長4厘米,底邊長5厘米。該銅鍅器壁較薄(器壁薄是冶鑄技術進步的表現),器身有幾處小洞,但製作很認真。此鍅無蓋,無耳。
該銅鍅周身紋飾繁縟華麗,以核脊為界線分為四部分,紋飾相同。口沿下飾勾連紋一周,腹部以勾連紋為界紋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四組兩兩相對而立的鳳鳥紋,其形象如雞,昂首而立,鳥喙是閉合的彎鉤形,頭上有角,周身裝飾很華麗。下部是四組兩兩相背而站的鳥形紋樣,每組中間夾以半人半獸的怪神。這四組鳥形紋與上部之鳳烏紋造型迥然不同,鳥長頸,長腿,長尾下垂,口半張。怪神頭上長有兩角,兩邊有爪子,有人形。

銅鍅由來

秦立國於西周王畿故地,春秋以來秦國大量接受周文化的影響。秦國的青銅器是從西周的傳統發展而來的,秦器裝飾也就繼承了西周銅器的裝飾風格。關於商周青銅器上動物紋樣的意義,張光直先生曾作過論述:認為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記錄了當時巫覡祭祀做法的場面,“而在他們通神的過程中,各種動物常常做為他們的工具或是使者……巫覡在祭祀做法時,具體地說,是使用占卜術而能知道神與祖先的意旨的;是使用歌舞和飲食而迎神的;是使用酒精或其它興奮藥劑,達到昏迷狀態而與神交往的。”(《續論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由此看來,這件小銅鍅上的動物紋樣,其中半人半獸的怪神就是巫覡,而站在它兩邊的長頸大鳥就是它的助手或使者,而且巫覡手拿法器,神態興奮作舞蹈狀,似乎正在做法。
勾連紋在春秋及戰國早期是比較典型的,於銅器裝飾中常見。該鋼鍅上的勾連紋只是作為一種界紋。東周時期花紋的特點多是採用組合的形式,即一種器物由幾種不同題材的花紋共同組成。此銅鍅紋飾就是由對峙的鳳鳥、鳥形紋、怪神為主紋,與勾連紋為界紋組合而成,反映了一定的時代特點。

戰國銅鍅

鏈梁鍅

鏈梁鍅,一級文物,1966年4月出土於鹹陽市東北郊塔兒坡塬邊,現被鹹陽博物館收藏。鍅高39厘米,口徑7厘米,底徑10.5厘米,最大腹徑16.5厘米。鍅呈四楞形,帶蓋,蓋呈覆斗形,蓋面上有兩個對稱半環狀紐,紐中各有一系環。此鍅方口、平唇、頸較長,斜肩,肩部有一副對稱銜環鋪首,雙螭首提梁與兩側“8”字形活鏈相連,穿過蓋面環耳及肩部鋪首銜環而組成鏈梁鍅。其鏈梁既便於手提,又可防止鍅蓋脫落,構思巧妙,匠心獨具。鍅的鼓腹下部兩側面各有一鋪首銜環,低矮方圈足,每面正中各有一處凹口。此鍅四面紋飾相同,口沿下飾兩個相對而立的鳳鳥,昂首挺胸,勾喙、圓目、羽冠稍上翹,垂尾三分微內卷;頸部為倒三角雲紋;肩部兩鳳鳥相背而走,尾羽相連;下腹部兩鳳鳥相對欲臥半起;頸肩、肩腹之間各飾一周素麵紋帶。蓋面等分四部分,均飾相同之鳳鳥。圈足外側為如意雲紋。此鍅以鳳鳥為主要裝飾圖案,鳳鳥造型生動,同中存異,且採用平雕的手法,紋飾呈半凸起狀,具有淺浮雕的藝術效果。整個畫面布局嚴謹、比例和諧。此器保存完好,為不可多得的精品。
鏈梁鍅鏈梁鍅

意義

鏈梁鍅鑄造精良,設計精巧,紋飾細膩流暢,且富於變化,造型別致、紋飾華美、保存完好,堪稱青銅器中的珍品。鏈梁鍅體現了青銅鑄造業的輝煌和工匠的高超技藝,它為研究戰國時期的工藝美術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實物資料。

西漢銅鍅

西漢素麵銅鍅,出土於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口徑12.5厘米,高49厘米,盛酒器。青銅材質,兩側有鋪首提環,上方有方形蓋,蓋上四鈕。
銅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