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呂劇

銅山呂劇起源於建國前,當時為“化妝揚琴”,形成初期叫“揚琴戲”,又因演出小戲《王小趕腳》時,演員做趕驢、騎驢動作,故又稱“驢戲”。

歷史沿革,演出劇目,藝人與行當,聲腔與流派,

歷史沿革


建國後,“化妝揚琴”改為呂劇,並派人到山東呂劇團進修學習。1960年,地方國營銅山縣呂劇團正式成立,匯報演出劇目《李二嫂改嫁》。
劇團成立後到1969年,傳承演出活動頻繁,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屢獲殊榮。1961年先後為陳毅、柯慶施、許家屯、彭沖等中央和省領導演出《蔡文姬》、《光緒與珍妃》、《三關排宴》等劇目,1962年劇團在南京演出期間,應許世友司令邀請,在軍區禮堂為軍區首長演出《借年》、《井台會》、《三關排宴》等呂劇傳統戲。
1970年元月,縣革委會決定縣呂劇團、梆子劇團合併,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至1980年前後,銅山呂劇基本停止傳承活動。
改革開放後,原呂劇團部分退休演員樂隊,同市區呂劇業餘愛好者組成業餘呂劇團,繼續傳承著銅山呂劇。

演出劇目

傳統劇目:《借年》、《井台會》、《搬窯》、《王小趕腳》、《龍鳳面》、《牆頭記》、《姐妹易嫁》、《蔡文姬》、《光緒與珍妃》、《三關排宴》、《御河橋》、《紅樓夢》等。
現代戲劇目:《李二嫂改嫁》、《朝陽溝》、《紅霞》、《喜事風波》、《一桿秤》等。

藝人與行當


(角色)
呂劇在化妝揚琴階段演出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行當分工並不十分嚴格。隨著劇種的發展,袍帶戲、武功戲和花臉戲日益增多,豐富和開拓了呂劇的表演藝術,多演中老年的帝王將相和富紳員外之類。文老生動作飄灑凝重,武老生功架優美。
文小生多在戲中站主要位置,扮演角色廣泛,表演上要求扇子、沙帽、水袖等功夫紮實,做功輕快、瀟灑、表演細膩、傳情,唱腔委婉、優美。武小生系軍中將領,義士俠客。
旦行:分小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彩旦。
淨行:淨在呂劇中分黑臉、花臉和白臉。黑臉,系戲中主要角色,表現鐵面無私的忠臣良將或豪傑義士。花臉,表現性格豪爽,勇猛直率的良將或綠林英雄。白臉,表現性格兇殘、奸詐陰毒的奸臣和無道昏君。
醜(三花臉)、醜行戲路寬,扮演人物豐富多彩,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家院差役,樵夫牧童,店小二以及花花公子、地痞無癩等角色。

聲腔與流派


呂劇的板腔體結構是從琴書的曲牌聯唱體為輔的綜合體制。
呂劇的板式大致歸納起來有下述幾種類型:
一板三眼的“慢四平”、一板一眼的“慢一板”、“快四平”、“四平二六板”,有板無眼的“二板”、“四平垛子板”,另有“緊板”、“四平緊板”、“二板緊板”、“散板”、“四平散板”、“二板散板”。
呂劇的唱腔句式結構有兩種:即四句民歌體和上、下呼應的兩句體。它們的詞格多為十字句、七字句,字數不等的長短句三種。但也不泛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之例。
唱腔種類:“四平”、“二板”、“曲牌”三大類:
1、四平類:慢四平、快四平、四平二六板、四平快二六板、四平垛板、四平散板等;
2、二板類:二板、慢二板、二板緊板、二板散板等;
3、曲牌類:《鳳陽歌》、《大漢口》、《羅江怨》、《疊斷橋》、《雙疊萃》、《陰陽句》、《銀紐絲》、《鋪地錦》、《打棗桿》、《上河調》、《下河調》、《蓮花落》、《茉莉花》、《太平年》、《呀兒喲》、《後娘打孩子》、《畫廊面》、《小上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