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盂鎮

銅盂鎮

銅盂鎮位於汕頭市潮陽城區西部,地處練江中游北岸、北港運河下游,東臨和平鎮,西接貴嶼鎮,南與潮南區中心城區峽山街道隔江相望,北連谷饒鎮。洪和公路(接324國道)、銅貴公路穿境而過,離廈深高鐵潮陽站約14公里。

全鎮轄28個村(社區居委),其中村委會25個,社區居委會3個,自然村42個。地域面積42.4平方千米(2017年)。134012人(2017年),旅外僑胞、旅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盂鎮
  • 外文名稱: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 下轄地區銅缽盂社區勝前社區、老溪西等
  • 政府駐地:環南路
  • 電話區號:0754
  • 郵政區碼:515136
  • 地理位置:汕頭市潮陽區
  • 面積:42.4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3401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靈山寺,明安里
  • 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廈深鐵路潮陽站
  • 車牌代碼:粵D
建制沿革,區劃詳情,經濟發展,工業,農業,旅遊業,基礎建設,基礎設施,社會治安,水利,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益項目,優惠政策,旅遊景點,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1952年為潮陽縣第七區。
1956年 改銅盂鄉。
1958年改紅鋒公社。
1959年改銅盂公社。
1983年改區。
1986年建鎮。

區劃詳情

轄銅缽盂、勝前、老溪西3個居委會和華岐、草尾、港口、河隴、溪邊、深坽、新橋、集星、光星、岐美、宅美、嶼南、嶼北、玉窖、雙岐、潮港、鳳田、鳳壺、市上、新岐、溪東里、肖渡、桶盤、樹香、李仙、洋美、方港27個村委會。

經濟發展

2016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2.4億元,比增15%。其中:工業產值39.8億元,比增15.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8.65億元,比增17.9%;農業產值2.6億元,比增7.4%。固定資產投資38.53億元,比增30.2%;外貿出口3300萬美元,比降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4億元,比增5.5%;工商各稅本級收入3271萬元,比增11.8%;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10774元,比增10%。
銅盂鎮

工業

2016年完成規模上企業工業產值18.65億元,比增22.6%;推進“四上”企業的培育,2016年共培育規上企業4家,規上批發企業1家,規上服務業2家。重點項目持續推進,全鎮共有8個經濟重點項目總投資額9.2億元,其中4個項目已竣工投產或使用。推進500畝潮陽銅盂工業園區建設,打造成以針織、服裝、文具、科技產品為主要產業的新型工業園。擁有廣東省名牌產品1個,廣東省著名商標4個。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達17家。

農業

201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億元,比增7.4%,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8064萬畝,糧食總產量1.6984萬噸,給予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三項補貼”共286.7743萬元,受益農戶約4400戶;一事一議獎補項目2個,獎補資金240萬元;投入2167萬元,建成高標準農田13338畝,優質水稻、蔬菜、生豬養殖等特色農業不斷壯大,紮實開展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

旅遊業

申辦郭小東、郭豐民舊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轄區內有靈山古寺,明安里,蔡楚生故居等旅遊景點。2016年各旅遊景點共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

2016年,投入600多萬元,建設草尾、鳳壺、老溪西3座垃圾壓縮轉運站;投入近100萬元,建成全鎮28個村(社區居委)垃圾收集點,實現了全鎮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全力推進銅盂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2.78億元,征地面積50畝,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征地面積30畝,已動工建設,預計2017年7月建成主體結構;河隴村農民公寓樓完成可研、節能、環評等前期工作,計畫投入資金2800萬元,工程於近期動工建設;集星村建成農民公寓樓9幢,已交付使用。

社會治安

2016年,共受理信訪案件31件,已辦結25件,辦結率80.7%。“平安銅盂”創建工作持續深入推進,“平安細胞工程”覆蓋率逐年提高;加快“平安銅盂”社會治安監控視頻建設,強化治安防控能力,震懾犯罪,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打假、計生、殯改、國土管理等社會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2016年度共立刑事案件94宗,破獲43宗,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27名,其中刑事拘留51名。

水利

練江流域綜合整治紮實推進。在上級的支持幫助下,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對鳳田村本溪河進行整治並配套建設強排站、路燈和綠化等設施,實現雨污分流,改善本溪河水體水質;銅缽盂社區居委投入200多萬元,對田心橋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河隴、新橋等村籌資100多萬元,對北港內溪河進行整治;已完成草尾村新溪河清理整治,西一片區電排站擬改為直流泵站。

文化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山寺舌境塔,為潮汕地區現存最古老而完整的建築物。唐德宗貞元七年(公元791年),西岩寺高僧大顛和尚三游至銅盂龍山,連稱“此乃佛門勝地”,遂於此建“靈山禪寺”。如今,盛唐古剎靈山寺雖然經歷了1200多個春秋,仍保存古建築風格。韓愈刺潮期間,曾三次往靈山寺拜訪高僧大顛和尚,並贈衣留念。如今靈山寺前有紀念韓愈贈衣大顛的“留衣亭”。唐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大顛祖師圓寂,眾徒弟把其遺體歸葬於一墓塔,稱“大顛祖師墓塔”,墓塔用石塊構築,呈八邊形,塔高2.8米,塔身最大直徑1.8米,由78塊規格石砌成,結構嚴謹,墓塔底座雕刻著一簇簇花卉和飛龍走獸,古墓塔歷經1200多年,仍然光采照人,可見唐代潮州的建築藝術已是十分高超,現該墓塔是省文物保護單位。
銅盂鎮
唐宋潮汕八賢之一的許申,現代著名實業家郭子彬、電影藝術大師蔡楚生及著名心理學家郭任遠,均出生於此。

教育

銅缽盂社區居委申辦郭小東、郭豐民故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投資200多萬元的綜合文化站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河隴村舉辦創文強管暨練江流域綜合整治文藝義演;各村(社區居委)利用節日舉辦文化藝術遊行活動
2016年,全鎮有完全中學1所,中學4所,國小28所,在校中小學生15335人,教職工909人。1月,順利通過教育強鎮省級督導驗收;3月被廣東省教育廳授予教育強鎮,接受並順利通過教育強區、教育均衡區省級督導驗收和義務教育均衡區國家驗收。高考成績總上線率達90.7%,中考全鎮入圍金中、汕頭一中、潮陽一中以上學校計畫生及指標生共59人。

醫療衛生

銅盂衛生院內設急診、住院部、中藥房、西藥房、中西醫門診、婦產科、放射科、檢驗室、B超室等主要科室,配備防疫組、婦幼組從事預防保健工作,設定病床32張。村(社區居委)設有衛生站28個。鎮、村(社區居委)共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17人,其中衛生站有28人,鎮衛生院有89人。全鎮範圍內有病人可以及時就近醫治或自主選擇醫生,醫療衛生環境良好。組織義務醫療隊伍到華岐村、集星村舉辦義醫義診活動。銅盂鎮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在完成立項等前期準備手續的基礎上,施工設計、工程招標等工作已經完成,建設項目將進入土建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社會保障

2016年,全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3.2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實際繳費人數12.05萬人,在全區排名靠前;發放“五保”戶、孤兒戶生活補助共172.2萬元。

公益項目

銅盂社會公益事業。累計認捐項目66個,認捐資金2.39億元,涵蓋教育、交通、衛生、文化、飲水、環境、住房等方面,已建成及在建項目60個,投入資金2.03億元。結合精準扶貧,發起“讓貧者不再無助”扶貧反哺活動。其中,溪東村被列為廣東省新時期定點幫扶村。

優惠政策

外商投資企業(包括台港澳僑投資企業,以下同)的優惠待遇。
(1)屬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除享受國家規定的減免稅 外,經批准可給予一定時期免徵或減征地方所得稅。
(2)外商投資企業免徵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3)外商投資企業,為履行其產品出口契約所需進口的原材 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輔料、包裝材料等,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4) 1994年1月1日前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除原油、成品油和國家另作規定外,其生產出口產品執行“不征不退”稅收政策。
(5)1994年1月1日後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其生產出口產品執行“先征後退”稅收政策。
(6)外商投資企業從事工業、交通運輸業、農林牧業等生產 性行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1—2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3—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7)外商投資企業從事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期 在15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1—5年免徵企業所得 稅,第6—10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同時免徵地方所得稅。
(8)經有關部門確認的產品出口企業按照規定減免所得稅期滿後,當年企業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總產值70%以上的,可以減半徵收當年企業所得稅。
(9)經有關部門確認的先進技術企業按照規定減免所得稅期滿後,還可以延長三年減半徵收所得稅及免徵地方所得稅。

旅遊景點

汕頭潮陽區銅盂鎮小北山麓(地名塔口山、幽嶺)的靈山護國禪寺,離東南面市區約25公里,由高僧釋大顛(732-824)創自唐朝,興廢交替,於1981年以來不斷修葺、擴建,今規模巨大,氣勢壯觀,山色湖光宜人,尤以韓愈來寺會大顛的“道跡賢蹤”,文物豐富,而飲譽海內外。是國務院1983年4月9日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粵東禮佛、旅遊的重點古剎。歷經二十載太平盛世,不斷修葺、重建、擴建,這“九龍環繞,獅象對峙”的千年名剎,總建築面積約5千平方米,總投資約逾2千萬元,坐東北向西南,規模、氣勢為粵東所罕見。
靈山護國禪寺歷史
寺於唐貞元七年(791),由潮人高僧、禪宗南派惠能嫡傳第3代弟子釋大顛率門人玄應、智高等創建。
1966年起“文革”浩劫,同年7月靈山寺釋又成法師等20餘位僧人被逐,寺被改為農場,佛像、經書、書畫等貴重文物,全被焚毀。
隨著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而“文革”十年結束,故在1979年春,以釋又成(1916-1987)、釋定根(1915-2003)為首僧眾,在有關部門批准下,發動海內外善信樂捐,自1981年4月起制訂全面重修規劃,在恢復古建基礎上,分期修葺。1982年修復大雄寶殿。1984年末開始修葺、重建靈山八景。古剎各項重修、擴建工作逐年推進。
靈山護國禪寺改建
1991年12月15日,古剎隆重舉行紀念大顛祖師創寺1200周年暨大雄寶殿改建、千佛寶塔落成大慶,嘉賓如雲,長老聚賢,群賢畢至,盛極一時。
靈山護國禪寺景觀
外山門石牌坊,坊高8米,寬6米,四柱三門,十分高大。
新的內山門(即大山門)。1999年春興工,2000年6月告竣。高約4米,建築面積100餘平方米。有4支高大的石龍柱,造型威武。牆上有2幅龍噴水浮雕石刻,和一批花草圖案石雕。大門上方,懸掛趙朴初所書“靈山寺”。下方嵌著石匾:“靈山護國禪寺”。
觀音廳,也是天王殿。門匾石刻:“靈山。大清康熙丙戌(1706)春重興,住山比丘信如立”。內掛木匾“妙相莊嚴”啟功書;木刻聯繫今方丈釋心印所書。正中供奉觀音菩薩像,又供彌勒佛、韋馱像,兩側所供泥塑四大天王,高大威嚴。
大雄寶殿。1982年重修,1991年7月至12月改建為重檐四溜水之結構,建築面積數百平方米,供奉泥塑三如來,十分高大。
念佛堂。在大雄寶殿之西北側、面積約150平方米,牆嵌石刻云:“深圳市鄭世進先生。念佛堂全座由鄭先生髮心捐資人民幣柒拾萬元敬建。於茲善舉,功德無量。公元1998年春吉立。”
觀音閣。在念佛堂旁,面積約150平方米。觀音閣全座由陳先生、姚女士夫婦,發心捐資人民幣柒拾貳萬元敬建。公元1998年春吉立。
功德堂。在觀音閣毗鄰,二層樓,約150平方米。本功德堂全由張先生兄弟5人及黃先生髮心敬建。公元1998年春吉立。
主軸東南側是通廊。上端一樓,樓下為“信蘭廳”,樓頂為僧舍,下端設會客廳。廊中間長牆上,嵌有古代《敕賜靈山開善禪院之記》等碑刻大小9通。從通廊中間進之,是大齋堂,堂內有梯可上樓頂僧舍和方丈廳。
通廊的外側,是般若苑,內從南到北為白石槽、祝聖碑、開善藏、寫經台。般若苑前是大闊埕,東側是素菜館。
千佛寶塔。位於寺院北面約200米山上,是方丈釋定根倡建,由海內外善信樂捐100餘萬元,於1990年春動工,1991年9月建成,12月25日舉行落成慶典的。這千佛寶塔,是福建惠安縣石雕廠承建,為潮汕首座,高17米,共7層,下三層安放石佛像千尊,內有石級可登塔頂。“千佛寶塔”額刻系趙朴初會長墨寶。塔前一對石獅,石柱欄桿,石級為徑,下築一亭。
自古以來,這裡有“靈山八景”,1984年末復修,後又重修或重建,煥然一新。

著名人物

洪圭:唐貞元12年(785年),工部尚書洪圭(號大丁,原籍福建莆田人)謫潮陽州刺史。旋落籍潮陽。在舊縣治臨昆附近之岐北鄉建洪氏村。募夫墾荒造田,鑿壬嶼溪,修橋築路,擁有莊園、作坊多處,布及練江西岸和榕江出口,志載 “富甲郡縣 ”。洪氏門下先後各舍田千畝為靈山寺產。孫洪奮虬辭官後在新治棉城後溪圍營花園,並置紅頭船經商。
郭子彬是潮陽銅盂人,出生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其兄早逝。郭子彬少年時隻身奔赴上海謀生,由其弟在家繼承父業行醫並侍奉老母。郭子彬在上海經商取得成功後,於1915年和1918年與其表弟鄭培之(潮陽金浦人)合作,先後投入巨資在上海創辦大型的鴻裕紗廠和鴻章紡織染廠,崛起成為近代上海著名的實業家。 郭氏對上海和家鄉的醫療、慈善事業,也多有捐助。
蔡東士:銅盂鎮人,原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是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廣東省學聯主席,是改革開放後中山大學首屆學生會主席。曾任新華社廣東分社記者、采編室副主任。1987年後,歷任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副主任,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常委、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委副書記。曾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數十篇,出版文學作品集《寸草心》。
郭任遠,廣東潮陽縣銅缽盂村(現屬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人,中國現代心理學家,動物心理學家。我國第一個心理學院(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的創建人。1946年起定居香港直至逝世。
蔡楚生:潮陽區銅盂鎮人,1931年加入聯華影片公司,任編劇和導演,曾編導出轟動一時的《漁光曲》、《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優秀影片,建國後曾擔任國家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主席等,對我國電影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許申,北宋人,又名許維之,號化州。生於今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祖籍福建。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應殿試,名列榜首,授將仕郎秘書省校書。後歷任鄞縣知縣,韶州、吉州、柳州和建州的知州,廣西提點刑獄。景祜二年(1035年)出任江南東路轉運使兼管江西、湖南諸路。任職期間,注重地方建設,興辨公益事業,關心農業生產,深得士民敬仰。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朝廷推行王安石變法,許申上書陳法弊端,違背皇帝旨意,被撤去刑部郎中之職。後被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官終刑部郎中,被列為唐宋潮州八賢之一。著有《高陽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