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城

銀川城,長城線上的重要城鎮,明寧夏鎮所在地。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青銅峽灌區中部.西有賀蘭山,東靠黃河,北接平羅縣,甫鄰青銅峽市.地勢平坦開闊,有長期的開發墾殖歷史。黃河南北貫穿,形成了較大的沖積面,歷來為塞上重要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銀川城
  • 別名:城鎮
  • 地理位置寧夏鎮
  • 朝代:明
歷史,古代,民國時期,建國後,現狀,歷史遺址,

歷史

古代

銀川在三、四千年以前殷商時期,就活躍著熏鬻等部族,春秋戰國則有朐衍戎匈奴等族居此。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隸屬北地郡。漢初,匈奴人再次居此.武帝時將關東百姓遷徙該地,並設定廉縣城,位於今賀蘭縣之西,是為銀川附近最早的縣級建置。漢成帝當政後又在今銀川東郊建置北典農城,是為銀川建城之始。東漢時,為漢匈雜居之處,後又融入鮮卑人。魏晉南北朝時期,為赫連勃勃的大夏國所統屬,欽汗城(北典農城)改建為王家園林“麗子園”。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在欽汗城增設懷遠郡和懷遠縣,隸屬於靈州,是為銀川置縣之始。唐高宗執政時,又在舊懷遠城西設定懷遠新城,即現在銀川城區,先是歸屬靈州靈武郡,後隸朔方軍節度使。北宋建國後,改懷遠縣為懷遠鎮,此後被崛起的党項人占領。他們大興宮室,修建都城,並改名興州,後為興慶府。李元吳於1038年即帝位建立西夏政權,以興慶府為都,後改稱中興府,有東京俗稱.元朝滅亡西夏後,曾一度衰廢。旋改為寧夏府城,隸屬甘肅行省,寧夏一名即肇始於此。
銀川城
銀川城玉皇閣銀川城玉皇閣
明朝為防明朝為防衛北部邊地,設定九邊,銀川即寧夏鎮治所,負責鹽池至靖遠之間的長城防禦,所轄內長城分為東、北、西三部分。明太祖朱元璋又在此置寧夏府,立寧夏衛,隸陝西都司,徙民5萬充其地,後增寧夏前、中、左、右總計五屯衛。寧夏鎮配置總兵官、副總兵、參將等各級官吏,總兵官掛征西將軍印,有馬步軍實數37800多人,戰馬13800匹。建文三年 (1401),明宗室慶王調至銀川,建慶王府,成為當地最大的勢力。清初沿襲明衛所制。雍正時置寧夏府,銀川為府城。又在其東北處另建一城,名“滿城”,為寧夏將軍駐地,後因地震損毀。乾隆初於府城之西7.5公里處再建,稱新滿城,即今銀川新城。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原在1947年以前不叫銀川,其原名稱叫寧夏,今銀川城叫寧夏城或寧夏府城。其在民國初期的名稱叫朔方道城。

民國時期

1911年,中華民國建元初 ,北洋政府頒令:全國統一廢府存道。寧夏府被裁,而治所在寧夏城的寧夏道,遂改名為朔方道,寧夏城又稱為道城。(民眾口頭俗稱為“寧夏城”,朔方道因不被人民民眾口頭所稱,其名後人知之甚少)。上下隸轄關係沒有變化。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寧夏正式建立行省,原朔方道城變為省城,民眾還稱省城為寧夏城。
雖然,寧夏城早在明、清、民國,就有民間詩詞、文稿中稱為銀川,並以銀川作為寧夏城的代名詞,也有官方文稿、報告中以銀川代寧夏城之稱謂,但一直沒有被正式承認。到1947年,寧夏省會城市名稱正式改為銀川市。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抬區,銀川為區首府。
解放軍進入銀川城解放軍進入銀川城

現狀

現在銀川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共3個區;又轄永寧賀蘭二縣;並代管靈武市。
銀川老城位於興慶區,是興慶區的主體部分,是由北京路、鳳凰街、南薰路、清和街圍成的區域,現分別由解放西街街道文化街街道富寧街街道新華街街道玉皇閣北街街道前進街街道中山南街街道管轄。
銀川新城位於金鳳區,現分別由滿城北街街道、黃河東路街道管轄。

歷史遺址

銀川建城已有2121年。因其西夏古都、回族風情、塞上江南的三大特色,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躋身全國110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列。古城內分布著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它們反映了銀川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和變化。隨著歲月的推移,銀川市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逐漸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為此,銀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先後投巨資維修保護西夏陵、賀蘭山岩畫、玉皇閣、鼓樓、南門樓等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以來,銀川市文化部門根據銀川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情況,綜合各方資料,並經過專家論證會討論,選擇了能反映銀川城市發展的第一批12處標識點,這12個標示點都是明清時期文化遺存,其中城門舊址7處,官府舊址3處,文廟舊址(明代)1處,回紇清真寺舊址(明代)1處。
銀川城拜寺口古塔銀川城拜寺口古塔
清和門舊址(明)  清和門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解放東街與清和街交匯處,為銀川古城東城門,俗稱“東門”,城門上建有清和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朝陽門舊址(明)
朝陽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勝利北街與南橋巷交匯處北側,為明清時期銀川舊城南關門,1944年籌建銀川市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對其進行了改建,稱為“勝利門”,因城樓下設雙門而被民間俗稱為“雙城門”,1966年被拆毀。
光化門舊址(明)
光化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利民街與南薰路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南門,俗稱“小南門”,始建於西夏時期,元末棄之,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筑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光化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鎮遠門舊址(明)
鎮遠門舊址位於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鳳凰街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城門,俗稱“西門”,上建鎮遠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末曾東移至今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明正統九年(1444年)西移回原處,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70年代被拆除。
振武門舊址(明)
振武門舊址位於北京東路南側的實驗中學和自治區地震局之間,為銀川舊城西北門,俗稱“小北門”,始建於西夏,元末廢棄,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筑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有振武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同治二年(1863年)被封堵,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德勝門舊址(明)
德勝門舊址位於銀川市中山北街與北京東路交匯處,為銀川舊城北城門,俗稱“北門”或“北關門”。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朝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慶王府舊址(明)
慶王府舊址位於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東,解放東街至新華街之間的區域。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慶靖王朱旃在此建府邸。據《嘉靖寧夏新志》載“簫牆高一丈三尺,周二里”。南門一座曰“欞星門”,府內建有王宮、東宮、西宮、承運殿、後殿、慶王廟、書堂等宮殿廟堂和後花園等,是當時寧夏鎮城內重要的政治中心。毀於明末兵燹。
都察院舊址(明)
都察院舊址據《嘉靖寧夏新志》載,都察院在儒學西,即今解放西街馨園一帶。為明清時期中央派駐寧夏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的機構。民國時期為寧夏省委員會所在地。
帥府舊址(明)
帥府舊址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建材巷內,據《嘉靖寧夏新志》載,帥府在德勝門內大街西,即今銀川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處。明代稱帥府,清初為寧夏總兵官署,民國為寧夏護軍使屬,即寧夏鎮守署。現一職院內還遺留有當年的水井遺址,稱為“帥府井”。
文廟(學宮)舊址(明、清)
文廟(學宮)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文化東街北側的銀川市第十五中學(老二中)院內。明永樂年間始建,為衛學所在地,成化六年以後多次重修,清代增修,由大成殿(文廟)、東西廡殿、戟門、角門更衣廳、省牲所、柵欄牌坊、名宦祠、講堂、明倫堂、尊經閣、府學教授署、寧夏縣學官署、寧朔縣學官署等建築組成,乾隆三年毀於地震,乾隆四年重修。是一處集祭祀先孔和府學教育於一體的龐大的教育建築群。
回紇清真寺舊址(明)
回紇清真寺舊址位於今解放東街永康南巷口老市委大院東側,為迄今志書中所見寧夏城中最早的清真寺。《宣德寧夏志》稱“回紇禮拜寺,永樂間御馬少監者哈孫所建”。《銀川小志》稱“回紇禮拜寺,在城內寧靜寺北。(乾隆三年)震災後盡坍。回回重建。殿宇巍煥工麗。正殿供萬歲牌,不設別像。每逢七日,回回俱到寺中禮拜。白布裹首,去鞋,口喃喃番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