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官陶瓷

銅官陶瓷

銅官陶瓷,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銅官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望城銅官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大唐時期的長沙銅官窯,更是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開創了“南青北白長沙彩”的陶瓷發展格局,對世界陶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截至2014年,銅官擁有100多家陶瓷企業和工作室、近20名國家級和省級陶藝大師,陶瓷產業規模達到15億元,形成了以日用陶瓷、工藝美術陶瓷和園林建築陶瓷為特色的陶瓷產業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官陶瓷
  • 產地名稱: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銅官鎮
  • 品質特點:細膩如瓷,潤澤如玉,堅固如石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第135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2年09月1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製作技藝,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發展現狀,非遺保護,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銅官陶瓷器物以釉下才彩為主要特徵,同時與貼花、印花、雕塑、刻劃等技藝結合。銅官陶業雖然歷史悠久,卻到建國以後才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舊時落後的龍窯,已被先進的隧道窯、方窯和圓窯所代替。銅官陶器分建築用陶、日用陶和美術陶三類。建築陶中有翠綠欲滴的琉璃瓦,挺拔秀麗的竹節,精巧玲瓏的花窗,五彩繽紛的雕欄以及造型優美的麒麟、獅、虎、龍、鳳和玉兔等,特別是各種陶製建築構件,用以組裝樓台亭榭,鋪設通幽曲徑,具有濃郁的東方藝術魅力。日用陶瓷講究款式新穎、系列配套、設計精巧、美觀實用。有花枝俏麗的食品缸、小巧精巧的旅行,蒸飯、炒菜、盛菜的三用缽,配套齊全的酒具、茶具等。特別是仿古茶具,釉以琉霞、風格別致,即使茶具,又是古玩,實用鑑賞兼備。翡翠“繡墩”“壽星”及“財神”、“太白醉酒”等藝術陶品。令人十分喜愛。1976年研製成功的炻瓷,以精製陶土作胎,用制瓷工藝加工,外面採用彩釉裝飾的新型產品。細膩如瓷,潤澤如玉,堅固如石,耐鐵打碰撞和高溫蒸煮,此種杯盤碗碟鐵落地上,可完好無損,且不含鎘、鉛之類有毒物質,深受中外各界的歡迎。
銅官陶瓷——青褐釉龍柄銅官陶瓷——青褐釉龍柄

製作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反映了先民們的創新精神,傳承至今,堪稱絕技。其內容包涵了陶瓷製作的各道工序,各項技藝也凸顯了陶瓷製作的整體風貌。
1、釉下多彩。
銅官窯首創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藝是在提高產業競爭力,拓展陶瓷新市場的潛意識下形成的。先民們憑著智慧才能和實踐探索在當時發現了能顯色的幾種基料:孔雀石、洞庭潮泥、山坡黃泥、銅粉、柴灰、石灰,用這些基料相互搭配,濃淡適宜,產生青、黃、藍、綠、褐、黑、銅紅等多彩釉色。現代科學探明:孔雀石含有氧化銅和鉻元素,可顯綠色,含有鈷元素可顯藍色,潮泥、石灰含有鈣可顯黃色,含有鋯英石可顯白色;一種不含鈣的潮泥顯青色;黃泥、柴灰、潮泥均含鐵元素可顯褐色、黑色;銅粉在窯變中形成氧化亞銅產生銅紅色。釉下多彩的形成打破了當時中國陶瓷長期保持“南青北白”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了後世陶瓷裝飾藝術之先河。
2、拉坯成型。
銅官陶瓷 坯體成型車銅官陶瓷 坯體成型車
是在一個旋轉的圓盤中心,放上一團柔軟又可塑性的泥團,用雙手操縱向上挪動,按照人們的意志拉扯出各種圓形壺、瓶、碗、碟日用品。昔時,沒有電動馬達,沒有金屬機械,陶工們用一個篾織的轉盤裝在一個有公母栓的木套上,再用一根攪車棍撥動轉盤,利用轉盤的離心力在一定的時間將坯拉成。成型的坯件十分規整圓范,厚薄均勻,大小高矮一致,是一種很有觀賞性、新奇性、科學性的高難操作手工技術。一般需幼時開始操練,才能爐火純青。
3、捏坯成型。
此法萌於晚唐,成熟於宋、元,廣泛套用於缸類產品的成型。先按缸類的不同規格做好缸底,然後將泥土搓揉成一根直徑約5—8公分,長約40—50公分的泥條挽在右手臂上,兩手合壓,右手捏泥條在內側,左手壓泥條在外側,從左向右,一步一步後移,逆時鐘方向將壓扁的泥條均勻地向上堆接,直至缸體形成為止。熟練的陶工捏成的坯體直徑高矮基本符合規格,這種手工捏坯成型技術令人嘆為觀止。
4、雕塑成型。
這是一種純粹的手工藝術,先民們憑著聰明才智和藝術根底,將一團陶泥在手中搓、揉、捻、塑、雕,變成技術含量高的人物山水,飛禽走獸,創造了長沙窯銅官陶瓷無與倫比的手工造型技藝,為後世的雕塑工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貼花裝飾。
通過刻有花紋的印模印製和帶有花紋圖案的泥生貼上到陶坯上進行裝飾。這種用手工裝飾的圖案類似浮雕,立體感強,藝術效果濃厚,有升華器物檔次的作用。
6、畫花裝飾。
用毛筆蘸上彩釉塗畫在陶坯器壁上,或山水景觀,或蟲魚花鳥,或人物戲曲,或亭榭樓台,燒成之後,坯釉結合牢靠,在陶瓷產品上展現出一幅幅畫圖,美輪美奐。用毛筆蘸上黑釉在坯體上書寫詩詞、警語也是長沙窯銅官陶瓷裝飾技藝的一種創造,別具一格。
銅官陶瓷 坯體成型車銅官陶瓷 坯體成型車
7、堆花裝飾。
是一種用泥土向坯體上堆砌花紋的手法。技工應有一定美術設計水平。太多用在建築屋脊的花草欄桿上,或缸體上,顯得雍容華貴。這些技藝為後世的陶瓷壁畫提供了製作依據。
8、燒成法則。
陶瓷的燒成是一個關鍵。形容為“爐中取寶”。溫度如何掌握到位是一種技藝,一門本土學問。唐時,沒有儀器儀表,沒有火錘,而是全憑經驗和視覺,先民們定名為“看火”。即當窯內溫度達到一定火候時,則停止投柴,將一根小柴火棍投入窯膛,立即燃燒,亮光映在炙熱的產品上顯示出亮度。如果發亮則釉面熔解附在了產品上,加之色澤泛白,則溫度到位。這一法則,流傳千百年,形成了一種絕技。9、刮花裝飾。先在陶坯體壁上糊上一層化裝土,稱為“吊桿”,然後用一片竹蔑按照花紋圖案的需要刮撣化裝土上的某部分,顯露的底色成了裝飾圖形。這一技巧一般用在花缸繡墩上,刮的圖案或“八仙”或“山水”或梅蘭竹菊,具備此技能者,必先有一定繪畫功底,才能得心應手。

產地環境

銅官的氣候條件適宜陶瓷製作,每年的春末夏季至初冬季節,氣溫在30—36℃之間,適宜陶瓷坯件乾燥,既能充分排出自然水,又能在溫和的氣溫下不至於造成坯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銅官人的生活信條。自古至今,銅官人利用本地陶土資源,祖祖輩輩生產陶瓷,維持生計,年年沿襲,代代相傳,從未停息。
銅官陶土資源豐富,屬湖湘沉積,礦體有的露於地表,有的埋深5—20米不等,探明儲量為5000—8000萬噸。銅官當地含有銅官山的天然雲母的料土(黏土),既有可塑性,又有骨架支撐力,內在結構嚴實、緻密,能抵禦外力衝擊,不易破碎。加上銅官陶瓷釉料是一次高溫燒成,不含鉛、鎘等有害物質。另外,銅官陶瓷的泥料中鋅、硒含量極高,陶土中含有一種有益健康的“麥飯石”,使得銅官陶瓷器皿具有環保、有益健康的功效,因此受到廣泛追捧。
望城地理望城地理

歷史淵源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的形成源遠流長。《監略妥注》載:“舜陶於河濱,而器不苦窳”。即在殷商之前,舜帝就帶領先民在湘江一帶開始了制陶之業,進行原始的手工製作。至唐代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就十分成熟。
銅官鎮清代窯址銅官鎮清代窯址
1、從長沙銅官窯遺址和其它古窯出土文物和積澱深厚的陶瓷碎片考究,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已創造性地表現在造型、成型、燒成、裝飾等諸多方面,構成了全方位的陶瓷手工製作體系。
2、2000年,德國人蒂爾曼.沃特發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出“黑石號”載有9世紀中晚唐陶瓷產品的沉船,其中長沙銅官窯的精美瓷器達6萬餘件,這些產品充分展示了銅官陶瓷手工技藝的歷史淵源和巨大魅力。
3、在日本、朝鮮、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伊拉克、坦尚尼亞、肯亞、伊朗等17個國家發現了唐代長沙銅官窯陶瓷文物,這些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異國的產品,已在全球形成了“唐瓷效應”。專家認為“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是屬唐代遺存。
長沙窯址位於湖南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所以舊時有著“銅官窯”之稱。該窯址在1956年首次被發現,隨後在1964年及1983年分別經歷了兩次較為全面的挖掘。研究發現:長沙窯實是在我們較為熟知的——“未有湘陰先有窯”湖南湘陰岳州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漢、三國時期岳州窯就有生產瓷器,在唐、五代達到巔峰,主為青瓷。其雖產量不能與同時期最著名的青瓷窯——“秘色窯”即越窯相比,但也在陸羽《茶經·四之器》對當下六大名窯時評中,被論“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而列四席,顯赫一時。《水經注》載:“銅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銅管古窯隨後成為了唐代南方最重要的窯口之一。其對釉下彩繪發展直接為唐以後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基礎,是中國彩瓷工藝的里程之碑。
20世紀60年代初銅官的陶瓷碼頭20世紀60年代初銅官的陶瓷碼頭

生產情況

發展現狀

建國以來,銅官陶瓷經過60多年的恢復和改造發展,生產規模和製造技術都有了飛速發展。
望城區生產銅官陶瓷的企業已擁有各種生產機械560餘台(套),窯爐30餘座,其中微電腦控制全自動高溫燒成輥道窯3座。
銅官有陶瓷生產企業38家,從業人員1.3萬人,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約800人,擁有國家、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0餘位,生產的釉下多彩日用餐具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荷蘭、台灣、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4億元,年出口逾千萬美元。
截至2014年,望城區有陶瓷企業和工作室100多家,擁有雍起林、劉坤庭、彭望球等近20名國家級和省級大師。陶瓷產業規模達到15億元。

非遺保護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級別批次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名稱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序號
1171
項目編號
Ⅷ—191
申報地區或單位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
類別
傳統技藝
批准文號
國發〔2011〕14號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級別批次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名稱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
序號
59
申報地區或單位
長沙市望城縣
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批准文號
湘政發[2009]9號
批准時間
2009—02—26
相關器具和製品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屬於傳統民間手工技藝,相關的器具和製品不是很多,也不起主導作用。但它們在陶瓷製作工藝中起著不可缺少的積極作用。
1、拉坯土車
此器具結構簡單,原理不凡。由轉盤和公母栓組成,利用恆定的圓心以不同半徑向四周擴展形成的無形圓周去對應產生所需的圓形器物。以及利用轉盤轉動時的離心力保持拉坯時需轉動的時間。土車材料為木材、竹蔑以及棕絲、泥土,難以永久保存,加之使用過程的磨損和毀壞,故唐代的拉坯車具早已無存,但陶質母栓,在銅官窯遺址尚有出土,現民家有所保存。隨著拉坯技藝的傳承,至今,拉坯土車在古鎮銅官不少陶家仍有保存。有的尚在使用。
2、其它成型及裝飾的器具
1)、捏坯工具。輔助手工光潔、裝飾的有篾折、母布、括板、朗頭、眼手,擺放和移動坯件的有板盤、繩索。
2)、貼花印模。唐代是用泥土製作置於龍窯尾部經600℃左右低溫燒結,保持一定的吸水率,以利脫模。
3)、畫花毛筆,一般用狼毫、羊毫。
4)、泥塑雕刻工具。篾制突嘴雕具、金屬刀片、尖針、篾片等。
5)、刮花小竹片。
3、燒成小型工具
唐代燒成的設備龍窯,其操作工具是進柴的火叉,化炭灰的燥棍等。以上器具及製品只在技藝的傳承中有新舊替代,製作也不難,但保存的並不多。
技藝特點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的基本特徵是“久、純、廣、活、美”。
1、歷史悠久。
唐代傳承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反映了先民們的智慧才能和創新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不泯,為產業的發展與經濟的振興作出了貢獻。
2、純屬手工。
技藝的形成不藉助外力,全由勞動的雙手表現藝術效果,這是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獨具特色的根本所在。
3、內容廣泛。
基本內容包括了從成型到燒成到裝飾的全部過程,通過手工技藝將一團陶瓷泥變成日用器具和藝術品。
4、套用靈活。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不是機械的模式,只要掌握了它的要領和法則,即可靈活使用。拉坯技藝掌握之後,不但可以拉唐代的壺、碗器型,也可拉現代的花瓶碗盤;捏坯技術成熟後,不但可以捏制規格不的缸類產品,還可捏制酒罈花缽等。可謂熟能生巧,一通百通。這也是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傳承不泯的原因。
5、藝術之美。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集藝術性、觀賞性、新奇性、科學性於一體。其中手工藝術是主導因素,能體現操作時的動態美,坯體形成時的線條美,產品成器時的裝飾美,群體排列時的場景美。
傳承價值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從多方面表現了它的價值:
1、世界認同的藝術價值。
長沙銅官窯是世界陶瓷釉下彩的發源地。這種將彩繪遮蓋於釉下,使其永不褪色的創新工藝,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藝術。我國已故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三十年來我國陶瓷考古收穫》一書中高度評價“長沙銅官窯是陶瓷釉下多彩的發源地,對以後陶瓷有極大影響……為天下第一,毫不過分。”
2、影響深遠的歷史價值。
銅官在唐代曾是我國三大陶瓷出品口基地之一,銅官窯產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西亞、北非等地區的諸多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名聲遠播,影響深遠,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3、傳承不泯的科學價值。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自唐代開始,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是本身具備的科學價值,釉下多彩的形成,拉坯技藝的產生,雕塑工藝的發展,燒成原理的掌握,都蘊含著不同的科學知識,現代《陶瓷工藝》一書已上升成了理論。
4、無與倫比的美學價值。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是把自然界缺少生命活力的物質通過勞動的雙手變成有生活氣息的器物,展現出各種美的形象,巧奪天功,嘆為觀止。
5、產業發展的經濟價值。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術直接地推動和發展了銅官陶瓷產業,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瀕危狀況
瀕危狀況主要表現在內在因素的變化:
1、陶瓷生產進行技術改造,現代工藝技術衝擊著傳統的技藝,形成傳承人無用武地的局面。捏坯和拉坯技藝明顯出現斷代危機。
2、就業渠道增多,智力投資能力增大,陶工子女繼承陶瓷產業,學習陶瓷技藝者越來越少,拉坯、捏坯技工已普遍年齡偏大。
3、企業民營成份增大,培訓投資機率過小,陶瓷技藝的傳承缺乏後勁。
保護措施
基本原則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代際傳習,確保保護資金,強化實際運作。
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展示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展示
1、組織專人對千年古鎮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普查,全面收集整理了陶瓷手工技藝、民間文學、民俗活動及相關器物等。
2、制定了“銅官古鎮文物保護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以“鄉規民約”的方式進行保護。
3、扶植了七家個體仿唐陶瓷手工作坊,有效地保證了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4、支持技藝有成人員的職稱評定工作,提高其事業成就感和榮譽感。2006年有兩人評為省工藝美術大師,一人評為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2007年有一人評為省工藝美術大師。2008年有一人被評為湖南省陶瓷工藝美術大師。
5、成立了“長沙銅官窯陶瓷協會”由“泥人劉”三代傳人劉坤庭擔任會長,從組織上保證了銅官陶瓷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6、制定保護政策: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保護政策,成立保護政策專家諮詢小組,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的制定與相關的法律手續。
7、確保保護資金:在爭取上級、地方政府每年撥款外,同時向社會廣募經費。
8、資源普查:在原有調查的基礎上,對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及相關傳統文化藝術資源普查,收集整理。
9、人才的保護與培養:對民間現有傳承人進行保護,對傳承人發放相應的特殊津貼。
10、開展展演活動並籌集建設銅官陶瓷藝術博物館。
傳承譜系
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的傳承有家傳、師傳兩道譜系。家傳為繼承祖業;師傳呈自願特徵,一般三年為期,出師後幫師一至三年,再獨立門戶。所學技藝,開始以成型的單項專業為主,逐步兼學燒成,直至各工序操作都應知應會。一般程式掌握者出師後還要參師;精良者可獨立經營,稱“全跨子”師傅。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代代相傳,後繼有人。至民國時期,師承、家承脈絡十分清晰、繁茂。
1、拉坯傳人。
主要套用於炊具、壺類成型,民國時約3000人;延續至上世紀八十年尚有2000人。至今因產品結構改變,機械化生產的替代,能操作者約300人,其中技藝精良者有熊賽王、張正斌、黃丙祥、譚志忠、馮耀雲、胡武強、胡明、胡英等人。其中胡武強的作品在國內多次獲獎。他並將技藝傳給了兒子胡明、女兒胡英。胡英是銅官陶瓷技藝拉坯的女傳人之一。傳承人中年輕者有黃金練、馮靚及劉正文等。
2、捏坯傳人。
主要套用於缸類產品成型,民國時約3500人;延續至八十年代尚有2500人。至今產品結構改變,機械化生產替代,基本不在缸體上使用,但缸弦因有方圓之別,仍採用捏坯技術完成。技藝成熟者尚有400餘人。
3、雕塑傳人。
民國時期有“窯狀元”胡樹生、“泥人劉”劉子振。
劉子振(1906年—1992年)師從“窯狀元”胡樹生,至解放劉子振相傳給兒子劉四澤、孫子劉坤庭。2009年“泥人劉”的三代傳人劉坤庭的作品“雄鷹”浮雕陳設在人大會堂湖南廳、“中國姑娘”壁畫鑲嵌在郴州女排訓練基地。“銅官陶瓷工藝流程”浮雕收藏在深圳博物館。2006年劉坤庭評為湖南省傑出傳承人之一。
4、畫花、貼花傳人。
至今得到廣泛套用,技藝熟練者約200人,曾出國突尼西亞、柬博寨傳藝的專家、省高級美術大師雍起林是眾多傳人中的佼佼者。
5、燒成“看火”傳人。
由於先進的窯爐設備替代了龍窯,不再使用“看火”之法,但至今掌握其技能者有600餘人。陶瓷六廠的外興窯現保存下來還在繼續燒制陶瓷,故“看火”法則仍得到使用。有周克強、蔡建新、雍正凱等優秀傳人在擔綱。
6、“釉下彩”傳人。
銅官窯彩釉基料至今仍得到套用,並在現代化工知識的使用中,將傳統的色彩進一步升華,更使釉下多彩艷麗多姿,但釉下顯彩的技藝未離其宗。至今銅官古鎮陶瓷產業中造諧頗深的釉料技術員不乏其人,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不斷傳承的局勢。

產品榮譽

2012年09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銅官陶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銅官陶瓷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望城縣銅官鎮高嶺社區、銅官街社區、誓港社區、袁嘉湖社區、洪家洲社區、萬星村、花實村、華城村、太豐村、郭亮村10個自然村和社區現轄行政區域。
地理標誌信息
項目
內容
地理標誌產品名稱
銅官陶瓷
地理標誌保護類別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產地名稱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2年第135號
批准時間
2012年9月13日
保護時間
2012年9月13日開始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坯用原料:產地坯用原料必須開採自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銅官鎮產地範圍內。
2.主要原料質量要求:坯用原料包括料土、蠕蟲狀紅土、枯土三種。
3.坯用原料物理性能:
(1)料土:該料土一般開採於地表面30米以下,軟質泥,質地細膩並成塊狀,表面呈灰白色、淺青色,肉眼可見雲母片,原礦一般含水率20%至23%範圍,粘性好。手搓後有較強的滑感。
(2)蠕蟲狀紅土:該原料一般開採於地表面10米深左右,表面呈棕紅色,疏散狀,原礦一般含水率12%至15%範圍,手搓後可成泥團。
(3)枯土:該原料一般開採於地表面20米以下,表面呈灰色或桃紅色,原礦較疏散,原礦一般含水率15%至18%範圍,粘性好,手搓後有滑感。
(4)坯體化學成分:
表2 坯料化學組成範圍
SiO2(%)
AI2O3(%)
Fe2O3+TiO2(%)
CaO+MgO(%)
K2O+Na2O
I.L(%)
6870
18—20
0.4—0.6
≥2
≥3.5
5—8
(5)釉料化學成分:
表3 釉料化學組成範圍
SiO2(%)
AI2O3(%)
Fe2O3+TiO2(%)
CaO(%)
MgO(%)
K2O+Na2O(%)
I.L(%)
68—72
9—12
≤0.3
2—5
0.2—1
5—7
2—4
二、工藝流程及製作要點
1.工藝流程:
坯料配置—球磨—過篩、除鐵—濾泥—練泥—成型—乾燥—休坯—施釉—燒成—彩烤—揀選—成品
釉料配置—球磨—除鐵—施釉
泥漿調製—注漿成型—乾燥
2.製作要點:
(1)製漿:要求泥漿細度為200目篩下;
(2)制坯:日用陶瓷採用滾壓成型、注漿成型,藝術陶瓷採用手拉坯;
(3)彩繪:採用釉下彩或複色彩工藝;
(4)施釉:以手工澆、灌、盪、噴為主,燒後出現花釉效果;
(5)燒成:工藝陶瓷燒成溫度在1230℃至1250℃之間,日用陶瓷燒成溫度在1250℃至1270℃之間,保持
氧化焰氣氛燒成。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日用陶瓷:胎質成米黃色,質硬、緻密,能抵禦外力衝擊不易破碎,因使用鈣質釉而釉面光亮,同時,在同一產品上可同時採用釉下彩和複色彩裝飾,色彩豐富,另外,其產品外形有規則型,也有異形型。
(2)工藝陶瓷:胎質一般呈黃淺紅色或淺青色,較緻密,其裝飾因在同一件產品上同時採用2至3種色釉覆蓋胎體,釉面光亮並呈自然流感狀(俗稱花釉)。
2.理化指標:
(1)藝術類產品吸水率控制在10%以內。
(2)日用類產品主要技術要求如下:
①釉面維氏顯微硬度:產品釉面維氏顯微硬度應不低於6.0GPa。
②抗衝擊強度:產品中心抗衝擊強度應不低於1.5J/㎝2 。
③微波爐適應性:產品標明微波爐適用性時,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試驗方法,一次循環不裂和無電弧發生。
④吸水率:吸水率應不大於1.0%。
⑤抗熱震性:餐具以中型盤、碗類為代表件,茶、咖啡具以杯、盅類為代表件,180℃投入20℃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大、特型以及非成套或異性產品160℃投入20℃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