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嶺銅礦遺址

銅嶺銅礦遺址

銅嶺銅礦遺址位於江西九江瑞昌市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為商周時期的遺址。該遺址從整體上構成了中國早期採礦技術體系。出土文物有採掘、提升、裝載、運輸、淘洗、照明、排水等工具以及生活用具,以極為豐富的科學資料證明了中國大規模開採銅礦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餘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及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嶺銅礦遺址
  • 地理位置江西九江瑞昌
  • 所處時代:商周時期
  • 價值意義: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
  • 保護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文號:國發〔2001〕25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56
遺址來源,早期技術,豐厚資源,遺址價值,

遺址來源

位於江西九江瑞昌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為商周時期的遺址。以極為豐富的科學資料證明了中國大規模開採銅礦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餘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對於研究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對於研究中國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銅嶺銅礦遺址

早期技術

該遺址地層清晰、疊壓關係明顯,它使我們對先秦採礦技術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在採礦方法上,有從露採到坑采,包括落礦、出礦和地壓管理三種作業。在開拓方式上,有商代中期豎井、平巷聯合開拓,到西周時期發展為豎井(斜井)、平巷、盲井聯合開拓。並適其地質條件的不同,對坑道採取自然支護、或人工支護總之,該遺址從整體上構成了中國早期採礦技術體系。

豐厚資源

經過五次科學發掘,採礦遺址在揭露1800平方米範圍內,清理出豎井103口,平巷19條。揭露冶煉區3處,其煉渣散布面積約170000平方米,估計煉渣總量約10萬噸。其它遺蹟有工棚、選礦場、露天采坑、槽坑、材料加工場、圍棚等。遺物有採掘、提升、裝載、運輸、淘洗、照明、排水等工具以及生活用具。

遺址價值

銅嶺銅礦遺址以極為豐富的科學資料證明了中國大規模開採銅礦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餘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對於研究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對於研究中國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