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

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

《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是2015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潔澈。

基本介紹

  • 書名: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
  • 作者:蘇潔澈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352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206351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國外的銀行破產制度有了長足的發展。《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先介紹國外危機後的銀行監管體系的變革,為理解監管責任制度提供背景知識。《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吸收和借鑑了國外銀行破產制度的新發展,比較國外
  產程式中的角色,以期合理界定各自角色。監管機構行使權力將對銀行破產利益關聯方銀行股東、董事和債權人利益構成重大影響。《銀行破產監管責任研究》重點探討了如何通過有效監管責任制度平衡銀行破產所涉及的公共利
  益與個人利益的衝突,避免監管機構的權力濫用又能讓其有效地處置陷入困境之銀行。

作者簡介

  蘇潔澈,1980年1月生,漢,浙江瑞安人。廈門大學政治系本科,英國阿伯丁大學國際商法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法博士,英國阿伯丁大學金融法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博士後。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財稅金融法研究所副教授,中國銀行法學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金融法、國際金融法、破產法、歐盟法、國際公法、人權法。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機構風險處置、金融監管。已在《法學家》、《環球法律評論》、《甘肅社會科學》、《江漢論壇》、《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所發表論文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意義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現狀
1.4 銀行破產所涉概念及法律
1.4.1 銀行破產與監管責任
1.4.2 監管責任所涉相關法律
1.4.3 普通銀行破產制度與特殊制度之比較
1.5 監管責任
1.5.1 銀行特殊破產程式與監管責任
1.5.2 監管責任構成要件
1.5.3 監管責任訴訟成因
第2章 銀行體系與監管框架
2.1 銀行規制理論
2.1.1 銀行規制的經濟分析
2.1.2 銀行規制的政治分析
2.2 銀行體系與監管框架
2.2.1 美國的銀行體系與監管框架
2.2.2 英國銀行體系與監管制度
2.3 比較銀行監管模式
2.3.1 監管模式的選擇:單峰模式、雙峰模式和多頭監管
2.3.2 英美監管模式差異性成因
2.3.3 全球化背景下的監管體系
2.3.4 監管競爭與合作:基於當前監管體系的思考
第3章 國家機構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3.1 “金融安全網”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3.1.1 “金融安全網”與銀行破產
3.1.2 銀行破產原因
3.2 中央銀行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3.3 存款保險機構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3.4 監管機構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3.5 法院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第4章 受害人救濟制度
4.1 替代問責制度
4.1.1 立法機關問責
4.1.2 政府問責
4.1.3 金融巡視官制度
4.1.4 消費者專家組
4.1.5 投訴體系
4.2 司法問責制度
4.2.1 司法審查
4.2.2 金融監管機構的侵權責任
4.3 銀行破產中的憲法爭議
第5章 銀行破產中的國家責任問題:以歐盟法為背景
5.1 銀行破產中的國家責任問題
5.1.1 歐洲相關銀行法指令的法律地位
5.1.2 “直接效果”原則與金融監管責任
5.1.3 金融監管機構的國家責任
5.1.4 “國家援助”與銀行破產
5.2 歐洲人權法院與監管責任
5.2.1 《歐洲人權公約》對財產權保護和銀行破產
5.2.2 銀行破產所涉“公平審判”問題
5.3 歐洲法院與歐洲人權法院對銀行破產制度的影響
第6章 構建中國銀行破產與監管責任制度
6.1 構建中國銀行破產制度
6.1.1 當前我國銀行破產制度評析
6.1.2 國家機構在銀行破產中的角色
6.2 構建中國金融監管責任制度
6.2.1 中國金融監管責任制度的必要性
6.2.2 中國的替代問責制度
6.2.3 中國司法問責制度
6.3 金融監管與國際法
6.3.1 金融監管與“徵收”
6.3.2 金融監管與外交保護
6.3.3 金融監管與國家責任
6.3.4 金融監管與國家豁免
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